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穹頂維基百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光之穹頂維基百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余世存寫的 世道與人心:世道再變,初心不改 和(日)光島裕介的 建築師的旅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美麗島站光之穹頂之公共藝術,想要有專人導覽解說 - 高雄捷運也說明:關於導覽事宜,對捷運及公共藝術有興趣之民眾,本公司有提供專人導覽服務,導覽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並採團體收費預約制(每日上、下午各一梯次,額滿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北京聯合 和機械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設計創作與研究碩士班 卓展正所指導 鍾宜君的 數位孔版印刷應用於高雄地方文化特色之月曆創作 (2021),提出光之穹頂維基百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雄、數位孔版印刷、月曆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長榮大學 神學系碩士班 黃伯和所指導 陳惠世的 台灣本土生態神學的實踐: 以樸門永續設計營造校園可食地景 —以高雄市立大寮國中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可食地景、生態學、生態神學、樸門永續設計、糧食安全、生態永續、大寮國中、校園的重點而找出了 光之穹頂維基百科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雄、新興|光之穹頂.全世界第二美的捷運美麗島站則補充:全世界最美的的捷運站在台灣,它在高雄,叫做「美麗島站」。 · 02|美麗島站用台北人熟悉的台北捷運來比喻的話,差不多就是捷運忠孝復興站或捷運台北車站,是高雄捷運橘線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光之穹頂維基百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世道與人心:世道再變,初心不改

為了解決光之穹頂維基百科的問題,作者余世存 這樣論述:

余世存「立人三部曲」包括《盜火與革命》《安身與立命》《世道與人心》,是余世存二十余年來近代人物寫作的完整呈現,組成了近現代中國的紀傳體敘述。書中傳主百名,涉及人物數百位,跨越歷史近兩百年,幾乎囊括了近代中國所有的重要人物。寫作對象從清末民初以來的歷史推手和弄潮兒,轉向邊緣的「怪力亂神」和被誤解、被忽視的人們,作者堅信在這個時代,前人的人生能夠為我們提供人格的坐標和導航。 《世道與人心》的主角是求道者或知識分子,他們專注於治心,或繼往聖絕學,或開一代新風,或以身作則,成就全新的人格。近代以來,中西方文化碰撞、激盪,對於代表「道統」的中國知識人而言,似乎永遠存在着選擇的問題,儒釋道耶回,哪一

種才是個體安頓和文明轉型的藥方?作者將這種艱難的摸索與蛻變稱為「被悶熟的成長歷程」,而書中從龔自珍到顧准的人物譜系,正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軌跡。余世存,詩人、學者,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公務員、志願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主持過十年之久的「當代漢語貢獻獎」。當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富有思想沖擊力、最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國話語》《老子傳》《人間世: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家世》《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東方聖典》(主編)等。

自序 應是鴻蒙借君手為天地立心武訓:回向塵世的聖愚王鳳儀:儒家的慧能袁煥仙:軌萬有之一行龔自珍:衰世中的詩人宋恕:罪己與問人弘一:性命呈萬有熊十力:天不喪斯文陳寅恪:大成至學梁漱溟:直道行時自覺者王明道:我必得見他的公義林同濟:人格與價值為生民立命張謇:天地之大德曰生王闓運:最后的帝王師徐繼畬:睜眼看世界嚴復:新知舊法之間蔣光慈:當文學遇到革命聞一多:多面真名士顧准:我已經哭過了錢理群:告別的時刻到了晏陽初:人類之子為往聖繼絕學黃侃:何敢特立而獨行劉文典:狂與真吳清源:超男的神話蔣廷黻:權宜的人生事業傅斯年:陽氣不足的知識精英丁文江:學術與政治張蔭麟:歷史學家的識見費孝通:大師

的中國榮辱高爾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何炳棣:家天下中的個人關懷唐德剛:自立而后立言 收錄在這部書里的文字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集中寫作的時間也長達十年,因此文字的不整齊不統一是明顯的。青春期的誇飾,謀稻粱時的鋪陳,人生階段的心態轉移,都影響了我的文字。好在這是記人論人的文字,讀者既能看到我「飛揚跋扈」的一面,也能看到我克制自己、白描敘事的一面;既能看到我「服務的」英雄主義一面,也能看到我「專斷獨裁」的一面。其實我提請讀者參與的是讀書中人物。自青年時代起,我就有「野心」為筆下的人物「蓋棺定論」,這也是2000年以來我有十年時間連續來頌揚「當代漢語貢獻獎得主」的一大因緣,我希望在散亂

的史書、意識形態評判之外,為當代社會貢獻我個人「論世知人」的人生坐標。在寫作中,我盡可能把眼前所見的材料熔鑄到筆下,拋開我個人的主觀不說,即使這些材料,仍足以「開卷有益」。雖然這些文字部分曾以《中國男》和《大民小國》之名結集,但重新整理才發現,我寫近現代史上的人物已有一百多篇(限於傳主出生時間等原因,本書刪掉了不少當代人),其中有不少文字為我珍愛,尚未跟讀者見面。這次能以合集的形式出現,實在是一大因緣。自十年前《非常道》等書不約而同掀起了「民國熱」,直到今天,關於現代史的當代著述還少有可觀可流布之作。作為一個誤撞入歷史寫作領域的人,我對讀者的歉疚難以言說。不少人問我,這些紀傳、評傳寫了什麼?回

到我身上,二十年來,或者說最近十年,我完成了從青年到中年的轉換,從激昂走向從容,有人說是從魯迅走向了胡適,從憤青走向了文化主義,從西化走向了綜合……我相信這些轉變是真實的,但沒有變的仍是理想、歷史的善和正義。我相信我的文字一直都在吁請世道人心的創造和安頓,一直在捍衛人類的正義和認同;當然,更為關鍵的,我在文字中交代了自己,二十年來,我都不像個「說書人」,我都不是沒話找話的人,不是以寫作刷存在感的人。在選擇人物時,我一度不免受制於時代和知識精英的喜好。在2005年至2010年的寫作期間,我為之作傳的多是現代史上的主流人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歷史推手和弄潮兒,多為「早期偉大的中國國民黨人和

早期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人」(陳丹青語)。寫這些人,如林覺民、瞿秋白等,既「政治正確」又「知識正確」,極為順手。他們的人生至今讓當代人奉為楷模,他們的言行早已成為后人「聞而起興」的典范。當然,我也發現了主流或台海兩岸今天都不免忽略的人,如武訓。我理解自己,不僅是以司馬遷的紀傳體在寫筆下的人物,也是像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為六祖慧能寫碑銘一樣,為其證明正名。這些年來,「民國熱」成了文化出版界的一大板塊,打開媒體,經常看到熟與不熟的作者談論民國人物。讀多了,我有一種厭倦,甚至羞於看到自己的名字成為媒體上的「點綴」。雖然,談論民國人物,既是新聞出版媒體自身的需要,也有寫作者的名利滿足。寫作者本來也有「

吃人」一說,我自己也不僅「吃」過老子,更幾乎「吃」盡了民國人物。只是在網絡時代,50后、60后與90后的作者具有一樣的知識資源,如何不只是做「文抄公」,不做百度或維基百科的拼湊者,如何不做一種觀念、時尚話語的表達者,或政治知識正確的詮釋者,是我需要「突圍」的。因此,在歷史札記、隨筆之外,我的「歷史散文」之路也有縱深演進。我反思過歷史寫作,何以大家談歷史人物時多有「先入之見」?有時看一個標題就明白作者想借古人說什麼話,甚至明白作者是五毛、國粉、儒粉還是「杮油黨」,是80年代的出土翻案史觀、90年代的細節史觀、知乎粉還是果殼粉。那麼,研讀歷史人物,我們如何保證自己的客觀公正,如何才能還原一個歷史人

物的生存狀態和內心情態?「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這一「禮義」在當下不過是某種「時勢權力」。這也是我努力向太史公看齊的一個原因,我希望紀傳一個人物,不是讓讀者受到哲理啟示或教育什麼的,而是引導其人生或生命參與進來,其中有真、有善,有人生或歷史百年的罪苦和美感。我的「突圍」是多方面的。我們當代中國人受教育以來,即對階級分析爛熟於心,但在今天卻很少有人以之觀察筆下的人物。研讀《易經》時,我明白中國文化也極重「時、位」。對一個人的人生階段和社會地位不曾有深入了解,我們又怎麼談得上懂人知人?因此,我后來為媒體寫了一組文字,只從謀生理財的角度寫一個人,這樣寫時,不免理解歷史人物的言行何以會有

那麼大的反差。以魯迅、胡適為例,魯迅只是溫飽有余,中產不足;而胡適則是今天「成功人士」般的文化人都未必比得上的中產,盡管他們都有國士之心力和才能,但身份、地位的選擇和差異也對二人的言路思路有影響。我也寫過一組商人,職業商人為傳統四民社會階層的末流,但近代以來地位漸起,他們在近代中國起過非常大的作用,我寫他們,仍希望落實到個體本位上來,在傳統縉紳階層向土豪或工商文明的棟梁轉型的時代,還原他們的生存狀態。隨着對中西文化的深入理解,我對歷史人物的關注也自覺轉向邊緣者。如果說年輕時只以為理想的變法者、改革者、革命者,「五四」青年,現代化的倡導和推動者才活得有意義,才是真理的化身,才是安身立命的正當有效

者;后來的我明白,一個社會的個體成員在立身處世方面有多種選項,他們從每一方向出發都能抵達圓滿究竟。正如本書幾乎只以材料紀傳的「儒家慧能」、如慧能一樣「目不識丁」的王鳳儀老人所說,「真理唯一,但其道路非一」我后來也在主流社會關注的人群之外,選擇了不少堪稱「怪力亂神」的人物,如算命的袁樹珊、道教的復興者陳攖寧、反中醫的余雲岫等人。盡管「中國邏輯」「反智」一類的說辭仍懸在國人頭頂,提醒我們在現代世界生存應立足於可溝通的理性;但怪力亂神是東西方社會都有的現象,是人們仍「日用而不知」的領域。有學者認為,在移動互聯帶來的多維時空或高維時空里生存,怪力亂神的現象都能為人理解,為人把握。在武訓、孫祿堂這樣的草

根面前,知識精英或許失語無語,但他們仍是中國文化的一大基礎。曾有哲人專論本國文化的「聖愚」現象,那麼我們中國文化的這一類草根聖賢算是什麼現象呢?因此,我關注的歷史人物從以治世為主,到逐漸側重治身、治心,我盡可能打撈在中國立身的多樣可能。其實,與其說陳攖寧、余雲岫治身,梁漱溟、熊十力治心,不如說他們一樣在治世。傳統的說法,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釋道在近代合流,早已使我們中國人從中都獲得安身立命的思想資源,落實在自己的人生中不過有所側重而已。在這個意義上,新文化運動以來的主流精英算是治世者,邊緣人物算是側重治身治心者。我們今天都知道,這些主流邊緣只是一時一地而已,他們都有為我們奉為經典的

時候,也有為我們看輕看淡的時候。人生社會的結構是否只有身、心、世三重?人們能否「跳出三界」?中國文化以為,數成於三。其實在系統結構的三分之外,還有內外、主流邊緣的二元分工,時空的四象五行結構。任何一種系統結構只是方便說法,我們今天也都知道,任何分工分類本質上是一體不二的。就如今天大量的「治身」者,他們把日子落實在飲食、養生健身上了,他們未必抵達了陳攖寧、孫祿堂們的治身極致,但他們至少明白了治身如不跟治世結合,治身就不過是霧霾中的呼吸,穹頂下的食色。只見其同,不見其異,是一種偏見;只見其異,不見其同,何嘗不是一種偏見?在全球化走向「深水區」的今天,有關人類大同的輕狂興奮似已過去,恐怖主義、權力和

技術的管制異化使人對人類及其文化的沖突不免深信少疑。但一如把恐怖主義歸咎於某種宗教一樣錯誤,把自家文化或自家信仰當作唯一的「得道者」「救贖者」也是同樣罪錯的。錢穆對魯迅的評論值得三思:「魯迅說盡了舊社會的中國,然而他何以如此憂心忡忡?他的目的不是中國的毀滅,而是為求中國的再起。魯迅全面否定儒教,他不知道他所有的關懷,是一個新儒家的再現,他只是沒有意識到他是一個新儒家。」在錢穆那里,當年西化的魯迅、胡適是新儒家,我們由此可以理解,傳統的儒道互補、內佛外儒,跟人類文化的大小傳統統一在個體成員那里是一個道理。百年來中國大陸聲勢澎湃的西化運動,在明智者眼里只是尚未完成的「新儒家」。我們由此可以理解,無

論中國文化如何趨新趨時,傳統中的儒釋道仍能夠借身還魂,仍有強大的力量顯明其本質。對我們中國大陸來說,儒、釋、道、耶、回等等都會成為有效的思想資源,他們如何融合另當別論,但如果融合的外耶內佛表現在一個中國人身上,那絕非「混搭」,而是有意義的立心立命。生活在當代社會,我跟大家一樣,感受到大陸轉型的苦難和文明世界現代性的危機。我多次引用庄子名言,「方今之世,僅免刑焉?」但今人難以免除視聽恐怖之刑,難以免除空氣水源污染之刑,難以免除技術綁架人讓人低頭示眾之刑……個人的權利何以表達?生命的意義如何展現?我經常想起「民胞物與」,想起與時浮沉者,我們如何才能明心見性?多年前,我曾十來次陪人看過一部德國電影《

竊聽風暴》,影片中的埃爾伯特曾有對白:「我想這些人都不渴望自由!……人們漸漸習慣我們周圍發生的一切,接受以前所不能容忍的,可能再也不期待改變了!」他說,「這個體制讓人發瘋。但是正是這樣的體制讓人更有創作的欲望,寫出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這才是對得起自己良知的作品吧。……有那麼多限制,什麼都不能盡情表現。活着真沒意思。」他后來不堪忍受沒有自由的生活,選擇了自殺。我曾多次想起他的話,以此自勉。后來看一部美國片,看到小鎮上的法官對實行「潛規則」的律師說:「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羞恥的事。」極為震動。我想到正常社會的人們都不失自性,都有自信判斷人間罪錯,他們把羞恥當作羞恥,把罪惡當作罪惡。漢語作家的使命之

一仍在於這種自立立人的開智啟蒙。我中國文化也有明辨是非、自誠而明的偉大個體和偉大時刻,只是在一百多年的現代轉型里,很多人失掉了自性,一些人甚至以一生的時間學舌外界的是非,效顰時勢權力的步伐,山寨流行的生活方式,很少能夠做自己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借用黃仲則的名句,乾坤無事入懷抱,應是鴻蒙借君手。這部書里的大部分傳主不僅是鴻蒙歷史借以書寫之手,他們確實書寫出了不起的歷史文本,他們更是當得起「自己的主人」。在「五四」運動和社會革命的誘惑下,年輕的王明道選擇了另外的道路;在革命變異的時代,在眾人渾渾噩噩的日子里,顧准探索着跟人類世界的有機聯系;后來的新人類們爭論譚嗣同活得值不值得時,似乎忘了譚當時大

聲宣告自己的遺憾和圓滿:「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從本書中人物立身多有所成可知,做自己的主人不僅可望可即,也有很多道路。因此,我誠惶誠恐又當仁不讓地向讀者奉獻這部紀傳體作品,我相信在這個「節操碎了」的時代,前人的人生能夠立起我們。盡管有人把今天的社會分成「成功人士」和「有待成功的人士」兩大群體,無論成功與否,無論壓力山大者還是得意者,多不免看輕前朝前人,以為我近現代史多為不幸,未曾完成。其實本書中的傳主們經受的,未必比今人輕淺、狹隘、簡單。與其虛擬自己的眼前生活,與其在想象里陶醉,不如也看看歷史文本。其實我中國史展示的,遠比我們作家虛構的更富有想象力,更富於人性和神性。「民國

熱」證實了近現代史是我們可取之不盡的歷史遺產。本書中傳主百名,涉及人物數百人,跨越歷史近兩百年,其內容豐富未必輸於一部或數部長篇小說,或許再過若干代,中國社會集體與天才的個人結合,再度創作出類似《三國》《水滸》一類的近現代傑作。我請前人登上供讀者閱讀觀看的舞台,讓他們展示一生的片斷瞬間,希望人們看到前人的高度,看到他們對自己、對人生社會的態度,其中很多人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他們對人生社會的責任感。在中外文明史上,負責本身即是義。的確,書中的傳主多當起「義人」之評,但這種「義」不是像人們印象中的近代史一樣沉重難當,而是極為日常的,是個人身心志的平衡和統一。一卷終了,大家眼里的傳主大多已然退場。那

些在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的前賢退場,對他們、對我們意味着什麼呢?我近年多次想到退場和進場,並鄭重把退場立為新正義論的一大原則。千年前的《沉思錄》的最后感慨就是新正義原則的遙遠回響:「人啊,你一直是這個偉大國家(世界)里的一個公民,五年(或三年)會對你有什麼不同呢?因為與法相合的事情對一切都是公正的。如果沒有暴君也沒有不公正的法官把你從國家中打發走,把你打發走的只是送你進來的自然,那麼這又有什麼困苦可言呢?這正像一個執法官曾雇用一名演員,現在把他辭退讓他離開舞台一樣——『可是我還沒有演完五幕,而只演了三幕』——你說得對,但是在人生中三幕就是全劇,因為怎樣才是一出完整的戲劇,這決定於那個先前曾是構成

這個戲的原因,現在又是解散這出戲的原因的人,可是你卻兩方面的原因都不是。那麼滿意地退場吧,因為那解除你職責的人也是滿意的。」譯者何懷宏也曾為此感慨:「當我們談到《沉思錄》的最后一段,即說從人生的舞台退場的一段,我們即感到憂郁,因為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難逃此劫。即使你覺得你的戲還沒有演完,新的演員已經代替你成為主角了,這里的憂郁就像卓別林所演的《舞台生涯》中的那些老演員的心情:苦澀而又無不欣慰,黯然而又稍覺輕松。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高貴,因為我們可以體面、庄嚴地退場,因為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並給新來者騰出來地方。」對我們來說,在這騰出來的歷史舞台上,我們是否演繹好了自己的人生角色?我們是否立得住?

是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正義和社會正義?是否享有了生命的幸福和意義?最后,要感謝我的太太余玲,是她想到我這從青春到中年的人生寫作是一個整體。感謝何寅、董曦陽、楊海泉,使此書得以成型。還要感謝我多年的朋友張守禮、王俊秀,他們在我的生活中,賦予了「立人」鮮活生動的意義。2015年11月15日寫於北京

數位孔版印刷應用於高雄地方文化特色之月曆創作

為了解決光之穹頂維基百科的問題,作者鍾宜君 這樣論述:

隨著時間飛逝離開高雄,北上就讀,回首過去才發現自己對生長的故鄉沒有深入認識及了解,常常被問到「高雄有哪裡好玩?」或是「高雄有什麼特產?」時總是答不出來,因此想藉由本研究,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高雄,期能把高雄的在地特色文化介紹給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本研究目的希望找出高雄的地方文化特色及其代表元素,並應用於圖像創作中,重新燃起一般社會對高雄的重視,讓年輕世代重新認識自己故鄉的文化特色,也希望能加強外縣市的人們對高雄的印象,或是讓外國旅客能認識高雄,看見高雄在地的美,讓來到高雄觀光的民眾對高雄的印象不再僅有「高雄 發大財」。而就執行創作模式而言,本研究對數位孔版印刷應用於高雄地方文化特色加以探討,本

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實地考察、網路搜尋,來找出高雄特有的象徵符號以及有趣的情感連結。運用數位孔版印刷(RISO)技術來表現高雄的地方文化特色,製作出12張月曆成品,並透過實際印刷後給出印刷感想及建議。期許創作目標能在大眾心中打造出高雄特有印象外還能了解其文化內涵。

建築師的旅行

為了解決光之穹頂維基百科的問題,作者(日)光島裕介 這樣論述:

透過作者與各位建築師之間友人般風趣親密的對話,以及大量極精彩的照片、設計圖和手繪建築圖,我們得以一窺建築師們是如何思考他們的建築,並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居所的。在建造的過程中,他們的家居哲學和生活美學展露無遺。書中造訪的每一位建築師都有其獨特的建築哲學和美學思考,都代表了一種建築類型和風格。本書涵蓋了23位建築師,也一覽了當代建築的整體風貌。(日)光島裕介(Koshima Yusuke)建築師。1979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大學時期,他每到暑假就獨自一人進行為期數周的旅行,每次的目的地都是憧憬的歐洲。2002年自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建築系畢業后,進入同一所大學的研究所深造,師從石

山修武教授。在此期間,於石山教授的住宅兼工作室「世田谷村」繪制建築圖、制作模型,從建築的基礎學起。2004年自研究所畢業,前往歐洲,在德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度過了一段充實的柏林生活。2008年返回日本開設事務所,開始室內設計工作,將重心放在圖面及銅版畫的繪制上。2010年起擔任桑澤設計研究所兼任講師;2012年受聘為日本首都大學東京都市環境系助理教授。

台灣本土生態神學的實踐: 以樸門永續設計營造校園可食地景 —以高雄市立大寮國中為例

為了解決光之穹頂維基百科的問題,作者陳惠世 這樣論述:

摘要 全球暖化、溫室效應、極端氣候的產生,導致許多物種的消失。工業興起後,交通運輸的發展和農業機具的普及使用,人類對石油依賴與日俱增。台灣農業重視經濟效益,長期使用慣行農法、過度施用農藥與化肥、耕作上依賴機具過度翻土,導致土地失去生物多樣性,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地力耗損,使生態鏈結失序。近年,多起黑心食品,糧食供應和食用安全面臨極大的威脅。 生態永續和糧食安全是台灣人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為了提供安全無虞的在地糧食,並兼顧生態永續,我們應該從在地著手進行生態教育。校園是環境教育最佳的場域,如果能夠以生態永續為前提,以「樸門永續設計」的倫理和原則為方法,結合生態和設計,在各地營造

「可食地景」,對生態環境和生態教育將有很大的助益。 推廣可食地景既能縮短食物里程,間接也鼓勵在地消費,並增加糧食自給率。在校園內營造可食地景的好處,除了可以提供食用與觀賞之外,也能在營造過程凝聚社區的關係。 本論文從探討生態學、生態神學的觀點來思考台灣生態的處境,再以「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的三個倫理與十二個設計原則,探討樸門永續設計在生態永續的應用。並以營造高雄市大寮國中的樸門基地為例,探討以樸門永續設計原則營造校園可食地景的成果與建議。結論時,筆者將以生態神學的觀點提出對校園可食地景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