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e雄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文貞姬、陳懷恩所指導 羅嘉惠的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2021),提出cube雄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裝置藝術、臺灣當代藝術、裝置性、活化臨場、複合媒體。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張妃滿所指導 吳思潔的 《真意・遁形》幾何造形構成視覺動感之創作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幾何造形、歐普藝術、錯視、視覺錯覺的重點而找出了 cube雄獅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ube雄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活化臨場:臺灣裝置藝術(1980-2005)

為了解決cube雄獅的問題,作者羅嘉惠 這樣論述:

臺灣1980年代,「裝置藝術」被視為藝術發展的新途徑,藝術家試圖以此展現臺灣在地藝術的特殊性,這段歷程給予後來的藝術家一種啟發的作用,成為臺灣藝術史上和意識型態上的連續關係,對臺灣藝術從現代藝術跨入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裝置藝術」始終存在著定義模糊與其他藝術類型交疊的情況,難以探究其發展途徑與趨勢。因此,本論文以西方理論及臺灣裝置藝術作品交叉比對為基礎,獲得相關概念與知識框架,來設定「裝置藝術」的判定標準,探究「藝術裝置」與「裝置藝術」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發展。了解裝置藝術如何汲取「新前衛」的精神及策略來轉化傳統觀眾「觀看」藝術的方式,並通過「活化臨場」的意圖:即「場所」、「物件

」、「觀者」之活化來擴張「藝術家」、「作品」、「觀眾」與科技社會的關係。本研究通過後現代的審美視野來討論「活化臨場」的美學,了解後現代主義美學對多元性的衷愛及形式主義美學從視覺「感知」到身體「感知」再到「認知」的轉折。研究設定臺灣裝置藝術形成時間為80年代,乃因臺灣60年代的複合藝術並不影響80年代裝置藝術的形成,且裝置藝術的趨勢與國際潮流之對應十分明顯。限縮在2005年以前,乃因官方美術館的支持影響著裝置藝術內容的轉變。國外:威尼斯雙年展自2000年後漸增加媒體科技發展帶來的複合媒體裝置,2007年後已屬跨領域創作。國內:臺北雙年展展覽題旨改變,原本強調本土的內容在2000年後出現追逐「國際

化」傾向,但2006年後轉向反全球化運動。此外,替代空間轉型與比賽獎掖制度均在2005年左右擴展成跨域等新模式。本論文旨在提供一個去西方中心的分析方法,從藝術史及美學脈絡演變的角度和「臺灣」自身的觀點來檢閱裝置藝術出現於後現代社會之途徑與趨勢,為臺灣裝置藝術建立起一個相對清晰的歷史。了解1980-2005年間,藝術家如何接收及反應西方「裝置藝術」的概念,進行在地知識、在地關懷的轉譯。「裝置藝術」屬傳統藝術範疇與場域擴張下的實驗成果,也是藝術及藝術機制自我批判下的産物。藝術家藉此混融其他藝術系統,打破既定框架限制,防止自身藝術實踐或概念僵化。以一種具有彈性與靈活度的類型學概念來分析並重繪裝置藝術

在臺灣當代藝術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建構其歷史脈絡,有其意義。

《真意・遁形》幾何造形構成視覺動感之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cube雄獅的問題,作者吳思潔 這樣論述:

六〇年代歐普藝術的興起帶動錯視藝術的發展與形成,它代表著文化與潮流的相互衝擊,取代傳統藝術的視覺呈現。歐普藝術以簡化的線條與形體,以強烈的對比色彩與幾何造形作週期性的組合排列,並利用色彩對比與色彩同化的特性,結合形式原理中的秩序、反覆、漸變、韻律、對稱、均衡、調和、對比、統一等構成形式,使平面圖案出現立體感及視覺動感效果。本創作研究探討幾何造形構成的動感錯視效果,藉由錯視原理所產生的虛擬 幻像令人產生三度空間的幻覺,依據文獻分析追朔歐普藝術之發展與幾何造形、色彩、構成形式與錯視相關理論,以及案例分析中得知直線、幾何曲線、面與形 態的重複組合、強烈的色彩對比與十種構成原理:秩序、反覆、漸變、韻

律、對稱、均衡、調和、對比、統一會呈現飄移、擴散、旋轉、顫動等視覺效果,使觀 者產生迷幻般的視覺動感效果,並將所得之結果融入本創作《真意・遁形》〈創世紀〉系列作品,以「大地之舞」、「誕生」、「延續」、「日月星辰」四個系列創造飄移、擴散、旋轉與顫動四種視覺動感形式,重新建構物像及表現物像之內在精神。在四大創作系列中,色彩表現以黑色與黃色組合的強烈對比色最能引起視覺注目與視覺震撼。造形則以三角形與幾何折線為主,組合排列時能充分發 揮其視覺引導的特性,因此容易達成視覺動感的效果。構成形式以反覆、漸變、對稱最易創造虛幻飄渺的視覺動感效果。本創作研究創造飄移、擴散、旋轉與顫動的視覺動感效果作品,以重現〈

創世紀〉中從混沌到光明之過程,帶領觀賞者體驗幻象般的視覺饗宴,感受天地萬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