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維管束排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蕨類維管束排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鐘詩文,許天銓寫的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蘇鐵科──蘭科(雙袋蘭屬) 和強勝(主編)的 植物學(第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控制- 時尚產業中的植物藝術(下)也說明:維管束 是指維管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維管組織,由木質部和韌皮部成束狀排列形成的結構。維管束多存在於莖(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貓頭鷹 和高等教育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資源學系研究所 劉以誠所指導 郭柏輝的 鐵角蕨科葉柄解剖構造研究 (2019),提出蕨類維管束排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解剖、鐵角蕨科葉柄、維管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森林系所 王志強所指導 何季耕的 高雄市十八羅漢山地區惡地植群生態之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典型對應分析、礫岩惡地、降趨對應分析、雙向指標種分析、植群的重點而找出了 蕨類維管束排列的解答。

最後網站茶茶牙賴山台灣穗花杉保護區植群生態之調查研究則補充:析所得分數,將樣區以列表比較法加以重新排列,原始闊葉林相以特徵種 ... Raunkiaer 氏之生活型分類及分析以種子植物為對象,但在高等維管束植物中,蕨類植物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蕨類維管束排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蘇鐵科──蘭科(雙袋蘭屬)

為了解決蕨類維管束排列的問題,作者鐘詩文,許天銓 這樣論述:

台灣120年來首次以全中文寫作、完整照片記錄的植物全圖鑑!八大卷收錄台灣4,743種原生植物資料,共15,000張以上清晰照片、生態圖及詳細圖說,依照最新的APG IV植物分類系統設計分冊。本書為《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APG IV全新增訂版。收錄蘇鐵科──蘭科(雙袋蘭屬)植物共534種,並新增5個新物種,更新68物種的分布地,以及8科、18屬、14物種的特徵描述與外來近似種鑑別。1896年,愛爾蘭醫生暨植物學家韓爾禮(Augustine Henry)於東京發表《福爾摩沙植物名錄》(A List of Plants from Formosa),總計收錄植物1,347種

,是最早系統性記載台灣植物的著作。由日據時代結束至今,官方和學界也從未停止對台灣植物系統性分類與採集的努力。在台灣,截至2016年為止,最權威的植物分類出版品為《台灣植物誌》(Flora of Taiwan),是1960年代起,由政府與美國、日本、荷蘭、澳洲、新加坡與中國等國家,共近百位學者合作完成。收錄物種一版4,220、二版4,339種;最普及的刊物則是行政院農委會發行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共收錄約3,000種植物。其中《台灣植物誌》基本上全由英文寫成,圖片全為手繪;《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所收錄的物種略少,且內文與照片分開,參照時較為不便。本套圖鑑為國內首次採用導入分子生物學的APG分

類法,物種與分冊將以精準的物種演化順序為依據,而非傳統以植物形態為主的恩格勒分類法,這將是台灣植物分類學首度全面性企及世界學術水準。全書並採用大量的高解析度照片,完整呈現4,739種植物的特徵與生態環境。 《台灣植物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蘇鐵科──蘭科(雙袋蘭屬)》依演化順序排列,由裸子植物肇始,依序介紹被子植物基群(睡蓮目、木蘭藤目至胡椒目)。接著介紹單子葉植物(菖蒲目、澤瀉目至天門冬目),至蘭科的雙袋蘭屬為止,共收錄42科534種植物。本增訂版因應2016年4月最新發表的APG IV分類法,重新編排目次、撰寫總導讀與APG IV分類法介紹。增加收錄在本書初次發表的薄唇無葉蘭、被多數蘭科文獻

所忽略的銀蘭,未見於台灣本島的野百合、潺槁木薑子,與歸化種假蒟等5個新物種。此外,書中更新了68種植物目前的分布地,以及8科、18屬、14物種的特徵描述與多種外來近似種鑑別,以最新的植物資訊與更精準的辨識細節供讀者參據。

鐵角蕨科葉柄解剖構造研究

為了解決蕨類維管束排列的問題,作者郭柏輝 這樣論述:

壹、前言 1一、鐵角蕨科形態及生長形式的多樣性1二、植物解剖學在蕨類植物分類上的意義3三、解剖特徵於生長適應與功能性的應用4四、研究目的6(一)針對鐵角蕨科葉柄解剖構造進行系統性觀察 6(二)探討解剖特徵於鐵角蕨科親緣關係的意義 6(三)探討解剖特徵於不同生長形式的差異 6貳、材料與方法 7一、材料的選用 7二、石蠟切片流程 8(一)樣本固定 8(二)玻片上膜 8(三)TBA脫水序列 8(四)滲蠟 9(五)埋蠟 9(六)切片與展片 9(七)染色 9三、觀察及記錄方式10四、生育環境類別11五、葉柄解剖構造量化

資料之記錄、量測與分析 11六、建構基因樹以及特徵與譜系的對應 12參、結果14一、觀察特徵及特徵狀態 14(一)表皮層Epidermal cells 14(二)下皮Hypodermis cells 14(三)細胞間隙Intercellular space 14(四)纖維Fiber 15(五)環內皮層帶Circumendodermal band 15(六)木質部排列Xylem arrangement 15二、各物種觀察結果及特徵描述 16(一)膜葉鐵角蕨屬Hymenasplenium 161.湍生鐵角蕨 H. murakam

i-hatanakae Nakaike 162.薄葉孔雀鐵角蕨 H. cheilosorum(Kunze ex Mett.)Tagawa 173.細辛蕨 H. cardiophyllum(Hance)Nakaike 174.無配鐵角蕨 H. apogamum(N. Murak.&Hatan.)N. Murak.& Hatan. 175.複齒鐵角蕨 H. filipes Copel. 186.綠柄剪葉鐵角蕨 H. obscurum(Blume)Tagawa 187.剪葉鐵角蕨 H. excisum(C. Presl)S. Lindsay 19(二) 鐵角蕨屬Aspleni

um 191.線葉鐵角蕨 A. septentrionale(L.)Hoffm. 192.縮羽鐵角蕨 A. incisum Thunb. 203.北京鐵角蕨 A. pekinense Hance 204.姬鐵角蕨 A. capillipes Makino 215.小葉鐵角蕨 A. tenuicaule Hayata 216.雲南鐵角蕨 A. yunnanense Franch. 217.細葉鐵角蕨 A. pulcherrimum(Baker)Ching ex Tardieu 228.薄葉鐵角蕨 A. tenuifolium D. Don 229.腺齒鐵

角蕨 A. glanduliserrulatum Ching ex S.H.Wu 2210.三翅鐵角蕨 A. tripteropus Nakai 2311.鐵角蕨 A. trichomanes L. 2312.綠柄鐵角蕨 A. viride Huds. 2313.碧鳳鐵角蕨 A. pifongiae L.-Y. Kuo, F.W. Li & Y.H. Chang 2414.生芽鐵角蕨 A. normale D. Don 2415.北方倒掛鐵角蕨 A. boreale(Ohwi ex Sa. Kurata)Nakaike 2416.銀杏葉鐵角蕨 A. r

uta-muraria L. 2517.深山鐵角蕨 A. adiantum-nigrum L. 2518.對開蕨 A. scolopendrium L. 2619.萊氏鐵角蕨 A. wrightii D.C. Eaton ex Hook. 2620.大鐵角蕨 A. bullatum Wall. ex Mett. 2721.尖葉鐵角蕨 A. ritoense Hayata 2722.俄氏鐵角蕨 A. oldhami Hance 2823.威氏鐵角蕨 A. wilfordii Mett. ex Kuhn 2824.尺葉鐵角蕨 A. longissim

um Blume 2825.斜葉鐵角蕨 A. yoshinagae Makino 2926.石生鐵角蕨 A. saxicola Rosenst. 2927.毛軸鐵角蕨 A. crinicaule Hance 2928.革葉鐵角蕨 A. polyodon G. Forst. 3029.劍葉鐵角蕨 A. ensiforme Wall. ex Hook. & Grev. 3030.鱗柄鐵角蕨 A. gueinzianum Mett. ex Kuhn 3131.大蓬萊鐵角蕨 A. cuneatiforme Christ 3132.鱗莖鐵角蕨 A. bul

biferum G. Forst. 3233.南洋山蘇花 A. australasicum(J. Sm.)Hook. 3234.台灣山蘇花 A. nidus L. 3335.山蘇花 A. antiquum Makino 3336.岡田鐵角蕨 A. kenzoi Sa. Kurata 3437.長生鐵角蕨A. prolongatum Hook. 3438.叢葉鐵角蕨A. griffithianum Hook. 3539.岭南鐵角蕨 A. sampsoni Hance 3540.鈍齒鐵角蕨 A. tenerum G. Forst. 3641.蘭

嶼鐵角蕨 A serricula Fée 3642.南海鐵角蕨A. formosae Christ 36三、特徵總結(參見表7) 37四、生長形式及解剖特徵與譜系的對應 40五、葉柄解剖構造量化資料之結果(共79筆資料)40(一)量化資料之相關性 40(二)能適應附生環境的類群與地生及岩生類群在量化資料之比較 42肆、討論 43一、鐵角蕨科葉柄解剖特徵與親緣關係比較 43(一)維管束外圍加厚構造-環內皮層帶、厚角細胞與纖維 43(二)解剖特徵與親緣關係比較整合 44二、生長形式與解剖特徵功能性推測 45三、解剖特徵與葉柄顏色 4

7伍、結論 49陸、參考資料50

植物學(第2版)

為了解決蕨類維管束排列的問題,作者強勝(主編) 這樣論述:

以強化植物形態結構、植物類群和分類等經典植物學的內容為鮮明特色,發行10多年來深受廣大師生好評,並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規划教材。為了反映近些年植物學研究的新成果,本版基於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優秀成果,采用「紙質教材+數字課程」的新形態教材出版模式,不僅保持了教材內容作為基礎課程的實用性,而且把相關新進展作為數字資源與紙質教材一體化設計,讀者可針對性進行自主學習。共有15章內容,包括緒論、植物細胞、種子與幼苗、組織、根、莖、葉、營養器官的整體性、花、果實、植物類群、被子植物形態學、雙子葉植物綱、單子葉植物綱,以及植物起源與系統演化。教材內容敘述精煉,重難點突出。配套數字課程資源

針對教材知識點系統建設,重視內容的廣度與深度,資源分為推薦閱讀、深入學習、關聯實例、主編導學、本章小結、動畫與彩圖等,可供教師選擇使用,從而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升教學效果。 緒論一、植物及其多樣性二、植物學的發展簡史和分科概述三、植物學與農業的關系四、學習植物學的目的和方法1植物細胞第一節概述第二節細胞壁與細胞膜一、細胞壁二、細胞膜第三節細胞質基質及細胞器一、細胞質基質二、細胞內膜系統三、質體與線粒體四、細胞核五、核糖體六、細胞骨架第四節植物細胞的后含物一、貯藏的營養物質二、次生代謝物質第五節植物細胞間的聯絡結構一、紋孔二、胞間連絲第六節細胞的增殖與調控一、細胞周期

二、有絲分裂三、減數分裂四、無絲分裂第七節細胞的生長和分化一、植物細胞的生長二、植物細胞的分化三、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及細胞工程第八節細胞的衰老與死亡一、細胞的衰老二、細胞的死亡2種子和幼苗第一節種子一、種子的基本結構二、種子的基本類型三、種子的壽命及萌發第二節幼苗一、種子萌發形成幼苗的過程二、幼苗的類型三、幼苗形態學特征在生產上的應用3植物組織第一節植物組織的類型一、分生組織二、成熟組織第二節維管組織、維管束和組織系一、維管組織二、維管束三、組織系4營養器官——根第一節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態一、根的生理功能二、根的基本形態第二節根尖的初生生長與根的初生結構一、根尖及其分區二、根的初生結構第三節雙

子葉植物根的次生生長和次生結構一、維管形成層的發生與次生維管組織的形成二、木栓形成層的發生與周皮的形成第四節側根的發生一、側根原基的發生二、側根形成及其在主根上的分布第五節根瘤與菌根一、根瘤二、菌根第六節根與農業生產的關系5營養器官——莖第一節莖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態一、莖的主要生理功能二、莖的基本形態第二節莖尖的結構一、莖尖及其分區二、莖的初生生長第三節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結構一、表皮二、皮層三、維管柱第四節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一、維管形成層的發生、組成及其活動二、木栓形成層的發生與活動三、多年生木本植物莖的特點四、裸子植物莖的特點第五節單子葉植物莖的結構特點一、禾本科植物莖節間

的結構二、單子葉植物莖的增粗第六節莖的生長特性與農業生產6營養器官——葉第一節葉的生理功能一、光合作用二、蒸騰作用三、其他功能第二節葉的組成一、雙子葉植物葉的一般組成二、禾本科植物葉的組成特點第三節葉的發生、生長和系統發育一、葉原基的發生二、完全葉各部分的發生三、葉片的生長四、葉的系統發育第四節葉的結構一、雙子葉植物葉的一般結構二、禾本科植物葉的結構三、松針的結構特點第五節葉的衰老與脫落一、葉的衰老二、葉的脫落第六節葉的生長特性與物質生產的關系一、葉的生長特性與配置方式二、葉位與生物產量三、葉的再生在生產中的應用7營養器官系統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第一節營養器官系統的整體性一、營養器官系統功能的協

同性二、營養器官系統的結構聯系和同一性三、植物生長的相關性第二節營養器官系統對環境的適應性一、莖形態結構的力學特點二、超級稻的株形分析三、形態結構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第三節營養器官系統的變態一、變態的概念二、根的變態三、莖的變態四、變態葉五、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8復合生殖器官——花第一節花的組成及其在發育上的意義一、花在植物系統發育中的意義二、花的基本形態第二節植物生殖轉變與花芽分化一、植物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變二、花芽分化及莖頂端分生組織的變化三、花芽分化的時期和過程四、花器官發育的ABCE模型第三節雄蕊的發育和結構一、花絲和花藥的發育二、花粉粒的發育三、花粉粒的形態四、花粉粒的內含物和生活力五

、花粉敗育與雄性不育性六、花藥、花粉培養和花粉植物第四節雌蕊的發育和結構一、雌蕊的組成二、胚珠三、胚囊的發育和結構四、成熟胚囊的組成成員及其細胞學特點五、雌性生殖單位及其功能第五節開花與傳粉一、開花二、傳粉第六節受精一、花粉的萌發二、花粉管的生長三、雙受精過程四、受精作用的生物學意義五、受精作用與現代生物技術9生殖器官——種子與果實第一節種子的發育一、胚的發育二、胚乳的發育三、種皮發育及結構四、無融合生殖和多胚現象五、胚狀體和人工種子第二節果實的形成及果皮的結構一、果實的形成和發育二、真果和假果的含義及其結構三、單性結實和無籽果實第三節果實和種子的傳播一、風力傳播二、水力傳播三、人類和動物的活

動傳播四、果實彈力傳播10植物類群及分類第一節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一、植物分類的方法二、植物分類的各級單位三、植物的命名法則四、植物分類檢索表的編制和使用第二節植物界的基本類群概述一、藻類植物二、菌類植物三、地衣植物四、苔蘚植物五、蕨類植物六、裸子植物七、被子植物11被子植物形態學基礎知識第一節根系的形態特征一、直根系二、須根系第二節莖的形態特征一、莖的性質二、莖的生長習性三、莖的分枝方式第三節葉的形態特征一、葉序二、葉片的形態特征三、葉的類型第四節花的形態特征一、花序二、花冠的類型及其在花芽中排列方式三、雄蕊類型、花藥着生及開裂方式四、雌蕊和胎座的類型、花的性別、子房位置及胚珠着生方式五、禾本

科植物小穗和小花的構造六、花程式和花圖式第五節果實的類型一、單果二、聚合果三、聚花果12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第一節木蘭亞綱(Magnoliidae)一、木蘭科(Magnoliaceae)二、樟科(Lauraceae)三、胡椒科(Piperaceae)四、睡蓮科(Nymphaeaceae)五、毛茛科(Ranunculaceae)六、罌粟科(Papaveraceae)第二節金縷梅亞綱(Hamamelidae)一、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二、杜仲科(Eucommiaceae)三、桑科(Moraceae)四、胡桃科(Juglandaceae)五、殼斗科(山毛櫸科

,Fagaceae)第三節石竹亞綱(Caryophyllidae)一、石竹科(Caryophyllaceae)二、莧科(Amaranthaceae)三、藜科(Chenopodiaceae)四、蓼科(Polygonaceae)第四節五椏果亞綱(Dilleniidae)一、五椏果科(第倫桃科)(Dilleniaceae)二、山茶科(Theaceae)三、椴樹科(Tiliaceae)四、錦葵科(Malvaceae)五、葫蘆科(Cucurbitaceae)六、楊柳科(Salicaceae)七、十字花科(Cruciferae)八、杜鵑花科(Ericaceae)九、報春花科(Primulaceae)第五節

薔薇亞綱(Rosidae)一、薔薇科(Rosaceae)二、豆科(Legaminosae)三、桃金娘科(Myrtaceae)四、紅樹科(Rhizophoraceae)五、衛矛科(Celastraceae)六、大戟科(Euphorbiaceae)七、鼠李科(Rhamnaceae)八、葡萄科(Vitaceae)九、無患子科(Sapinaceae)十、槭樹科(Aceraceae)十一、漆樹科(Anacardiaceae)十二、芸香科(Rutaceae)十三、傘形科(Umbelliferae,Apiaceae)第六節菊亞綱(Asteridae)一、茄科(solanaceae)二、旋花科(Convolv

ulaceae)三、唇形科(Labiatae)四、木犀科(Oleaceae)五、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六、茜草科(Rubiaceae)七、忍冬科(Caprifoliaceae)八、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13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第一節澤瀉亞綱(Alismatidae)澤瀉科(Alismataceae)第二節檳榔亞綱(Arecidae)一、棕櫚科(Palmae)或檳榔科(Arecaceae)二、天南星科(Araceae)第三節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一、莎草科(Cyperaceae)二、禾本科(Gramine

ae)第四節姜亞綱(Zingiberidae)姜科(Zingiheraceae)第五節百合亞綱(Liliidae)一、百合科(Liliaceae)二、蘭科(Orchidaceae)14植物起源與系統演化第一節植物的起源與演化規律一、植物的起源與主要類群的演化歷程二、植物營養體的演化三、有性生殖方式的演化四、植物對陸地生活的適應五、高等植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六、植物的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第二節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演化一、被子植物的起源二、被子植物的系統演化及其分類系統第三節植物分類與系統學研究的進展一、植物分類與系統學研究的新方法二、植物分類與系統學研究的新成果參考文獻索引

高雄市十八羅漢山地區惡地植群生態之研究

為了解決蕨類維管束排列的問題,作者何季耕 這樣論述:

本研究於高雄市十八羅漢山地區設置及調查53個25×10 m2之木本植物社會樣區及90個2×2 m2草本植物社會樣區,並進行6項環境因子之評估,以降趨對應分析、典型對應分析、雙向指標種分析、物種多樣性指數進行當地植群之分類及植群與環境因子之相關性分析,亦進行植物生活型統計及本研究區與臺灣礫岩惡地植物組成之相似性比較。結果共記錄維管束植物116科447屬640種,木本植群型可分為黃豆樹型、黃荊-土密樹型、臺灣苦櫧-麻竹型、稜果榕型及荔枝型5種,草本植群型可分為扭鞘香茅-馬櫻丹型、槍刀菜-臺灣鱗球花型、菁芳草型、兩耳草-小花蔓澤蘭型、萊氏線蕨-沿階草型等5種。典型對應分析顯示影響木本植群型分布之主

要環境因子為地形及海拔高,影響草本植群分布之環境因子則有地形、海拔高、坡度、坡向及土壤質地。各植群型中之物種組成多樣性以臺灣苦櫧-麻竹型於木本植群型中最高,草本植群型間則以兩耳草-小花蔓澤蘭型最高。研究區共記錄稀有植物48種,並可依生育地環境分為6型,以溪谷岩壁型物種最多,其中臺灣牆草與垂枝羊角扭為近年新發表之物種。植物生活型比例則以挺空植物最高,臺灣各礫岩惡地之植物相似性比較結果則顯示研究區之植物組成與臺中市大坑地區最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