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0 public domain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江玉玲所指導 陳楷郁的 從內特爾的涵化論述探討陳泗治作品的音樂實踐 (2021),提出CC0 public domain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內特爾、陳泗治、涵化、融合、在地音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楊智傑所指導 葉暐泓的 開放政府資料相關法制研究:以歐盟及英國為核心 (2018),提出因為有 開放政府資料、公部門資訊再利用、公眾授權、著作權、創用CC、非歧視的重點而找出了 CC0 public domain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C0 public domain,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C0 public domain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It’s our one-year anniversary! Hurray! We were launched last year on Earth Day as a sarcastic podcast fighting against greenwashing. The show has since become so much more.

For this special episode, Nature N8 looks back on his journey with our new production assistant, Yu-Chen. They interview almost everyone who had a hand in creating Waste Not Why Not, and find out what it really means to work on a science podcast.

SHOW NOTES

Chris Lo created the theme song for the Waste Not Why Not — thanks Chris!

Other sounds include:
“Iyvantha from Public Domain Soundtrack Music Album One” by John_Bartmann: https://freemusicarchive.org/music/John_Bartmann/Public_Domain_Soundtrack_Music_Album_One/iyanetha

“Party Pack, Horn Coil 01, Long, 01.wav” by Inspector with CC0 1.0 Universal (CC0 1.0)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https://freesound.org/people/InspectorJ/sounds/484267/

Support us on Patreon:
http://patreon.com/wastenotwhynot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https://wastenotwhynot.substack.com/

Follow us o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wastenotpod

Send your questions to:
[email protected]


SHOW CREDIT

Emily Y. Wu (Producer / Editing)
https://twitter.com/emilyywu

Nate Maynard (Producer)
https://twitter.com/N8MAY

Yu-Chen Lai (Production Assistant)
https://twitter.com/aGuavaEmoji

Thomas Lee (Brand Design)

Ghost Island Media (Production Company)
https://twitter.com/ghostislandme

www.ghostisland.media
MB01WR8IJHWPCOG

從內特爾的涵化論述探討陳泗治作品的音樂實踐

為了解決CC0 public domain的問題,作者陳楷郁 這樣論述:

民族音樂學家內特爾(Bruno Nettl,1930-2020)分別於1978、1985、1986年的論述中,述及涵化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現像是,非西方國家音樂受到西方音樂的引入的影響,而產生音樂風格的變化,並認為這是20世紀世界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事件之初,大多是西方傳教士帶著西方文化來到異地,造成在地音樂和西方音樂風格的混合。有鑑於此,本文以臺灣早期作曲家陳泗治(1911-1992)為核心,從他的作品、書信,以及其學生的訪談,探討從西方傳教士來臺,經日治時期,再到戰後時期,陳泗治一生所處的不同殖民時代。文中分別以1. 鋼琴曲【幻想曲—淡水】2. 宗教歌曲【讚美頌】及【西面頌】,以及他唯

一創作的3. 室內樂【G調嬉遊曲】,探討內特爾涵化論述與陳泗治的音樂關聯。在陳泗治的音樂創作模式中,常呈現出兩種元素的融合,例如在東西音樂風格上,西方音樂的和聲功能,搭配東方五聲調式旋律,體現出突破傳統理論架構,創立獨樹一格的曲風;在音樂文化層面上,即使陳泗治接觸到不同外來政權的社會文化,他仍保有自己創作手法—以「在地音樂文化」為創作主軸,使用身邊的人、事、物為素材,創作了屬於臺灣20世紀「現代化」的作品,以巨集觀的視野使臺灣在地音樂與全球音樂文化發展與時俱進,並站上國際舞臺,讓西方世界看到臺灣作曲家所創作出不同音樂文化的融合之美,從而實踐了內特爾西方影響論述中提到的「現代化」與「融合」的涵化

觀點。

開放政府資料相關法制研究:以歐盟及英國為核心

為了解決CC0 public domain的問題,作者葉暐泓 這樣論述:

我國於民國108年1月18日《行政院及所屬各級機關政府資料開放作業原則》修訂後,正式將開放政府資料的相關法規視為《政府資訊公開法》的延伸。我國開放政府資料相關政策自台北市於2011年作為先行者,建置了Data.Taipei臺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以來,雖然從中央到地方持續積極開放政府資料、試圖創造全新的產品、服務、市場與經濟價值,但就法規面相而言尚有許多未釐清之處,諸如其與政府資訊公開法之關係為何?其與檔案法、公物法、著作權法及規費法等法規之關係為何?基於英國與本國共同將開放政府資料相關法規,採用基於既有政府資訊公開法再延伸之「單軌制」設計;又由於英國於脫歐前仍為歐盟指令所規範的國家,為將20

03年及2013年歐盟公部門資訊指令全面內國法化之國家,故本文將一併研究歐盟與英國的相關法規,並透過相關法律體系相近之英國與其上位之歐盟與我國相比較,了解我國於開放政府資料相關政策上尚有哪些仍待改善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