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新市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開拓新市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JamesUrquhart寫的 流程架構|整合串流與事件驅動的未來 和永井孝尚的 全球MBA必讀50經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歐萊禮 和三采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所 蕭育霖、黃惠民所指導 江李玉華的 石頭造紙技術創新策略管理-以H公司為個案研究 (2021),提出開拓新市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石頭造紙、策略管理、環境保護、造紙業、企業社會責任。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 吳博欽、劉曉燕所指導 俞姿帆的 研發影響產業獲利力的傳遞管道-動態縱橫門檻 DuPont 模型的應用 (2021),提出因為有 杜邦模型、研發密度、動態縱橫門檻杜邦模型、門檻效果、稅後淨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開拓新市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開拓新市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流程架構|整合串流與事件驅動的未來

為了解決開拓新市場的問題,作者JamesUrquhart 這樣論述:

  「James對流程架構這個新興領域下了傑出的定義,他總結當前的技術及運用新穎的框架,清晰闡述此技術在未來十年的發展。對於有興趣管理資料串流和事件的人來說,這些都是重要的觀念。」   —Paul Butterworth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Vantiq, Inc.   現今的軟體開發正擁抱事件及資料串流,不僅優化了技術互動的方式,也優化企業整合方式以滿足客戶需求。流程是由模式及標準組成,這些模式和標準決定哪些活動及相關資料在Internet間交流。   本書探討演變過程的關鍵意涵:當事件及資料串流幫助您發掘新的活動來源,以增強現有業

務或是開拓新市場時,會帶來甚麼改變?哪些技術和架構模式能幫助您的公司掌握流程所帶來的機遇?VMware全球首席技術官James Urquhart指導企業架構師、軟體開發人員以及產品經理來完成此過程。   ‧瞭解企業、政府和其他機構透過事件及資料串流進行整合時,動態流程帶來的好處   ‧透過視覺化的Wardley Mapping及承諾理論來認識流程整合的價值鏈   ‧瞭解當今事件驅動系統市場背後的基本概念   ‧學習當今的整合模式,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即時事件流程   ‧探索為何企業應該架設並建構軟體,並於未來充分運用流程

開拓新市場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身為一個日本酒的愛好者,一邊旅行,一邊拍攝日本酒的紀錄片也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雖然很多到東京的旅人都會在成田機場第一次落地,但知道千葉縣成田市也有一間三百多年歷史酒造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鍋店酒造的興盛與發展,也正好與當年日本酒釀造的重鎮轉移有關。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讓我們先聽完手邊的這個故事吧.....

天慶三年,西元九百四十年,以大聖不動明王為本尊的真言宗智山派大本山,成田山明王院神護新勝寺在此開山。其供奉的不動明王被視為大日如來的忿怒化身,不動明王名稱中的「不動」,是指慈悲心不變,無物可以改變撼動,「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的人的尊稱。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慧,知我身者即身成佛。

七百年後的元祿二年,西元一六八九年,在佐倉藩的特許之下(當時全日本僅有一千零五十家獲得釀酒許可),大塚家開始在成田山門前釀酒,讓江戶居民在參拜完成田不動尊後,可以將當地釀造的清酒帶回江戶飲用,當時的釀造銘柄名為【蓬萊山】。三百年前,原先從事鍋具鐵器鑄造的大塚一族從幕府管制的鐵器鍋具產業,轉身成為結合當地旅遊名產的釀酒業,顯然是大塚一族傾聽了血液中商人血統的呼喚,就此踏上了三百餘年的釀酒道路。

第十九代藏元大塚完:【說起來已經是330年前了。當時的成田山剛被炒熱,變得相當有名。我們家的祖先就帶著好酒,去讓東京,也就是當時所謂江戶的人喝了;反應都不錯,順勢推銷成田山,叫大家多來參拜;還真有商業頭腦。當時從東京過來參拜的好像有數萬人。我們就是在這釀酒,賣給來參拜的人。歷經三百三十年,一直在這釀酒。】

鍋店酒造隨即逐漸擴張,為了應付全日本的酒類需求,他們開始在各地設置釀造所。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九零零年,在香取郡神崎町設置釀造所,生產的銘柄其名曰【香神】。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零九年,在兵庫縣魚崎町(神戸市灘區)設置釀造所,生產的銘柄其名曰【仁勇】。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在印旛郡六軒(印西市)設置釀造所,所生產的銘柄其名曰【利根正宗】。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資源缺乏,政府一紙命令,就將這所有外縣市的酒藏全部關閉。鍋店酒造也跟著重回以成田為主的釀酒基地。

但現任鍋店株式會社第十九代藏元的大塚完原來的志願並非成為家族的接班人。他從大學時代就負笈美國,在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經濟,畢業之後也一心一意希望在西方世界工作。因為他並非長子,所以四處歷練,中間一度到了澳洲的黃金海岸參加大型渡假村的開發案,負責整合購物中心、渡假村、飯店和住宅。

就在他已經離鄉背井十幾年之後,鍋店酒造陷入經營危機,無人能夠接手。累積大量家族事業以外企業工作經驗的大塚完扛下這個責任,立即回到日本,準備拯救這個三百歲的釀造事業。

第十九代藏元大塚完:【狀況真的很糟,一方面龐大的赤字,而且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我也一點頭緒都沒有,真的好多問題,我那時還只有37歲而已,仗著年輕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做點什麼,想想那時候也真的是有點亂來了。

沒有,根本沒有對策。就想只要拼命的話,我總能做點什麼才對。反正放棄的話就就沒戲唱了,我一定要盡點人事,也著實盡我能力努力了一番。實際上花了三年左右。那時酒藏真的殘破不堪,連建築都倒了不少、斑駁得厲害,現在當然是整齊多了;這些也是非修不可的。很多造成虧損的事業部門,總之先收掉;將全部力量回歸釀酒本業。方案定下之後開始動作。看到改善的效果為止花了三年的時間。就是把周邊的事業都收掉,專心釀酒本業。】

曾經放眼全世界的大塚完社長在費盡心思完成了三年的企業改革之後,救亡圖存之餘,心力開始轉向釀酒制度本身,他開始考慮未來的鍋島酒造發展究竟要走向何方。

第十九代藏元大塚完:【從東北請來的杜氏集團,包含了釀酒人之內十個人左右在釀酒,哦,十三位吧。從結果來說,他們雖然也認真在釀,但好像我們的理念,或者我們想要怎麼做的時候,他們的確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程度;很多地方是做不來的。】

原先各家酒造都是奉行每年冬季從外界請來專業的杜氏進行釀酒的政策,但大塚完社長幾經嘗試,最後在平成九年,西元一九九七年決定改為不再外聘杜氏,改由社員釀酒的制度。

兒玉就範:【我來自琦玉縣,就在千葉縣的旁邊。
我本身21歲的時候就開始釀酒了,一直在酒藏的釀造現場工作。這裡並不是我第一家任職的酒藏;先前經歷了許多家酒藏,得到歷練與成長。現在45歲了,這段時間裡一直都在釀酒…
我現在算是單身赴任,和家裡人分開、隻身過來釀酒。身為一個任性自私的父親,直接把孩子託給媽媽,好讓自己一頭鑽進釀酒的世界,心無旁鶩,讓自己能暫時一心在釀酒工作上。】

也正因為大塚完社長的冒險性格,除了原先的仁勇品牌之外,他為了開拓新市場還又再申請了一個新的品牌名:【不動】,取自於成田不動尊之名。但意外的是,這個名稱竟然數百年來第一次有人申請註冊,也因此不動才成為鍋店酒造的特殊戰略品牌的新代表。

大塚完:【現在算來大約15年前,創立了不動這個品牌,打算採取新的行銷方式,面向全國這些有名的專業店家、直接出貨。畢竟仁勇跟不動的客群完全不同,當然內涵上有多少有些差異。但不會說因為是仁勇我就比較馬虎;仁勇歸仁勇,有它自己的長處。日本的市場日漸萎縮,小型的零售商會消失不見;要賣的話頂多就是往超市或超商去;所以現在仁勇在超市或超商都有上架。除了販售,也有我們「存在」的宣示意味;強調仁勇是千葉的代表品牌,不動反而還在其次。不動要的是依照目前的方針,每年每年能夠品質更加精進就行。這是兩者不同的戰略定位。】

也因為鍋店酒造是千葉縣最大也最知名的酒造,在地的名店也會以鍋店酒造的產品來搭配各種美食享用,當地最知名的海鮮屋鳥丈居酒屋不只店內擺滿了不動的清酒,甚至連他們拓點到台灣時,也一併把不動這款酒推廣到台灣的分店去,堪稱地產地銷,地產外銷的最佳範例。

鍋店酒造在大塚完的帶領之下,成了一個擁有豐富實驗精神的酒造。不只一般釀酒常用的山田錦、美山錦,他們還使用了大量的特殊品種酒米:酒小町、出羽燦燦、彗星、雄町、飛驒譽、越光米、一見鍾情。這樣廣泛的嘗試和努力,代表著杜氏和藏元必須要齊心合力才能面對各種酵母、酒米和成果的平衡與挑戰。而且鍋店酒造也因此擁有了非常特別的風格,他們會針對不同酒米,不同風味推出不同季節的限定商品,除非因緣俱足,想要喝到他們一年推出的所有商品,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光是不動系列,一年就有二十三種以上不同季節,不同酒米的限定商品,堪稱眾多酒造中非常特別的一個存在。

大塚元的改革還沒結束,為了有更直接的管道可以接觸消費者,他還於平成四年在成田山門前設置了直營店鍋屋源五右衛門,建築本身則是建立於大正十一年的檜木與土藏造的九十餘年古屋。在老街表參道上的這家店面,讓仁勇和不動的品牌都有了展示的空間。而為了引進新血,他也任用了原先不是在酒類販賣領域任職的大森店長來經營這家店面,希望帶來更多新氣象。

而為了保持產品的穩定度和增加全年,全球出貨的穩定性,大塚完甚至投資上億,以全日本酒造少見的大手筆建造了一個上千平方公尺的冷凍倉庫,提供所有的產品穩定冷藏的空間。

大塚完:【在酒釀好之後,不管裝瓶與否;只要確實先冷藏保存好,風味、品質基本上就不會改變,就是懷抱這樣的想法;不然那錢花得真跟傻瓜一樣。不過就是因為這年頭不是好酒跟本不會有市場,所以真的砸了好多錢在看不到的地方上面。這個冷藏庫占地大約一千平方公尺。分成三部分,一個零下四度,一個正負零度,另外一個是十五度。放在零下四度的環境下,品質上幾乎不會有任何變化,生酒也是如此。因為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所以才蓋了這座冷藏庫。】

三百年三十年前誕生在日本成田不動尊山門前的鍋店酒造,現在已經跨出日本,面對海外市場,目前已經成功踏上了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瑞典、美國的市場。大塚一族的創業熱情已經如同不動明王的烈火一般擴散至全世界;也許有朝一日,第十九代藏元大塚完想要在美國種植酒米並且釀酒的夢想終究會實現的!

大塚完:【酒、人、心這幾個字。好酒,是要維繫人與人之間,填補人與人之間的空隙;讓人心更加…,讓人感情更好,幫助人們心靈更加契合,這就是酒〈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們想要釀的酒,得要是能真正打動人心的酒,能讓人吟詠的好酒。讓酒來串起人與人的連結;是讓大家的感情更緊密、美味的好酒。我們釀酒時,也包含了這樣的心意…】

鍋店株式会社 神崎酒造蔵

石頭造紙技術創新策略管理-以H公司為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開拓新市場的問題,作者江李玉華 這樣論述:

石頭造紙屬於正在開發之新興市場,因環保議題及全球暖化,給了造紙業一個全新機,台灣是海島型國家,礦石資源豐富,在開拓新市場上占有極大優勢。本研究之目的:(1)利用五力分析模式,掌握個案公司在石頭紙方面的技術創新策略;(2)運用 SWOT 分析的導入,找出影響個案公司優勢、劣勢及目前石頭紙在外部的機會、威脅;(3)藉由行銷組合4P策略的展開,形成更完整之策略管理架構朝向差異化的目標邁進。本研究採用文獻研究、專家訪談等應用驗證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一) 五力分析:個案公司具備產業鏈的垂直整合能力、智慧財產權及專利權保護建立的優勢及推動專業及創新人才培育、創造產品差異化價值發展潛力。(二) SWOT

分析:(1) 不用水、不伐樹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2) 原料取得容易、環保3R回收機制是企業追求永續發展的競爭優勢;(3) 生產成本低、無毒產品廣度運用廣泛;(4) 發揮創新,開發新元素,擴大市場應用範圍;行銷組合4P策略延伸出之現況問題:(1) 產品:欠缺在地差異化特色;(2) 價格:折扣少;(3) 地點/通路:考慮外部供應鏈,結合專業理念相同之社企共享周邊資源;(4) 推廣/促銷:無與本業結合之行動支持。貢獻:目前尚未有石頭造紙方面之策略研究,藉由五力分析、SWOT分析、行銷組合4P策略,呈現出優化成效,將現有資源與環境保護結合做出最適規劃,達到企業利潤與環保利益兼得之應用。

本研究係造紙業為例,運用礦石(大理石)綠色設計流程不用水的清潔生產,免燒經過拉引成型,即成為強度、韌性佳之紙製品,該產品是環保、節能減碳、減廢之紙體材料,符合永續發展循環經濟的概念,達到保護自然生態的要求。

全球MBA必讀50經典

為了解決開拓新市場的問題,作者永井孝尚 這樣論述:

全球熱銷突破100萬冊! 只要你是上班族、開公司的創業家、就讀MBA的高管人士 就該對這50本書「至少有點概念」!     前IBM行銷經理永井孝尚,嚴選全球MBA菁英必讀50本選書,   每本選書都為讀者畫重點總整理,平均一本選書內容在8頁之內濃縮整理完畢,   佐以圖表方式呈現,再複雜的理論也能在3分鐘內完全吸收。     全書共6大章節「策略」、「顧客」、「創新」、「行銷」、「領導」、「育才」,   收錄商業經典如《影響力》、《從0到1》、《競爭策略》等書,   快速理解商場常用概念如「競爭策略」、「創新困局」、「藍海策略」、「精益創業」、「青色

組織」等,立刻比別人高了一個檔次。     第1章 策略:   隨著時代變化,策略方法也必須進化。但是,卻沒有100%應對各種變化和情況的策略論。所以,我們必須多看實例,從中取出能應用的部分和獨特發想。本章從1981年出版的《競爭策略》為首,為各位讀者介紹必讀的10本策略名著。     第2章 顧客:   顧客是商業行為中最重要的資產。但是,顧客的種類和來源百百種,對各企業、各職種來說,必須看清楚誰才是你真正的顧客,而他們又會花錢買怎樣的商品、服務,一切都要從解構你的顧客模樣開始。而商場上的創新也與顧客息息相關,本章藉6本名著,介紹顧客的行為和樣貌。     第

3章 創新:   社內創業和新創的方法論影響著企業的規模和永續,何謂不被時代淘汰的創業、創新,就從這10本名著開始理解。     第4章 行銷:   市場規模與定位因人和企業而異,如果只關注在市場大小太過狹隘,所以本書收錄製程(Product)、行銷(Promotion)、價格(Price)和管道(Place)合稱4P的內容,品牌戰略也會一併討論,共5本。     第5章 領導:   介紹組織和領導的本質,本章除了經典的領導論之外,還會介紹近年的領導管理名著,共11本。     第6章 育才:   有了人,才會有商業行為和模式,回歸對人的探索和本質的了解

,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本章囊括動機理論、行為經濟學、心理學等面向的研究,共8本。     【50本書一次讀完】   第1書《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麥可‧波特 著   第2書《競爭論》麥可‧波特 著   第3書《明茲伯格策略管理》亨利‧明茲伯格 著   第4書《瞬時競爭策略:快經濟時代的新常態》莉塔・岡瑟・麥奎斯 著   第5書《好策略‧壞策略》魯梅特 著   第6書《競合策略:商業運作的真實力量》亞當‧布蘭登伯格 著   第7書《競爭大未來》蓋瑞‧哈默爾、C. K.普哈拉 共著   第8書《策略管理與競爭優勢》傑‧巴尼 著   第9書《Dyna

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暫譯:動態能力策略)》大衛‧提斯 著   第10書《知識創造企業》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 共著   第11書《The Loyalty Effect(暫譯:顧客忠誠度效力)》弗雷德里克‧瑞克赫爾德 著   第12書《The Ultimate Question 2.0(暫譯:終極問題2.0)》弗雷德里克‧瑞克赫爾德 著   第13書《跨越鴻溝》傑佛瑞‧墨爾 著   第14書《創新的兩難》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著   第15書《創新者的解答》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著   第16書《創新的用途理論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著   第17書《什麼是企業家?》約瑟夫‧熊彼得 著   第18書《The Four Steps to the Epiphany(暫譯:創業四步驟)》史蒂夫‧布蘭克 著   第19書《精實創業:用小實驗玩出大事業》艾瑞克‧萊斯 著   第20書《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大野耐一談豐田生產方式》大野耐一 著   第21書《迎變世代:臥底經濟學家,教你用失敗向成功對齊》提姆‧哈福特 著   第22書《從0到1》彼得‧提爾 著   第23書《藍海策略》金偉燦、芮妮‧莫伯尼 共著   第24書《航向藍海》金偉燦、芮妮‧莫伯尼 共著   第25書《I

DEA物語》湯姆‧凱利 著   第26書《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克里斯‧安德森 著   第27書《Building Strong Brands(暫譯:品牌優勢策略)》大衛‧艾克 著   第28書《精準訂價:在商戰中跳脫競爭的獲利策略》赫曼‧西蒙 著   第29書《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克里斯‧安德森 著   第30書《Permission Marketing(暫譯:許可式行銷)》賽斯‧高汀 著   第31書《Strategic Selling(暫譯:策略販售)》R‧B‧米勒 著   第32書《追求卓越:探索成功企業的特質》畢德士、華特曼 共

著   第33書《基業長青》詹姆‧柯林斯 著   第34書《從A到A+》詹姆‧柯林斯 著   第35書《日本的優秀企業研究》新原浩朗 著   第36書《Reinventing Organizations(暫譯:重塑組織)》佛雷德利‧拉盧 著   第37書《領導人的變革法則》約翰‧科特 著   第38書《The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Guide(暫譯:企業文化生存指南)》艾德‧夏恩 著   第39書《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路‧葛斯納 著   第40書《勇往直前:我如何拯救星巴克》霍華‧舒茲 著   第41書《永不放棄:我如何打造麥

當勞王國》雷‧克洛克 著   第42書《幸之助論》約翰‧科特 著   第43書《Why We Do What We Do(暫譯:動機與行動)》愛德華‧L‧德西 著   第44書《Finding Flow(暫譯:尋找心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 著   第45書《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亞當‧格蘭特 著   第46書《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丹‧艾瑞利 著   第47書《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為什麼我選的常常不是我要的?》希娜‧艾恩嘉 著   第48書《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羅伯特‧席爾迪尼 著   第49書《Stre

ngthsFinder 2.0(暫譯:優勢識別器2.0)》湯姆‧雷斯 著   第50書《Readings in Social Networks(暫譯:社交網路論)》收錄米爾格倫、科爾曼、格蘭諾維特 之研究   本書特色     «前IBM行銷經理嚴選全球MBA菁英必讀50本選書,為你畫重點總整理   «每本選書8頁以內重點介紹,3分鐘內秒懂   «全書超過50張圖表,複雜理論輕鬆吸收   «立刻學會各種商界常用概念:「競爭策略」、「創新困局」、「藍海策略」、「精益創業」、「青色組織」等,即學即用   得獎紀錄     銷售首週即榮登日本亞馬遜總榜40

名   國內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朱文儀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   史習安 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   邱奕嘉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副院長   許繼元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陳其華 卓群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黃家齊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商學院副院長   黃國峯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 執行長兼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楊千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管康彥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劉恭甫 創

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執行長   謝文憲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長文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唸MBA已不稀奇,如何廣泛吸收並活用才是關鍵>──陳其華 卓群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集商管知識經典著作之大成,適合初學者>──黃國峯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 執行長兼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聰明人在短時間內學習的最佳選擇>──楊千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一次讀懂這本書所整理的商場常用概念,在職場上至關重要>──劉恭甫 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執行長   國際推薦     早稻田大學IT策略研究所

所長暨早稻田商學院教授 根來龍之 強烈推薦!   「這不只是商業好書總指南,還為每本選書細分至少3項以上的重點,非常好讀好懂!」(讀者,40歲男性)   「書中有多個實際案例分析,非常實用。」(讀者,30歲男性)   「可當成50本商業聖經總覽,也可當作是新書的預習,非常好用。」(讀者,40歲男性)   「我沒有讀過《競爭策略》,讀了這本書之後就馬上去買了!為我開啟了新的閱讀視角。」(讀者,50歲男性)   「非常簡單易讀,市場機制的基礎和艱深難懂的內容,都能簡潔明白地解說完畢。」(讀者,60歲女性)   「不只文字好讀,還有很多圖表輔助說明。」(讀者,20

歲男性)

研發影響產業獲利力的傳遞管道-動態縱橫門檻 DuPont 模型的應用

為了解決開拓新市場的問題,作者俞姿帆 這樣論述:

本文建構一個以研發密度為門檻變數的動態縱橫門檻杜邦模型 (dynamic panel threshold DuPont model, DPTDP),評估研發影響產業獲利力的傳遞管道。實證上,以37個次產業 (含26個製造業與11個服務業) 為對象。估計期間為2006年至2019年。實證結果顯示:一、動態縱橫門檻DuPont模型能產生更精確的估計結果,並提供更多的資訊與政策意涵。對製造業而言,當前一期的研發密度 (RDTA) 小於門檻值時,落後一期ROE對當期ROE的影響為負向且顯著的;當前一期的研發密度大於門檻值時,落後一期ROE對當期ROE的影響為正向且顯著的。二、動態縱橫門檻DuPont

模型的估計結果顯示,對於製造業而言,過度的研發投入 (亦即RDTA大於門檻值0.2885) 並不利於稅後淨利率、資產周轉率與權益乘數對ROE的貢獻。當RDTA小於門檻值時,ROE呈現在其長期均衡值上下震盪且收斂的脈動,並導致ROE的三個驅動因子對ROE的長期效果小於短期效果。此外,三個驅動因子對ROE的影響,以稅後淨利率為最大,資產周轉率為最小。三、動態縱橫門檻DuPont模型的估計結果顯示,對於服務業而言,在不同的研發密度 (RDTA) 下,稅後淨利率、資產周轉率與權益乘數對ROE的貢獻,並不顯著。根據上述實證結果,本文提供業者與管理當局相關政策如下:一、研究者在評估研發密度或稅後淨利率、資

產周轉率與權益乘數對ROE的影響時,應採用本文所建構的動態縱橫門檻DPTDP模型,以獲得更合理且精確的估計結果,並提出對應的政策建議。二、製造業的研發密度透過DuPont模型的三個驅動因子而對ROE產生狀態轉換效果 (regime-switching effect),亦即在特定的門檻 (0.2885) 前、後產生差異性的效果。換言之,製造業增加研發支出,並無法單調地提升其ROE。因此,製造業不能一味地擴充研發支出,而門檻值 (0.2885) 可視為研發投資的上限,以免傷害其ROE。此外,企業間可採取合作研發,以防個別公司過度的投入研發,或者可透過企業併購以獲得創新技術等。三、無論是長期或短期,

製造業的稅後淨利率對其ROE的影響最大。因此,製造業的研發投資應以能提升銷貨收入的創新為要,以對提升ROE發揮最大的效益。例如,開發新產品以增加營收、研發新技術以提升產品良率與功能、開拓新市場以擴展銷售等。四、為獎勵產業進行研發活動,且避免過度投入研發資源,政府管理當局可以將研發密度的門檻值 (0.2885) 視為獎勵措施的上限值,亦即對於公司 (或產業) 的研發密度低於門檻值者,給予適度的補助或租稅優惠,以提升個ROE三個驅動因子對ROE的貢獻。五、資料庫統計當局應增加服務業抽樣公司的數目,並對服務業訂定較為明確的研發投入定義,以提升估計結果的正確性,進而提出更具意義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