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玻璃耐熱溫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強化玻璃耐熱溫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步青寫的 熱處理爐前操作手冊 和張永彥的 塑膠模具設計學:理論、實務、製圖、設計(第六版)(附3D動畫光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耐熱玻璃的主要原料及玻璃的回收 - HARIO台灣官方網站也說明:耐熱 玻璃的原料是【珪砂、硼砂、硼酸、氧化鋁】等天然礦物精製而成。 ... 可耐急遽的溫度變化並可均勻地傳遞電磁波,因此適用於微波爐。 ... 種類, 強化玻璃. 特性.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出版社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機械與機電工程碩士班 馮奎智所指導 邱俊諺的 開發高溫Al2O3-B2O3-SiO2玻璃 應用於太空梭外層隔熱塗料 (2020),提出強化玻璃耐熱溫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太空梭、相變化、失透反應、熱裂。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奈米材料碩士班 陳景翔所指導 余陳台的 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無機粉體複合材料之製備與性質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玻璃纖維粉、滑石粉、碳酸鈣、複合材料的重點而找出了 強化玻璃耐熱溫度的解答。

最後網站自帶便當省錢新寵專家提醒挑選耐熱玻璃保安全則補充:強化玻璃 並非針對溫度強化,而是耐撞擊的強化,就如防彈玻璃的概念,並不表示能耐 ... 中國消費者協會研究報告也指出,耐熱玻璃含有耐熱性強的硼酸、矽酸成分,此類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強化玻璃耐熱溫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熱處理爐前操作手冊

為了解決強化玻璃耐熱溫度的問題,作者趙步青 這樣論述:

《熱處理爐前操作手冊》是一本熱處理工人必備的實用技術工具書。其主要內容包括:鋼的加熱與冷卻、結構鋼熱處理工藝、工具鋼熱處理工藝、鑄鋼和鑄鐵熱處理工藝、不銹鋼及耐熱鋼的熱處理工藝、鋼結硬質合金熱處理工藝、有色金屬熱處理工藝、功能材料及稀有金屬熱處理工藝。   此外,還簡單介紹了熱處理設備、熱工儀錶、熱處理安全與環保、鋼的火花鑒別等。本手冊採用全新的標準技術資料,綜合了國內外實用的熱處理技術,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資料翔實可靠、實用性廣、可操作性強。本手冊可供生產第一線的工人、技術人員閱讀和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對行銷人員、設計人員、管理者亦有實用價值。

開發高溫Al2O3-B2O3-SiO2玻璃 應用於太空梭外層隔熱塗料

為了解決強化玻璃耐熱溫度的問題,作者邱俊諺 這樣論述:

航太工業為國家重要發展方向,本計畫主要進行太空梭外層之耐熱玻璃塗層開發與研究,當通過大氣層時受到摩擦會產生高達1350 ℃ ~ 3500 ℃的高溫,玻璃塗層可以保護內層隔熱陶瓷層,共同發揮隔熱之效果。從過去文獻得知,硼矽酸鹽玻璃具有高軟化點,因此吾人團隊研發製作硼矽酸鹽與硼鋁矽酸鹽玻璃塗料,應用於太空梭外殼塗層。硼矽酸鹽玻璃主要以B2O3 / SiO2 的材料組成為基礎,設計5種不同B2O3-SiO2比例為 (簡稱BS系統) 進行DSC分析和實際燒結,玻璃轉移溫度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從 650 ℃提升來至750 ℃,但從XRD發現H3BO3

/ SiO2比例0.092時,玻璃在升溫過程從800 ℃到1200 ℃時,非晶質的SiO2,會產生失透現象 (Devitrification),形成高溫之方石英 (α-cristobalite) 相結構出現,並且當升溫溫度超過1300 ℃時,發現結晶面擇優方向從 (101) 往 (004) 生長,此過程之相變化造成體積改變,並從SEM觀察到嚴重之熱裂 (Thermal crack) 問題,此結果容易造成塗層崩裂,不利應用於飛行載具。進一步的,本團隊另外開發Al2O3-B2O3-SiO2玻璃 (簡稱BSA系統),利用BS系統最佳比例進行Al2O3重量百分比添加熔融玻璃,除了有效提高玻璃轉變溫度

Tg從750 ℃提升至1000 ℃,同時減少SiO2比例時,XRD結果顯示產生相演化 (Phase evolution),會從方石英轉變成微量之莫來石相 (Mullite),並且在不同溫度熱處理下,仍維持穩定之結構, 此結構可與隔熱層莫來石基板穩定匹配,並且SEM觀察表面,微觀呈現平滑並無熱裂產生,經由RAMAN分析為玻璃形態存在,同時Tg上升至1000 ℃以上,因此,此材料具有潛力運用於航太載具系統。

塑膠模具設計學:理論、實務、製圖、設計(第六版)(附3D動畫光碟)

為了解決強化玻璃耐熱溫度的問題,作者張永彥 這樣論述:

  本書是作者任教職訓中心塑膠模具養成訓練與塑膠模具設計夜間進修訓練班之多年使用的教材及本身現場(外商公司:光學部)之實作經驗與設計心得,再加上赴日研修塑膠模具製作與設計技術所編著而成。書中內容討論有關塑膠模具設計的各種相關問題,並深入介紹目前塑膠模具的核心─射出成形模具設計,從塑膠材料、成形品設計、模具設計、模具材料、熱處理再述及成形技術並配以豐富的圖表、照片、設計圖例,可供職業訓練、研究所、大學、科大、技術學院及職訓中心之機械、模具相關科系教學之用及業界技術人員研讀、參考、自修、設計之用。 第1章  塑膠概論 1.1 人類(humanity)與塑膠的關係 1.2 塑膠(plastics

)的定義 1.3 塑膠的通性 1.4 塑膠的分類 1.4-1 熱可塑性塑膠(thermo plastics) 1.4-2 熱硬化性塑膠(thermosetting plastics) 1.5 塑膠的中文名稱、簡稱及全名 1.6 主要熱可塑性塑膠之特性與用途 1.7 主要熱硬化性塑膠之特性及用途 1.8 塑膠的鑑別法(燃燒試驗flame test) 1.9 用為機械材料(mechanical materials)的塑膠 1.10 強化塑膠(FRP) 1.10-1 強化塑膠的用途 1.10-2 FRP及FRTP之性能比較 1.11 塑膠副資材(subsidiary materials) 1.11-

1 填充料(filler)、強化材(reinforcement)對塑膠性能 (specialty)之貢獻 1.12 塑膠與強化塑膠之性能(specialty) 1.13 塑膠之化學性能(chemical specialty) 1.14 工程塑膠(engineering plastics) 第2章  成形加工法概要 2.1 成形加工(molding)原理 2.1-1 可塑化(plasticization) 2.1-2 充填(filling) 2.1-3 冷卻(cooling) 2.2 成形加工法(molding method) 2.2-1 壓縮成形(compression molding) 2.

2-2 轉移成形(transfer molding) 2.2-3 射出成形(injection molding) 2.2-4 擠製成形(extrusion molding) 2.2-5 吹入成形(blow molding) 2.2-6 輪壓成形(calendering molding) 2.2-7 熱成形(thermo molding) 2.2-8 流動成形(fluidized molding) 2.2-9 發泡成形(foam molding) 2.2-10 積層成形(laminating molding) 2.2-11 各種塑膠成形法的比較 第3章  成形品設計 3.1 成形品設計(mold

ings design)原則 3.1-1 分模線(parting line)之選定 3.1-2 脫模斜度(draft) 3.1-3 肉厚(thickness) 3.1-4 補強(strenthen)與變形(deformation)之防止 3.1-5 凸轂(boss)之設計 3.1-6 孔(hole)之設計 3.1-7 成形螺紋(screw thread)及輥紋(rolling thread)之設計 3.1-8 埋入件(insert) 3.1-9 成形品設計要點改善 3.2 成形品加飾(embelish)的方法 第4章  成形品的品質 4.1 成形品的尺寸精度(dimension accurac

y) 4.1-1 成形品發生尺寸誤差(deviation)的原因 4.1-2 成形品的尺寸精度與模具構造(mold structure)的關係 4.1-3 成形收縮率(shrinkage) 4.1-4 成形品的尺寸公差(dimension tolerance) 4.2 塑膠成形品的實用物性(practical substance property) 4.2-1 一般的特色 4.2-2 耐熱(heat resistance)特性的重要性 4.3 成形品的機械性質(mechanical property) 4.3-1 機械性質與模具設計、成形方法等的關係 4.3-2 殘留應力(residual s

tress)導致成形品的破壞destructive) 4.4 成形品的熱處理(heat treatment)與吸濕(moisture absorption treatment)處理 4.4-1 退火(annealing) 4.4-2 吸濕處理(moisture absorption treatment) 第5章  射出成形用模具 5.1 射出成形用模具(injection mold)的種類 5.2 模具各部之名稱(name)及其功能(function) 5.2-1 射出成形用模具各部構件之名稱 5.2-2 模具各部構件(structural parts)之功能 5.3 流道系統(runner

system) 5.3-1 注道(sprue) 5.3-2 滯料部(slag well) 5.3-3 流道(runner) 5.3-4 澆口(gate) 5.3-5 澆口的種類 5.3-6 各類型澆口使用要點 5.3-7 各類型澆口之尺寸計算 5.3-8 流道與澆口的選擇基準 5.3-9 澆口平衡(BGV)與流道配置(OC配置) 5.3-10 排氣孔(air vent) 5.3-11 無流道模具(runnerless mold) 5.4 頂出機構(ejector mechanism) 5.4-1 成形品的頂出(moldings ejector) 5.4-2 點狀澆口之流道部的頂出 5.4-3 

兩段頂出(two stage ejector) 5.4-4 兩段頂出之定位(locate)及行程調節(stroke regulate) 5.4-5 頂出機構超前退回(previous return) 5.5 Undercut處理 5.6 有螺紋(screw thread)的成形品(moldings)之處理方法 5.6-1 螺紋部的脫模處理 5.6-2 旋轉部之驅動(drive)方式 5.7 模具的溫度控制(temperature control) 5.7-1 溫度控制的必要性(necessity) 5.7-2 溫度控制的理論要素(theory element) 5.7-3 模具的冷卻(coll

ing)和加熱(heating) 5.7-4 冷卻管路(water channel或colling channel)的分佈 5.7-5 冷卻管路實例(example) 5.7-6 無流道模具(runnerless mold)之溫度控制 5.8 模具材料(mold materials) 5.8-1 模具材料的種類和用途 5.8-2 模具材料之化學成份與機械性能 5.8-3 模具材料對照與硬度(hardness)換算 5.9 模具材料之熱處理(heat treatment)與表面處理(surface treatment) 5.9-1 模具材料用熱處理(heat treatment)概要 5.9-2

 模具材料的表面處理(surface treatment) 5.10 模具強度(strength)計算 5.10-1 型穴側壁(side wall)計算 5.10-2 承板之厚度(thickness)計算 5.10-3 心型側壁(side wall)計算 第6章  模具構造零件及尺寸規格 6.1 模具尺寸精度(mold dimension accuracy) 6.1-1 模具構造部(mold structure)的尺寸精度 6.1-2 模具一般尺寸公差(demension tolerance) 6.2 標準模座(mold base) 6.2-1 二板式標準模座(two plates mold

base)尺寸規格 6.2-2 點狀澆口用標準模座(point gate mold base)尺寸規格 6.3 模板(mold plate) 6.4 定位環(locate ring) 6.4-1 定位環尺寸規格 6.4-2 定位環之使用例 6.5 注道襯套(sprue bush) 6.5-1 形注道襯套尺寸規格 6.5-2 形注套襯套尺寸規格 6.5-3 注道襯套裝配孔之尺寸 6.5-4 注道襯套之使用例 6.6 導銷(guide pin)及導銷襯套(guide pin bush) 6.6-1 形導銷尺寸規格 6.6-2 形導銷尺寸規格 6.6-3 導銷裝配孔之尺寸 6.6-4 導銷襯套尺寸規

格 6.6-5 導銷襯套裝配孔之尺寸 6.6-6 導銷及導銷襯套之使用例 6.7 頂出銷(ejector pin) 6.7-1 頂出銷尺寸規格 6.7-2 頂出銷之裝配孔尺寸及使用例 6.8 頂出套筒(ejector sleeve) 6.8-1 頂出套筒尺寸規格 6.8-2 頂出套筒之裝配孔尺寸及使用例 6.9 回位銷(return pin) 6.9-1 回位銷尺寸規格 6.9-2 回位銷之裝配孔尺寸及使用例 6.10 注道抓銷(sprue snatch pin) 6.10-1 注道抓銷尺寸規格 6.10-2 注道抓銷之裝配孔尺寸及使用例 6.11 流道抓銷(runner snatch pin

) 6.11-1 流道抓銷尺寸規格 6.11-2 流道抓銷之使用例 6.12 停止銷(stop pin)之尺寸及使用例 6.13 斜角銷(angular pin) 6.13-1 斜角銷尺寸規格 6.13-2 斜角銷之裝配孔尺寸及定位角度 6.13-3 斜角銷作動之側向心型定位方法 6.14 斜角凸輪(angular cam) 6.14-1 斜角凸輪形狀 6.14-2 斜角凸輪作動之側向心型定位方法 6.15 側向心型(side core或slide core) 6.15-1 側向心型之形狀及滑動部尺寸 6.15-2 側向心型種類 6.15-3 側向心型導承塊(guide block)之形狀與滑

動部尺寸 6.15-4 滑動保持件(slide holder)之形狀與滑動部尺寸 6.15-5 側向心型導承塊與滑動保持件組合使用例 6.16 定位件(locking block)種類 6.17 側向心型定位裝置 6.17-1 側向心型定位方式及定位裝置尺寸 6.17-2 側向心型定位裝置使用例 6.18 拉桿(puller pin) 6.18-1 拉桿尺寸規格 6.18-2 拉桿使用例 6.19 連桿(link) 6.19-1 連桿尺寸 6.19-2 連桿用螺絲尺寸及使用例 6.20 拉桿(puller pin)及連桿(link)使用例 6.21 頂出板導銷(ejector guide pi

n) 6.21-1 頂出板導銷尺寸規格 6.21-2 頂出板導銷使用例 6.22 支座(support pillar)尺寸規格及使用例 6.23 頂出桿(ejector rod)尺寸規格及使用例 6.24 內六角沉頭螺絲(socket cap screw) 6.24-1 內六角沉頭螺絲尺寸規格 6.24-2 內六角沉頭螺絲裝配孔尺寸 6.25 螺旋彈簧(coil spring)使用例及回位銷彈簧(return pin coil spring)尺寸規格 6.26 吊環(eye bolt)尺寸規格 6.27 管用螺紋(pipe screw)尺寸 6.28 冷卻管路接頭(water janction

s) 6.28-1 標準形冷卻管路接頭 6.28-2 長形冷卻管路接頭(water janction) 6.28-3 冷卻管路接頭使用例 6.29 塞(tapered screw plug)尺寸及使用例 6.30 冷卻管路接頭及塞之裝配孔尺寸 6.31 O形環(O ring)及O形環槽尺寸 6.32 開閉器(parting lock set) 6.32-1 單行程開閉器尺寸 6.32-2 雙行程開閉器(parting lock set)使用例 第7章  模具加工法概要 7.1 模具構造零件(parts)加工 7.2 模具成形品部加工 7.3 模具加工流程(working process)與機械

設備(machine equipment) 7.4 特殊加工法(special working method) 7.5 整修(amendment)裝配(assembly)加工 7.6 模具的檢查(inspection) 7.6-1 工場(factory)檢查 7.6-2 試模(try mold)檢查 7.7 模具整修(amendment)保養(recuperation) 7.7-1 防鏽(rust resistance)與除油(oil removal) 7.7-2 模具修護(repair) 7.7-3 研磨劑(abrasive)與使用方 第8章  考慮加工性之設計 8.1 心型(core)、型

穴(cavity)的加工與組合 8.1-1 安裝於型模板盲孔(blind hole)的方法 8.1-2 安裝於型模板貫穿孔(through hole)的方法 8.2 模具構造部或成形品部考慮加工性的實例 8.2-1 分件(split)組合(assembly)改善加工性(machinability) 8.2-2 使機械加工(machine working)容易(easy)及簡化(simplification)的設計 8.2-3 簡化整修(amendment)、裝配(assembly)作業的設計 第9章  射出成形機 9.1 射出成形機(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的種類

9.2 射出裝置(injection equipment) 9.2-1 代表性射出裝置的構造與特色 9.2-2 螺桿(screw)式射出裝置的主要部份 9.2-3 排氣(air vent)式射出裝置 9.3 合模裝置(mold clamping equipment) 9.3-1 直壓(straight hydraulic)式合模裝置 9.3-2 肘節(toggle)式合模裝置 9.3-3 肘節直壓(toggle straight hydraulic)式合模裝置 9.4 成形品的頂出裝置(ejector equipment) 9.4-1 機械(machine)式頂出裝置 9.4-2 油壓(hyd

raulic)式頂出裝置 9.5 油壓裝置(hydraulic equipment) 9.5-1 油壓的基本知識 9.5-2 油壓缸(hydraulic cylinder) 9.5-3 油壓泵(hydraulic pump) 9.5-4 油壓閥(hydraulic valve) 9.5-5 蓄壓器(accumulater) 9.6 射出成形機的性能或大小的表示法 9.6-1 選擇射出成形機時的關鍵 9.6-2 關連成形品之大小者(成形能力) 9.6-3 關連模具之大小者(模具相關尺寸) 9.6-4 關連成形循環(molding cycle)者 第10章  射出成形機之周邊機器 10.1 何謂周

邊機器(surround machine) 10.2 關連成形材料(molding materials)的處理(treatment) 和供給者(feeder) 10.2-1 箱形乾燥機(box dryer)(恆溫槽) 10.2-2 漏斗乾燥機(hopper dryer) 10.2-3 漏斗進料器(hopper loader) 10.2-4 粉碎機(crusher) 10.3 關連製品的取出(take out)及其後處理(post treatment)者 10.3-1 製品的自動取出裝置 10.3-2 製品的落下確認(confirmation)裝置 10.3-3 輸送帶(transporter

belt或conveyer belt) 10.4 模具的溫度調整(adjustment)裝置 第11章  射出成形實務 11.1 成形材料流動特性的表示法 11.2 代表性塑膠材料的射出成形 11.2-1 結晶性(crystalline)塑膠的射出成形 11.2-2 非結晶性(amorphous)塑膠的射出成形 11.3 特殊材料的射出成形 11.3-1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TP)的射出成形 11.3-2 難燃性(flame resistance)塑膠的射出成形 11.3-3 低發泡(low foam)塑膠的射出成形 11.4 熱硬化性塑膠(thermosetting plastics)的射

出成形 11.4-1 熱硬化性塑膠之射出成形法概要 11.4-2 熱硬化性射出成形材料 11.4-3 熱硬化性塑膠之射出成形條件 11.4-4 熱硬化性塑膠的射出成形用模具 11.4-5 熱硬化性塑膠用射出成形機 11.5 成形材料的預備乾燥 11.5-1 預備乾燥(predrying)的重要性 11.5-2 預備乾燥的方法 11.6 成形材料的著色(coloring) 11.6-1 利用乾式著色劑的方法 11.6-2 利用著色料的方法 11.6-3 利用擠製機的方法 11.6-4 利用液狀著色劑的方法 11.7 換料作業(purging) 11.7-1 同一材料的換色 11.7-2 不同材料

的更換 11.7-3 換料作業實例 11.8 成形不良的原因(cause)及對策(improvement) 11.8-1 充填不足(short shot) 11.8-2 毛邊(burr)過剩 11.8-3 收縮下陷(sink mark) 11.8-4 氣泡(bubble) 11.8-5 破裂(cracking) 11.8-6 白化(blushing) 11.8-7 翹曲(warping)、扭曲(torsion) 11.8-8 熔合線(weld line) 11.8-9 流痕(flow mark) 11.8-10 噴流痕(jetting mark) 11.8-11 銀條(silver strea

k) 11.8-12 燒焦(burn mark) 11.8-13 黑條(black streak) 11.8-14 表面光澤不良(haze) 11.8-15 表面剝離(pelling) 11.9 射出成形工程(injection molding engineering)的控制方法 11.9-1 基本觀念 11.9-2 利用固態回路 11.9-3 何謂程式控制(program control) 11.9-4 電腦控制(computer control)射出成形工程 第12章  模具設計 12.1 模具設計(mold design)檢討事項 12.1-1 射出成形機形式的檢討 12.1-2 檢討所

用成形材料的性質 12.1-3 使用何種模具構造 12.1-4 成形品形狀外觀及尺寸的檢討 12.1-5 成形技術的檢討 12.2 模具設計的程序(process) 12.3 模具設計規範(regulation)與檢查表(inspection list) 12.4 高速化(high-speed)、自動化(automation)用模具設計 概要 12.4-1 高速化用模具設計 12.4-2 自動化模具設計 12.5 電腦輔助模具設計(computer aided mold design)實例 12.5-1 二板式直接澆口頂出銷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12.5-2 二板式側狀澆口頂出銷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12.5-3 二板式潛狀澆口套筒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12.5-4 二板式潛狀澆口頂出銷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12.5-5 三板式點狀澆口剝料板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12.5-6 二板式側向心型潛狀澆口頂出銷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12.5-7 二板式側向心型重疊澆口套筒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12.5-8 二板式重疊澆口頂出銷頂出方式模具設計

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無機粉體複合材料之製備與性質研究

為了解決強化玻璃耐熱溫度的問題,作者余陳台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旨在使用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和玻璃纖維粉(Glass fiber powder)、滑石粉(Talcum powder)、碳酸鈣(CaCO3,Calcium carbonate),經熔融混練機均勻混合形成奈米複合材料,再探討此奈米複合材料之加工製程、光學性質、物理性質、機械性質、熱性質及動態機械性質。實驗中所使用的高分子複合材料由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樹酯依比例添加玻璃纖維粉、滑石粉、碳酸鈣5、10、15phr放入熔融混練機混練(每100g的TPU:5g、10g、15g的玻璃纖維粉、滑石粉、碳酸鈣)之複合材料。探討添加不同

克數的玻璃纖維粉、滑石粉、碳酸鈣對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之複合材料的光譜分析(拉曼、FT-IR、XRD)、機械性質(抗張、耐衝擊、耐磨耗、硬度)、熱性質(TGA、VST、MI)和熱動態性質(DMA)。實驗結果得知,透過傅立葉紅外線光譜儀(FT-IR)觀察是否帶有目標官能基;熱重分析儀(TGA)無機粉體在試片中的含量;粒徑分析觀察三種無機粉體的粒徑大小;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出具有良好分散性能。添加玻璃纖維粉、滑石粉、碳酸鈣會提升此奈米複合材料之熱性質,耐熱性也提升更加顯著。在機械性質方面,抗張強度、耐衝擊強度、硬度也因玻璃纖維粉、滑石粉、碳酸鈣的添加而提升。因此本次研究顯示添加玻璃纖維粉、

滑石粉、碳酸鈣可以達到強化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無機粉體複合材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