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da IG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國防醫學院 生命科學研究所 曾清俊、顏茂雄、童吉士所指導 林惠卿的 一氧化氮在大白鼠孤立束核中的心臟血管調節角色 (1998),提出Mondada IG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麩胺酸、環狀嘌呤核單磷酸、一氧化氮合成、內毒素、微量透析、腦幹、立即早期反應基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ondada IG,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氧化氮在大白鼠孤立束核中的心臟血管調節角色

為了解決Mondada IG的問題,作者林惠卿 這樣論述:

孤立束核(NTS)位於延腦的背部中間區,是維持恆定血壓反射性的主要中樞調節路徑。孤立束核為感壓反射傳入中樞神經系統的第一個神經交會處,在此神經核中麩胺酸(L-glutamate)的傳訊作用,對於感壓反射作用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當微量注射L-glutamate在孤立束核內發現可引發似感壓反射之反應,且此反應與ionotropic麩胺酸受體之活化有相關性。此外,最近許多研究報導發現,一氧化氮(NO)亦可作用為一神經傳遞物質,在中樞神經系統可被作為二級訊息傳遞者,可減少交感傳入神經的活性,而調節了心血管作用。先前的報告顯示一氧化氮合成(NOS)存在於NTS中,且NO在此NTS中對於中樞心血管作用

為一個重要調節因素。這些報告顯示孤立束核為管制反射性心血管功能之重要腦區,而麩胺酸與一氧化氮在此神經核中,可能均佔有重要地位。 一氧化氮(NO)由L-精胺酸(L-arginine)經活化一氧化氮合成(NOS)而產生,且一氧化氮已知可刺激在標地細胞內的溶解性鳥嘌呤核酸環化(sGC),增加細胞內環狀鳥嘌呤核單磷酸(cGMP)。過去我們曾報告NO參與孤立束核內之中樞心臟血管調控機轉。在本論文第一部份的實驗,其目的主要探討在大白鼠孤立束核中,一氧化氮影響心臟血管功能的訊號傳遞機制。利用微量注射的技術,將L-arginine注射至孤立束核中,劑量為0.1至10 nmol可引起

劑量反應性的降血壓及降心跳作用,但若微量注射D-arginine相同濃度劑量,則不會引起明顯的心血管反應。首先L-arginine(10 nmol)注入孤立束核中引發的降血壓及降心跳反應,被7- nitroindazole(20 pmol- 1 nmol)所抑制。此結果顯示L-arginine在孤立束核的反應,可由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成(nNOS)所調節。預先注射調鈣蛋白(Calmodulin)抑制劑,W-7(0.01-0.33 nmol)的劑量下,可以減弱L-arginine在NTS中的心臟血管反應大約40%的作用。此結果顯示鈣離子與調鈣蛋白的活化作用,可影響L-arginine調節心血管作

用。為了研究NO在孤立束核中影響心血管作用,是否透過活化sGC及由何種蛋白質活化(protein kinase)的作用來達成。因此,利用sGC抑制劑及PKG(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與PKC抑制劑,觀察對L-arginine在NTS中作用的影響。在前處理sGC抑制劑,如1H-[1,2,4]oxadiazole[4,3-a]guinoxalin-1-one(ODQ, 0.03-1 pmol)及LY83583(0.01-0.33 nmol)之後,再投予L-arginine於孤立束核中,可明顯發現兩者sGC抑制劑均可抑制L-arginine之降血壓及降心跳反應。

再者,我們在15分鐘前投予蛋白質活化(PKG)抑制劑HA1004(0.1-1 nmol)後,會對L-arginine之反應產生抑制作用,其減少幅度為原來35-55%,但L-arginine之作用卻不會受到PKC抑制劑H-7(1 nmol)所影響。因此,這些結果表示cGMP- PKG訊息傳遞作用可能參與了NO調節中樞心臟血管的功能。 在中樞心臟血管的管制功能上,NO與glutamate似乎在腦幹內扮演重要神經物質的角色。因此,第二部分實驗我們利用微量注射技術來探討NO與glutamate在孤立束核對於中樞心臟血管影響的相互關係。首先微量注射L-glutamate(0.1 n

mol)及其ionotropic促進劑NMDA(5 pmol)及AMPA(2 pmol)於孤立束核後,可觀察有明顯的降低平均動脈壓及心跳的作用,此些血壓及心跳的變化,可被前處理nNOS抑制劑(7-NI, 0.5 nmol)或前處理sGC抑制劑(ODQ, 0.03-1pmol)所阻斷而減弱了L-glutamate促進劑在孤立束核中的心臟血管反應。此結果顯示glutamate,NMDA,AMPA之作用似乎受到NO的產生而有所影響。另一方面,微量注射L-arginine(10 nmol)及sodium nitroprusside(SNP, 0.2 nmol,此二者分別為NO前驅物及提供者)於孤立束核

中,亦可引發明顯的血壓下降及心跳減緩反應。若事先給予NMDA受體拮抗劑MK-801(0.1-1 nmol)及APV(0.1-4 nmol),對於L-arginine(10 nmol)產生之心血管變化可呈現濃度反應性抑制;類似的結果亦在孤立束核中前處理AMPA受體拮抗劑CNQX(10-330 pmol)及NBQX(2-10 pmol)觀察到,經15分鐘後再於相同處注射L-arginine(10 nmol),其原來所誘發的降低平均動脈壓及心跳變化均被抑制了。再者實驗結果也發現APV(4 nmol)可減弱SNP產生之降血壓作用,而CNQX(330 pmol)則可抑制SNP心跳減緩反應。因此,綜合上述

實驗結果指出L-glutamate及其ionotropic受體促進劑在NTS中產生感壓反射-類似的心血管反應,此反應似乎參與了NO的合成及sGC的活化作用;彼此關係中亦顯示NO的中樞心血管作用亦有賴ionotropic glutamate受體的活性反應。 近年來,許多研究證據不斷探討免疫系統與腦組織間的相互連絡路徑,亦提出在感染(infection)的動物體內,免疫系統與腦中的反應似乎呈現雙向調節的作用。而內毒素脂多醣類(lipopolysaccharide, LPS)已被報告指出可以誘發周邊器官中細胞素(cytokines)的釋放量增加及組織中誘發型一氧化氮合成(iNO

S)的表現增強,但是全身性給予LPS引發內毒素休克反應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尤其是iNOS在中樞的誘導作用,這部份之研究報告較少。在先前的實驗結果中,我們發現NO與glutamate在孤立束核中扮演重要中樞心血管管制的傳遞物質。報告也指出孤立束核是免疫系統中連絡腦功能之重要通道,我們也曾發現靜脈注射LPS後,會增加L-arginine在孤立束核中的反應。因此,在此第三部分實驗中,我們運用微量透析技術(microdialysis)探討周邊給予LPS後對於孤立束核中NO與glutamate釋放量的影響,且觀察LPS給予後,在腦幹及脊髓調控中樞心血管的神經核內,其c-FOS蛋白質的表現情形。利用活體研

究配合冷光分析儀及電化學偵測器(HPLC)的技術來測量NO與glutamate在孤立束核中的細胞外含量。c-Fos蛋白質的表現,則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技術來完成。本實驗結果發現,靜脈注射LPS(10 mg/kg)後,可呈現雙向的降血壓反應:(1)在早期出現的為一個快速陡峭的降血壓反應,此反應約於15分鐘內可恢復及(2)約略3小時候,血壓呈現遲緩性的降壓作用,此遲緩性降血壓則持續作用,直至動物死亡。當周邊給予LPS 3至4小時候,在孤立束核中NO與glutamate的釋放量漸進性增加。且前處理iNOS抑制劑aminoguanidin(15 mg/kg)之後,遲緩性降血壓反應及孤立束核內NO量增加

的情形均被抑制。最後,我們亦觀察到LPS刺激之後,c-Fos蛋白質的表現在孤立束核及相關的心臟血管中樞調控神經核中,均明顯增加。綜合上述研究指出,全身性給予一個內毒素可以引起延緩性glutamate釋放增加,以及iNOS-依賴性NO產生於孤立束核中,且亦激活了調節心臟血管功能之中樞神經路徑。 由以上的研究,我們發現一氧化氮在孤立束核中的調節功能及作用機制,不論在生理狀況下或病理情況下,均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