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 公學校 課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史研究所 蔡錦堂所指導 陳昱誌的 日治後期的地方社會教化—以竹南街鹽館前部落為中心 (2015),提出日治時期 公學校 課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教化、戰爭時期、皇民鍊成所、國語講習所、勤行報國青年隊、勤勞奉仕、青年團、竹南街、鹽館前部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所) 梁忠銘所指導 林育辰的 臺灣推行國語運動對英語教育政策的啟示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國語運動、英語教育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日治時期 公學校 課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日治時期 公學校 課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治後期的地方社會教化—以竹南街鹽館前部落為中心

為了解決日治時期 公學校 課表的問題,作者陳昱誌 這樣論述:

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中央政府為填補兵員的不足,決定於1945年在臺灣實施徵兵制。由此,總督府在1944年對舊有社會教化機構略作調整後,便更名成立了皇民鍊成所等多個青年鍊成機構,強化對臺灣男、女青年的鍊成與教化。然而總督府這樣的權宜之舉,顯示在惡劣的局勢下,似已無從容規劃的餘裕。為培育適當的教化人員,總督府以1930年代為因應後期對社會教化人員需求的成長而設立的勤行報國青年隊,作為訓練指導員的機構。然而觀察勤行報國青年隊的主要活動內容,受訓期間最重要的活動是每天的勤勞奉仕任務,在任務之餘才接受學科教育,顯示此機構更接近勤勞奉仕體制的一環,而非專職的指導員訓練機構。本文有幸取得鹽館前皇民鍊成所的

《出席簿》、《日誌》與《教案簿》,藉由分析這些史料,因而得以理解鹽館前皇民鍊成所的運作狀況。鹽館前皇民鍊成所的學生多為當地的女性失學青年,其家庭背景多從事農業或小本商業。由於學生也必須參與後方生產,故為維持生產的穩定,鹽館前皇民鍊成所選在每日的夜間進行2小時的授課。授課內容以國民科的「國語」及「修身與公民」最為重要。其中僅國語課在授課之初教授基礎的日語知識,其後的課程均著重於教導學生維持後方秩序需要的觀念,以及涵養學生的愛國精神,要求學生應盡力為國效忠,希望以此教化出得以負擔戰時任務的後方女性青年。然而由於每日上課時間僅有2小時,以及因戰爭導致無法穩定地授課,使得鹽館前皇民鍊成所的總授課時數相

當短暫。在此狀況下,鹽館前皇民鍊成所從設立之初,便已經難以提供一個穩定的教化環境。隨著日本的投降,皇民鍊成所便在開所的隔年,結束其17個月的運作。

臺灣推行國語運動對英語教育政策的啟示之研究

為了解決日治時期 公學校 課表的問題,作者林育辰 這樣論述:

戰後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其推行國語的主要措施有:一、各政府機關廣設國語補習班;二、設立國語推行機構;三、禁日語。而後中華民國遷臺,在臺推行國語的手段愈趨嚴厲,除了延續戰後的措施外,也開始對方言有所限制。規定師生在學校的任何活動一律使用國語,講方言者將遭受處罰。甚至連基督教以方言撰寫的聖經也被查禁,被迫改用國語版聖經傳教。西元1987年臺灣解嚴以後,國語運動進入尾聲,鄉土語言於西元2000年公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列為小學必修課程,破除了「學校一律使用國語」的規定。臺灣的各種語言逐漸取得較平等的地位。總結這40年的國語運動,其結果是成功的,國語成為臺灣的主流語

言。 進入21世紀,英語變得十分重要,政府於西元2002年以及西元2008年,提出增進國家整體競爭力的大型計劃,分別是「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與「愛臺12建設」。兩項計畫中,都包含提升國人英語能力的目標。其主要的方向為「營造英語環境」,以吸引外資進駐,並且藉由英語環境提升國人的英語能力。總括10年來推行英語的成效,其結果差強人意,國人的英語能力雖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然而上升幅度比不上與臺灣競爭激烈的南韓;且臺灣目前仍未營造出英語環境,國人少有機會使用英語。顯見國人的英語能力尚有提升空間。 國語運動的部分措施或許可以作為提升國人英語能力的參考,筆者建議如下:一、設立英語推行

機構;二、政府機關廣設英語補習班;三、師資培育課程中加入英語科,並規定必須通過英語考試才能取得教師資格;四、增加小學英語課程時數;五、某些科目以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