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敦南店地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誠品敦南店地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柏拉圖寫的 論美,論愛:柏拉圖《費德羅篇》譯註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请问台北敦南诚品书店的具体地址,要怎样能到? - 百度知道也說明:台北敦南店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号搭捷运板南线「忠孝敦化站」下车,出6号出口循敦化南路续行即可抵达。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最後網站午夜書店的最後一頁誠品敦南店熄燈號則補充:通往敦南店的樓梯間,8千片彩色「1989~2020」字卡串連,象徵誠品創立以來的時光流動。(莊坤儒攝).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38歲那年生了一場重病,在手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誠品敦南店地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論美,論愛:柏拉圖《費德羅篇》譯註

為了解決誠品敦南店地址的問題,作者柏拉圖 這樣論述:

Philo-sophia,愛智慧。哲學之大用,不過探尋命中所愛何為已矣              問柏拉圖「愛」為何物?       華文世界首次希臘文原典直譯,重現最古老雋永的愛情哲學經典柏拉圖式愛情是精神戀愛?|我們愛的只是虛幻的影像?|我如何知道對方是否愛我?|幸福人生如何追求?人類探究千年的習題,柏拉圖其實早有見解?「《費德羅篇》內容豐富,閱讀起來非常緊湊,牽涉範圍廣泛,需要細細閱讀,否則並不容易掌握其要旨。在翻譯本對話錄的過程中,孫有蓉提供了大量的譯註、前言與摘要,甚至列出一篇跋,企圖說明閱讀本篇對話錄的細節與挑戰。我在閱讀完她所做的翻譯之後,可以很驕傲地說,因為她的努力,華人世界中

的柏拉圖研究必然會因為這一篇翻譯,獲得更向前進一步的機會。」——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兩千五百年西洋哲學,只不過是柏拉圖哲學一連串的註腳。」——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柏拉圖用一篇篇對話錄,探問真理、正義、虛實等抽象宏大的問題,也探詢生命中的種種困頓,每個疑問都讓後世論辯不休,激盪出一波又一波的思想火花。 《費德羅篇》完全體現了柏拉圖的哲學精神 ,透過蘇格拉底和費德羅之口,探討愛、幸福與美,以及如何進行哲學思辯、如何對生命提問,精彩地展現出哲學活動的真諦。 世人多稱「柏拉圖式愛情」是摒除慾望的精神之愛,而《費德羅篇》告訴

我們,慾望是愛情的動力,更是生命的動力。正如這幅〈柏拉圖之愛〉所示,世界如鏡面般反映出我們的慾望,慾求肉體則只見身軀,慾求功名則看萬物只見功績,如是等等,在各種追求下彰顯出人生百態。孫有蓉將其在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講授《費德羅篇》的經驗,融合與學生的對談和自身的研究,為本書譯註、導讀,期盼這部哲學經典能陪伴各個年齡層的讀者一起成長、思索人生。★封面圖說:柏拉圖之愛|愛你,因你映出我渴望成為的自己。相愛,由於相伴偕行才得共結連理。「柏拉圖式愛情」時常被視為摒除慾望、高尚的精神之愛,而《費德羅篇》告訴我們,慾望,不僅是愛情的動力,更是生命的動力。正如這幅圖所示,世界如鏡面般反映出我們的慾望,慾望的

對象可以是肉體、可以是物質、可以是價值觀,亦可以是理想。慾求肉體,萬物在我眼中皆為皮囊,愛人投入我眼中的景象,也不過就是一副美皮囊;慾求物質,事物映在眼簾都是價——真愛,是否只在對方眼中、身上看見人生所求時,才能比翼雙飛、共結連理?--------------------------------------------------------------------------------------------------------【愛.人生.哲學】讀書會時間:2017/8/9(三)20:00-21:00 地點:誠品書店臺大店 三樓藝文閣樓地址: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號【問柏拉圖「愛」為何

物?】敦南夜講堂講座時間:2017/8/10(四)20:00-21:30 靈魂伴侶存在嗎? 2017/8/17(四)20:00-21:30 什麼叫做追求另一半? 2017/ 8/24(四)20:00-21:30 哲學為什麼是「愛智慧」?地點:誠品書店敦南店 二樓藝術區閱讀桌地址: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論美,論愛:談柏拉圖《費德羅篇》中的哲學與人生】哲學新媒體講座時間:2017/8/13(日)14:00-17:00 地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四樓會議室地址:臺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報名網址:https://www.philomedium.com/eve

nt/79997 作者簡介柏拉圖Plato柏拉圖(Plato, 427-347B.C.)|古希臘人,生於雅典,為蘇格拉底的門徒、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在雅典創立學院(Academia),為西方史上最早的高等學院。歷史上稱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古希臘哲學三哲。柏拉圖留下的作品統稱《對話錄》,但其內容絕不僅止於「導師蘇格拉底與他人對話的紀錄」,而是用文字呈現出一個理念或哲學問題如何在對話中發展、淬鍊,因為柏拉圖認為,知識不是一連串辯論探索的結論,而是整個動態的過程。《對話錄》中最著名的是《理想國篇》與《饗宴篇》,前者著重於討論何謂正義,以理性、穩健與細緻的對話著稱,後者則大談愛慾,以感性、跳

躍及粗獷的對話出名。兩篇的差異如同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與酒神戴奧尼斯之間的對立,這樣的對立實則同源,皆來自人性中理性與感性這兩種相悖的面向。而《費德羅篇》試圖透過對話,融合這兩股不協調的力量。讓世人理解,將衝突的理念置於同一架構下,便是達到內心諧和的途徑。是故《費德羅篇》呈現出柏拉圖思想的主要內容,將寫作風格、理念體系與天人之際揉合在一起,成為柏拉圖哲學的縮影。譯者簡介孫有蓉孫有蓉|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及法國巴黎師範學院哲學雙碩士,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講師暨博士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前往法國繼續深造,論文一路從傅科、海德格,寫回笛卡兒和柏拉圖,最終將博士論文放在了古希臘哲學

上。二○一六年起,於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任博士生講師,教授巴黎第一大學學士階段的古代哲學史課程,《費德羅篇》解析即為其在法國第一門哲學課的授課內容。之所以投身哲學經典翻譯註解,正因為其深信翻譯工作不只在促進語言交流,更在於豐富概念與思想。 【專文推薦】閱讀柏拉圖,滿足愛智慾|苑舉正前言導論01 作者和作品簡介〔作者〕1. 門徒柏拉圖:對蘇格拉底思想的承繼2. 作者柏拉圖:對話錄如何體現其思想3. 哲人柏拉圖:何謂「哲學」? 〔作品簡介〕1. 《對話錄》 內容與形式的特殊性 對話錄的成書順序2. 《費德羅篇》 內容大綱簡介 出場人物與地理背景02 《費德羅篇》文本結

構分析03 《費德羅篇》中的概念詮釋〔靈魂〕1.    靈魂永生論:靈魂真的不朽嗎?2.    靈魂三分論:誰決定靈魂的動向?3.    靈魂轉世論:靈魂如何認識自我和世界〔知性之域/感性之域〕1.    變動與恆定:變動當中亦存在恆定2.    表象與實在:表象反映了部分的實在3.    此思想的發展背景:調和兩派思想〔理型〕1.    理型基本描述:究竟何為「理型」?2.    理型相關詮釋與哲學問題:知識的對象為何?3.    「理型」重思考:如何理解與認識世界?4.    《費德羅篇》中的理型討論:美為何物? 〔回憶說:何謂真實的知識?〕〔修辭學與詭辯〕〔辯證法〕1.    辯證法起

源與發展:思想是靈魂與自我的對話2.    辯證法的定義與運用:辯證法在柏拉圖思想中的角色 辯證法的目的 辯證方法 辯證法的操作對象 辯證法操作〔認識自己與命運〕1.    自我認識、自我追求、自我成就2.    《費德羅篇》中的九種生活方式:所追求之物決定了自己的人生3.    命運與修行:開展自我的幸福人生柏拉圖《費德羅篇》譯註跋:你的愛,夠了嗎? 附錄:論述與寫作——《費德羅篇》教我們如何進行推論思考參考書目 【專文推薦】閱讀柏拉圖,滿足愛智慾|苑舉正    西方文明的核心是哲學思想,而西方哲學的內涵,大致上可以從柏拉圖的哲學中看出一個輪廓。這也無怪乎, 英國哲

學家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曾說,西方哲學傳統最確定的普遍特徵,就是一連串對柏拉圖所提出的註腳。這句話至今依然膾炙人口,但為什麼柏拉圖哲學具有這種影響力呢?柏拉圖的哲學能夠占據西方思想核心地位的理由有三,分別是:寫作風格、理念體系,以及天人之際。柏拉圖的作品統稱為《對話錄》,其主要內容大多以蘇格拉底為對話的主角,在雅典的大街小巷與人交談所發展出來的思想。對話是一種很特別的寫作方式,最主要的價值就在於保存了闡揚真理時的辯證思維。理念體系的自然呈現,是閱讀柏拉圖對話錄時的驚喜。每個讀者在聚精會神之下,跟隨對話的脈絡,而逐步理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皆

會突然發現,柏拉圖三十多篇的《對話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念體系。最令人嘖嘖稱奇之處在於,這個體系的浮現,完全出自於讀者閱讀後的感想,而不是柏拉圖在作品中想要告訴讀者的內容。天人之際是柏拉圖哲學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部分,原因有如下三點:首先,柏拉圖哲學超越人倫,並直達天際的系統,為後來基督教的發展奠下基礎。其次,理念體系不受人際關係的限制,讓所有讀者皆可以感受柏拉圖哲學的超越價值。第三,天人之際告訴我們,人是由無限的心靈與有限的身體所組成的,因此,「認識自己」是人在追求永恆生命的過程中,最需要理解的一件事情。研究柏拉圖哲學的人,整理柏拉圖《對話錄》思想的結果,將它分為早期、中期與晚期三個階段。柏

拉圖早期的思想以簡短的對話錄為主,內容多為記錄蘇格拉底的言行。中期思想為柏拉圖的成熟階段,大多以篇幅較長的對話錄作為他思想的代表。晚期的柏拉圖思想,雖然展現思想的方式更為深沉,但討論的議題反而多以早期思想所列舉的為主。柏拉圖思想成熟期的主要對話錄代表中,最著名的是《理想國》(Politeia)與《饗宴篇》(Symposion)。前者內容豐富,但大多在討論何謂正義,後者是眾人發表高論,在酒酣耳熱之際,大談愛慾。《理想國》的對話,以理性、穩健與細緻著稱,而《饗宴篇》的對話則以感性、跳躍及粗獷出名。兩者之間,像極了希臘神話中長期談到的太陽神阿波羅與酒神戴奧尼斯之間的對立。這個對立其實是同源的,來自人

性中所流露的兩個面向。《費德羅篇》正是柏拉圖這一時期思想中的傑作。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試圖將人性中理性與感性這兩種不協調力量,透過這篇對話加以結合。它讓人理解,將衝突的理念放置於同一架構下的結果,其實是達到內心諧和的途徑。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費德羅篇》具體而微地描述了柏拉圖思想的主要內容,將寫作風格、理念體系與天人之際揉合在一起,成為柏拉圖哲學的縮影。《費德羅篇》是柏拉圖作品中,唯一一篇記錄對話人物離開雅典城的對話錄。這個細節饒富深意,因為鄉村與城邦之間的差別,正是應用鄉村的神話世界,來描繪城邦政治規範的想像空間。像《饗宴篇》一般,《費德羅篇》談論的主題是愛。然而,愛卻是如此矛盾,讓所有的人,

無論是被愛者,還是示愛者都遭受「滿足慾望」與「追求美感」這兩股力量的拉扯。面對這種拉扯,沒有人敢忽視愛的力量,卻也讓蘇格拉底的觀點,出現否定與肯定的兩種不同立場。蘇格拉底對愛的詮釋延續著柏拉圖典型的二元論思維,將愛的力量,從表象到實在,從表面的狂野到真實的提升,做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明。所有人都明白,愛的力量是多麼強烈,讓人根本就無法從示愛者的激情中脫離出來。但是,在鄉間散步的蘇格拉底,抬頭見到烈日當頭,卻又立即想到,縱使愛的力量有其瘋狂之處,難道這個瘋狂不正是哲學中追求真理的神祕力量嗎?因此,蘇格拉底發揮了理性的精神,強調愛的瘋狂力量,其實就是一種神性動力的展示。此動力充斥於我們的靈魂之中,讓

所有的人皆能發揮理性的力量,不追求肉慾的滿足,而追求滿足求知慾。對於蘇格拉底而言,求知慾的滿足,就是愛的力量發揮到最高層次的展示,也就是哲學被稱為「愛智」的主要理由。這種藉用神話故事展現哲學定義的方式,讓所有人讚嘆不絕,打從心底佩服柏拉圖真是一位充滿藝術細胞的寫作家。不料,就在這個時候,《費德羅篇》的對話話鋒一轉,開始問到寫作的價值。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當所有人肯定文字的價值時,蘇格拉底卻認為,真正使作品具有價值的地方,不是用文字記錄的文本,而是透過辯證思維所口述的對話。換而言之,文本只是用文字記錄下對話當時的智慧,而其功能,只不過是一連串幫助我們恢復當時對話情景的提示文字;文字本身卻不代表真實

。真實來自於辯證時的體悟,卻與修辭所應用的技巧沒有直接的關係。《費德羅篇》內容豐富,閱讀起來非常緊湊,牽涉範圍廣泛,需要細細閱讀,否則並不容易掌握其要旨。本篇譯者孫有蓉是我的學生。她以優異的成績在法國留學,並留在巴黎第一大學索爾本校區任教。長期以來,她教授經典之一,就是《費德羅篇》。在翻譯本對話錄的過程中,她提供了大量的譯註、前言與摘要,甚至列出一篇跋,企圖說明閱讀本篇對話錄的細節與挑戰。我在閱讀完她所做的翻譯之後,可以很驕傲地說,因為她的努力,所以華人世界中的柏拉圖研究必然會因為這一篇翻譯,獲得更向前進一步的機會。我向所有熱愛西方哲學經典的國人,鄭重推薦本譯本。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

授 前言 西方經典族繁不及備載,為何鍾情兩千五百年前的這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作品來翻譯? 可能如懷海德所言:「兩千五百年西洋哲學,只不過是柏拉圖哲學一連串的註腳。」也可能單純只是受限於譯者專業領域,更可能只是無版權書海中不經意的緣分。 為什麼翻譯柏拉圖對話錄?為何譯註《費德羅篇》?屢屢試問,愈是挹注深入,愈是希冀此書能讓更多人與哲學結緣。東西方各有一部經典以對話形式撰寫,一部提供人生百解,另一部百思無解。柏拉圖思想的特色即此:重百思,不求正解。因為一旦有正解,眾人就以為思想已經徹底凍結在此答案當中,殊不知凍結在答案中的思想,若是失去動態和發展只會僵化死去。而失去了靈活度的思想,也使得所謂

標準答案除了試卷,嵌不進任何人生境遇。那些看似知識、智慧、功成、名就、幸福、美滿、公正、愛情的護身符千變萬化地躍然眼前,能以文憑、履歷、薪水、娛樂、和諧或玫瑰現身,也能以名聲、權力、為所欲為、以眼還眼或慾望示人。如果柏拉圖此生有所執著,那大概是致力於釐清所有虛實排列組合下編織出的生命百態,總結柏拉圖思想:幻象若能使人相信,因為幻象總是交雜了些許真實;真實若會讓人誤解,因為真實總有虛構的空間,而智慧,不過釐清萬象與其根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