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市 多 冷門時段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好 市 多 冷門時段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菊原智明寫的 不跑業務的超業:努力跑客戶就會有業績的時代,已經結束,想讓業績更快翻倍,你需要事半功倍的遠距銷售法則! 和楊寧茵的 全球銀力時代:從荷蘭「終身公寓」到「失智農場」,從日本「上錯菜餐廳」到「葵照護」革命,從英國「共生社區」到台灣「不老夢想館」,熟齡族才是未來社會的銀色資產!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服務據點-台北富邦銀行也說明:提供本行分行地址、ATM、補摺機、保管箱據點查詢。若您欲申請存款、房屋貸款、信用貸款業務,可親臨分行辦理。分行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00~下午3:30(客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野人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 劉立行所指導 吳筑怡的 台灣主要報紙塑造公共電視形象之研究: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為例 (2017),提出好 市 多 冷門時段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共電視、形象、媒介塑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關尚仁、賴東明所指導 蔡秀玲的 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研究--以「台灣廖添丁」「還珠格格二」「土地公傳奇」「狀元親家」為研究對象 (1999),提出因為有 電視連續劇、八點檔、行銷研究、節目行銷、節目策略、節目促銷的重點而找出了 好 市 多 冷門時段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3好市多Costco必買推薦、7-9月優惠商品 莊董的口袋名單 ...則補充:2023好市多Costco必買推薦、7-9月優惠商品㊕莊董的口袋名單..costco富邦聯名卡Q&A,營業時間 · 台灣Costco好市多賣場營業時間:早上10:00 至晚上9:30。 · ㊕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好 市 多 冷門時段,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跑業務的超業:努力跑客戶就會有業績的時代,已經結束,想讓業績更快翻倍,你需要事半功倍的遠距銷售法則!

為了解決好 市 多 冷門時段的問題,作者菊原智明 這樣論述:

  不出門跑業務,居然也能當超業?   20年前,大家還在用「腳」跑業務,   本書作者菊原智明就已懂得遠距銷售的策略。   他大學畢業後就去做土地住宅開發的業務,   但整整7年都達不到業績目標,本想就此放棄。   直到他將推廣業務的方法,從親自拜訪,改為先寄「行銷信」的遠距銷售,   業績反而衝高,連續4年榮登公司銷售冠軍,在600名業務中榮獲MVP。   在業績最好的4年間,他每天準時下班,甚至可以週休二日。   怎麼辦到?本書就是他不藏私的遠距銷售密技。   ◎這樣聯繫,不用現場拜訪,客戶主動想見你   案子成不成,從你寄出的第一封郵件就知道,本書特別提供   讓人忍不住

想回信的正確範例,對照讓人完全不想細讀的錯誤範例,   只要掌握三步驟,客戶雖然不認識你,但看完信就會主動想約你。     ◎約見面,不一定要真的見面,遠距銷售可以這樣處理   實際見面,客戶可以容許你遲到5分鐘;線上會談,你1分鐘都不能遲;   想讓鏡頭下的你看起來更專業,記得找書架當背景;   擔心環境音亂入?你要用附耳機的麥克風。   此外,你要看鏡頭,不要看客戶的臉,你點頭的次數要比實際見面多兩倍。   ◎不跑業務怎麼成交?這些技巧要牢記   客戶的專注力,頂多30分鐘,所以你每次開口說話,不要超過1分鐘,   話雖然少但不能沉默,即使只有中斷5秒,客戶就會想要走。   銷售過程

中,你的主管不要熱心的突然在鏡頭前露面,這只會造成反效果。   ◎不用再出門跑斷腿?別以為偷懶沒人看見   雖然不用通勤,但你能運用的時間比想像還要少,因為準備的資料變很多;   如果是很重要的客戶,要安排在雙方都還不疲倦的中午前。   溫馨提醒:不要讓鏡頭裡的你越來越胖,   否則對方會覺得,你連自己都管不好,還想做我的生意。   科技時代,努力跑客戶就會有業績的時代,已經結束,   想讓業績更快翻倍,你需要最新的遠距銷售法則! 本書特色   當大家還在用「腳」跑業務,作者就已懂得遠距銷售的策略。   在600名業務中榮獲MVP,還每天準時下班,甚至週休二日。 名人推薦   臺

灣B2B業務行銷專家/吳育宏   亞洲賣車女王/陳茹芬(娜娜)   JW智緯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敏敏  

好 市 多 冷門時段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很多身邊的媽咪朋友們都跟我說,趁小孩出生之前想做什麼,趕快去做!一時之間我也想不到要做什麼,乾脆就來吃一直想吃的微風信義高級景觀自助餐 Buffet- 饗饗 !

小孩出生前最想做的 3 件事(下)帶全家去玻璃水晶屋民宿👉 https://youtu.be/0g_LgVVV8ho

之前想說因為在家裡附近,我們沒有訂位硬闖了三次冷門時段,還是怎麼樣都吃不到
因此老公在兩個月前就先預約,排到我的肚子從平的都變大了終於進來了

到底這裡有什麼特色讓這裡總是大排長龍呢?帶你們一起去看!

餐廳資訊
名稱:INPARADISE 饗饗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 68 號 微風信義 46 樓
訂位電話:02-8780-9988

0:00 精彩預告
0:20 會何想來吃饗饗吃到飽
1:33 饗饗店內一覽
2:28 第一輪夾菜- 炙燒鴨皮握壽司
3:30 第二輪夾菜- 日本料理區
4:27 饗饗超澎湃海鮮螃蟹區
5:28 西式牛排豬肋排區
6:06 艾琳精選饗饗必夾 Top5
9:36 留言告訴我小孩出生前要做什麼

//非商業合作影片//

#孕媽咪小確幸 #饗饗 #高級自助餐

艾琳的自媒體經營分享會免費報名👉https://pros.is/U9Q5C
Podcast 搜尋 "自媒體大學"
即可獲取經營自媒體最新資訊/趨勢與方法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Az4dgrLp8fkQ5_j9-2mfQ
spotify: https://pros.is/RQ6SC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user-335165411
Apple podcast: 搜尋自媒體大學

從零開始,為自己量身打造最出色的自媒體!
開始行動👉https://pros.is/JSV29 點擊網址 註冊會員免費試聽
艾琳自媒體經營直播教學訂閱方案👉https://pros.is/SCKX7

艾琳Erin的line@官方號服務~解決你旅遊遇到的大小事!
日本最前線👉https://lin.ee/zMHM3yf
韓國小幫手👉 https://line.me/R/ti/p/%40dtd1839l
艾琳聯誼團👉https://line.me/R/ti/p/%40uoa4117p

▶在其他地方看見不一樣的Erin~
FB艾寫字: https://www.facebook.com/ErinDiary/
IG艾旅遊:https://www.instagram.com/erindiary_0904
艾琳經營的官方網站: https://erindiary.tw/
-------------------------------------------------------------------------------------------
如何支持我的頻道?
▶來我的蝦皮賣場逛逛吧! 台韓精選好物
https://shopee.tw/erin0904

▶購買Erin 合作韓國/日本旅遊4G網卡, 比大廠低價, 收訊也穩定,
以下連結訂購會隨貨附贈一個韓規電源轉接頭喔!
https://www.sim2world.com/?utm_source=youtube&utm_campaign=erin

▶看完影片開始前的youtube廣告, 不要五秒略過喔!


你們的大大小小的支持都可以協助我繼續創作這條路!
-------------------------------------------------------------------------------
▶協作英文/日文/其他語言字幕連結: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6NOmGMdA1uF7b9gYEiBHlw&tab=2
拜託做完一定要讓我知道, 可以寄信到我的gmail聯絡信箱
我會準備小禮物和明信片感謝你!
-----------------------------------------------------------------------------------------
▶contact me : [email protected]

▶使用硬體軟體:
相機: SonyRX100 / Sonya6500(慢鏡頭輔助)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音樂來源: epidemicmusic
------------------------------------------------------------------------------------------
我的近期熱門影片:

◈ 終於...我們結婚了!艾琳&毛巾的婚禮, 新郎爆哭的教堂證婚和午宴
https://youtu.be/ZTg1NUP0g_E

◈艾琳結婚花了多少錢? 完全超出預算大失血🤣
https://youtu.be/7HUXDt3rvtk

◈結婚倒數24小時不睡覺實錄!開箱我的新娘房,凌晨四點化妝,教堂彩排.
https://youtu.be/aXyng6wgN9g

台灣主要報紙塑造公共電視形象之研究: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為例

為了解決好 市 多 冷門時段的問題,作者吳筑怡 這樣論述:

世新資料庫(中央日報,2014)調查台灣民眾的媒體使用行為,電視媒體的影響仍佔最大宗。在日新月異的媒體平台衝擊下,如何選擇內容就成了關鍵;公共電視節目品質立意良善,不啻為一優質選擇。民國73年公視節目開播,卻是託播於三台的冷門時段,尚無自己的電視台。至民國87年開台以來,民眾對公共電視的了解仍在模糊階段;如今加上台灣收視戶結構特殊:有線電視市佔率達八成,相對的無線收視戶寥寥可數,新興電視播出平台中華電信MOD如雨後春筍般發展開,在這之中,公共電視該如何找到定位?關於公共電視相關論文頗豐,除了在公視未開台時給予意見批評之早期文獻外,多針對當前困境、節目策略、行銷與閱聽人做研究;鮮少關注報紙媒體

如何塑造公共電視的形象,並選擇了台灣發行的三大主要報紙《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作為分析對象,,分析公共電視新聞;並做出歸納與建議。結論得知三報形塑之公共電視主要形象有三:1.政治與公共議題的負面形象2.傳遞節目訊息的中立形象3.節目品質受肯定的正面形象。

全球銀力時代:從荷蘭「終身公寓」到「失智農場」,從日本「上錯菜餐廳」到「葵照護」革命,從英國「共生社區」到台灣「不老夢想館」,熟齡族才是未來社會的銀色資產!

為了解決好 市 多 冷門時段的問題,作者楊寧茵 這樣論述:

  從荷蘭「終身公寓」到「失智農場」,   從日本「上錯菜餐廳」到「葵照護」革命,   從英國「共生社區」到台灣「不老夢想館」,   熟齡族才是未來社會的銀色資產!   高齡化是「問題」還是「機會」,是「負擔」還是「資產」?   作者楊寧茵旅居矽谷多年,曾帶領一群平均年齡81歲的不老騎士,前往美國進行騎蹟之旅,與這群「心不老、夢不老、行動不老」的長者近距離接觸,顛覆了她對老年生活的想像,重新思考對老人家來說,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   原來,怎麼活著?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能自己作主?如何幸福地走到最後?才是大部分人關心的事。   創辦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後,她積極走訪全球,看到世界各國面對

「銀色浪潮」的各種可能性,從初老、中老、老老……要怎麼活得踏實、活得精采,一一翻轉了我們對於高齡照護的迷思,甚至發現:「變老可以是一件正面快樂的事!」   ▍5大關鍵字 × 23個各國案例,翻轉高齡化社會想像   ▍第三人生 × 世代共生 × 幸福長照 × 翻轉失智 × 銀色資產   透過23個國際經驗,翻轉高齡化社會想像,深入介紹美國、英國、荷蘭、日本、比利時等各國成功案例,搭配【台灣經驗反思】,提供最適合台灣在地高齡生活設計與長照改革的方向。   ◆關於「第三人生」   迷思:工作這麼久,退休後難道只能帶孫子、過清閒日子?   〔翻轉迷思案例1〕日本上勝町:結合地方創生,把不具生產力

的老人轉化為經濟生產主力→最好的照顧就是不用照顧。   〔翻轉迷思案例2〕美國安可組織:藉由「有意義人生獎」等方案,將高齡人口轉化為「人口紅利」→退休律師幫移民家庭度過次貸風暴!   ◆關於「世代共生」   迷思:長輩年紀大了行動不便,難道只有「送到專業安養中心」這個選擇?   〔翻轉迷思案例1〕美國長者同居網站Silvernest.com:媒合高齡房東&新手教師→減少年輕教師開銷,老人家也能獲得收入與陪伴!    〔翻轉迷思案例2〕荷蘭MAX電視台:為熟齡族群打造專屬電視節目→50+族群是今後的消費主力!以他們的需要為訴求,他們就願意掏出錢來。   ◆關於「幸福長照」   迷思:長輩不健

康的只是身體?無微不至的醫療服務就夠了嗎?   〔翻轉迷思案例1〕英國長者服務組織Age UK:長者除了醫療、藥物,更需要你我的心靈陪伴→幸福感提升了,照顧需求就減少了!   〔翻轉迷思案例2〕日本葵照護:以「小規模、多機能」的團體家屋為主體→滿足老人家「無論何時,都想待在感覺像家的地方」的心願→讓照顧就像在家一樣自然   ◆關於「翻轉失智」   迷思:一旦家有失智老人,家人只能寸步不離?   〔翻轉迷思案例1〕美國阿茲海默活動中心:失智長輩並非失能,與其擔心走失而隔離保護,同理心+適當的行為引導,協助長者與失智共存。   〔翻轉迷思案例2〕荷蘭失智農場:協助失智長者保持與常人一般的生活→長

者不應因為失智而失去自我!   與其被迫跌跌撞撞地進入「老後人生」,無法好好享受這份老天爺給的大禮,   期待每個人能像書中老奶奶大聲說出:「這輩子我從沒這麼快樂過!」   老樂時代,充滿各種可能,我們一起來打造! 本書特色   1.作者是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曾協助台灣紀錄片不老騎士在舊金山灣區、洛杉磯、華府和紐約等地上映,並協助帶領片中不老騎士進行騎蹟之旅,成功將台灣高齡樂活的形象推向美國主流社會。   2.透過5大關鍵字 × 23個各國案例,翻轉高齡化社會想像,深入介紹美國、英國、荷蘭、日本、比利時等各國成功案例,搭配【台灣經驗反思】,提供最適合台灣在地高齡生活設計與長

照改革的方向。   3.本書以全球為經、以本地為軸,探討個人及社會如何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第三幕的不同想像,鼓勵每個人「自己的老年生活自己設計」,活出幸福晚年。 名人推薦   ★陳穎叡(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理事長)   ★馮 燕(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振甫(5% Design 社會設計創辦人)   ★蔡昕伶(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楊培珊(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涂心寧(台灣長照及高齡健康管理發展協會祕書長)   ★李竺姮(智榮基金會副執行長)   ★紀金山(好好園館及有本生活坊創辦人)   ★林金立(

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執行長)   ★許佐夫(多扶事業創辦人)   ★林依瑩(前臺中市副市長、伯拉罕原鄉共生基地推動者)——銀光閃閃推薦   作者簡介     楊寧茵   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2013年協助台灣紀錄片不老騎士在舊金山灣區、洛杉磯、華府和紐約等地上映,並協助帶領片中10名不老騎士進行騎蹟之旅,成功將台灣高齡樂活的形象推向美國主流社會。本書以全球為經、以本地為軸,探討個人及社會如何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第三幕的不同想像,鼓勵每個人自己的老年自己設計,活出幸福晚年。   【作者序】第三人生,老天給的大禮 ▎PART1∕活出第三人生 我們

是屬於人類健康餘命不斷延長的世代,這是老天給的禮物。 別把這段時間浪費在抱怨社會為何不再看重自己,或期待別人給予舞台。 用自身的經驗與能力,從社會最有需求的地方盡一己之力,活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安可人生! CASE STUDY01∕日本上勝町 ——最好的照顧就是不用照顧! ◎「那我們就來賣葉子吧!」日本翻轉老年和地方創生的教科書:上勝町 ◎「82歲退休還太早!」西蔭奶奶的多彩人生 ◎把樹葉變黃金!「彩株式會社+上勝町」的3大成功之道  〔台灣經驗省思〕以積極態度走向老化,活出永續發展的城市樣貌 CASE STUDY02∕美國AARP樂齡會 ——看全世界最大的銀髮組織如何顛覆高齡想像! ◎AA

RP,創造中高齡的無限可能 ◎AARP樂齡會的3大核心價值 〔台灣經驗省思〕別讓年齡定義「我們是誰?」「能做什麼?」 〔特別專欄〕讓中高齡就業成為臺灣勞動力人口不足的解方之一 CASE STUDY03∕美國安可組織Encore.org ——以善為力,鼓勵熟齡族活出有意義第三人生 ◎安可組織(Encore.org)的理念:視日漸增多的高齡人口為新的「人口紅利」,而非社會負擔 ◎次貸風暴讓退休律師找到人生意義 ◎ 安可組織的3大方案,將中高齡人力轉化為改變社會的正向力量 〔台灣經驗省思〕讓更多退休者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台灣的安可組織何在? 〔特別專欄〕安可組織的3大成功要素 CASE STUDY

04∕南韓首爾50+基金會 ——協助50~64歲中高齡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50+綜合支援計畫:全球第一個直接針對50~64歲人群的政策 ◎中年退休大叔找到新舞臺,成為改變社會新動力 ◎解決銀髮就業問題,先從「大叔早退」現象著手! ◎50+世代就業服務的4個戰略 〔台灣經驗省思〕將中高齡人力轉化成驅動社會前進的力量 CASE STUDY05∕分享經濟正夯! ——Airbnb、Uber,熟齡生活和工作的靈丹妙藥 ◎Airbnb的「超級房東」和「超級房客」,竟是60歲以上的樂齡族 ◎Airbnb讓退休族完成在宅安老的想望,同時建立與人的羈絆 〔台灣經驗省思〕活用分享經濟的效益和優勢,創造機會

CASE STUDY06∕南韓EverYoung ——活到老,工作到老,快樂到老!只雇用55歲以上人士的社會企業 ◎以實際行動彰顯中高齡者潛力和價值的EverYoung ◎彈性工時與工作型態 ,50歲以後仍能留在職場自我實現 〔台灣經驗省思〕台灣提早退休情況遠勝南韓, 應重新正視50世代的生產力 CASE STUDY07∕台灣不老夢想125號 ——心不老、夢不老、行動不老!高齡就業新典範 ◎90年歷史老宅重新利用,「不老夢想125號」開張! ◎「今天也要好好過!」逐夢永遠不嫌晚, 不老夢想館一圓長輩夢想 ◎打破中高齡就業僵化思維,政府在銀髮就業值得思考的2大問題與3大借鏡 〔台灣經驗省思〕活

化中高齡,關鍵就在觀念的轉變! ▎PART2∕世代共生 「在地安老」是全世界長者的共識。 尊嚴和自主需求是基礎,然後才是從其中滿足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求。 退休生活、銀髮族居住問題,早已不再只是房子本身, 更重要的是和誰住、怎麼住,如何繼續保有社交生活、與人持續互動。 CASE STUDY08∕史丹福設計競賽 ——面對長壽人生,邀請年輕世代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高齡研究融入青年世代的創意、想像力和行動力——史丹福設計競賽 ◎競賽主題緊抓長壽趨勢和社會需求       CASE STUDY09∕高齡設計師的啟示 ——關於老年,你該知道的10個態度 ◎IDEO設計顧問提醒社會:我們對高齡者仍

存有許多刻板印象 ◎「A’s for Aging.」10個以A開頭的單字,提醒我們面對老年的重要態度 ◎建築師50歲以後轉換跑道,結合志趣與經驗,闖出一片天 CASE STUDY10∕高齡居住新想像 ——自主,是全世界長者共同的想望 ◎對年長者來說,尊嚴和自主需求是基礎 ◎從「集體式養老」到「共同生活」,各國高齡者住宅創新案例 〔台灣經驗省思〕翻轉長照,首先要轉變對高齡的思維 CASE STUDY11∕共居與共生社區正夯 ——退休後,當個黃金女郎吧! ◎因應高齡者居住需求,長者同居網站應運而生 ◎共居太黏,那就試試共生 〔台灣經驗省思〕臺灣又是如何呢?長者想要與兒女同住嗎? CASE S

TUDY12∕荷蘭MAX電視台 ——為熟齡族群打造專屬電視節目 ◎50+族群是今後的消費主力!以他們的需要為訴求,他們就願意掏出錢來! ◎「以小搏大」+「反其道而行」荷蘭專屬50+頻道利用冷門時段炒出熱門話題 ◎從電視台到發行紙本雜誌,再到付費社群,「如何把錢花得有意義」讓MAX成為最知名的50+品牌       CASE STUDY13∕美國的村落運動 ——用一個村子的力量對抗21世紀新黑死病:孤獨 ◎戰後嬰兒潮的覺醒,催生美國的「村落運動」 ◎燈塔山村落的經驗:活躍老化&在地安老    ▎PART3∕幸福長照 最高明的醫術是治病於未病; 最好的照顧,是讓被照顧者自己照顧自己,重新找到幸福感

,不靠藥物,也不靠醫生。 CASE STUDY14∕荷蘭居家服務組織 Buurtzorg ——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 ◎荷蘭創新居家服務組織Buurtzorg的理念:「以更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照護」 ◎ 先從一杯咖啡開始的Buurtzorg居家照護 ◎Buurtzorg翻轉荷蘭居家護理產業的3個照顧哲學 〔台灣經驗省思〕荷蘭Buurtzorg 照顧模式,讓被判終身臥床的獨居阿嬤再「站起來」! 〔特別專欄〕Buurtzorg的6大成功要素      CASE STUDY15∕英國Age UK的整合服務 ——降低孤獨感,提升幸福感,就能減少照顧 ◎Age UK整合服務的核心理念:提升幸福感勝過藥物

治療 ◎以人為本的服務設計,新角色PIC幫長者找回對生命的熱情 ◎從醫療和長照的斷鏈,找到新突破口:Age UK整合照顧服務的3大特色 〔台灣經驗省思〕翻轉照顧的金字塔,脫離制式的想像 CASE STUDY16∕美國PACE照顧服務 ——長照也能提供全包式服務? ◎中國城的長者日間照護中心翻轉美國養老觀念:在家養老不再遙不可及 ◎安樂居的PACE中心,滿足老人家在宅老化的心願並減輕兒女的負擔 ◎美國PACE長者照顧全包式服務模式的3大特色 〔台灣經驗省思〕台灣有可能推行PACE計畫嗎? 〔特別專欄〕安樂居PACE計畫的3大經營特色 CASE STUDY17∕日本葵照護 ——讓照顧就像在家一

樣自然 ◎以「小規模、多機能」的團體家屋為主體,打造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氛圍 ◎滿足老人家「無論何時,都想待在感覺像家的地方」的心願 ◎「自立支援」:幫助長輩持續發展和保持為自己作主的能力 〔台灣經驗省思〕葵照護的「小規模、多機能」模式可以複製到台灣嗎? CASE STUDY18∕比利時長照新標準 ——23小時的生活+1小時照顧 ◎「就算只剩三個月,我也要過我想要的生活!」社會大眾開始重視被照顧者的尊嚴與需求 ◎如何落實「尊嚴照顧」,英法比荷四國合創實驗室進行研究計畫 ◎該專注在照顧還是生活上?「23+1」 長照新標準——23小時生活 + 1小時照顧 ▎PART4∕翻轉失智 一個人就算被確診失

智的那一刻,他還是對周遭事物有感覺; 他依然是一個有知覺、能感受、希望被尊嚴對待的人; 他還聽得懂、看得見、對事物能有所理解; 就算記憶出現問題,許多失智者依然還是可以獨立生活,並擁有健康豐富的人生。 CASE STUDY19∕美國阿茲海默活動中心 ——人說失智沒藥醫,他說失智本來就不靠藥醫 ◎阿茲海默活動中心的理念:「讓失智者有個地方可去!」 ◎俱樂部裡的活力長者,打破世人對失智症者的偏見 ◎阿茲海默活動中心(AAC)的3大照護哲學 〔台灣經驗省思〕打破失智的悲情刻板觀念:和失智共活,而非等死! 〔特別專欄〕阿茲海默活動中心的2大營運特色 CASE STUDY20∕荷蘭失智創新服務〔機構

篇〕 ——「以人為本」的失智村與失智農場 ◎在失智村,沒有「病人」,只有「客戶」或「住民」 ◎「正常生活就是我們想要提供的。」 ◎失智者的可能性和照顧的尊嚴 ◎失智農場——蒼鷺農場 〔台灣經驗省思〕與失智者溫柔地告別 CASE STUDY21∕荷蘭失智創新照顧〔科技篇〕 ——「以人為本」的陪伴型機器人、魔術桌子 ◎借助科技的力量,失智者也可以有獨立的生活 ◎記憶長廊數位相框Memory Lane(by Roxelane) ◎陪伴型機器人Tessa(by Tinybots) ◎魔術桌子Tovertafel(by Active Cues) ◎荷蘭國家級長照研究機構Vilans 的eWare 計畫

與研究團隊 CASE STUDY22∕專訪吳佳璇醫師 ——幫他找到回家的路 ◎台灣每天有10位老人因失智導致失蹤,你知道嗎? ◎憶路相守,共創失智症友善社區 CASE STUDY23∕日本上錯菜餐廳 ——就算犯錯,也沒關係喔! ◎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錯誤,打造友善的社會 ◎嚴肅的社會問題,要用更輕鬆易接納的方式宣傳它 〔台灣經驗省思〕相信失智者的能力,正向看待他們的「不能」  結語   作者序 第三人生,老天給的大禮   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平均壽命的延長。醫療的進步和公衛的普及,讓人類平均壽命在過去100年間,從50歲變成80歲,整整增加了30歲;生長在已開發國家(

例如台灣)、現在20歲的這一代人(對!就是在說你,年輕人),尤其是女性,極有可能活到100歲,百歲世代已經來臨,百歲人瑞不再是少見的現象。   這意味著:   100年前,一個55歲退休的人,可能會在10年內過世;   100年後,也就是現在,一個65歲退休的人,還有25到30年要活。   就在此時此刻,人類的壽命也正以每天六小時的時間延長著……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每天如果平白多出六小時,大家一定開心得不得了,會好好地規畫和利用;但當老天爺決定把這些時間一口氣換成30年,直接送給大家時,大家怎麼反應呢?有想過我們可以拿這30年的時光做什麼?   在時光的洪流中,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憑空

多出了30年,這憑空多出的30年,就是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有想過你的「第三人生」該怎麼過?   ◎珍芳達:「爬樓梯」才是正確看待生命的方式   才剛歡度81歲生日的美國女明星珍芳達(Jane Fonda),2018年3月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時,她以一襲緊身的純白禮服現身紅毯,豔驚四座。從初出道時的性感女星,到後來投入社會運動,還是第一代出有氧舞蹈影片的女星,珍芳達的生命歷程一直在不斷地變化和成長。   2012年珍芳達在TedxWomen Talk上演講,針對「第三人生」概念有十分精采的論述。她認為傳統對於生命歷程的想像是「鐘形」的,在中年時達到頂峰,然後一路走下坡

,直到入土為安的那一天。   「傳統對於『老齡』(aging)的觀點和理解來自病理學,」她強調,「這個論述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就算萬事萬物都是盛極必衰。但有一件事情例外,那就是:人的精神(human spirits)是可以一直向上的。」   與其用「鐘形」,珍芳達選擇用「爬樓梯」來看待生命的歷程,「尤其在人類越來越長壽之後,我們對於60歲以後人的心智和狀態有了更多的理解,我們應該把傳統上從病理學來定義的高齡,改成潛力的開發。」   而這正是許多哲學家、藝術家、音樂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在努力倡議的事。「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的社會制度、文化風俗、甚至經濟環境等,跟不上人口的變遷。社會架

構和文化風俗都需要大幅度的重新定義和扭轉。」   珍芳達演講時說,她在奔五之前十分抗拒變老,「一早醒來,常常連續六個念頭都是負面的,」對於變老充滿可怕的想像和不安的情緒,但現在她70多歲了,真正屬於「老年」族群,才發現變老不但一點也不可怕,而且是一件開心的事,「這輩子我從沒這麼快樂過!」   她認為長壽帶來的「第三人生」,讓人們有機會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真實地面對自己,並回顧自己過去的生命,達成和自己、和別人、和周遭社會和解的狀態,「經驗本身不會使我們聰明,是回顧和理解經驗的過程給了我們智慧,讓我們能達到全面觀照、智慧圓融和回歸自我的境界。」   ◎高齡化浪潮席捲全球,未來40年影響世界發

展最重要的趨勢   美國有近7600萬戰後嬰兒潮(出生於1946~1964年間的人),「第一屆」(出生於1946年的人)八年前正式「步入老年」,年滿65 歲;在美國,平均每天有一萬人歡度65歲生日,成為所謂的高齡者,開始符合資格請領社會保險金,目前65歲和65歲以上人口約佔其總人口的14.6%。雖然已進入高齡社會,且高齡人口增加快速,但美國畢竟是移民大國,高齡化的感覺不若亞洲各國明顯。   台灣目前有約300萬65歲以上長者,但我們的高齡化速度之快,和亞洲的香港、南韓、新加坡等國齊名,都是搭乘在疾馳的特快車上。台灣的65歲以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從1993年的7% (屬Aging societ

y 高齡化社會)到2018年的14%(屬Aged Society 高齡社會),再到預估2026年的20%(Super-aged Society 超高齡社會),只用了短短的33年;和其他幾個國家相比:法國是155年、世界平均值為88年,美國則稍低於世界平均值82年;而英國從14%到20%,花了51年的時間。   高齡化浪潮席捲全世界,幾乎是所有已開發國家共同面臨的狀況;媒體喜歡用「銀色海嘯」(silver tsunami) 來形容這個問題的龐大與所帶來的嚴峻挑戰。世界經濟論壇也指出:此一趨勢是未來40年影響世界發展最重要的一個趨勢,我們絕對不該也不能輕忽,只是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對這

個現象幾乎無感;而許多的媒體,也經常只關注於這個現象所帶來的「問題」及「挑戰」,而乎略了它可能帶來的「機會」和「正向影響」。   ◎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要行動才有收穫   愛爾蘭都柏林的愛德華‧凱利(Dr. Edward Kelly)博士,本身是成人教育及發展專家,數年前開始推動「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運動,透過工作坊、演講和論壇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和對話方式,倡議「第三人生」的重要性。   對於選擇用Third Act 而不是Third Age來代表這段人生歷程,他的見解是「比起Age, 我更喜歡Act這個字。Act這個字有雙關語,Third Act可

以是指人生的『第三幕』,但Act本身也可當作動詞,有行動的意思,意味著這是一段不行動就不會有收穫的過程。」 凱利還說,人生的第一幕是成長學習時期,是「依賴者」(dependent),依賴著身邊的人提供所需,吸取養分讓自己成長;第二幕是成家立業時期,最重要的特徵是「獨立」(independent),我們開始自己去創造出很多可能;到了第三幕,最重要的特徵是「共生」(inter-independent),在這個時期,人類可能會需要某些協助,但也還有能力回饋給這個社會,因此我們和他人以及外在的環境形成了共生共好的關係。   Act 這個字,當名詞時,它用來指戲劇中的第幾「幕」;當動詞時,它則有「採取

行動」的意涵。典型的英美戲劇通常分三幕:第一幕用來介紹角色和鋪陳劇情,第二幕用來發展劇情和進行主要轉折,第三幕則呈現這些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和提供結果,不管是主角內在反思後所產生的結果,或是和外在環境互為因果所導致的結果。   這樣的設計和人生的歷程不謀而合:第一幕是幼年期,我們是依賴和學習者;第二幕是成年期,我們開始獨立、成家立業;第三幕則是總結期,理想上我們應該總結我們在前兩幕的經歷和身心發展,在第三幕達到了一個不管是向內與自己對話,還是對外與我們所處的社會,共生共榮的境界。   從第一人生的幼年期,第二人生的成長期,到第三人生的成熟期,人類心理的發展歷程也從倚賴者,變成獨立的個體,然後到

與外在社會發展出一個共生共好的inter-independent 的關係。   但這種轉換是需要學習的。根據凱利的闡述,每個人每段人生之間其實都有一個轉換期,準備工作要提前開始,每一階段的轉換才會順利。   「每個人只要活得夠久,都會有第三歲月(The Third Age),但不是活得夠久的人都會有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凱利強調。因為我們的肉體或許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退化或消逝,但人類的精神卻是一直向上的,而這肉體和心理發展無法達成和諧的狀態就是我們目前老化過程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換句話說,在人類進化過程,肉體的發展和心理的發展必須在每次轉換時都往同一個方向前進並一

同轉化,如果兩者不平衡,就等於轉化沒有成功,這個差異會在往後的人生越來越擴大,並逐漸造成問題。   ◎兩大趨勢匯流,高齡社會有無窮的可能性   我們現正處於兩大趨勢的交會點上:   〔趨勢1〕人類史上最與眾不同的「優質老人」   依照聯合國的定義,65歲以上就算是「老人」,也是很多國家開始可以請領政府退休補助或依法強制退休的年紀,台灣就是如此。但現實是,這群老人的樣貌已經和一百多年前退休制度制訂時大不相同。   他們是人類歷史上教育程度最高、最健康、最有經驗,口袋最深的「老人」。他們對於變老的想像,原本像大部分人一樣,以為是在照顧家人或是照顧自己中度過,但經歷了幾年的時間,他們慢慢發

現:他們正在經歷中的老年生活和他們自以為的老年,相差甚遠。   他們大部分人身體都還挺健康,即使有慢性病,都可以透過藥物或生活方式來控制得宜而擁有正常的生活;他們也都還很樂意貢獻社會,對生命有諸多想望。他們開始理解:這個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並不是灰色的,也不需要是灰色的。但因為之前對這段「第三人生」的想像太貧乏、準備太少、缺乏規畫,因此許多人被迫跌跌撞撞地進入這段人生,而無法好好享受這份老天爺給的大禮。   人類歷史上,我們的社會頭一次有這麼多所謂的「老人」,但和傳統的老人形象相反,他們也許頭髮灰白,但並不虛弱;他們也許退出職場,但一點也不窮;事實上,他們是歷史上最富有、教育水平最高、人口數

最多、政經實力最強的一個世代。   在世界版圖中,65歲以上人口所形成的強大勢力正在迅速崛起。從高齡到智齡,從等死到樂活,全球65歲以上的人口不但迅速增加,樣貌也在快速改變。   〔趨勢2〕平價高效的科技任我們運用   全球知名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第一代出現於2007年,只有12年的時間,智慧型手機已經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幾乎是人手一支,而且每個人都有好幾個智慧型裝置;有一份調查指出:非洲擁有手機的人比擁有牙刷的人還多;英國一半以上的長者利用手機上網購物……電子商務、人工智慧、機器人、區塊鍊、比特幣、共享經濟、無人車……各式各樣的科技正在光速發展中,科技力肯定是這一代老人才擁

有的絕佳工具。我們現在只在這個趨勢發展的最前端,對於如何運用並藉此轉換生命的歷程還在摸索。換言之,還有無窮的潛力等待我們去開發。   ◎更多想像+良好規畫+事先準備 ,「設計」第三人生成人生黃金年代!   過去台灣對於第三人生幾乎完全找不到任何論述,談到老年,最常見的關鍵字不是長照,就是失智,也難怪台灣人對第三人生,完全缺乏想像。誰會期待如此灰暗與負面的未來?   銀享全球2016年舉辦銀浪新創力國際週系列活動,第一次用「設計我們的第三人生」來形容這段人生。這幾年經過一些組織和媒體的倡議與推動,這個名詞已經越來越為許多人所接受和理解,有書教大家「第三人生自己設計」,也有退休者用「第三人生

太好玩」來分享自己善用「三三三」時間分配法——照顧身體、挑戰學習、做志工回饋社會等,全力追夢、築夢和圓夢的生命故事。   知名作家李偉文曾在文章中提到,因為週休二日的關係,不管幾歲,其實台灣人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自己規畫。「換句話說,假如從20多歲工作到65歲退休,40年左右大約有整整13年的時間供我們揮灑;即便是現在已經40多歲的人,至少還有五年以上的時間。若是善加利用這些時間活出第三個生命重心,那麼60多歲真正從謀生的職場退下來之後,才能無縫接軌,繼續發光發熱。」   「第三人生」風潮也吹到了美國加州,由兩位女性創辦的The 3rd Act公司,專門接受企業的委託,提供培訓課程、工作坊

和成長營隊等,協助企業提早幫助員工想像和規畫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或是在退休前開始提供彈性工時、不同的志願服務機會,幫助員工找到方向和熱情,規畫並逐漸適應,甚至期待退休後的生活。   ◎你想要在病痛貧窮中度過,或是想要有段精彩健康的第三人生?   每個人對於「第三人生」的定義和想像都不一樣,也或許你根本就還沒想過,但可以確定的是,「第三人生」絕對是時間送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長壽讓我們有機會打造一個全新的生命軌跡,透過更豐富的生命經驗,能夠以更沉著而睿智的態度來體驗全新的熟年人生。   從出生到中、壯年,我們可以輕易找到許多不同人生階段的建議與計畫,卻鮮少有人為老年提供箴言。過去,退休後人們所

剩時日無多,但現在,面對大幅延長的晚年,我們還不曾好好思考,如何面對「第三人生」的不同階段:初老、中老、老老……要怎麼活得踏實、活得精彩。   古代有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藥,現代有Google母公司Alphabet 大量投資生技和醫藥新創,企圖以科學方式解開人類如何長生不老的奧祕,谷歌創投(Google Ventures)總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大膽預言人類可活到500歲……   其實,追求長生不老並不是大部分的人最在意的老化課題。   怎麼活著?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能自己作主?如何幸福地走到最後?才是大部分人關心的事。   這幸福如何定義。是擁有健康的肉體?富足的心靈?有意義的生活?還是大量

的財富?   答案是,缺一不可,而且是這些元素彼此之間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幸福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只空有其中的一項都不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其實台灣300萬超過65歲的長者中,有高達八成七的人是健康的,只有不到一成三的人需要某種照顧,而且也不是24小時。所以我們真的該開始好好想想第三人生怎麼過。   你是否還以為「老化是以後的事情」?   你是否還覺得「長照是政府的事情」?     你是否還相信「台灣的老人很幸福」?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完全看我們如何作為。人生的黃金30年,誰想在病痛與孤寂中度過?現在就開始「設計我們的第三人生」吧!在戲劇中,第三幕

都是高潮之所在,為什麼人生不可以?     CASE STUDY08∕史丹福設計競賽 面對長壽人生,邀請年輕世代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一個托盤、一只碗、一個杯子、一支湯匙和一把叉子,乍看之下,這只是一組塑膠餐具,真的沒什麼特別,頂多是顏色繽紛了點。你可能會想:這是給小孩子用的吧!? 但這組餐具,處處是玄機。 例如,湯匙和叉子的角度設計得恰到好處,讓人比較好握、也比較好舀;又例如,杯子的內部設計有自然的高低差,讓吸管不易滑動,也就比較好吸……諸如此類的巧思,細看之下,讓人驚艷。這組外觀看似平凡,卻蘊含了許多精密巧思和細膩設計的作品「EATWELL」,在美國得到了評審委員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勇奪

第一屆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Design Challenge)首獎,並獲頒1萬美元獎金,設計者正是來自台灣的姚彥慈。 史丹福大學長壽中心所舉辦的設計競賽,自2014年開始舉辦,今年即將邁入第七屆。台灣的社會企業銀享全球認同這個競賽的理念,也於2015年開始合作舉辦競賽的亞洲區大賽,目的在提供平台,讓青年學子透過思考和設計,認識高齡社會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開始舉辦這個比賽的第一年2014的設計主題是「如何擴展失智症患者獨立生活的能力」,期盼透過設計,讓有認知障礙的病人,例如患有阿茲海默症或老人失智症者,可以重拾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設計靈感其實來自於我的奶奶,」姚彥慈說,她從小就和奶奶

非常親近,眼看著奶奶因為失智症慢慢失去了溝通和生活自理的能力,「連吃東西這麼簡單的事對她來說都變得極為困難。」例如,一般餐具弧形的設計原本是為了好看,但對需要「挖」食物來吃的病人來說,卻極不實用,因此,他們很容易把食物灑得到處都是,自己卻一口都吃不到,也讓照顧的人非常頭痛,許多患者因此都必須仰賴照顧者餵食。 「我的設計是讓盤子和湯匙的內部接觸點呈直角,這樣就好挖多了,也因此,失智症者就可以自己吃飯,這對維持他們的自主和尊嚴帶來很大的心理功效。餐具的外部還是呈現弧形的設計,一方面是好看,一方面也是方便堆疊。」 再說喝水吧!因為怕老人家嗆到,都會讓他們用吸管喝水,但其實吸管放在一般杯子裡會一直滑來

滑去,不太好吸,自然讓很多老人家因為喝不到水而不愛喝水,「我就讓杯子內部有個高低差,這樣吸管會自然地固定在一個地方,當然就好吸多了!」

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研究--以「台灣廖添丁」「還珠格格二」「土地公傳奇」「狀元親家」為研究對象

為了解決好 市 多 冷門時段的問題,作者蔡秀玲 這樣論述:

研究摘要 壹、電視媒介競爭情勢的轉變 由於媒體環境的變遷,對於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活動的發展與行銷策略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研究亦發現整個台灣無線電視台競爭情勢演變的重要因素有二,一是始自於有線電視的興起與衝擊,二是民視的開台與經營八點檔的成功,使得八點檔連續劇的經營更加困難,因而促使行銷活動的發展多元化。 (壹)、台灣電視市場競爭的開始 一、1993年有線電視合法打破台灣電視寡佔市場結構 有線電視經過了二十多年的不合法經營,終於在1993年底取得合法地位,此時亞太地區五十多個衛星

電視頻道也得以藉由有線電視而進入收視戶家中。在1993年底,另一個極受台灣民眾喜愛之頻道TVBS也同時開播。因此,1993年可謂是台灣電視史上關鍵的一年,因為持續二十多年的電視寡佔市場,於此時完全打破。 二、1997年民視成立,有線電視蓬勃發展。 1997年是有線電視頻道大舉進攻的一年,尤其有線電視頻道無論在節目的多樣性及選擇性都比三台多,觀眾的收視習慣也大幅改變。衛星電視、有線電視由於擁有眾多的頻道,因而分散現現有觀眾,亦瓜分了有限的廣告資源,降低節目收視及廣告營收。1997年台灣第四家無線電視一全民電視開播,進而將逐步瓜分無線電視廣告市場。

三、1999年有線電視完成整個系統整合與定頻 台灣的有線電視佔有率近八成,系統整合也在88年完成定頻,以區塊式專業台的優勢挑戰無線,觀眾收視的自主性的提昇,也促使具有分眾優勢、專業性區隔較高的有線電視急速竄起,以各類型節目的分眾區隔來瓜分無線電視台的市場。面臨多頻道媒介的氣勢,整個電視市場為之翻轉,收視率立刻受到牽動,廣告市場亦隨之重新分配。 (貳)、民視的開台及經營八點檔的成功 一、 民視清楚區隔出本土化定位,八點檔連續劇收視第一。 雖然民視開台之初,有收訊狀況不佳及觀眾對頻道不熟悉等等的問題,並沒有

立即對三台造成威脅,直到民視台性清楚、節目定位成功,在八點檔的鄉土劇的經營上走鄉土路線,因為很鄉土、本土化深,也就區隔出中南部固定的收視者,贏得很高的收視率,漸漸得到觀眾的認可,自白冰冰主演鄉土連續劇「春天後母心」之後,「狀元親家」、「乞丐郎君千金女」、「富貴在天」、「長男的媳婦」的鄉土戲作品,皆穩定的高居無線電視台八點檔收視率第一名,不時贏走八點檔收視率的冠軍寶座,民視加入八點檔的經營戰局對八點檔收視率的消長情勢影響最大。無線三台所佔有的廣告預算,分出一部分給新興的有線電視節目之後,又必須再讓出一大部分給民視。 也因此,87年底開始慢慢就開始形成了競爭激烈的時期,從87年

9月開始,三台開始體認到競爭不是利潤的競爭而是生存的競爭。這樣的競爭情勢也才使得認清了八點檔策略經營的重要性以及節目行銷的必要性,因而各台莫不積極偶各種行銷手法推銷八點檔。 二、老三台電視經營更加困難,促使行銷活動多元化發展。 無線電視台在廣告獲利成長有限的情況之下,多頻道環境的電視競爭不單只是「收視排名競爭」,而是現實殘酷的「生存競爭」,無線電視過去風光的盛況不再,台內員工亦難坐享高薪而不憂心,電視經營已面臨高成本低利潤多層競爭的窘境。 現階段無線電視台的經營者若無宏觀遠見、不能高瞻遠矚重新認清電視台自身競爭的優劣勢及市場價值,進而

規劃出電視台經營管理的新局,在即將面臨無線傳輸世代多媒體發展應用的衝擊之時,還無視於媒體環境的改變,以為電視台的經營只是單純的節目競爭、廣告營收競爭,無線電視台的利基勢必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極有可能會在另一波的新媒體狂潮中煙滅,也因此,洞悉媒體產業的前景,掌握市場的價值,是媒體經營管理者維持競爭優勢的唯一生路。 媒體環境的變遷起自有線電視興起促使「分眾」消費市場的形成,多頻道的有線電視節目收視率的急起直追,無線電視台的廣告營收首當其衝,無線台的優勢至此只能仰賴黃金時段傳統的收視群來拉抬基本的廣告營收,獨佔的大好情勢不再,收視競爭也得分秒計較短兵相接,因此行銷活動更

形多元化、多樣化蓬勃發展。 貳、電視節目行銷演變概況 無線電視台推出八點檔連續劇過去一向都有進行節目行銷,舉凡電視節目宣傳預告、抽獎活動、促銷活動、…甚至廣播廣告等等,因此,整體說來,節目行銷的概念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行銷的型式與作法。宣傳上,只是因人而異、因製作人而異、因電視台而異、因演員而異,主要與電視台與製作人的風格有關。 (壹)、影響節目行銷的因素 雖然行銷的本質不變,只是行銷的型式、戰術改變,但本研究仍可歸納出影響節目行銷的因素除了連續劇產品本身的因素之外,還包括 :製作人的風格與要求、電視台經營者的重視

程度、電視台的公關能力、演員媒體自我促銷的能力。 (貳)、競爭激烈促使行銷活動多元發展 節目行銷多元化的原因,一、媒体開放,有線電視興起帶動觀眾分眾化,對三台獨佔有非常大的影響,稀釋很多原來三台的觀眾,瓜分廣告營收。二、民視的競爭,為求生存,民視用各種行銷的方式來引起觀眾的注意,三台受其刺激影響也跟著有類似的行銷活動出現,因此,無線四台競爭更形激烈,使得節目行銷活動更形多元化。 電視台做行銷,第一,反應出競爭的激烈,第二,電視台必須要藉助其他的力量引起注意。商業時代,流行必須要有焦點,如:明星人物,但有很多戲沒有明星人物,大牌需要時間

來經營,而且現在的大牌都是個別簽約,電視台無法對他做長期性的經營,費用太高,因此,八點檔連續劇的角色必須用行銷的方式再加以包裝。因此,整個行銷活動變化分界點,是因為三台經營愈來愈困難。 (參)、有線電視廣告專案行銷盛行無線電視台紛紛採行。 有線節目行銷與電視廣告的經營空間與彈性較大,也因此,為了爭取廣告預算,各有線電視盛行廣告專案的包裝方式,除了廣告販售的組合促銷之外,還可以以節目與客戶特別企劃配合的廣告專案行銷。 無線電視台先成立的三台,廣告販售方式一向十分單純固定,廣告業務的彈性只限於廣告販售的組合數增減及組合時段的調整配合上。面

對有線電視以多元化方式逐漸瓜分廣告預算的同時,也促使成立多年的三台在節目行銷同時,也配合廣告專案行銷愈來愈多。 不過,無線電視台多半還是會先評估節目與廣告專案行銷的效果,如果沒有效果就等於是增加成本,而如果主要的目的只是為了達到宣傳造勢的效果而已,就不見得有必要要增加那麼多的成本。 因此,在節目行銷以廣告專案方式包裝,或以專案經營節目行銷與廣告業務的同時,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提昇節目收視率,更好的情況是能夠提昇廣告收視率,如此廣告結合節目行銷專案的活動,才有企劃執行的必要。 (肆)、節目行銷提昇廣告段落收視率。

88年產生更多的行銷活動,把活動做在廣告段落口,希望把廣告段落的收視率提昇,引起各台行銷風潮。中視首創的蝴蝶專案廣告尋寶活動,很明顯也提升廣告時段的收視率。 (伍)、行銷預算依個別需求擬定。 各無線電視台所需花費的行銷費用因為可以廣告交換,同時可利用自己的頻道宣傳,因此,行銷預算很難精確的加以計算。再加上,各檔連續劇的集數不同、是否為單元劇也有差異、以及各檔戲、各電視台經營者重視的程度皆不同,因此,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的行銷預算通常還是依個別需求而擬定。 同時也要看主事者對這個戲的重視程度,或者這個戲本身有沒有去做這樣的投資。

(陸)、科技進步促使行銷活動形式改變 新媒體的運用促使行銷活動更為方便,因此,傳統的行銷方式也因新科技而轉變形式,如:寄信猜獎被CALL-IN或網路取代。 參、 節目製作生態的演變 (壹)、連續劇節目類型的演變 一、八點檔連續劇的演變 (一)、政治情勢的影響促使媒體開放,八點檔連續劇得以反映社會潮流。 政治情勢影響八點檔連續劇,乃源自於跟著社會的變遷而改變,基本上可以以戒嚴前後、李總統執政做為分水嶺。在總統執政之前、戒嚴之前是比較保守的,以國語為主、戲的種類也

以傳統的古裝劇與時裝劇比較多,武俠劇比較少一點。在戒嚴之後,前幾年慢慢加入各種類型,變得愈來愈多元化,到最近這三年來,因為政治、社會變遷非常劇烈,地方性觀念很強、本土性很成熟,也因此在八點檔變成很重要的主流。 (二)、語言使用解禁,八點檔連續劇使用閩南語發音比例愈來愈高。 八點檔在77年之前很少用閩南語,因為當時有比例上的限制,不可能有閩南語發音,後來,整個本土意識開放,才慢慢在八點檔加入閩南語的使用,大約民國80年之後才慢慢有愈來愈多的閩南語加入八點檔。 85年華視「草地狀元」國台語播出,到85年華視「兄弟有緣」,打破八點檔連續劇(

以前叫:八點檔國語連續劇)以國語播出的型態,而民視開台後,清楚的定位以閩南語為該台發聲的主要語言,所創造出來以閩南語發音的八點檔連續劇高收視率,也成為八點檔戲劇的主流。 (三)、主流戲劇類型及表現方式的改變 競爭環境雖然改變,但戲的類型上,並沒有結構性的改變。不過,戲的表現方式上已經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 戲的表現方式改變很重要的一部份是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開始拍「秋水長天」,這部戲對台灣的時裝戲當中有很多重要的觀念存在,第一,表演的方式是自然的寫實的,打破舞台化的作做的表演方式,表演方式走向自然化。第二,以前大都是在攝影棚拍戲

,偶而搭一些外拍的戲來穿插用,但當時這部戲用了台灣第一部ENG去外拍攝,因此,更寫實了。 總括來說,戲的類型上沒有改變,是一個輪迴,拍攝的手法都差異也不大,只是在技術層面增加數位的、更好的機器來拍攝,場景及取材方面更精緻化、還有導演個人風格不同,以及題材的問題。 二、成功的八點檔連續劇 本研究綜合各方說法,歸納出一檔成功的八點檔連續劇必須具備的條件為: 8. 收視率高 9. 劇本好 : 編劇緊湊、共鳴度高 10. 導演風格獨具 11. 演員知名度高

12. 製作拍攝精緻 13. 行銷策略得宜 14. 成本符合控管內 三、大陸演員及本土化鄉土劇演員成為八點檔一線演員,使得演員生態改變。 演員生態的演變一方面是由於瓊瑤戲劇大量自大陸取景,而讓大陸演員得以進軍台灣市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本土化的潮流,使得八點檔閩南語使用的比重大幅增加,影響所及,只要採用鄉土劇的戲劇類型,原本二線的主演閩南語劇的演員便可以成為黃金八點檔的主要演員,也使得演員的生態隨之改觀。 (貳)、八點檔競爭激烈造成節目成本提高、製播資源減少的窘境。

節目製作面臨到製作經費提高、節目資源減少,頻道多瓜分廣告市場,收入增加跟不上節目增加,分配到每個節目的資源材設備、人力配置、製作經費降低等等困境,八點檔連續劇面對的情況亦如此。 一、民視節目製播組織扁平化組織兼具效率與一貫性。 八點檔連續劇的經營上,民視設有節目的「監製」負責全權監控節目的製播,節目後製、企宣亦同屬於一單位,不必經過層級的轉述,充份達成有效溝通、資源整合的目的,自然製作出來的節目兼具效率與一貫性。 八點檔節目製作人主導整個節目的進行,製作單位的決策等同於影響八點檔連續劇的成敗,因此,電視台的決策十分重要。

二、節目製播為符合商業利益,彈性延長集數。 邊拍邊賣比較符合電視的商業利益,失敗率比較低,調整的空間大,機動力很高。但缺點是代價大,浪費,品質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電視台要求之下,無法避免還是會出現剪戲、灌水的情況,或者因為廣告好賣,所以要戲的集數要加以延長,因此,較難拍出精緻的戲,也無法規劃與執行出較為完整的行銷戰略。目前,無線四台的八點檔,因為競爭激烈,邊拍邊播戲劇的影響,也不時牽動整個收視的狀況。 三、公關部門兼負宣傳工作難盡全力,民視將宣傳納入節目部整合效率高。 目前除了民視將八點檔的宣傳工作整合在節目部,另行成立企

宣組,專司八點檔的宣傳以外,其餘台視、中視、華視的八點檔連續劇的宣傳工作皆仰賴公關室(組)來負責。公關部門要負責節目部、新聞部、及整個公司的宣傳,即使是會因為八點檔連續劇的推出來規劃執行宣傳策略,但畢竟處於被動的狀態。因此,不可避免,在八點檔連續劇的宣傳上,節目部、公關部門、與製作單位時產生權責不分、難有一貫性與一致性的問題,甚至有多頭馬車的情況產生。 為了因應行銷活動的便利性,民視的企宣小組是編製在節目部,在行銷組織上可以便利,可以有效率,機動快。 四、節目製作朝向國際化以大華被市場為主 目前戲劇節目外銷漸受電視台重視,由於現在比較

有國際觀,製作人普遍體認到八點檔連續劇面對製作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不如把市場的視野放開,走出台灣,作出較精緻、比較國際觀、國際市場的戲劇,至少最基本的應走出台灣以整個大華文市場為主。 肆、 觀眾收視行為的演變 壹、觀眾大量流向有線電視,收視行為趨向分眾化、小眾化。 (壹)、觀眾「分眾化」「地域化」收視習慣及需求增強 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和錄影帶或影碟提供收視觀眾更多的選擇,因此,在多頻道的媒體環境下,觀眾的自主性與收視選擇性大增,收視的需求已經轉變,從以前對「量」的需求(不夠看)轉變為對「質」的需求(不夠好看)。造

成多頻道環境下觀眾的收視行為趨向分眾化與小眾化,造成「分眾」形成。 觀眾在多頻道收視環境中,也自然發展出對有線頻道做預先選擇的「計畫型收視」的行為模式,而基於觀眾鄰近性的關切,觀眾對地域性的電視媒體需求較以往更為迫切。 (貳)、觀眾忠誠度從對「單一頻道忠誠」轉變為對「類組頻道忠誠」及「時段忠誠」 觀眾的忠誠度從對「頻道」移轉至「節目類型」,由於有線電視所提供的節目類型和節目播出時間比較多元,觀眾可以從多個頻道收看自己所喜愛的節目類型,加上目前有線電視的定頻已經完成,也形成類組化,因此,觀眾收視行為傾向於對播出同類型節目的「類組頻道」產

生忠誠,而非對單一頻道忠誠。 在多頻道的環境中,忠誠不再針對「頻道」,而是針對「節目類型」,也就是說:觀眾只收視他所喜歡的目標類型節目,並不在乎該節目在哪一個頻道播出。觀眾在收視某一頻道節目,同時也會在廣告時固定選看另幾個頻道,週而復始。同時,由於類組頻道播出的同性質節目很多,使得觀眾的選擇性增多,觀眾通常會配合自己的作息方便,只固定在某個時段選擇看自己比較喜歡的節目,很少會為了非要收看某個特定的節目而改變作息時間,不啻形成「時段忠誠」。 (參)、觀眾轉換頻道的行為 有線電視系統提供給這些有線電視戶數十個頻道做選擇,又有遙控器

在手,使他們能更隨著自己的喜好、作息時間選擇收視最能滿足自己的節目。在多頻道電視收視的環境下,觀眾擁有的主動選擇權比過去只有三台的時候,顯然要強多了。 (肆)、觀眾偏好的頻道有限 觀眾經常收視的「偏好頻道」是具有「選擇性」與「排擠性」的,觀眾經常使用的頻道數不會超過十個,當有新的頻道獲得觀眾青睞時,就會發生「偏好頻道」的排擠效應,捨棄舊的而去看新的頻道節目。 貳、八點檔連續劇觀眾樣貌 而目前八點檔的開機率高,而收看無線電視台八點檔的觀眾在全天整個時段來說,還是最多的。而整個八點檔播出演變至今,八點檔觀眾的收視習慣一

般來說改變得不大,他們很忠實,比較穩定的主力觀眾都是四十歲以上的觀眾,他們年齡層偏高、女性觀眾居多、鄉村的比都會多、生活型態很固定。 雖然八點檔觀眾較高水準的觀眾分眾出去,分眾化,但多了一些老太太(歐巴桑)觀眾,將原來六點半到七點的鄉土戲台語片時代的觀眾帶到八點檔來,尤其華視的媳婦系列,就把年齡層較高的婦女觀眾(歐巴桑)以女人的悲情、婆媳鬥爭的戲做為訴求,慢慢把歐巴桑帶進來,相對的排擠效用就出現了,也使得八點檔的觀眾分眾化益趨顯著。 伍、 收視率調查方法的影響 電視節目的內容、收視率高低、與廣告收入三者緊密的關連性。由於收視率是電視台

的決策者、電視節目製作人與廣告投資人的參考資料。電視台決策者和電視節目製作人是透過收視率去了解觀眾的收視行為,從而制定電視節目的製作方向和安排、調整節目時段;廣告公司和廣告主則是既定的預算數額內,根據收視率將廣告投資於廣告效果最大的電視播出時段。(鄭真,民國75年八月)無線電視台的節目部本來沒有那麼重視收視率,因為業務部的關係才會注重收視率,因為要考慮到客戶的關係,因此業務部比節目部更重視收視率。 (壹)、電視台參考收視率以AC尼爾森為主,其他各家為輔。 目前不論是電視節目的製作人、導演、電視公司的節目部、業務部的相關人員都以AC尼後森的收視率調查報告做

為最基本的收視率參考指標,原因不外乎4A及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都以AC尼爾森的收視率報告為購買決策的依據。 由於AC尼爾森的收視率調查報告仍有爭議,因此各電視台與節目製作相關單位除了AC尼爾森的收視率調查報告之外,還參考包括:紅木、潤利、聯廣的收視調查報告、還有電視台公司內部的調查的都有。 (貳)、AC尼爾森收視率報告精細,影響媒體參考的價值。 1994年4A正式推廌各廣告代理商使用AC尼爾森以PEOPLE METER為調查方法的收視率調查報告,也因此造成了媒介圈不管是廣告主、廣告代理商、或者是媒體購買大量的採用以PEOPLE MET

ER做為調查方式的AC尼爾森的收視率調查報告。因此,各電視台就得遵循、適應這個遊戲規則,就得服從適應,無法規避,也不能不面對AC尼爾森的收視率報告,相形之下也產生出另一種無奈。 因為它採用PEOPLE METER做為調查方式的關係,收視率的數字變得是浮動的。而電視公司業務部現在的作業方式,因為有一個AC尼爾森的收視率做基準,剛開始大家用潤利、紅木,再來是SRT(即後來的AC尼爾森),整個作業流程當然也改變了,以前剛開始,大家只有看開機率,現在有所謂TARGET RATING,針對產品的目標閱聽眾(TA)來抓它的目標群,所以演變成愈來愈精細,這也會敦促電視台在做節目的時候,

重視到的細節更多,也牽扯到電視台的廣告營收。 (參)、業界質疑收視率的調查方法、及樣本代表性不足。 目前業界對收視率的質疑可分為兩大部份一是對樣本戶數代表性的質疑,二是對調查研究方法的質疑。 AC尼爾森的樣本收視戶有多少,所調查的收視區域,每一區有幾戶,分佈的情況,調查的技術與方式,都沒有對外公佈,電視台業者一直得到沒有肯定的答案。同時質疑AC尼爾森的軟体設計又是使用馬來西亞的媒体設計直接轉換過來,這當中有很多人為因素是可以操作的。 (肆)、對節目部而言,收視率可做為調整戲的內容、表現方式的基礎。

對節目部與製作單位而言,收視率是節目產品本身檢驗的參考,可做為調整戲的內容、表現方式的基礎。但,收視率的數字對業務部來說,純粹就是買賣的行為,收視率高對電視台(賣方)來說,等於產品愈好,可以賣愈多的組合價值。對廣告公司而言只能做為參考知道該把CUE落在那裡。不過,對業務實際操作影響不大。收視率確實左右了整個電視媒體的競爭情勢與發展,也造成了節目製作上的格局窄化。 陸、 廣告業務、廣告主對八點檔的影響性極小 (壹)、電視台廣告業務方面 一、以AC尼爾森收視率報告為廣告販售的參考。 由於目前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及

廣告主的媒體企劃的參考,多半以AC尼爾森的收視率報告為基準,也因此目前各家電視台業務部現在都只看AC尼爾森的收視率報告,電視台當然必須要很被動的來配合。 二、以收視率及收視排名爭取廣告業務。 廣告組合的部份看收視率高低來做配餐,組合的廣告價格是照收視率來定價,在組合搭配上,收視高,組合搭配就多,收視率低,組合搭配就少。廣告主所買的不是買戲劇的好壞,而是買收視率。 收視率不好的時候是買方市場,收視率好的時候是賣方市場。組合的方式沒有最低限度,收視率低還是要賣,能賣就是少賠。由於有線電視的收視率節節逼近,站在業務的立場,最重要的是收視排名

。 三、收視率與收視排名決定廣告業務的組合與彈性。 無線電視台必須以廣告組合購買(Package-buy)的販售方式,來增加廣告的營收。過去國內三家電視台的廣告訂價策略,大致上分為可調整價格之單一節目銷售、好時段強節目搭配增播時段銷售,以及好時段弱節目外送時段銷售的聯賣等三種方式。台灣廣告組合購買(Package-buy)的販售方式,雖然每個節目的價格是固定的,但用組合的方式來販售廣告,也等同於是變項的把價格提高,只不過是增加一個廣告曝光的機會。組合購買(Package-buy)缺點是會讓客戶覺得被強制性要求買比較爛的節目,優點是會讓客戶的Reach增加

、曝光率更多。 (肆)、換戲增加廣告業務販售的難度 一般而言,八點檔上檔前、後販售廣告業務的基本原則並無不同,而廣告代理商的媒體企劃人員向廣告主(客戶)提案通常在一個月以前就已經做好媒體企劃,因此,排廣告時是參照過去的收視率來做判斷。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在不知道未來廣告上檔時收視率如何的情況下,參考上個月或上星期的收視率來做判斷,也因此,本來第四名的戲,下個月如果是收視第一名也無法在業務量上反應出來。收視率很穩定,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遇到換戲時改變比較多,購買廣告的客戶就會產生觀望的態度。如果遇到沒有上檔的戲,就要先行判斷,有經驗的媒體購買人員在與電

視台業務人員事先洽談的時候,就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比如,萬一出來的結果收視率不是那麼理想的時候,電視台要給怎樣的補救措施,這些都是可以事先先談好,業務不是硬梆梆的,因為收視率有好有壞,收視率好的時候當然可以要求客戶,可是收視率不好的時候,也要客戶來幫忙。對整個產業來說,這是人制的環境。 遇到這種節目未上檔無法以收視率做為參考的情況,資深業務員鄭志翔也有一套說服的方式來將未上檔戲的廣告推銷給廣告客戶,一是製作人以前留下來的口碑,二是故事的主角、故事的內容,三是市場性(題材是否會受歡迎)。 (伍)、電視廣告業務人性化處理 在過去三台獨大

的電視生態中,業務部的姿態可以很高,但是現在即使收視率第一名,如果條件開的太硬,廣告代理商還是會多所考量,不見得會很願意來上廣告。 業務部與客戶關係很微妙,有時電視台要拜託客戶,有時客戶要來拜託電視台,不過因為電視台太多,競爭太激烈,現在業務上的經營都是要去拜託客戶。電視廣告業務是人與人接觸談條件,會因人所有些彈性,如果開出來的收視率沒有那麼高的時候,可以做一些補後的措施,因此平時就要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係。 資深的媒體企劃在幫客戶考慮廣告預算的時候就應該考慮的很周延,把後續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都考慮清楚,在與電視台業務人員「談」整個購買條件的時候,也可以把這

些條件一起「談」進來,因此媒體購買人員就變得很重要,而電視公司的業務單位是要去潤滑公司與客戶之間做調整,不見得收視率很低就要不到廣告組合,也有可能是客戶的交情勝過節目的收視率。 (貳)、廣告主不影響節目製播,以階層收視率購買高收視率廣告時段。 一、大眾化商品廣告優先選擇八點檔,廣告主及業務部希望電視節目年輕化。 通常會選擇無線電視台來上廣告的產品,多半是比較大眾化、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的產品,因為八點檔是當天收視的高峰,所以,客戶要在這個時段來建立到達率(Reach)最快,所以,客戶第一個選擇通常會是八點檔這個時段。

一般消費性產品像是飲料保養品、洗髮精…來說,15-29是歲是最主要的消費群,所訴求的對象都是比較年輕的。因此,業務部傾向希望能夠把八點檔、新聞收視的年齡層能夠儘量的降低,把流失到有線電視的年輕族群能夠儘量拉回來,這對廣告客戶的預算要求會比較容易一點。 二、廣告主通常不會影響節目製播決策 電視台的專業在於製作出好的節目在該頻道播出,廣告主不可以、不會、也不須要影響八點檔連戲劇,因為廣告主對戲劇是外行,因此電視台只要把節目產品做好,有了收視率再賣給廣告主。 廣告主通常不太會對戲有什麼特殊的要求,除非有特別的策略,像是配合戲中的主角剛

好是產品的代言人,廣告主就會投資多一點的廣告預算。 柒、 法令規章限制不多 早年製作八點檔有政台考量,但隨著法令的鬆綁,政治情勢的轉變,現在製作節目等於完全沒有限制,節目開放。對於八點檔製作單位來說,八點檔在製作上比較屬於普通級,製播八點檔的戲劇基本上都不會違反到廣電的規章。 不過新聞局在大陸演員的限制方面還是有所限制。其餘相關法令依廣電法。另外,由於目前各電視台有愈來愈多的節目促銷贈獎活動,在廣電法中電視廣告內容以贈獎為促銷者,也有相關作業規定依公平交易法及其廣電法相關規定辦理。 捌、節目版權較由電視台轉向製作人

早期電視台非常強勢,只要給製作單位一筆製作費,讓製作單位代工,版權百分之百屬於電視台,但是,大環境的改變讓製作單位版權的自主性提高,對版權意識抬頭,在製作單位逐步爭取版權的同時,電視台也一步一步的讓出版權。不過,前題是收視率要好才有酬碼向電視台要求版權。 玖、八點檔連續劇的產品生命週期依劇情發展而定 (壹)、殺青戲產品生命週期輪廓清楚。 因為在戲劇的起承轉合當中,生命週期較清楚,也得以根據產品生週期的觀點擬定出合宜完整的行銷策略來幫助節目行銷,如果是邊拍邊播的戲,很難明確的找出戲劇的高低潮,待收視率很難有所突破或

拉升時就下檔,生命週期就此在衰退期結束。 (貳)、八點檔連續劇欲維持有利地位應於成熟期準備下檔 在成長期、或成熟期初期的節目,若安排新的高潮出現,觀眾的反應就會很熱烈,收視率的反應就會很好,表示這個節目還有成長的空間,但,到了成熟期的末尾,安排再多的高潮,觀眾的反應都已經疲了,收視率都很穩定不會有突破性的結果,甚至開始有一點微幅的衰退,就可以判斷這個節目己經到了成熟期,甚至開始進入衰退期,此時節目部就要趕快做新的決定。考慮讓節目下檔,因為這個時候節目的任務是在掩護下一個接檔的節目,一定要在成熟期就要讓戲下檔,絕對不能等節目做到衰退期,讓接檔節目處於不利的

競爭地位。 (參)、戲劇性延展促使八點檔連續劇產品生命週期延長 編劇是影響八點檔連續劇產品生命週期最大的因素,因為它是付予戲生命力最主要的角色,如果戲劇性可以延續,產品生命就得以延長。 拾、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策略 根據本研究,歸納出以下幾個行銷策略,分別是:節目上檔策略、電視預告宣傳策略、節目時段策略、節目重播策略、活動宣傳策略、廣告破口策略、以及廣告活動策略、及跨媒體行銷策略。 (壹)、節目上檔策略考量戲劇體裁的市場性同時因應競爭對手決定上檔時機。 一、戲劇體裁有所區隔

什麼時候播出什麼體裁的戲,才能夠迎合觀眾的口味,攸關了節目是否能夠成功的推出主要原因。而戲劇體裁方面,雖然目前本土化戲劇主流地位確立,還是要以對八點檔連續劇市場獨道的眼光,考慮觀眾收視的喜好與習慣,同時參酌競爭對手,以區隔出最有利的體裁及訴求。 觀眾的需求還是要看其他友台上檔戲的強弱來做預測,戲劇體裁的選擇與上檔時機安排上應慎重考量,會與友台會交互影響,與友台做同類型的戲,就很可能被瓜分掉收視率。不過最後還是戲劇好看與否決定勝負,不論如何使區隔,八點檔的訴求對象一向是閣家觀賞,希望做到看戲的人平均到每一個階層,不會偏重任何一個階層。不過如果戲不

好看,收視觀眾類型很平均,但是很平均的低,就沒有商業的價值。 八點檔連續劇各種類型都要做,但是播出的時候,就要看當時適合上檔什麼類型的戲、競爭對手的狀況、拍戲的狀況、自己本身戲的進度等等都會影響。 二、上檔時機因應競爭對手 電視台在待有播出計劃,時雖然已經大致預想該戲會何時上檔,但會先參考他台待推出的戲來調整因應。另外,接檔戲盡量能承接觀眾,同時考量到觀眾收視習慣。 (一)、落後者希望與他台同時上下檔 上檔時機主要視競爭態勢來決定。前一檔戲如果是屬於弱勢,便希望下一檔戲與

競爭對手同時上檔。如果原本弱勢的戲在上檔之時碰到競爭對手的結局,很可能就成了砲灰,因此,無論如何也希望能夠儘量的ㄠ到與他台同時換戲。 落後者如果新戲的作戰力很強,會希望與對手同時上檔,希望能追上第一名的戲,因此會在下一檔戲接檔時與他台同時上檔,希望有機會能反敗為勝。 (二)、優勢者不希望與他台同時上下檔 一檔處於優勢排名的戲,遇上了競爭對手的虎視眈眈,便不想讓競爭對手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下檔,避免與他台同時換戲失去了先機。 (三)、戲中季節最好能與實際的季節相符 另外在季節上夏天、冬天的上

檔的戲考量與戲中的季節相關。而寒暑假收視觀眾較多,是較好的檔期。 (四)、前後檔連接類似體裁可承接上一檔戲觀眾 「還珠格格二」播出結束接下去的連續劇「花木蘭」、及下一部「達摩」承接「還珠格格三」所牽引的年輕觀眾群有延續的效果。民視一向製作鄉土劇的題裁,因此,收視觀眾十分忠誠穩定。因此,在接檔戲的時候,最好能具備承接延續上一檔戲的觀眾的功能。接檔戲的體裁若差異太大,便要犧牲前檔戲所累積的觀眾,必須重新進行行銷,花費一段時間來給觀眾重新做選擇。 (五)、電視台決策上檔時間製作單位配合 上檔時機理論上是電視台做決策

,通常製作人會儘量配合電視台的要求,不過這樣,有時候就變成犧牲打。不過,製作的瓊瑤戲劇「還珠格格」相當精緻的怡人傳播屬於比較強勢的製作單位,擁有比較強的主導權,因此,電視台會比較配合製作單位希望播出的時間。 (貳)、電視宣傳預告為八點檔最賴以宣傳的管道 一、電視台善用電視台本身節目預告 電視廣告由於是曝光率最高、最貴,但卻是電視台不必花費成本就可以拿來大力宣傳的廣告時段,因此成為八點檔連續劇最賴以宣傳的主要管道。 二、電視宣傳預告按時間規劃播出預告目的 完整的節目預告宣傳企劃自戲上檔前的三個星期

便開始進行,而在內容安排上,八點檔連續劇新戲推出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該戲的知名度,訴求的目標依序是連續劇的名稱、戲劇類型、及男女主角等的卡司介紹,而上檔前播出的最後一個預告宣傳的動作是推出日期的告知,到了上檔之後,一切宣傳的重點在於劇情介紹,其次再配合該檔連續劇造勢的活動廣告、以及播出後收視第一、收視領先的宣示性廣告。不過這種策略有很多運用的方式,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三、電視宣傳預告排期依收視率高低及目標觀眾的廣告效果來安排 過去電視台多半只利用未賣出的廣告用檔來排節目預告,目前,電視宣傳預告也開始重視排期,依收視率高低及目標觀眾的收視型態來排期電視宣傳預

告,製作單位會要求將檔次安排在新聞前後與八點檔前後的時段,以六點半到十一點的廣告甲等時間為主,同時節目前後第一個廣告效果最好,因此,電視宣傳預告要求這樣播最有效果。 四、電視宣傳預告內容訴求清楚有順序製作方法亦多樣化 製作初期為提升戲的知名度,做概念式宣傳預告,後面戲上檔了做劇情式宣傳預告。上檔前後因時間不同做不同類型、目的或廣告訴求的預告,不過訴求清楚有力能創造戲劇的生命力是最重要的。 電視宣傳預告的製作方法也愈多樣化。可以剪輯劇情,或者先設定好畫面,再找出劇中有拍攝到的相關畫面,或是重新組合讓戲演得更緊湊,還可以為

電視宣傳預告而特別製作拍攝,甚至加上動畫特效,在製作方法上呈現多樣化。 (參)、民視率先應用時段策略延後播出創高收視率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播一小時已不足因應競爭對手強大的壓力,當各台還在播出一小時連續劇的時候,民視始作蛹者率先應用了時段策略,延長播出十分鐘,這十分鐘因為接收了其他各台剛看完八點檔的觀眾創造出高收視率,也拉抬了該檔連續劇整體的收視率,增加廣告營收。因此,各台起而效尤,現在延長播出十分鐘、十五分鐘、三十分鐘不一而足,為了八點檔連續劇的收視率與排名,各電視台大量採用時段策略,不但觀眾收視習慣改變,也對公司整體營運及八點檔產製過程造成衝

擊,要求週邊的組合的狀況就更高。 一、 提前播出讓觀眾搶先目睹影響不大 過去八點檔連續劇向來整點準時播出,但競爭情勢益形激烈,為了贏得先機獲得觀眾青眛,各台莫不提前幾分鐘播出,希望能讓觀眾搶先目睹精彩好戲定頻收視,不過,這一兩分鐘的收視影響不大。 二、延後播出拉抬收視率各台效尤 民視首創將播出時間延長,往九點以後延長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三十分鐘,延長播出必須有足夠的存檔集數,如果收視率高,就能藉此來獲取較高的廣告收入,相反的,如果收視率低,反而是拖累了後面接著要播出的節目。民視延長播出等高收視率引起各台跟進,

不過,後來又因無法負荷調整,因此三台達成協議作法一致不延長,只有當新戲上檔時,才將延長時段做為行銷上的因應的策略之一。 三、民視時段策略廣泛應用往後延長因應對手,提前播出精華版吸引觀眾。 一開始民視從八點播到九點十分,只延十分鐘是因為擔心延長太久,觀眾會不耐煩,不過這十分鐘的收視率,在各台未全面採行因應時,常常是整個戲的播出時段收視率最高的收視率,隨著各台跟進,民視因內製節目比例高調度彈性大,又往後延長並隨時調整,因應策略十分成功。 另外,七點半因為另外三家無線台都在播新聞,民視在八點檔上戲的時候,怕第一集觀眾沒有看

到,因此,在第二天的七點半再播一天的精華版,這樣可以增加節目的曝光率。 (肆)、民視首創下午時段重播當下正在播出的八點檔連續劇策略成功。 電視節目行銷重播策略的運用可分為常態性重播與宣傳性重播。本研究觀察出三個結論:一、重播乃源自於業務成本考量。二、重播因競爭激烈而成為宣傳策略之一。三、重播節目收視率與八點檔收視率成正比。 一、常態性重播減少成本支出增加節目曝光度 一般電視台的重播皆起因於電視台的成本考量,過去台視、中視、華視三家無線電視台常態性重播,通常安排在上午及下午的冷門時段,所播出的墊檔節目多為積存在片庫多

年的連續劇,常態性重播以填補冷門時段。 (一)冷門時段重播墊檔節省成本。 重播的原因主要就是要降低該時段的製作成本,增加該時段的經濟效益。 (二)夜間重播滿足都會型電視觀眾需求。 八點檔戲劇於深夜時段常態性重播必須是該戲劇定位於都會型、年齡層較輕之收視觀眾、且該戲在八點檔收視率也必須有不錯的表現。 (三)週日常態性重播精華版增加節目曝光率彌補觀眾收看的習價。 週日下午重播八點檔精華版理由有三:一、節省成本,吸引觀眾收看,拉抬該時段收視率。二、增加八點檔曝光率,吸收不同類

型的觀眾群。三、彌補週一至週五八點檔的收視觀眾,錯過戲情發展,可以彌補觀眾收看的習慣。 (四)民視午後重播策略成功兼具宣傳效果 民視的重播由於時段還不錯,吸引許多該時段觀眾收看,不但增加頻道的曝光率,拉抬了收視率,最主要的是降低營運成本增加公司收入。 民視決定大量採用重播策略的原因: 1.環境的改變使得重播可行。電視頻道數多,觀眾的選擇也增多,民視是一個新的頻道,要增加民視頻道節目的曝光率。 2.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因此重播的效果是可以累積觀眾,提供觀眾接觸節目、選擇節目的機會。

3.收視率証明重播策略成功。民視八點檔連續劇固定在第二天的中午1:00-2:00重播前一天的節目,而且重播的收視率高,居同時段的第一名,晚間主時段的收視率也排名第一、二名,並沒有受到影響,收視率証明不會稀釋主時段的觀眾。 4.重播前提是:節目要夠好看,如果節目不好,觀眾兩次通通都不會看。 二、宣傳性重播 宣傳性的重播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完整版宣傳重播,將整集戲從頭到尾完整重播,不過只播出前兩三集做為宣傳之用;二是宣傳性的重播,指的是以宣傳為目的, 剪輯精華部分在一般八點檔黃金時段例行播出同時,也在星期

假日也有精華版的重播。 (一)完整版宣傳性重播以宣傳為目的。 完整版宣傳性重播通常以宣傳為目的將前幾集完整的加以重播,上戲之初,通常在戲上檔的前三集、或播出第一個星期,在下午時段或是傍晚時段進行宣傳性的重播,希望能藉由前幾集戲劇的多次曝光,吸引觀眾收看。 (二)精華版宣傳性重播也是為了宣傳。 精華版宣傳性重播是為了宣傳而使用的方式,主要目的是為了要拉抬收視率。 (伍)、破口策略固定且平均,因應新戲上檔而改變,不過變來變去對收視率影響不大。 一、廣告破口方式固定且平均

各電視台因一小時有六百秒廣告,廣告破口破的多,破的少都不好,比較適切的破口方式,習慣上大概每一段破口不要超過200秒,廣告長度大概都是150-200秒左右。多半會在節目內平均分配,各台廣告破口方式也差不多。一小時廣告告破口以五個段落四個廣告破口。 二、廣告破口因應新戲上檔而改變。 廣告破口策略常會因為兩個原因而改變,一是新戲上檔,二是因應對手的新戲上檔。廣告破口策略最早是運用是在八點檔連續劇播出的第一集,因為第一集的戲劇內容通常以介紹主角、舖陳戲劇為多,因此,為拉抬收視率,吸引觀眾持續收看、養成觀眾收視的習慣,第一集的廣告破口,通常「

破」的比較晚,廣告也會少一點。。 三、廣告破口多寡影響廣告營收與節目收視率。 廣告破口會影響節目的收視率,以收視率的總表來分析,通常節目的收視率會比廣告時段的收視率高,觀眾還是會因為廣告破口的不同影響到收視方式,廣告時段太長、廣告破口太多都會影響收視率。 四、廣告破口變來變去對八點檔整體收視率影響不大。 ,用廣告破口方式的不同來影響觀眾是很有限的。觀眾很少會注意到兩台邊的破口不同,不過剪輯廣告段落,需配合劇情起伏不能任意破口,再加上每次剪輯時間、物資、人力、財力,投資太多,不但造成製作單位的困擾,能夠提昇收

視率的效果又有限。八點檔是戲劇性節目,主要的成敗是看戲劇本身的張力抓得住抓不住觀眾。 (陸)、活動宣傳策略 一、宣傳活動耗費成本必須與戲產生關聯。 宣傳活動耗費成本,以電視台的立場而言,舉辦活動等同於增加戲劇的製作成本,因此活動要與戲產生關聯,藉由媒體曝光率的增加,希望能提昇節目的收視率。 不同類型的八點檔戲劇行銷會有差異,鄉土類型與古裝類型就有很大的不同。而活動上,配合的產商就會產生差異,贈送的贈品也會有差異。 二、宣傳活動多在戲上檔前進行,上檔之後發揮的空間有限

一般八點檔連續劇的造勢活動多在上檔前進行,以建立知名度的目的來說,這也是最能引起觀眾注意、進而吸引觀眾收視最有經濟效益的作法。 而一檔八點檔連續劇上檔之後,電視台做的宣傳活動比較少。一方面由於電視台已經宣傳重心轉移往下一檔接檔的連續劇;一方面因為正在上檔播出的八點檔連續劇,製作費已經很高,電視台不願意投注更多的成本去提昇有限的收視率;再加上正在播出的戲劇,對電視台負責節目行銷人員而言,發揮創意的空間有限,僅限於拍戲的花絮,及演員個人的生活描寫。 (柒)、廣告活動策略影響廣告時段收視率 舉辦廣告活動的好處是可以做為市場的風向球,

藉由參與活動的人數了解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情況。 一、付費廣告可增加電視台營收,對於提昇收視率效果不大。 付費廣告在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的應用上,指0204付費廣告配合猜獎活動一同舉辦的行銷活動。0204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但是,對收視率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會打0204電話的觀眾,就是本來就在看節目的人,很少有人是原來不看節目,因為有0204才改看此節目,因此,0204無法發揮提昇收視率的效果。 0204的廣告是屬於計費廣告時段,除非廣告沒有滿檔,不然電視台比較不希望採行這種方式。由於採行這種方式,宣傳意義大於實質的收益,電視台不見得

比較划得來,因此,電視台漸漸也不採行這種行銷方式。 二、廣告尋寶可提升廣告時段收視率,不過廣告主的配合意願不一。 (一)、提升廣告時段的收視率 為了增加廣告時段的收視率,中視首創廣告尋寶的活動,在廣告時段中以某一個商品廣告標示蝴蝶做為觀眾猜獎的標的,以吸引觀眾尋找有蝴蝶的廣告影片來減少觀眾轉台的機會,AC尼爾森的收視率調查顯示能提升廣告時段的收視率,聯廣公司電視質的研究調查也顯示有提昇收視率及廣告裡產品廣告印象的效果。因此,起碼對廣告的收視率是加分不是減分。觀眾轉台的情形也減少了不只者增加廣告收視率,整個節目的收視率總平均也提

高了。這樣的作法不但提高了廣告時段的收視率,也拉抬了整體八點檔連續劇節目的收視率。 廣告尋寶活動,一開始是以0204一分鐘20元的付費電話來進行,後來演變成為0203、0947。付費與否對於節目行銷的意義不同,因為它可以影響收視行為,對增加收視率相當有意義,當觀眾看節目時收視率會很高,可是一到廣告的時候,觀眾行為就轉台,在廣告當中找蝴蝶,會有一部分的觀眾為了找蝴蝶就不轉台,會繼續留下來看廣告,廣告播完接著就是節目的播出,觀眾又會繼續留下來看節目,所以觀眾比較不會產生轉台的行為。此活動發展到後來,有些電視台跟進的目的,要稀釋他台廣告尋寶活動的功效。 094

7是目前的趨勢,但是不會賺錢,最主要的是收費低,又要與電話公司拆帳,因此只是與觀眾的交流互動而已。對電視台來說,純粹是為了推廣促銷節目,不會用此活動做營利的主流。 (二)、廣告主參與活動的反應不一 過去電視台的節目行銷多針對觀眾進行互動,但廣告活動策略不但具有以上的特性,還可以加強觀眾對參與活動之廣告CF及廣告主的印象,因此,對廣告主來說,更具有廣告的效益,因此,不但廣告主樂於參與,各台也起而效尤,在中視找蝴蝶之後,華視也因為推出「小李飛刀」而應用了找飛刀的廣告活動,而民視方面也因為希望能稀釋友台廣告活動策略的效果,而推出尋找金幣的廣告活動來加以回應。

如果收視率高,很多觀眾收看,廣告主就會非常樂意參與此種行銷活動。有些客戶不希望蝴蝶在它的廣告影片裡,因為會影響電整個廣告畫面,品質是固定的,畫面焦點會轉移,觀眾只看蝴蝶,不了解廣告內容,就分散觀眾對廣告的注意力。 台視認為做這樣的活動等於是增加公司的營運成本,單純要增加廣告時段的收視率來說影響並沒有那麼的大。收視率的好或不好,還是要回歸到戲劇的本身,產品好壞才是比較重要的。 (捌)、跨媒體策略 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競爭激烈,因此,也採用跨媒體的行銷組合廣為宣傳,希望能由各種管道吸引更多的觀眾收看。

一、報紙成為電視媒體不得不重視的選擇 電視台不可能去使用其他的電視媒体的頻道,而且電視媒体的廣告費很貴,因此,只剩下平面媒体變成了唯一最有效的選擇。不但在報紙公共報導上有計劃推出公關稿件,也大量刊登報紙廣告,各台紛紛效尤。 (一)、上檔時大量採用報紙廣告 大量運用報紙媒体,在戲上檔前或上檔當天刊登報紙廣告,善盡告知的義務,清楚的告訴讀者,節目內容及收看節目的好處,目前,登刊報紙廣告己經變成八點檔連續劇新戲上檔的標準動作。 (二)、爭取報紙公共報導 電視台大量提供平面媒體公

關稿件。,決定上檔日期之後,讓記者隨時報導節目內容、節目的花絮,提昇觀眾的印象及節目的知名度。有計劃的做發稿動作,讓平面媒體產生報導的興趣。 二、 廣播廣告也是目前電視台常常採行的行銷的媒體之一。 八點檔連續劇廣播廣告通常以電視廣告的聲音部分做為廣播廣告宣傳帶,因為是不同媒體,電視台希望藉由在不同媒體的曝光率來吸引更多的觀眾。 三、採用網路媒體未善用互動行銷的特性。 隨著各無線電視台的網站成立,各台已將黃金時段八點檔連續劇的相關訊息內容刊登在網路上。不過,各台只有將相關八點檔連續劇的內容、卡司、及所舉辦等宣傳活動訊

息刊登上去,並未善用網路媒體及時快速、低成本、雙向互動、選擇、彈性高、以及資料庫的記錄功能。 四、其他媒體運用多樣化、多元化發展。 可供無線電視台行銷八點檔連續劇的媒體林林總總,較常採行的媒體還包括: (一)有線電視:在地方性的有線電視頻道播出;也可在其子台有線電視上,大力宣傳;還可藉由娛樂新聞報導增加曝光率。(二)、公車廣告、海報、旗子的應用。(四)、電視台內部資源還有不少資源可供利用,例如:1.外牆大型看版或海報,告知相關的訊息及內容。2.新聞採訪車流動媒體,大街小巷穿梭成為電視台的活動廣告。3.新聞節目報導,以新聞包裝八點檔連續

劇的相悲訊息,來增加宣傳效果。4.綜藝節目的參與。為加強八點檔連續劇行銷,在綜藝節目方面,邀請八點檔連續劇演員結合節目單元,增加演員曝光率,以達成宣傳目的。5.廣告價目表的封面刊載。八點檔連續劇為電視台販售廣告的主要黃金時段,因此,以八點檔連續劇的相關宣傳訊息做為業務部廣告價目表的封面,以宣誓電視台主力經營的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