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南誠品地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敦南誠品地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曉南寫的 香港舊書店地圖(增訂版) 和蕾秋.喬伊斯的 街角那家唱片行(博客來獨家限量.台灣黑膠地圖收藏盒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诚品书店(敦南店)也說明:诚品 书店(敦南店)攻略,包含诚品书店(敦南店)门票、地址等实用信息,由真实蜂蜂亲历诚品书店(敦南店)点评分诚品书店(敦南店)游览攻略经验,景点图片,来诚品书店(敦南店)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聯 和馬可孛羅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 楊智景所指導 黃宣榕的 林斯諺本格推理小說書寫策略研究 (2020),提出敦南誠品地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林斯諺、推理小說、在地化、異托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王鈺婷所指導 黃毓純的 流動情境:論張惠菁的文學作品與專欄 (2019),提出因為有 張惠菁、流動情境、專欄、媒介的重點而找出了 敦南誠品地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誠品敦南店】《一頁台北》取景地全球首間24小時書店5月關閉則補充:台灣大型連鎖書店誠品大受台灣人以及港人喜歡,2015年更獲得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一共有17家書店入選,台北敦南誠品書店更是其一,加上台北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敦南誠品地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香港舊書店地圖(增訂版)

為了解決敦南誠品地點的問題,作者黃曉南 這樣論述:

  資訊科技日新千里,隨時代進步書種繁多,於一片書海競爭之中,大部分書籍於一般書店上架不久,可能從此沉入歷史長河,遭到冷待甚至退書。     幸運是舊書店(亦即二手書店)為它們提供寄居場所,部分書籍亦因而重生,幾經波折終於遇上伯樂,被所愛之人帶歸家。     正因舊書店極具意義,本書作者走訪十五間香港舊書店,娓娓道來它們歷史緣由、特色和吸引力,為讀者呈現出一幅「香港舊書店地圖」,散發濃濃書香。     *增訂版新增了附錄五間書店及後記

敦南誠品地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宅文化解析的[堯P大宅問]單元又來啦!
本集要為大家帶來有關【任天堂明星大亂鬥Super Smash Bros. Ultimate】的介紹
想知道這款全球銷售量爆高的格鬥遊戲到底是在玩什麼東西嗎?
那肯定別錯過這集的精彩詳解內容喔!
--
快來訂閱【Goldfish Brain金魚腦】: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T5gtQU5rX8sUQnZaBqiVw

快來訂閱【Crispy Fried ABC 鹽酥英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sJVaqMX97EU8SOhtaKXgw
--
【拳頭邦普聚會空間FistBump】:
https://www.facebook.com/FieryFistBump/

【2020 Fist Bump International 賽事資訊包】
-活動時間:2020年1月12號 10:00入場|11:00開打|19:30結束
-活動地點:Carry Studio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12樓
-觀賞票價:免費開放入場

==========交通資訊==========
-Carry Studio位於敦南金融大樓12樓(於敦南誠品旁)
-捷運:忠孝敦化站6號出口 步行約3分鐘
-Google map:https://goo.gl/maps/qq4oL7vmR2RViDKj7
-賽程表連結:
https://smash.gg/tournament/fist-bump-international/events/ultimate-singles/brackets
-比賽直播連結:
https://www.twitch.tv/scl_channel
--

阿布雷主辦YouTuber盃任天堂明星大亂鬥!誰才是YT界亂鬥之王? | ABULA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oLkkJWvRA&t=113s

【整人】看大亂鬥神人打爆Jerry|金魚腦 Goldfish Bra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xeRKmVPeA
--

馬上訂閱ABuLae►►https://goo.gl/SafbJb
ABuLae的FB►►https://goo.gl/mzy84n
ABuLae的IG►►https://bit.ly/2S468es

商業合作、宣傳、工作事宜請聯繫官方信箱
►►[email protected]


#堯P大宅問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真以為這遊戲真的有這麼簡單可愛嗎

林斯諺本格推理小說書寫策略研究

為了解決敦南誠品地點的問題,作者黃宣榕 這樣論述:

論文以林斯諺的本格推理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論述分為「書寫策略的承接與融合」、「本格推理的在地印象」、「異托邦視角下的空間作用」三個部分,研究林斯諺自本格復興時期至今的本格推理書寫策略,新舊本格推理作品中呈現的在地化元素,以及以異托邦視角看本格推理小說空間下對於角色與時間的作用。首先從2000年後台灣推理文學場域的本格復興發展為角度切入,關注人狼城推理文學獎主導的推理美學標準如何與林斯諺的本格推理小說書寫相互連結,以及探討林斯諺在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投稿作品書寫風格上有何種轉變,再細究作家的本格推理小說中的謎團、詭計、推理、情節又有何種特殊性。其次探究林斯諺如何形塑林若平探案系列中偵探的形象,

其形象又會如何反應在推理敘事中,偵探本身的職業又如何與台灣在地相關。而本格推理小說的在地化討論,此章也分為兩部分:一是針對其林斯諺早期本格推理小說中意圖呈現的在地化書寫,對於其相關評論進行討論,二是舊作翻新的同一部作品中配角改動的前後差異,以及試圖比較在地化元素的呈現方式。接著透過傅柯的異托邦(hétérotopie)的空間概念,探究林斯諺兩部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作品《無名之女》與《馬雅任務》中的不同空間呈現,而擁有異托邦特質的空間又如何輔助角色重構自我與認同,並討論在異托邦空間中的角色與時間原有的邊界如何被模糊化。最後試圖透過林斯諺的本格推理作品,回應台灣推理小說自2000年後以來發展至今的創

作瓶頸,以及嘗試替林斯諺在台灣推理文學場域中的定位。

街角那家唱片行(博客來獨家限量.台灣黑膠地圖收藏盒版)

為了解決敦南誠品地點的問題,作者蕾秋.喬伊斯 這樣論述:

用音樂癒合人生中的大小傷口,讓文字解開生活裡的煩惱憂愁 一個關於傾聽與感受、因愛選擇勇敢的故事 「她的小說為每個受過傷的人而寫」,暖心療癒作家蕾秋.喬伊斯再推話題新作 一出版旋即空降英美暢銷文學榜,溫馨感人更勝全球百萬暢銷書《一個人的朝聖》 台灣知名小說家、作家、音樂人、媒體人、書店從業人員齊聲推薦    ▍故事簡介 這個熱愛黑膠唱片、體型如熊一般的溫柔男人,擁有用音樂療癒人心的神奇能力,唯獨無法以同樣方法敲開自己封閉多年的心門。 那個總是穿豆綠色大衣、氣質出眾的美麗女子,舉手投足間盡是引人好奇的神祕,不多話的她似乎背負著難以說出口的晦暗過去。 此刻,他們在街角的那家唱片行相遇了……

 1988年,音樂CD剛剛問世,這個閃亮亮的小塑膠盤在全國各地銷售火熱。一條看似沒落的商店街上,一家小小卻明亮的唱片行裡充斥著五花八門的音樂,不管是孤獨、失眠、傷心或是漂流無依的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專屬於自己的歌曲與專輯──因為熱愛黑膠的店主人法蘭克就像醫師一樣,能準確地用音樂治癒每個來向他求助的人,同時讓原本死氣沉沉的街坊有了全新活力,每個鄰居都喜歡法蘭克。  某天,名叫伊爾莎的美麗女子行經唱片行,請求法蘭克教她什麼是音樂,也從此走進了他的生命。一開始,法蘭克想逃避,但很快地被這個總是穿綠色外套、眼睛就像黑膠唱片一樣黑的神祕女性深深吸引。兩人之間開始有了某種聯繫,街坊好友都看得出來他們

彼此有好感。法蘭克總是試著幫助別人,但是他自己呢?伊爾莎似乎扯動了他塵封已久的舊傷口,想忘掉的過去彷彿又開始追著他來…… 這是一本有關音樂、有關愛、有關癒療——以及最重要的,一本有關跨越藩籬,並且不要畏懼未知的小說。 ──作者蕾秋.喬伊斯寫給台灣讀者的話(節錄)   ♪♪♪ 博客來獨家限量.台灣黑膠地圖收藏盒版 設計說明 ♪♪♪ 仿黑膠唱片包裝盒,用細緻的F浪瓦楞紙收藏《街角那家唱片行》 不傷手的圓角裁切、不上膠的卡榫設計,為的是攤開書盒後的訊息傳遞 呈現出台灣為數不多、有販售或陳列黑膠唱片的地點 那兒不只有樂音繚繞,還有等待你前去發掘的點滴故事 ▍國外媒體好評 ♪ 喬伊斯的書寫

就像歌曲一般簡單易懂,而且牢牢掌握了希望這個元素。 ──《觀察家報》 ♪ 一部美麗的小說,一帖滋養靈魂的補藥,一場愉悅滿溢的閱讀。 ──《鄰居家的上帝》作者喬安娜・坎儂 ♪ 蕾秋.喬伊斯是個說故事能手,筆下的平凡人物被賦予尊嚴與希望。她擅寫人性,在這本新作《街角那家唱片行》也不例外,猶如播放一首充滿仁慈與歡笑的動人情歌。 ──《當時,上帝是一隻兔子》作者莎拉.溫曼 ♪ 蕾秋.喬伊斯以精緻靈巧的筆觸,描繪出一群舉止古怪的人物,你會忍不住愛上他們。 ──Johnnie Walker(英國著名DJ,獲大英帝國員佐勳章MBE) ▍台灣名家推薦 小說家/作家 李明璁、陳雨航、陳栢青、楊隸亞、

蔡智恆 音樂人/媒體人 小樹(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莫昭平(Openbook台灣閱讀推進協會理事長)、黃威融(資深編輯人)、劉軒(資深DJ暨廣播節目主持人)、譚光磊(版權經紀人) 書店從業人員 郭正偉(讀字書店店長)、陳正菁(浮光書店店長)、葉嘉寶(誠品敦南音樂館店長)、劉盈萱(金石堂網路書店PM)、蔡瑞珊(青鳥書店店長、作家)、羅素萍(晃晃書店店主) ♪ 書裡的角色說:「所有音樂都該附上健康警語。」除此之外,不要相信任何宣稱自己熱愛音樂,家中卻沒有半張藏樂與書,把串流當自來水用的傢伙。能聊點音樂的,就算品味南轅北轍,可以是朋友了。若對方還對音樂有點追尋,別在意性格多古

怪,請務必把他放在人生更重要的位置。歲月為證,也許某日你們將會成為彼此的救贖。 ──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小樹 ♪ 這本小說因此有著穿越時空的魔力。由音樂串連起的情感與認同,從故事裡虛構到生活中真實的「街角那家唱片行」無限延伸,通達人心深處。 ──社會學家、作家李明璁 ♪ 那些與開一家店相關、難以言說的奇異風景,都被發現了、寫下來了;每個平凡無奇的日常都藉此說滿深刻的愛。 ──讀字書店店長郭正偉 ♪ 這首歌可以挽救你的墮落沉淪,治癒你的心碎寂寞。強烈推薦:讀小說的同時,一起服用音樂。 ──浮光書店店長陳正菁 ♪ 這位「全世界最溫暖的男子」能夠憑直覺閱讀人們內心無可言說的痛苦

或寂寞,然後推薦足以療癒人心的音樂。當然,愛情也可以。愛情使她找回了自己,卻使他放棄(和被放棄)了原本的人生。《街角那家唱片行》是個拯救行動,也是一個如何修補人生的故事。 ──作家陳雨航 ♪ 我們之所以遇到一首歌或一張專輯,跟購買的場所、認識的朋友、實體的設計、誰誰誰介紹都有關。那些音樂是存在過的青春,是真實的人生。 ──資深編輯人黃威融 ♪ 看完書都想成為他唱片行的忠實顧客,期待每次到訪時他會幫我挑選哪一張唱片來為我此刻的心情發聲。 ──誠品敦南音樂館店長葉嘉寶 ♪ 《街角那家唱片行》正是如此,一曲又一曲,相連成音樂島。遙遠彼岸的氣味、記憶中過時的美學始終千呼萬喚,「即便在樂曲結束之後

,它仍繼續棲息體內,永不湮逝。」 ──作家楊隸亞 ♪ 跟著故事的腳步,會不禁想聽聽法蘭克究竟推薦了什麼音樂,他對音樂的形容很有趣,會讓人想跟著一頭栽進音樂的世界中。是一本看了讓人覺得放鬆且愉快的書籍。 ──金石堂網路書店PM劉盈萱 ♪ 身為一位喜歡聽各種曲風的音樂愛好者,讀這部小說真的像是遇到了一個知音。故事中的唱片行老闆所提供的不同類型音樂的推薦,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讓我一邊在閱讀,一邊忍不住上網找歌!它有感人的劇情、有音樂、有歷史、有靈魂......花點時間,走進街角的這家唱片行吧!你會很高興你這麼做的。 ──資深DJ暨廣播節目主持人劉軒 ♪ 《街角那家唱片行》是一本小說,有音樂、有

愛情、有一股懷舊的氣息。往深處探尋,會看到絲線般纏繞的情感,隱藏其中的是熱情、愛戀、創傷、奉獻,連接起故事中或主要或次要的角色,串接起過去與現在甚至未來,透過語言轉譯以及紙張或螢幕接上正在閱讀的你。這是故事的動人魅力,書寫者與閱讀者都能愉快享受的美好經驗。 ──作家蔡智恆 ♪ 就像我在經營一間小書店,總是聽見有人說,好懷念1989年時的書店味道啊,我們能否回到過去?或者更該用心珍視現在,每個年代的每個街角,都有這麼一個可以安置靈魂的好地方。 ──青鳥書店店長、作家蔡瑞珊 ♪ 看到章節也是音樂曲目時覺得好有趣,一一對應著溫柔而動人的故事,音樂在我的生活中和書一樣重要,失意失戀孤獨的時候,透過

它療癒總能找到心裡的缺。 ──晃晃書店店主羅素萍 作者簡介蕾秋.喬伊斯Rachel Joyce蕾秋.喬伊斯曾經是位演員,於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英國國家劇院以及與你同行劇團擔任要角,之後轉為劇本創作,二十年間撰寫超過二十齣BBC Radio 4原創廣播劇與經典文學改編劇劇本,獲獎無數。2012年轉而創作小說,首部作品《一個人的朝聖》出版前便已售出二十多國版權,上市後榮登《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第一名、受英國國家書籍大獎年度作家獎肯定,並曾獲大英國協書籍獎與曼布克文學獎提名,在國際間廣受歡迎。後續推出的《昆妮的情歌》、《完美》以及一系列相互交織的短篇小說集《冬雪花園與其他故事》,也都深受讀者喜愛,作

品已被翻譯為三十六種語言出版。目前與家人居住在英國格魯斯特郡。譯者簡介劉曉樺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會計所碩士。熱愛故事中的驚悚與暴力,但希望現實世界大同和平。譯作包括《帕迪多街車站》、《魔像與精靈》、《金翅雀》、《階梯之城》、《洛基福音書》等。個人部落格:kayhua725.blogspot.com 寫給台灣讀者的話 A面:一九八八年一月 1 只喜歡蕭邦的男人 2 〈喔不,那人不會是我寶貝〉 3 〈神奇的力量〉 4 聯合街上的商店 5 暈倒的女子 6 靜默的魔力 7 《四季》 8 紅髮神父 9 綠色手提包的難題 10 弦樂慢板 11 〈大雨將至〉 12 再會,告別了,晚

安 13 巴哈的眼睛 14 別了,麵包師傅(麵包師傅,再會) 15 〈我會活下去〉 16 邁爾士的靴子 17 《開始吧!》 18 彌賽亞 B面:一九八八年二月 19 「救命!」 20 《月光奏鳴曲》 21 美麗的豆綠色大衣 22 〈難忘之夜〉 23 〈銀色機器〉 24 《聖禱》 25 《這就是放克》 26 〈為你祈禱〉 27 〈天知道我有多悲慘〉 28 白遼士的洋裝 29 一王雙后 C面:一九八八年,春 30 〈我不愛他〉 31 《黑豹》 電影主題曲 32 雨滴 33 〈起來吧,捍衛你的權利〉 34 抗爭之歌 35 〈別相信我的話〉 36 安魂曲 37 伊爾莎.布勞克曼的真實來歷 38 哈

利路亞 39 兩隻天鵝 D面:二○○九年 40 《四季》 41 聯合街 42 〈昨晚一名DJ救了我〉 43 哈利路亞! 44 快閃! 隱藏曲目 作者後記 【繁體中文版獨家收錄】寫給台灣讀者的話 就像許多事一樣,這部小說的起點也是源自好幾個地方,其中之一是間店,另一個原因則是失眠。 我和丈夫帶著我們年輕的小家庭搬離倫敦,起初一切都十分美好,直到他發現自己夜裡睡不著覺。(可能是因為太安靜了,我也不知道。)我們試了些常見的偏方,像是喝洋甘菊茶或吃天然藥草成分的安眠錠,但沒有一樣奏效。然後,有一天,我們經過附近城市的一間唱片行,決定進去看看。我先生隨口說了他晚上睡不著,老闆不久後便帶著張CD

重新現身,信誓旦旦地說它能幫助他入睡。(這時候,其他幾名原本都安安靜靜不曾開口的顧客也跟著舉起了手,說他們也有失眠的困擾。)結果成功了,真的管用,我先生放了CD來聽,那晚,他睡著了。這間唱片行的老闆似乎天賦異稟,知道他人需要什麼樣的音樂。我不知道這法子對其他客人是否同樣管用,但我生性樂觀,願意這麼認為。 之後,我們又去了那間唱片行好幾次。我先生——對現代音樂如數家珍,但對古典樂一無所知——開始聽起巴哈、舒伯特,然後是叔本華。後來有段時間我們變得相當忙碌——試著要在家庭生活和工作間尋求平衡,在此同時,串流音樂也方興未艾,因此我們有好一段時間沒再去過那間唱片行。 等到我們在次前往時,那間唱片行

已不復存在,門窗緊閉,窗邊還躺著些死蒼蠅。我們覺得糟透了——好像有什麼東西悄悄被奪走了一樣。就是那一天,我明白自己必須寫下這故事,將那間店重新召喚回人世。 我不是音樂家,所以這對我來說其實是個野心龐大的計畫。一開始,我覺得自己必須閱讀、聆聽所有我找得到的樂曲,結果我錯了——因為我最後得到的比較像是一疊文獻,而非小說。想要尋得我心裡那本有關音樂的小說,唯一的方法就是戴上耳機,躺在地上——就像法蘭克要他客人做的那樣——然後用心去聽。而且不能一邊洗碗或一面開車一面聽,必須放下手邊所有事,心無旁鶩地聆聽。現在的生活步調如此快速,我們似乎都已忘了專注聆聽的藝術。 於是,我戴著耳機,躺在地上,聽著邁爾

士.戴維斯的音樂,看見變成了腳掌的魚;聆聽巴哈時,眼前浮現了最精細複雜的機械與齒輪;聽布萊恩.威爾森演唱〈不,卡洛琳〉時,我看見了心碎(還有一頭剪壞的頭髮)。我無法肯定地說,其他人聽這些音樂時,眼前是否也會浮現同樣的畫面,但這並非重點。重要的是,我要以「我」的身分寫下一篇有關音樂的故事,而非其他人;重要的是去打破那些疆界。 因為音樂就是如此。它與文學不同,音符不像是「狗」或「房子」這樣的字彙,並不意味某種具體的存在。音樂超脫於時間,超脫於意識,就如同它也超脫於語言的限制和文化的藩籬。它會滲透至肌膚之下,如同夢境一般,打從體內深處向外傳達訊息。只要我們聆聽,就能聽見它們想要訴說的話。音樂還能療

癒我們。你能聽,我也能聽,無論你我來自何方,無論我們今早做了何事,我們都同樣能夠理解,並攜手走過一段共同的旅程。 此外,我也想將這本書獻給獨立商店——那些可以讓你找到意外之喜的地方。一間好的店不只關乎買,還有逛、看、觸摸、聆聽、與其他人共處在一個空間下的經驗;同樣道理,一個好的店主也就像是收藏了許多珍奇與必需品的館長一樣。過去這幾年來,我去了許多書店與唱片行,有件事想提醒大家:下載很容易,但那並不代表你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在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一樣東西不是消耗品;即便不與人往來,也還是能做許多事,而這令我憂心不已。 所以,這是一本有關音樂、有關愛、有關癒療——以及最重要的,一本有關跨越藩籬

,並且不要畏懼未知的小說。 對了——假如你有興趣——那個幫助我先生入眠的音樂是佩羅坦的《聖禱》,它只有單一人聲,宛如鳥兒般越飛越高、越飛越高。我想,它能成功幫助我先生入眠,並非因為它所帶來的祥和平靜,而是因為它如此勇敢。它提醒了我們人類有多麼美麗。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需要時時提醒,不要遺忘。 誠心建議,試著去聽吧。 曾經,那兒有家唱片行。從外頭看上去,它就和任何一條荒街僻巷上的店鋪沒兩樣,門上沒有店名,櫥窗內也沒有展示唱片,只有玻璃上貼了張手繪海報,寫著:任何音樂應有盡有!!!歡迎入內!!僅售黑膠唱片!!若無營業,請電——但號碼多少就憑個人想像了,因為除了更多歡樂的驚嘆號外

,唯一能辨識的數字可能是「3」,也可能是「8」,還有兩個像是三角形的玩意兒。店裡擠得水洩不通,到處都是裝著各種轉速、尺寸、顏色唱片的紙箱,而且沒有一張唱片貼有標籤。老舊的櫃檯矗立店門右側,唱機擺在後方,兩側各占據著一間試聽間,只是它們看起來比較像會出現在臥室裡的衣櫃,而非一般的包廂。唱片行老闆坐在唱盤後,名叫法蘭克,身材魁梧,像熊一般溫柔高大,一面抽著菸,一面播放唱片。這家店時常開到深夜——可以想見,很多時候早晨沒有開張——樂聲繚繞、繽紛的燈光流轉盤旋,形形色色的人們在此尋找唱片。無論是古典、搖滾、爵士、藍調、龐克、重金屬,只要有出黑膠唱片,這間唱片行通通來者不拒。只要告訴法蘭克你想找什麼類型

的音樂,或直接告訴他你那天的心情,他就能當場替你找出最合適的唱片。這是他的專長,他的天賦。他知道別人需要什麼,即便對方自己毫無所覺。「要不要試試這個?」他將凌亂的棕髮往後一撥,說,「我有預感,你會喜歡的——」那兒有家唱片行。A面:一九八八年一月1 只喜歡蕭邦的男人法蘭克一如往常坐在唱盤後,一面抽菸,一面凝視窗外。午後,天色卻已近全黑。白晝幾乎稱不上白晝,氣溫驟降,屋外結起了冰霜,在街燈的照耀下,聯合街顯得晶瑩燦亮,空氣中有種憂鬱的藍調氛圍。街上的另外四間店都已打烊,但他打開了熔岩燈和電子壁爐。刺青師茉德站在櫃檯邊翻閱同人雜誌,安東尼神父摺了朵紙花。工讀生基特先前將店裡所有愛美蘿.哈里斯的唱片通

通收集了起來,現在趁著法蘭克不注意,悄悄按照字母順序排好。「我那都沒客人上門了。」茉德提高音量大喊。雖然法蘭克坐在後方,她人在前頭,但其實沒必要大呼小叫,聯合街上的商店都不過只有前廳大小。「你有在聽嗎?」「有啊。」「看起來不像。」法蘭克摘下耳機,揚起嘴角,感到笑紋爬滿面頰,眼角也起了褶皺。「看,我都有在聽啊。」

流動情境:論張惠菁的文學作品與專欄

為了解決敦南誠品地點的問題,作者黃毓純 這樣論述:

本研究試圖指出作家張惠菁在台灣文學場域的位置。張惠菁台大歷史學畢業後,公費留學於愛丁堡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讀博班時,獲取文學獎成為新生代作家,毅然決然放棄成為學者,而以創作為志,回台後,一邊工作一邊創作,其創作扣合其所面臨社會中之處境,本研究以包曼「液態現代性」為發想,提出「流動情境」為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之現代台灣社會景象。本研究藉由張惠菁的作家歷程、所處時代背景、文學作品,三者共構,描繪出其創作姿態與在文學場域中的位置。並指出其不同時期發表場域,以專欄為發表核心,展現出迥異傳播媒介之特性,有其差異之書寫策略。首先,留學愛丁堡時,發表於《新新聞周刊》「愛丁堡傳真」專欄文論,此時期創作小說獲

得文學獎,踏入文壇,成為新生代作家。再者,寫楊牧傳記,並有五年半時間發表《壹週刊》「步行書」專欄,展現其美學位置;後刊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專欄為小說雛形文章。最後,在中國工作時,發表至中國《上海壹周》「他城」後改名「給冥王星」專欄、香港《信報》「上海通訊」專欄、臺灣《蘋果日報》「啟稟娘娘」專欄,展現中港臺的跨文化傳播現象。故本研究最終指出,張惠菁面對流動情境所呈現之創作,為台灣文學中注入一股中介力量,並以流動姿態活躍於文壇,顯現其自我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