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原住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潘姓原住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莊華堂寫的 水鄉 和林修澈的 台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九歌 和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所出版 。

國立臺北大學 歷史學系 洪健榮所指導 劉芳亭的 清代臺灣「民番通婚」的再思考 (2020),提出潘姓原住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清代臺灣、原住民、通婚、原漢關係、論述建構。

而第二篇論文靜宜大學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何淑熏所指導 陳平兒的 張達京後代子孫之研究:以祭祀公業張五合為論述中心 (2017),提出因為有 張達京、張五合、祭祀公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潘姓原住民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潘姓原住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水鄉

為了解決潘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莊華堂 這樣論述:

  傳說中,那是一片豐饒肥美的大地,但是,「浮動的島」帶來了陌生人,似乎也帶來了壟罩未來的陰影......   三百年前的台北,還是座煙波浩渺的大湖,以及環繞著大湖的豐饒肥美的土地,和榛莽未開的山林。在此生活的人們,不需耕作、開墾,食物俯拾即是。可是與世無爭的生活,卻因為來自遠方的金毛人與紅毛人的統治,以及渡過黑水溝的漢人擅自干預,而產生變化。   出生不明的混血兒金毛阿豹,為了躲避血腥屠殺與官兵追殺,逃到淡水河岸八里坌,意外發現自己的身世,成為部落頭目。但是「會打雷的浮島」帶來了陌生的唐山人,覬覦這片豐饒富庶且未經開墾的土地。阿豹與兒子拉雅兒經不起唐山商人一再請求,於是帶著他們深入傳說中

的大草原。溯河而上是驚險萬分的旅程,可是讓阿豹與族人心裡浮現莫名不安的,卻是隱藏在陌生人笑臉之下的真正意圖……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甚麼。只是變化一旦邁開了腳步,就把人遠遠甩在背後……   長期投注地方史的作家莊華堂,這次以小說帶領讀者回到三百年前的台北。全書結合史實與考察資料,透過生動的文字、栩栩如生的敘述,精準的推敲、想像,重現許多許多年以前水鄉台北的河川生態及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樣貌。 本書特色   ★文獻中毫無生命的紀錄,在作者的筆下,三百年前的水鄉台北,化為清晰且生動的原始住民生活景象。 作者簡介 莊華堂   桃園縣新屋人。深耕地方的文史工作者,曾任耕莘寫作總幹事、優劇場行政總監,

執導拍攝公視《後山平埔誌》、《台灣福佬客》紀錄片。現任新北市大河文化協會執行長、採茶文化工作室負責人。   長期將精力投注在文字及地方文史的結合,作品包含小說、童話與報導文學,曾獲文建會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台北縣文學獎等。著有《土地公廟》、《大水柴》、《巴賽風雲》、《慾望草原》,少年讀物《台灣的河流》、《紅毛古力》,及地方文史專書《平潭春秋》、《土匪窟的故事》等。

清代臺灣「民番通婚」的再思考

為了解決潘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劉芳亭 這樣論述:

  討論到清代臺灣的「民番通婚」問題,多以「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為主要印象。「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原因,常見的解釋為:清代因渡臺規定繁瑣,移民又多以男性為主,造成漢人來臺後男女比例懸殊,因而與番人女性通婚(以平埔族為主)。民番通婚後所引申出的問題則包括漢人入主番社後強佔番人土地;平埔族女性多嫁給漢人,使平埔族男性失去婚配對象,造成平埔族群的消失等等。但臺灣社會的民番通婚,未必只有如此的狀況。  本文首先以官書檔案釐清清代官員如何描述臺灣社會的民番通婚,且帶有特定的刻板印象來看待臺灣社會的民番關係。清代官員認為來臺漢人「奸惡狡詐」,易對其他族群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認為番人愚蠢無知,對漢人的欺侮毫

不自知。這樣的族群關係想像,也影響了清代官員看待民番通婚的視角,認為漢人一定是基於特定目的而娶番婦。爾後這些描述被日治時期的學者繼承,形成一種學術論述。  其次,本文運用民間古文契書與族譜資料、西方旅行者的紀錄,以及日治時期學者們的田野調查紀錄,發現臺灣社會的民番通婚有各種可能,並非只有漢人男性與番人女性通婚一種模式。除了漢男與番女的婚配,還有番男與漢女的婚配。且在通婚的狀況中,除了原住民男女各自與漢人婚配之外,有些原住民部落會只讓單一性別與漢人婚配,甚至有些原住民部落不與漢人婚配。各個部落會因不同地區、社會關係、時間發展而有不同的選擇。  最後,民番通婚的議題之所以形成「議題」始於清代,但這

個議題並非只是「過去」的議題。近年來生物基因研究以「原漢通婚」為背景,作出「臺灣人粗估有85%的非原住民可能至少帶有一個原住民基因」的論述,而這個原住民基因的來源,通常被認為是來自「原住民母親」。這樣的研究成為臺灣國族議題的重要證據,用以證明臺灣與中國不同,且強化了民番通婚就是漢人男性娶番女的印象。  在通婚的議題中,原住民女性所扮演的角色非常複雜。在清代,原住民女性在殖民論述中往往是被凝視的對象,跨文化中介融合的角色,甚至背負著族群消失的責任。這些論述背後的邏輯,無非是展現漢人的優越性。在當代,原住民女性成為建構「臺灣不同血緣」的要角,這種看似重視原住民女性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實際上背後還

是那套漢人優越的價值觀。原住民女性在通婚的議題中沒有自主的論述空間,卻被應用於各種議題,她們依舊是論述中被操作的客體。

台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

為了解決潘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林修澈 這樣論述:

係以田野調查資料,配合早期的台灣文獻史料,將活躍於新竹中港溪上游的賽夏族群,建植完整的歷史,起自上古傳說,迄於當代,旁及相關習俗論述,為「台灣原住民史」十五篇之一。

張達京後代子孫之研究:以祭祀公業張五合為論述中心

為了解決潘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陳平兒 這樣論述:

對中部平原之開發,首推翹楚為「張達京」,著墨「張達京」者大部分關注於割地換水及開鑿葫蘆墩圳,但其「張達京派下子孫」是如何運用「公產」來成立祭祀公業及釐清「祭祀公業張五合與張五合之關係」…等之論述則寡,筆者試著以現有學術論點、田野調查、張達京派下各祭祀公業、新出土文獻、古文書、家譜…等盤根錯節的資料中釐清其箇中枝節。綜述相關資料得知張達京派下之四個祭祀公業,其張五合祭祀公業成員涵蓋了張達京派下的三個祭祀公業(張萬春、張七貴、張兩美)。然而一般認為創設張五合祭祀公業是第11世張達京的五個第12世的兒子,本文經由相關古文書…等資料申論後,應為第15世後代子孫為設立人,為祭祀張達京五個夫人為享祀人所

設立之祭祀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