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腳參考文獻差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註腳參考文獻差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雪珠寫的 康德論自由:道德自由、法權自由與人的尊嚴 和(美)理查•羅斯坦的 法律的顏色:一段被遺忘的美國政府種族隔離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引注英文」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也說明:引注英文資訊懶人包(1),一、,本文及註腳均橫式書寫,並採同頁註方式, ... 例如:Senge, Klein ... ,壹、本文引註及參考文獻均橫式書寫,引註採同頁註方式,作者姓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體育學系碩士班 鄭健源所指導 徐昊宇的 我國跆拳道代表隊在國際賽規則更迭前後之成就與困境—以2010年為分界 (2021),提出註腳參考文獻差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跆拳道、電子計分系統、規則。

而第二篇論文實踐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吳榮昌所指導 王仁偉的 我國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訊息宣告效果之研究 (2001),提出因為有 金融控股公司、事件分析法、跨業經營、綜合銀行、交叉行銷、一站購足、規模經濟、範疇經濟、事件日的重點而找出了 註腳參考文獻差別的解答。

最後網站標準的論文格式:Harvard,APA,Oxford參考格式 - 人人焦點則補充:寫論文需要固定格式:涵蓋了論文字體,行距,標題,結構和參考文獻風格。 ... 這兩個系統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Oxford論文格式有註腳,在論文的每頁頁尾放置引用,需要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註腳參考文獻差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康德論自由:道德自由、法權自由與人的尊嚴

為了解決註腳參考文獻差別的問題,作者張雪珠 這樣論述:

  自由的核心概念在康德的建構中,除了奠定了道德法則與法權法則的普遍性、必然性與約束性之外,它還有一個軸心的關鍵作用,居間連結道德哲學與法權哲學。自由是實踐哲學的基本概念,藉此設定,康德業已以不言而喻的必然方式,將法權哲學的法權論,與倫理學的德行論,一併歸編列於道德哲學的大系統之內。這樣一個大系統的建構,反過來使法權哲學的法權論能夠具有道德形上學的向度,從外在的強制法,通過意念的反思建立德行,成為可能。再透過理性本體之自由理念的溯源,自由基本人權明確顯示的,即是「人作為人」不可冒犯的尊嚴。在康德通過道德法則的理性事實證成自由理念的客觀真實性之後,我們可以合理地倒反過來,從存

有的觀點來鳥瞰他的道德哲學的這整個系統的基本架構,是透過一個核心作用的統籌運用:從作為核心的自由概念出發,一方面「縱向貫徹」,另外一方面「橫向一致」,動態交錯地開展出來。

我國跆拳道代表隊在國際賽規則更迭前後之成就與困境—以2010年為分界

為了解決註腳參考文獻差別的問題,作者徐昊宇 這樣論述:

  我國跆拳道曾在2000年至2008年三屆奧運間,每一屆都至少摘下兩面獎牌,在2004年雅典奧運時,更是奪下了一日雙金的榮光,使得跆拳道運動受到媒體更多注意。但在2010年以後,國際跆拳道規則為求計分更公正與科學,將電子護具投入於比賽之中,使得跆拳道比賽的方式與2010年有巨大的差別。  除了電子護具投入以外,世跆盟為求比賽精采度提高,更具有觀賞性,多次修改規則,讓選手有動機在比賽中做出具有難度的上端與轉身動作,另外在犯規的部分,做出了更明確的判罰標準以及放寬手「推」對手的動作,還有正拳得分,讓跆拳道競技成為全身性的對抗,而非只有使用腳部攻擊。  在2010年廣州亞運使用電子護具後,我國在

亞運的排名首度跌出四強,且在倫敦奧運時,首次無法拿下滿額的參賽權外,2016里約奧運全體選手皆抱憾而歸,中斷了我國選手每一屆奧運都可以拿下獎牌的紀錄。2017茂朱世錦賽拿回一面銀牌後,2019曼徹斯特世錦賽我國代表隊無功而返,顯示我國跆拳道代表隊,在改以電子護具計分後,競爭力有下滑的趨勢。  現今電子護具的競賽中,我國選手對於歐美選手強勢主動的打法明顯適應不良,且身體對抗程度偏弱,在競賽中因體能不足常有被逆轉的狀況,未來我國選手除增強體能與身體對抗性以外,必須加強持續進攻,擴大領先差距的觀念,並以一個奧運週期聘請一位專門執掌國家隊訓練與整合的總教練,主責國家隊訓練以及各階段選手的整合、選材以及

培訓。

法律的顏色:一段被遺忘的美國政府種族隔離史

為了解決註腳參考文獻差別的問題,作者(美)理查•羅斯坦 這樣論述:

如果我們將美國的種族比作一件用許多布片拼綴而成的百衲衣,那麼非裔美國人群體無疑是其中*醒目的一塊黑色補丁。非裔美國人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非洲奴隸貿易時期,因而在美國這個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國家,他們飽受歧視,並於隨後漫長的歲月中遭到各種各樣的苛待乃至壓迫,其中就包括種族居住隔離。 大都會地區的種族居住隔離向來是美國社會的痼疾。這段沉痛歷史的真相曾昭然若揭,卻甚少有人願意直面過去。如今,人們似乎仍然普遍持有這樣一種錯誤的想法:以種族為標準的城市分區規劃因“事實上的”種族隔離而形成,是個人偏見、收入差異或銀行和房地產公司等私立機構的行為之結果。美國住房政策領域的重量級人物理查·羅斯坦力圖推翻上述謬論

,通過查閱大量檔案、挖掘珍貴檔及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耗時10年,*終完成了這部集大成之作。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和資料真實記錄了美國種族隔離區內發生的無數令人悲憤交加的故事,詳盡闡述了20世紀中葉聯邦政府如何利用公共政策絲毫不加掩飾地蓄意強化種族居住隔離,無可辯駁地證實了美國延續至今的歧視性居住模式恰恰是由“法律上的”種族隔離導致的,並揭露了其對經濟與教育公平、司法公正造成的巨大破壞。 近年來,弗格森、巴爾的摩等地的暴力事件再次將這個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帶回到普羅大眾的視線裡,而其根因有且只有種族歧視。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幾時才能成為現實?羅斯坦以質樸但有力的文字呼籲讀者重新審視這段被世人拋諸腦

後的歷史,並認為美國政府有義務糾正並彌補這一違憲性過錯。   理查·羅斯坦(Richard Rothstein) 美國歷史學家、學者,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全美有色人種協進會法律辯護基金會瑟古德·馬歇爾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哈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曾於1999—2002年間擔任《紐約時報》國民教育專欄作家。 羅斯坦的學術研究重點是美國住房政策和教育領域的種族隔離史,曾廣泛發表以種族平等和教育為主題的演講。已出版《我們曾走之路:美國學生成績的假與真》《階級與學校:以社會、經濟和教育改革縮小“黑”“白”學生之成績差距》《評分制教育:取得問責

權》等多部著作,最新力作《法律的顏色:一段被遺忘的美國政府種族隔離史》於2017年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非虛構類長名單。   前言 第1章 如果三藩市是,那麼到處都是? 3 第2章 公房,黑人聚居區 19 第3章 種族區劃 45 第4章 “居者有其屋” 67 第5章 私人協議,政府執行 89 第6章 白人群飛 107 第7章 國稅局的支援及監管機構的姑息 117 第8章 地方策略 135 第9章 政府默許的暴力 163 第10章 收入抑制 181 第11章 向前看,向後看 209 第12章 考慮補救 229 後記 253 常見問題 259 作者記與致謝 282 注釋 296 參

考文獻 348 圖片來源 381   從2014年到2016年這段時間,當弗格森、巴爾的摩、密爾沃基或夏洛特等地發生騷亂並引起我們的注意時,多數人會覺得自己瞭解這些種族隔離區,知道這裡的犯罪活動、暴力、憤怒和貧窮如何形成。我們說他們從事實上被隔離,說這是私人行為的結果,而不是由於法律的效力或政府的決策。 我們告訴自己,“事實上的”種族隔離(defactosegregation)有多種原因。當非裔美國人搬進弗格森這樣的社區後,一些持有種族歧視觀念的白人家庭決定離開;此後,黑人家庭的數量不斷上升,社區的品質隨之下降,然後就出現了“白人群飛”(whiteflight)的現象。房

地產仲介引導白人避開黑人社區,也引導黑人避開白人社區。銀行表達歧視的方式是“畫紅線”,即拒絕為非裔美國人提供貸款,或迫使他們接受條件極為苛刻的次級貸款。就整體而言,非裔美國人所受的教育不足以讓他們獲得充裕的收入以居住在住戶多為白人的近郊區,因此,他們仍在城區聚居。另外,黑人家庭也傾向于和其他黑人家庭居住在一起。 以上所有事情都不失真實,但它們只是真相的一小部分,被湮沒在遠比它們更重要的事實之下:直到20世紀只剩下1/4時,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始終以明確的種族政策界定白人應該住在哪裡,非裔美國人又該住在哪裡。美國北部、南部、中西部和西部地區目前的居住隔離並非個人選擇或原本用心良苦的法律法規造成的

意外後果,而是毫不掩飾、清楚明白地在美國每個大都會地區實施種族隔離的公共政策之結果。這一政策系統性很強,力度很大,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如果沒有政府蓄意實施的種族隔離,其他導致隔離的因素——個人歧視、白人群飛、房地產仲介的引導、銀行的貸款歧視、收入差異及自我隔離——仍會存在,但表現出來的機會就少多了。有目的性的政府行為造成的隔離可不是“事實上的”種族隔離。更確切地說,在法庭上,這叫“‘法律上的’種族隔離”(dejuresegregation),即由法律和公共政策造成的種族隔離。 由政府行為造成的種族居住隔離違犯了美國的憲法及人權法案。開國元勳制定的第五修正案使公民免受聯邦政府的不公待遇。美國內

戰後不久即正式通過的第十三修正案禁止蓄奴,或者就整體而言,禁止將非裔美國人視為二等公民;而同樣是內戰後通過的第十四修正案則禁止各州或地方政府不公正、不平等地對待民眾。 大多數讀者都明白,第五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適用於由政府造成的居住隔離。不允許非裔美國人享受適用于白人的住房補貼的做法顯然已經構成不公正待遇,而且,如果向來如此,則已經到了嚴重違犯憲法的程度。但是,居住隔離也違犯了第十三修正案,這可能有些出人意料。我們通常認為第十三修正案只是廢除了奴隸制——第十三修正案的第一款確實如此,第二款則授予國會強制執行第一款中規定的權力。1866年,國會通過了民權法案,以此強制廢除奴隸制,該法案禁止任何

延續奴隸制特點的行為。使非裔美國人淪為二等公民的行為,如住房方面的種族歧視,也在禁止範圍之內。 但是到了1883年,最高法院駁回了國會關於強制執行第十三修正案之許可權的解讀。法庭同意該修正案第二款授予國會“批准通過任何對廢除美國境內所有奴隸制之標誌與事件必要或有益的法律”的權力,但法庭並不認為將一部分人排除在住房市場之外是奴隸制的“標誌或事件”。因此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這些維護民權法案的行為一直被忽視。然而如今,多數美國人都明白,對非裔美國人的偏見和苛待並非憑空出現。支持種族歧視的陳規和態度植根於奴隸制度,而美國正是在奴隸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現在我們大多數人會認為國會的判斷正確,同

意這一點也在情理之中。國會認為,禁止非裔美國人購買或租住像樣住房的行為是仍視其為二等公民的表現,是奴隸制的殘餘。現在,同樣容易理解的是,人們明白,如果政府積極推廣居住隔離,那麼它就沒有遵守第十三修正案對奴隸制及其殘餘的禁止性規定。這一解釋並不牽強。實際上,它與最高法院1968年最終通過的司法解釋非常接近,有力地推翻了1883年的判決。1965年,約瑟夫·李·鐘斯(JosephLeeJones)及其妻芭芭拉·喬·鐘斯(BarbaraJoJones)對阿爾弗雷德·H.梅耶公司(AlfredH.MayerCompany)提起訴訟。梅耶公司是聖路易斯(St.Louis)的一家開發商,他們拒絕向這對夫妻

出售住房,僅僅因為鐘斯先生是黑人。3年後,最高法院支持鐘斯夫婦的訴求,認定1866年民權法案的聲明——住房歧視是奴隸制的殘餘影響——有效,而這正是第十三修正案授權國會根除的。iv法律的顏色但是由於一次歷史偶然事件,無論是政策制定者還是公眾,甚至連民權宣導人士都沒有對鐘斯訴梅耶公司案(Jonesv.Mayer)判決的意義予以重視。在最高法院宣佈其判決的兩個月前,國會通過了《公平住房法》(FairHousingAct),該法案隨後由林登·貝恩斯·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儘管1866年的法律判定住房歧視違憲,但它並未賦予政府執行權。《公平住房法》規定政府

可以適度執行,而民權組織也是利用這部法律而非之前的法令,對住房歧視發起挑戰。但是在他們發起挑戰時,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住房歧視並非在1968年才變得不合法,自1866年以來,這樣的歧視一直是不合法的。其實,在這102年的時間裡,住房歧視不僅不合法,而且是憲法責令消除的奴隸制的標誌,卻一直被強加於某些群體之上。 本書講的就是20世紀中葉實施的、旨在強化種族居住隔離的持續性政府政策。阻止非裔美國人和白人混居的具體政府行為很多,我把這樣的行為歸為“違憲行為”。我這樣做實際上背離了廣為接受的觀點——一種行為只有在最高法院裁定其違憲時方可稱為違憲行為。在1954年之前,很少有美國人會認為學校裡的種族

隔離是合乎憲法規定的,因為最高法院禁止這樣的行為。實際上,種族隔離一直是違憲的,儘管最高法院中的多數派在誤導之下錯誤地忽視了這一點。 但是,即使全民一致認為政府政策導致了一種違憲的、法律上的居住隔離制度,也並不意味著訴訟能夠補救這種局面進行補救。雖然大多數非裔美國人在這種法律認定的體制下飽受痛苦,但是他們卻沒法以訴訟案件所要求的特殊性明確說出自己到底具體在哪個方面成為受害人。比如,很多非裔“二戰”老兵沒有申請政府擔保的抵押貸款來購買郊區住房,因為他們知道退伍軍人管理局會以其種族為由拒絕他們的申請,所以即便申請也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這些退伍軍人並沒有像白人退伍軍人一樣因房屋淨值升值而獲得財

富,他們的後代也不能像白人退伍軍人的後代一樣繼承這些財富。因為繼承的財富較少,現在的非裔美國人不像同齡的白人那樣有能力進入好的大學。就算現在這些非裔後代中有人得知,其祖父輩不得不在擁擠的城市地區租住公寓的原因是聯邦政府違犯憲法和法律規定,禁止銀行給非裔美國人貸款,他們仍然沒有資格提起訴訟,也說不出該向哪一方來追回賠償。對於最高法院執迷不悟堅持贊成的政策,通常是沒有司法上的補救措施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於這樣的違法行為,憲法沒有要求補救。實施補救要通過我們選舉產生的代表來執行憲法。 我們未能意識到自己與“法律上的”種族隔離所造成的嚴重而持久的影響共存,因此就無須面對憲法所要求的扭轉這一局面的義務

。“法律上的”種族隔離仍然存在,如果這麼說沒錯的話,那麼廢除種族隔離就不僅僅是可取的政策,還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憲法義務和道德義務。如果我們想稱我們的國家為憲政民主國家,那麼“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可不是合理的做法。 住房方面的種族隔離不僅是以前蓄奴的南部邦聯的專案,而且是20世紀聯邦政府的全國性專案,是由美國最具自由思想的領袖們策劃實施的。我們的官方種族隔離體系並非由某一條將非裔美國人局限在特定社區的法律規定造成。實際上,大量明確具有種族隔離色彩的法律、法規和政府行為合力打造了全國範圍內的城市聚居區(ghetto)體系,這樣的聚居區週邊環繞的是白人居住的近郊住宅區。個體的種族歧視也起了一定作用,

但如果政府沒有欣然接受並強化歧視,其影響會大打折扣。 半個世紀以前,“法律上的”種族隔離的真相就已經為世人所周知,但是自那時起,我們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歷史記憶,並自我安慰,相信所有的一切要麼事出偶然,要麼是誤導之下的私人偏見。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最高法院多數派一直在推廣“事實上的”種族隔離的錯誤觀念,而這現在已經為常規思維所接受,自由派和保守派在這一點上倒是所見略同。 當民權組織提起訴訟,要求廢止底特律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時,轉捩點出現了。原告意識到,如果底特律的白人兒童屈指可數,那就根本談不上廢止學校的種族隔離,他們認為,補救方案不但應涵蓋非裔人口眾多的城區,還要包括白人近郊住宅區。19

74年,最高法院以5票對4票的投票結果駁回了上訴。多數派認為,因為政府在近郊住宅區的政策並沒有造成底特律學校的種族隔離,近郊住宅區就不能包括在補救方案中。大法官波特·斯圖爾特(Potter Stewart)解釋說,黑人學生集中在城區,而不是散佈在底特律各近郊住宅區,這是由於“各種不可知、或許也無從得知的因素,如人口遷入、出生率、經濟變化或私人種族顧慮的累積等”。他得出結論:“憲法不會允許聯邦法庭有試圖改變這一局面的行為,除非事實表明國家或其政治區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種局面的存在。在本案中,沒有任何記錄表明,底特律學校的人口種族構成或底特律市區內及附近區域的居住模式主要由政府行為導致。” 大

法官斯圖爾特的評論中有一點讓人頗感不安:原告民權組織的確提供了證據,證明底特律城區及周邊地區的居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行為導致。雖然初審法官支持他們的觀點,但是大法官斯圖爾特及其同僚決定無視甚至否認此類證據的存在。**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史蒂芬·J.羅斯(Stephen J.Roth)的觀點被最高法院否定,他從這一證據中得出的結論是:“不管是政府、個人還是機構所遵循的政策,都對社區的構成有持續影響,並且這一影響在當前仍有體現——我們知道,選擇居住地是發生頻率相對較低的事件。多年以來,聯邦住宅管理局(FHA)和退伍軍人管理局(VA)公開建議並提倡維持‘和諧的’社區,即種族和經濟上的和諧。當時所造成

的局面仍在繼續。”羅斯法官強烈要求承認其他因素也涉及在內,我們“無須將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官員及各部門行為的影響最小化,亦無須將貸款機構和房地產公司行為的影響最小化,他們的行為形成並維護了種族隔離的居住模式,而這導致了學校的種族隔離。”另,本書未標明“譯者注”或“編者注”的註腳均為原注。 這種對美國種族歷史的失實陳述,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蓄意的視而不見,成為美國法律體系下的共識,這在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於2007年寫下的一份判決書中再次得到了表達。他的觀點是,禁止路易斯維爾和西雅圖的學區把學生的種族作為學校適度融合計畫的一部分。每個學區允許學生選擇他們想進的學校,但如

果一所學校剩餘的學位有限,學區將接受有助於學校種族平衡的學生。換句話說,如果學校以白人學生為主,黑人學生會得到准入優先權,而白人學生則會被以黑人為主的學校優先接受。 這位首席大法官提到,這些城市的住房安排具有種族同質性,這導致社區學校的學生也具有種族同質性。他認為,種族隔離社區的形成可能是“社會歧視”的結果,但是糾正“並非源於(政府)自身行為”的歧視永遠不能成為制定符合憲法規定、有種族意識的補救措施的理由。“對我們的法律體系而言,由政府行為造成的種族隔離與其他因素造成的種族失衡之間的區別一直都很重要……如果一個地方的(種族不平衡)不是政府行為的結果,而是個人選擇造成的,這種不平衡就沒有任何憲

政意蘊”。他的結論是,因為路易斯維爾和西雅圖學校中的種族隔離是由個人選擇造成的,所以應當禁止學區有意識地採取某些措施來扭轉這種隔離。 1992年,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Anthony Kennedy)曾處理過一起涉及佐治亞州學校種族隔離的案子。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引用了他對該案的裁定。 在判決書中,甘迺迪法官寫道:“在我們的社會、學校中確實(殘)留著政府法令造成的種族隔離。過去對黑人權利的侵害和由政府或以政府的名義施加的不公待遇是相當棘手的歷史事實。歷史上的棘手事實揮之不去,繼續存在。我們雖不能逃避歷史,但也無須在確定法律責任時過分誇大其後果。種族隔離的殘留……可能非常微妙、難以捉摸,但這樣的殘

留是真實存在的,與正在糾正的法律上的不當行為有著因果關係。但是,人口結構造成的族群變化並不總是與法律上的侵權行為有真實、本質的聯繫。”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推翻由甘迺迪大法官表達並為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及其同事所認可的這一過於輕鬆愉快的觀點——國家犯下的過失與我們身邊所見的居住隔離鮮有因果關聯。本書將用證據表明,帶有明顯種族傾向、造成大都會地區種族隔離的政府政策並不是殘留物,既不微妙也不難以捉摸,其控制力足以造成目前我們在社區及學校中所看到的“法律上的”種族隔離。本書的核心觀點是,非裔美國人被違憲剝奪了融入中產階級社區的方法與權利,正因這種剝奪行為是在政府支持下進行的,所以國家有義務對此進行補救。

很多法學家都對“法律上的”種族隔離與“事實上的”種族隔離之間的區別持有一定程度的懷疑。他們認為,在私人歧視行為普遍存在的地方,公共政策造成的歧視無法與“社會歧視”區別開來。比如,如果一個社區存在白人逃離非裔美國人居住區域的慣例,那麼其力量之強大將無異於成文法律。無論是公共政策歧視還是社會歧視,表達的都是被這些學者稱為“結構性種族主義”(structural racism)的概念,即在美國國內,即使不是大多數,起碼也有許多機構的行事方式都對非裔美國人不利。這些學者認為,試圖理清這些機構的種族差別性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源於個體歧視,又在多大程度上源於公共歧視的行為是毫無意義的。他們說,無論幾十年前

歧視由何種原因引發,政府都有義務糾正結構性種族主義。 這些學者的說法可能是對的,但是,在本書中,我並不會採納他們的思路。恰恰相反,我所採用的是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和他的同事、前任及可能的繼承者所持的狹義法律理論。他們同意,按照憲法規定,我們雖然沒有義務糾正私人歧視造成的種族隔離,但有義務補救政府支持的隔離行為所造成的影響。我接受他們的說法。本書與他們在理論上沒有任何分歧,有分歧之處在於他們提出的事實。有些人,如法官,認為憲法要求補救政府支持下的種族隔離行為,但大多數種族隔離並不屬於此類。我希望讓這些人看到,羅伯茨大法官及其同僚對他們所掌握事實的理解是錯誤的。大多數種族隔離行為的確屬於政府支持下的

公開明確的行為。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想就措辭方面說幾句:我將會頻繁提到(其實我已經在這麼做了)我們做過的事情或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指的是所有人——整個美國人群體。本書並沒有把白人看作滋事者,把黑人看作受害者。身為這個民主國家的公民,我們——我們所有人,包括白人、黑人、拉美裔、亞裔、美洲原住民和其他人,共同肩負著促進憲法的實施並糾正過去犯下的、影響仍在持續的違法行為的責任。我們中很少有人是推動種族隔離制度持續下去的人或被剝削程度最深者的直系後代。非裔美國人不能像等待一件禮物那樣等著過去的不平等待遇得到補償,而美國白人作為一個整體也並不負有對非裔美國人進行補償的義務。我們,我們所有人,對

我們自己負有這樣的責任。身為美國公民,不管我們或我們的祖先通過何種途徑獲取這一身份,現在,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的一員。 過去幾十年裡,我們創造了一些委婉的說法來幫助忘卻國家是怎樣對非裔美國公民進行種族隔離的。我們說到聚居區的時候會感到尷尬,這個詞准確地描述了這樣一種社區——政府不但讓少數族裔集中居住在這裡,而且設立重重障礙阻止他們離開。我們毫不猶豫地承認,東歐的猶太人被迫住在聚居區中,在那裡,他們的機會非常有限,很難甚至完全不可能離開。但是,當我們在這個國家遇到類似的社區時,我們小心翼翼地稱之為“內城”(inner city),其實誰都知道我們是什麼意思。 (當富裕的白人將同一片地理區域中產階

級化時,我們並不會把這些白人劃為內城家庭。)現在,我們羞於承認這個國家將非裔美國人限定在聚居區內。在此之前,種族關係的分析家,無論是非裔分析家還是白人分析家,都一直用“聚居區”這個詞來描述低收入非裔美國人社區,他們的用詞非常準確。這些社區在公共政策的推動下形成,不但缺少機會,而且障礙重重,難以離開。還沒有另外的詞能簡潔地囊括所有這些特點,所以我將使用這個詞。 我們也發明了其他委婉的說法,如此一來,文雅階層就不用直面種族排斥的歷史了。當我們想到白人就讀的學校中鮮有非裔美國人所引發的問題時,我們說我們在尋求“多元化”(diversity),而不是種族融合。當我們想假裝這個國家並沒有用一種專門針對

非裔美國人的種族隔離制度孤立他們的時候,我們散佈他們只是另一種“有色人種”(people of color)的說法。我力圖避免這種措辭。 因為我們的主流文化傾向於認為非裔美國人低人一等,所以我們用以描述他們的詞彙,不管一開始看上去多麼高貴莊嚴,最後聽起來總像在表達輕蔑。非裔美國人對此提出抗議,堅持使用新的術語,我們最後也接受了新的說法,但這些說法似乎也暗含了卑微之意。因此,到了20世紀初,美國所有居於次要地位的種族都被稱為“有色人種。後來,我們開始考慮稱非裔美國人為“尼格羅人”(Negro),一開始用的是小寫的n,後來才開始用大寫的N。這個詞後來被“黑人”(black)所取代,後者似乎被廣泛

接受,經久不衰。今天我們意識到“非裔美國人”才是最合適的說法。在接下來的篇章中,這個詞將是我使用最為頻繁的詞,但我有時候也會使用“黑人”一詞,在描述歷史事件時,我偶爾會用到“尼格羅人”一詞,在用到這個詞時,我所表達的尊重和這個詞在早期所享有的完全一樣。我們不能被措辭的變化分散注意力,應該注意到其下隱藏的真相:在這個國家,我們建立了一種等級制度,非裔美國人因為政府明確的種族歧視政策而一直受到剝削,遭受地理上的隔離。雖然今天這些政策大都已經不再執行,但政府卻從未就此做出補救,而且其影響仍持續存在。  

我國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訊息宣告效果之研究

為了解決註腳參考文獻差別的問題,作者王仁偉 這樣論述:

自從1991年放寬新銀行設立開始,金融自由化、國際化仍是支配當前金融市場發展的主要潮流;然而當時國內也掀起一股籌設新銀行的熱潮;但是好景不常,就用中興銀行負責人的話下一個簡單的註腳:「開設銀行是我一生最大的錯誤。」自然而然銀行業「金飯碗」的光芒黯淡不少。國內金融問題盤根錯節,主管當局為穩定金融秩序、改善金融體質、健全金融環境、防阻債信不良機構再度引發金融危機等,成立許多規避與預防的機制;因此,也成為金融改革過程中最重要且亟需解決的環節。 參酌美、日兩國金融改革的經驗,為了強化國際競爭力,允許國內金融機構採用金融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方式進行跨業

經營;美國方面:在1999年11月15日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Gramm—Leach—Biley Act),允許銀行、證券、保險等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組織型態跨業經營;日本方面:在1997年修訂「獨占禁止法」及通過「整備法」等,准許金融機構以金融控股公司方式經營跨業;再看歐洲,也早已實行綜合銀行制度,可以確定跨業經營已成為世界潮流趨勢。我國於2001年6月27日立法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同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目前財政部已經核准14家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導入交叉行銷(Cross—Selling)、一站購足(One Stop Shopping)等經營方式,以達到增加規模經濟(Econo

my of Scale)和範疇經濟(Economy of Scope)之目的,讓處在困頓許久的金融環境,再次燃起一股新的生命力。 本文首先探討我國目前已核准14家的金融控股公司,做一個基本現況的了解,然後運用事件分析法(Event Study Method),研究事件一:金融控股公司法的通過,事件二:金融控股公司核准設立,事件三:金融控股公司掛牌上市,這三個事件日是否帶來訊息效果之影響。然而,我國股市結構以散戶為主體,通常有所謂:消息面的資訊常常引領基本面的走勢,就金融控股公司的相關事件,能否對投資大眾產生顯著的正面效果,也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動力。

研究結果發現,在事件三:金融控股公司掛牌上市宣告當日,其平均異常報酬有顯著正向的反應;又累積異常報酬圖中發現,事件一:金融控股公司法的通過,因為該法案尚未通過之前,事件的訊息已經明顯曝光,所以,研究結果呈現事件宣告日前,訊息提前反應極為顯著,與實際現況相符,其餘的研究結果,並沒有顯著反應各類型之訊息宣告。總之,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投資大眾對於相關的訊息,是有所期待,只有強度上的差別而已。 關鍵字:金融控股公司、跨業經營、綜合銀行、交叉行銷、一站購足、規模經濟、範疇經濟、事件分析法、事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