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飛行傘意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另外網站花蓮飛行傘墜落後續受傷大陸遊客已進行手術 - Q傳媒也說明:花蓮 萬榮鄉明利村10日發生飛行傘墜落意外,造成教練王田明身亡,陶姓大陸游客受傷住院。花蓮慈濟醫院12日表示,陶某頸、胸、腰椎均移位,已進行了 ...

大仁科技大學 休閒運動管理系休閒事業管理碩士班 王智永所指導 陳信記的 花蓮地區飛行傘活動參與者知覺風險、知覺勝任及流暢體驗之研究 (2019),提出花蓮飛行傘意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飛行傘、知覺風險、知覺勝任、流暢體驗。

最後網站影》花蓮再傳陸客飛行傘意外縣府:無從開罰則補充:飛行傘 業者王田明(57歲),10日一早帶著1名陸客在明利村山區飛行時,疑遭遇強風受困30多米高的高壓電塔,警消到場時王男和陸籍乘客雙雙躺在傘布旁,其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花蓮飛行傘意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花蓮飛行傘意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花蓮地區飛行傘活動參與者知覺風險、知覺勝任及流暢體驗之研究

為了解決花蓮飛行傘意外的問題,作者陳信記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花蓮地區飛行傘活動參與者知覺風險、知覺勝任與流暢體驗之間的影響關係,本研究進行的時間為2020年3月7日至5月24日,以問卷調查方式於花蓮地區五個飛行傘基地進行立意抽樣,共發出問卷369份,無效問卷12份,有效問卷為357份,有效問卷率為96.7%。所得問卷資料經統計分析後獲得結論重點如下:一、花蓮地區飛行傘活動參與者以年輕、未婚、服務業、軍公教為主。二、在知覺風險的構面中以「功能風險」得分為最高,推論原因為花蓮地區飛行傘活動參與者主要的活動目的是體驗並享受藉由飛行傘遨翔天空的快感,是故對飛行傘是不是可能會出問題,或是飛行傘活動可能無法達到參與者事前預期的目標目的

,會感到比較擔心。三、在知覺勝任的構面中以「特定知覺勝任」得分較高,推論原因為花蓮地區飛行傘活動參與者並非主要的飛行傘操控者,參與者可以勝任較為簡單的飛行傘任務。四、在流暢體驗的構面中以「自成性的經驗」得分為最高,推論原因為飛行傘活動體驗非常珍貴,飛行、遨翔於天際更是一般人的夢想,且花蓮地區業者服務消費者非常周到,讓參與者體驗後感受非常滿意。五、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飛行傘活動參與者在知覺風險、知覺勝任及流暢體驗上有部分顯著性差異。六、飛行傘活動參與者其知覺風險會負向顯著影響流暢體驗。七、飛行傘活動參與者其知覺勝任會正向顯著影響流暢體驗。八、飛行傘活動參與者其知覺風險會負向顯著影響知覺勝任。

依據本研究之結果,向花蓮縣政府及飛行傘活動業者提出在活動行銷、活動安全與活動勝任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作為花蓮縣政府施政及業者經營時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