金融中心排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金融中心排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魏啓林寫的 臺灣的票券金融 和儲敏偉 吳大器 賀瑛 主編的 201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皮書︰後危機時代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港續居第四遜紐約倫敦新加坡 - CyberCTM也說明:港府表示,香港在營商環境、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以及聲譽和綜合等四方面的排名均較上一期上升兩位,充分反映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實力與優勢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際票券金融職工福利委員會 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出版 。

逢甲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江向才所指導 陳俊雄的 傳統商業銀行如何將顧客抱怨化為轉機? (2016),提出金融中心排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服務補救、服務失誤、沉默顧客、同理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張國暉所指導 蔡宜芳的 當競爭性威權體制遇上多元文化主義:星式英語(Singlish)的文化政治 (2015),提出因為有 星式英語、競爭性威權體制、多元文化主義、收編、文化政治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融中心排名的解答。

最後網站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美國居首、中國第三 - 世界華商組織聯盟則補充:英國智庫公佈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報告,美國仍穩居全球最主要金融中心,中國則憑藉龐大的國內金融業市場體量,名列第三位。亞洲國家與地區在全球前十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融中心排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的票券金融

為了解決金融中心排名的問題,作者魏啓林 這樣論述:

  本書記錄台灣貨幣市場的發展及傳承經營經驗,票券金融,台灣之光!   國際票券金融公司選擇在40週年慶時出版此書,旨在記錄台灣貨幣市場的發展,傳承40年來的經營經驗,為台灣直接金融做出貢獻。本書兼顧貨幣市場之理論與實務,偏重於最新市場變化及交易趨勢,書中引用多項個案實例與圖文,生動活潑。譬如,針對一年以上固定利率循環商業本票(FRCP)及外幣債券業務,以案例實務討論,由各業務面探討票券業的經營策略與風險管理,每一課題均選擇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解析交易工具特性與交易型態,相較同類票券金融專書可形成互補。   本書第1章回顧了台灣貨幣市場的發展,對票券的主要交易工具及市場交易制度進行剖

析。第2章至第4章,針對票券初級及次級市場的運作架構分析,闡述市場參與者多元化的優點,進而探討貨幣市場的指標利率。第5章及第6章分析台灣債券市場的運作架構,涵蓋台幣與外幣債券業務。第7章討論利率衍生性商品,以票券金融業的實務經驗,分析固定收益商品所扮演交易及避險的功能。最後,第8章至第10章論述了票券金融的競爭策略,資產負債的管理實務,討論風險管理的新趨勢,以及票券金融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期待本書的出版可對票券金融業從業人員,企業界的財務金融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研習財務金融之莘莘學子,提供幫助。   作者簡介 魏啓林   【學歷】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管理碩士   法國巴黎

大學經濟博士   【現職】   國票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   國際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長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經歷】   台灣土地銀行董事長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所長   行政院秘書長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董事長   中興票券金融公司( 現為兆豐票券) 董事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   行政院長「國家一等功績」獎   教育部長第一屆「大學暨獨立學院教學特優教師」獎(台灣大學教授)   財政部長頒第一屆「財政金融優秀人員」   (首屆銀行首長類第一名)2003年12月    蔡佳晋   【經歷】   國際票券金

融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國際票券金融公司副總經理   國票金融控股公司副總經理   京城銀行獨立董事   聯茂電子公司獨立董事   大中票券金融公司資深副總經理   【學歷】   政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程金融組碩士   【現職】   國際票券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   IBF Financial Holding Co.,Ltd 董事   台灣票券金融公司董事    引言 第1 章 台灣貨幣市場發展 ●票券業發展歷程 ●貨幣市場架構及交易工具 ●貨幣市場功能 第2 章 票券金融初級市場 ●初級市場的特性 ●商業本票的類型 ●自保商業本票 ●他/ 免保商業本票 ●一年期以上固定利

率循環商業本票(FRCP) ●FRCP聯合承銷案 ●免保證商業本票聯合承銷案實例 ●交易範例 第3 章 票券金融次級市場 ●票券次級市場的特性 ●短期票券交易方式 ●會計處理方式 ●次級交易計算公式 ●交易範例 第4 章 票券金融市場指標利率 ●前言 ●貨幣市場指標利率 ●指標利率的編製與揭露 ●指標利率的運用 第5 章 台幣債券交易 ●債券市場源起 ●台灣債券金融商品 ●台灣債券市場結構 ●債券交易實務 ●附條件交易實務 ●未來面臨的挑戰課題 第6 章 外幣債券交易 ●台灣發展外幣債券沿革 ●外幣債券的種類及特性 ●外幣債券市場現況 ●外幣債券投資的風險 ●殖利率曲線市況與利差 ●信

用利差(Credit Spread) ●交易範例 ●境外外幣附條件交易市場 ●外幣債券附條件的發展 第7 章 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 ●前言 ●利率交換交易實務 ●利率期貨市場的發展 第8 章 票券金融風險管理 ●前言 ●市場風險(Market Risk) ●信用風險(Credit Risk) ●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 ●資本適足率管理 第9 章 票券金融的經營 ●前言 ●票券業務 ●債券業務 第10 章 票券金融的資產負債管理 ●前言 ●票券金融的經營管理特性 ●影響資金調度之因素及操作策略 ●實務說明 附錄及參考文獻 ●附錄I:英漢名詞對照 ●附錄II:國際票券金

融公司大事記 ●附錄III:國際票券金融公司歷屆董事長及總經理 ●參考文獻   作者序   一國經濟之發展,金融業最具指標意義,金融市場之效率則以直接金融的占比為評比,世界銀行資料顯示,無論是高所得或中等所得國家,直接金融占比過去23 年間整體均呈上升趨勢,G20 國家的直接金融比重從1990 年約55%,近年上升到大約67%,高所得國家中,美國的直接金融比重一直相對較高,2007年約為85%,近年上升到87%,日本及德國在90 年代,直接金融的比例在40-50% 左右,但近年大約上升到70%,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台灣直接金融比重約在20%,相較歐美先進國家顯屬偏低,由此可見,台灣的直接金

融市場未來存在很大的成長空間。   票券金融扮演直接金融重要角色,票券金融公司為貨幣市場主要造市商,為客戶量身訂作,提供各天期與不同商品報價,讓資金供給者與需求者都能取得各自需求的商品與資金,台灣的貨幣市場初級與次級市場成交量均大,為中央銀行短期利率指標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是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管道,為政府調節貨幣供給及執行金融政策發揮了穩定功能。此外,台灣的票券金融公司,也配合中央銀行,協助調節銀行體系的準備部位,在金融機構為因應營運資金需要,進行短期借貸所形成的拆款市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70年代以前,台灣的金融體系以傳統公營銀行為主導,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外匯存底

快速累積,貨幣供給額攀升,劉大中等中央研究院院士於1974 年倡議建構台灣的貨幣市場,主張控制貨幣供給穩定物價,促進資金運用的效率化與利率的自由化,成為中央銀行調節金融的場域。中央銀行並和財政部推動發行銀行承兌匯票、可轉讓定期存單,鼓勵企業發行商業本票,逐步建立了台灣的貨幣市場。   1976年以還,台灣的專業票券金融公司逐步成立,有制度有組織的貨幣市場開始運作,為台灣利率自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貨幣市場規模的擴大,短期資金配置效率最佳化,經濟體系各部門具備了更大的彈性,得以因應國際金融情勢的變遷,由此可知,台灣的票券金融公司在貨幣市場的重要性,為了擴大票券金融公司業務範疇,主管機關乃於

1997 年起陸續開放自行買賣政府債券、公司債經紀、自營業務及外幣債券自營業務,自此,台灣票券金融公司大幅擴展固定收益商品市場,擴大造市商之功能,發揮了利率交易商及經紀商本質。   金融市場的改革永無止境,猶記得1990 年我任教台灣大學曾接受財政部金融局委託,主持「銀行國際化與新業務開發」專案研究,研究結論指出:「主管機關應研究我國金融中心之金融業是否發展某種特色,例如倫敦在貨幣市場的流動性與透明度優於其他中心,法蘭克福則在商業票券清算的品質速度最獲肯定」,建議「政府應有建立國際金融業之規畫,擬訂金融產業的發展政策,積極輔導我國金融業成為國際性企業」,堅信以特色金融為基礎,才能發展出區域分

工之金融中心,台灣專精的票券金融公司,造就了活絡的貨幣市場,是我國發展直接金融的有利條件,成為台灣特色金融。   1997年,我受台灣綜合研究院委託,主持「台灣推動不動產抵押債券證券化制度之研究」,建議台灣應及早建構資產證券化市場( 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與「不動產證券化條例」隨後於2002 與2003 年立法公布)。1997 同年,我於台灣大學商學研   究所指導「台灣票券金融業之產業結構與經營策略分析」論文,研究發現「政府政策對台灣票券金融公司之發展,與貨幣市場之成長,影響甚鉅,由於有組織貨幣市場之建立,與多元化票券金融市場之塑造,均係政策主導之貢獻,然而,隨著票券金融市場的日趨競

爭,政府政策卻未同步適度之開放」。   2001 年,為了提升金融資產之流動性,受財政部委託,我邀集了20 餘家銀行與票券金融公司創立了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並擔任首任董事長,建立了財政部認可之公正第三人地位,加速了台灣金融機構抵押資產的流動性,與金錢債權的評價服務。2001 年同年,我擔任中興票券金融公司( 現為兆豐票券金融公司)董事,感受到台灣票債券市場的活潑特性,因此,在2003 年擔任台灣土地銀行董事長時,向財政部申請發行「台灣工業銀行企業貸款債權證券化受益證券」,為台灣第一宗資產證券化商品,這是「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制定後第一個具體成果。並在2004 年著手規劃「台灣土地銀行受託經

管世平興業應收帳款證券化受益證券」,這是台灣金融資產證券化商品問世以來,首次以企業應收帳款債權作擔保,委託受託機構循環發行資產擔保之短期商業本票(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ABCP) ,此後台灣資產證券化商品蓬勃發展,除增進金融市場投資商品多元化發展外,亦連結了間接金融與直接金融市場,提供金融業更大的經營發展空間。   英國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 市政府委託Z/Yen 顧問集團建立全球金融中心指標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GFCI),每半年就57個金融指標,調查全球2900 多個金融機構,對全球近

100 個金融城市評比,以2017 年3 月之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倫敦為世界第一,紐約第二,新加坡第三,香港第四,東京第五名,其餘城市為:上海(13 名),大阪(15 名),北京(16名),深圳(22 名),首爾(24 名),台北(26 名),曼谷(36 名)。   顯見,台灣發展為亞洲之區域金融中心之一,仍有很大努力空間,票券金融做為特色金融,應為台灣金融競爭力之重要元素。   主管機關近年來推動多項創新前瞻的金融政策,包括金融進口替代;大幅鬆綁銀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業務;開放證券商與壽險公司 申辦OSU(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與OIU( 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開放台灣金融業協助

大陸網購進行代收代付;推動金融科技創新,並持續法規鬆綁等。可以看出主管機關改革開放的決心,然而,票券金融業務的實質鬆綁卻有限,經中華民國票券金融商業同業公會多年努力,雖曾小幅增刪修訂,但「票券金融管理法」自2001 年施行以來,已多年未曾積極檢討法令之合宜性,逐漸不敷產業發展之實際需求,正面表列之業務管理及嚴格的跨業規範,限制了金融創新的發展潛力。   金融管理體制改革係世界性趨勢,例如英國、澳洲、日本、新加坡等金融先進國,均制定新法。以韓國為例,過去韓國的證券公司、期貨公司、資產運用公司及信託公司等,係分別依各個不同的法規成立,致每一法規所適用的規範亦不同。因此,雖從事相   同的金融功

能,卻適用不同的法規規範,導致法規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與投資人保護呈現空白現象。   韓國在東亞金融風暴後,積極推動金融改革,2003 年提出「資本市場整合法」,參考英國、澳洲金融改革立法,擬定一部規範更為廣泛的法律,伴隨「資本市場整合法」之制定,將以往由很多不同管理金融市場的法律體系,三分為「銀行法」、「資本市場整合法」及「保險業法」。由於法律規範趨於單純化,透過規範的減少,提高了監督效率,提昇了金融機構的附加價值與全球競爭力,韓國首爾乃成為東北亞的金融中心。   台灣金融業採分業管理模式,對於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信託公司、票券金融公司及保險公司等,分別

制定個別法規,管理各個金融機構的業務,即使在性質上從事同一種金融功能,亦各按不同法規辦理。例如銀行兼營票券業務,其保證及負債倍數與票券業不同,當公司名稱不同時,管理該業務的法規也跟著不同,產生了保護投資人的基礎也不同的問題。未來可思考從「行業別管理」改進為以「業務功能別管理」。   即對於具同一經濟功能之金融商品行為,不論任何業種,皆適用同一法規管理,使金融產業間具備公平競爭基礎;投資人對於同一種金融交易亦可獲致同一水準的保護。由於現行法規對票券金融業採最嚴格之監理標準,使票券金融與其他金融之競爭居於劣勢,影響台灣直接金融之票債券市場的規模與功能。   當前,專業票券金融公司風險控管嚴謹,

逾放比率平均低於銀行業,資本適足率平均高於銀行業,已具備妥慎風險管理能力,經營成效穩健,擴大票券金融業之保證與負債倍數,增加經營範疇,有助於台灣貨幣市場的蓬勃發展。以主管機關之政策發展「金融科技創新」而言,票券金融業嫻熟證券化商品之操作,並有信用風險管理的豐富經驗,可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網路借貸之金融科技創新,即中小企業之票券金融上網,對目前以中大型法人為主的票券金融業而言,將可保有現有主體核心業務並另闢藍海新商機。檢視全球著名的高盛銀行(Goldman Sachs) 發展經驗,早期亦以買賣商業本票為核心業務,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本票經紀商,其保證倍數達30 倍,票券業務為高盛多年來競爭力最大的基礎

業務,後來高盛銀行終能將業務範疇擴大到其他貨幣市場工具與債券交易,創新大宗交易業務的基礎。   國際票券金融公司( 國際票券) 係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三家票券金融公司之一,於1977 年元月15 日成立,迄今屆滿40 週年,多年來員工人力素質穩定提昇,現有200 名員工之中,碩士以上學歷高達六成,近年來鼓勵同仁取得CFA、CFP 及FRM 等國際金融專業證照,為台灣金融市場培養了無數利率專業人才。國際票券秉持領先創新的精神,於1997 年3 月率先開辦中小企業保證承銷業務,11 月又首開先例承銷無金融機構保證之商業本票。1981年辦理股票公開發行,1986 年為第一家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之票券金

融公司,一路走來篳路藍縷,耕耘貨幣市場及債券市場數十年,對於台灣貨幣市場之造市功能與提供流動性,居功厥偉。   國際票券金融公司選擇在40 週年慶時出版「台灣的票券金融」一書,旨在記錄台灣貨幣市場的發展,傳承40 年來的經營經驗,為台灣直接金融做出貢獻。本書兼顧貨幣市場之理論與實務,偏重於最新市場變化及交易趨勢,書中引用多項個案討論實例與圖文,生動活潑。譬如,針對一年以上固定利率循環商業本票(FRCP) 及外幣債券業務,以案例實務討論,由各業務面向剖析,探討票券金融的競爭策略與風險管理,每一課題均選擇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解析交易工具特性與交易型態,相較同類票券金融專書可形成互補。期待本

書的出版可對票券金融業從業人員,企業界的財務金融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研習財務金融之莘莘學子,提供幫助。   本書第1 章回顧了台灣貨幣市場的發展,對票券的主要交易工具進行剖析,闡述市場交易制度,以及貨幣市場之功能及特性。第2 章至第4 章,針對票券金融初級及次級市場的運作架構,分述獨有的活絡特性,以及市場參與者多元化的優點,進而成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考指標利率,發揮了協助金融商品訂價的功能。第5 章及第6 章分析台灣債券市場的運作架構,涵蓋台幣與外幣債券業務。第7 章討論利率衍生性商品,以票券金融業操作的具體經驗,分析固定收益商品所扮演交易的避險功能。最後,第8章至第10 章論述了票券金融的競爭

策略,資產負債的管理實務,討論風險管理的新趨勢,以及票券金融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因應金融全球化、科技化的浪潮,票券金融若能以更創新的思維,扮演直接金融的推動元素,促進票券金融經營能量的脫胎換骨,將是本書的最大願望。本書之完成,在此要感謝蔡佳晋總經理與張安發協理之執行編纂,以及林寶宏、王怡仁、張翊倫、蔡緒文、郭易奇、林秀雯、許勝凱、黃佩盈諸同仁之協力編輯。   票券金融造就了台灣成為亞洲最活潑的貨幣市場,帶動台灣最具效率的利率自由化,成為中央銀行遂行貨幣政策之最佳造市商,企業短期資金融通的最佳夥伴,並協助國內經濟健康發展,在台灣金融史上已留下重要的歷史定位,發揮之功能及貢獻不可抹滅,堪稱

為台灣之光。在此,謹祝賀「國際票券金融公司」成立40 週年,生日快樂!   魏啓林 國票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 國際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長 2017年9月

金融中心排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2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r9uk5GBkdcc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email protected]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內地連續40日沒有新冠病毒本地感染個案後,青島市昨日通報本地感染病例,兩名碼頭裝卸工人接觸進口冷凍海鮮包裝受到感染;所幸的是,兩名感染者都是經定期檢測機制篩查測出。7月以來,海關或批發市場檢測出13宗進口冷凍食品帶有病毒,全部未流入零售市場,說明嚴查死守的措施得宜,反過來證明,新冠病毒防不勝防,有關措施需要加強而不是放鬆。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和大連海鮮市場,都曾經發生工人處理進口冷凍海鮮包裝後感染病毒而導致社區爆發,整個城市因而被牽連要列為更高風險等級地區,影響民眾進出,經濟活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進口冷凍食品包裝帶病毒,大都是海產,但也有冷凍雞翼的包裝,而且來自不同的國家,有挪威、厄瓜多爾、印尼、俄羅斯和巴西等。這次青島從進口冷凍食品的1440個樣本中,檢測出51個樣本呈陽性反應。新冠病毒還是防不勝防,所幸的是,這些帶病毒食品包裝都在海關或者批發市場檢測查出,一旦這一關失守,冷凍食品包流入社區,後果不堪設想。

蘋果頭條
平保(2318)旗下平安資產管理(Ping An Asset Management Co., Ltd.)未放棄滙豐(005),於最風雨飄搖之際出手。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平保本月23日以平均價每股28.2859元增持1,080萬股,斥資逾3.05億元,持股比例由原先的7.95%,躍升至8%,觸發上市規則披露要求,超越美國基金貝萊德(BlackRock)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後者最新持綠紀錄為7.14%。平保現時為滙豐第二大股東,曾解釋「純粹是財務投資」,看中滙豐股息政策穩定而且可觀,適合險資投資,而且雙方合作超過20年,有深入了解。惟滙豐今年煞停派息後,平保僅表示「留意到有關消息並會持續跟進情況」。平保對上一次公開增持股權披露,要數2018年11月1日時以每股65.11元掃入537.56萬股,持股因超過1個百分點整數而觸發披露要求,當時披露持股為7.01%。兩段時間平保共增持2.36億股份,接近1個百分點,惟當中交易紀綠根據上市規則毋須披露。粗略估算,兩個時間點間,滙豐平均價為55.1元,平保一共斥資130億元增持。

東方正論
禁而不止,則刑罰侮。《港區國安法》刊憲生效至今近三個月,最少有廿多人涉及相關罪名被捕,但遭起訴僅有一人,而且還未正式審訊,遑論判刑。警方日前拘捕一對母子涉無牌管有槍械及彈藥等,昨日該名男子疑違國安法下煽動及教唆分裂國家罪再被捕。問題是,國安法既已生效,為何無視國法大搞港獨的人依然前赴後繼?為何藏有大殺傷力武器密謀暴亂再起的案件依然層出不窮?國安法由尚方寶劍淪為生銹菜刀,暴徒驚都未驚過,孰令致之?警方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透露,前日凌晨重案組根據情報,突擊搜查粉嶺華明路一屋苑單位,檢獲多款武器,包括一支手槍型胡椒彈球槍等。警方其後拘捕單位內一名男學生及其母親,同涉「無牌管有槍械及彈藥」、「未經許可輸入戰略物品」、「藏有攻擊性武器」。調查又發現被捕人在社交平台放售相關武器,揚言以有關武器對付警員,並透過社交平台發放大量宣揚獨立及散播仇恨資訊,名稱多以香港獨立、抗共及勇武為題,涉違反國安法。

星島社論
新股市場回勇,內房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明源雲(909)首日掛牌表現搶鏡,收市勁升八成六報三十點七元,每手帳面勁賺一萬四千二百元,為今年第二多及史上第三多賺錢新股。近期新股吸水力強,加上季結臨近,正在招股的兩隻未有盈利生物科技股令孖展緊絀,有券商息率調高至近四厘。明源雲昨日高開後節節上升,最高漲超過九成四,收市仍較招股價十六點五元飆升八成六,報三十點七元,成交額逾八十三億元佔大市榜首。一手帳面賺一萬四千二百元,晉身今年第二賺錢新股,僅次於賺一萬八千六百元的思摩爾國際(6969);亦是有紀錄以來排第三,低過一九九七年上市賺逾五萬五千元的北京控股(392)及思摩爾。

經濟社評
中國國債將被納入富時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料吸引更多資金買國債,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對香港來說固然增加機遇,但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再超前香港,香港面臨更大挑戰,須發揮制度優勢和產品創新,例如為國債提供對冲產品,才能鞏固本港獨特角色和地位。富時羅素宣布,將於明年10月將中國國債納入WGBI,屆時中國債市均被納入3大國際主流債券指數內,意味國際投資機構承認中國國債是低風險金融工具,預料中國債市會迎來多達1,500億美元資金。中國國債愈來愈受外國機構投資者垂青,截至8月底,外國投資者持國債規模達2.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逾40%。

傳統商業銀行如何將顧客抱怨化為轉機?

為了解決金融中心排名的問題,作者陳俊雄 這樣論述:

台灣國內銀行競爭激烈,金融產品資訊透明且取得容易,顧客有更多選擇和比較的機會,形成顧客導向時代,顧客也變成銀行最重要的資源,根據研究報告:當顧客不滿意時,只有4%會出面投訴,另96%的人不會提出抱怨選擇直接離開,長期對企業造成重大的傷害。 會抱怨投訴的顧客只是冰山一角,在所有不滿意客戶中僅佔4%。而「服務補救」則主動去發現「服務失誤」並及時地採取補救措施以解決失誤,較能提高顧客的滿意度與忠誠度。「服務補救」大約能補救約30%不滿意的客戶。 除了使用上述方法補救約30%不滿意的客戶外,最重要的針對如何讓其餘70%不滿意的「沉默顧客」能夠滿意銀行的金融商品及服務,或設法挖掘出

「沉默顧客」能發表出對金融產品及服務的意見,是本研究最大的重點。 經客戶抱怨原因分析後,討論出解決方案首要為預防及降低客戶抱怨,其次為客戶發生抱怨時的處理方式,最後如何化客戶抱怨危機為轉機的策略分析。 面對抱怨之首要一定要以「顧客是對的」為前提來處理,絕對不能用應付了事的鴕鳥心態面對客戶;處理客戶抱怨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主要在平時多仔細聆聽、觀察顧客的習慣、了解客戶的想法、喜好,最重要的用「同理心」,「將心比心」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方能獲得客戶的認同,進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最後將原不滿意銀行的客戶直接轉變為對銀行忠誠的客戶。

201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皮書︰後危機時代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研究

為了解決金融中心排名的問題,作者儲敏偉 吳大器 賀瑛 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由上海金融學院金融研究所主持編寫,已在我社出版四冊(2006、2007、2008、2009),這是第五冊。全書的框架結構有所變化,共分三編十一章,外加附錄兩篇,主要記錄了2009年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現狀和舉措,以及其地位的提升;由于2009年春季上海雙中心建設已作為國家戰略受到中央認可,所以本冊作者的層次和力量加強,增強了宏觀面的論述和分析,因此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

當競爭性威權體制遇上多元文化主義:星式英語(Singlish)的文化政治

為了解決金融中心排名的問題,作者蔡宜芳 這樣論述:

本文透過紀錄與研究星式英語的文化政治變遷,並藉Levitsky及Way所提的競爭性威權體制理論,檢視宣稱奉行多元文化主義的新加坡,之所以在近年來有鬆綁語言政策跡象的因素,及其當前的威權政體類型為何。透由文獻分析與次級資料分析法,嘗試探究作為新加坡多元文化背景縮影的星式英語,何以受到新加坡政府之排拒及其程度如何,並將新加坡置於競爭性威權體制的框架下論述其文化政策轉變之原因。本文主張,當新加坡從威權體制開始轉向為競爭性威權體制的同時,為了與社會中潛在反對者進行結盟,新加坡政府發現不僅能在電影中感受到新加坡人對於星式英語的執著,更因為網路的興盛,而覺察新加坡社會中存在多數新加坡人仍保持對星式英語的

熱情,故透過文化性與認同性政策的作用,催化星式英語的文化政治轉變,作為收編社會力量的一種用途。另一方面,星式英語更因為網路的開放使用而無所不在。從而,新加坡政府此一收編社會力量的作為背後,更多的是無力面對。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安危與共,即具體展現在星式英語的文化政治變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