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濱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宜蘭濱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萬春寫的 緣溪行 王萬春作品集 和戴寶村的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宜蘭民宿海天濱海休閒民宿-台灣官方網站也說明:房型, 平日, 假日 ; 雙人套房, 3,000, 3,500 ; 四人套房 (遠眺山景), 3,800, 4,500 ; 包棟(10人), 12,200, 14,500 ; 包層(8人), 7,000, 8,800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紅野畫廊 和玉山社所出版 。

國立宜蘭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李欣運所指導 洪文言的 遊憩型自行車道系統專案計畫執行管理程序之建構 (2010),提出宜蘭濱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行車遊憩、管理程序、綠色運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漁業科學研究所 陳章波所指導 陳佳宜的 海濱社區參與濕地保育之研究:以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為例 (2005),提出因為有 海濱社區、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工作坊、社區培力、濕地保育的重點而找出了 宜蘭濱海的解答。

最後網站宜蘭 濱海公路旁農地- HW房屋網/宜蘭縣壯圍鄉 ... - HouseWeb則補充:出售|宜蘭縣壯圍鄉|農地|757坪|♤宜蘭壯圍漂亮農地♤❣近濱海公路.到礁溪市區只要10分鐘❣地形漂亮、平坦,旁住家多❣景色優美❣歡迎來電預約賞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宜蘭濱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緣溪行 王萬春作品集

為了解決宜蘭濱海的問題,作者王萬春 這樣論述:

  藝術家王萬春2009年至2014年藝術創作畫冊。 作者簡介 王萬春   1956生於宜蘭,十七歲開始接觸繪畫,二十一歲進入國立藝專學習雕塑,三年後放棄雕塑的學習,開始修繪畫及音樂。 二十三歲開始第一次個展,至今個人展覽多次,其中以八十七年的「劇場風景」為其巔峰時期。   他的風格多變,演變的階梯明顯,創作中少有重複的模式,熟悉的套路總是令他厭倦,不斷的實驗、創新成了他一貫的風格取向,在這多向的風格中隱約有一種共通的樣貌,那就是—安靜、空靈、滄桑、疏離和無盡的漂泊感。還有些是源於他孤獨的天性,有些是對困頓生活的領悟,他運用電影剪輯的手法與中國造字的原理,結合成一套屬於他獨特的繪畫語言

,這氛圍雖有些冷僻、邊緣,但卻極富原創性,這也是他自始至終未曾改變的追求方向。   展歷     Wang, Wan-Chun(B.1956)     出生於台灣宜蘭蘇澳,國立藝專畢業     1980 美國新聞處個展     1983 台北,春之藝廊個展     1987 台北,永漢畫廊個展「劇場風景」     1989 台北,永漢畫廊個展「夜與黎明」     1989 台北,夜與黎明,春之藝廊     1990 高雄,串門畫廊個展     1991 台北,誠品畫廊個展     1992 台南,新心畫廊個展     1993 台北,台灣畫廊個展     2000 台北,漢雅軒畫廊個展,「視

像外的意象」     2004 台北,台北MOMA畫廊個展,「境與我」     2006 台北,台北其玟畫廊個展,「青春與激情的招魂術」     2007 北京,798藝術區D09—17個展     2008上海,五角廣場800號藝術空間     2011台中,紅野畫廊個展     2011台中,紅野畫廊個展,「緣溪行」 06  奧德賽與捕魚郎交換行舟:讀王萬春《緣溪行》 文/黃智溶 When Odysseus Swapped Boats with a Fisheman : an Essay for Wan-Chun Wang’ Painting “Strolling by

a Streamside” By Huang Chih Jung 08留白的靜思 孤寂與救贖 人生如夢亦能踏實的王萬春 文/黎巧倩 Pondering in Endless Space : Wan-Chun Wang’ Solitary life ,Real life By Viviane Lee 12 王萬春簡歷 Profile 14 油畫 Painting 78 剪紙 Paper-cut   奧德賽與捕魚郎交換行舟   ──讀王萬春《緣溪行》               ◎黃智溶   告訴我,繆斯,那位精明能幹者,   在攻破神聖的特洛伊城堡後,   飄零浪跡的經

歷。                   ───荷馬《奧德賽》   雖然,我無意將一個人的生命比喻成一條長河,但回想起,我們那一輩年輕時探索藝術,竟有一股如高江急峽般洶湧澎湃,波瀾壯闊,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氣勢。如今,隨著年歲的增長,這條歷經千巖萬壑的的溪流,已經開始和緩地漫延到草澤縱橫、魚鳥躲藏的出海口了。   當然,我們還能在畫家王萬春的畫面上,找到昔日荒誕怪異的人物與動物,孤寂陰翳的圖像,與精密微調壓縮的空間感。但似乎還有一彎潺潺溪流,或者一條細絲般銀白的海平面,隱隱約約、似有若無地,如掌紋般,出現在畫面的某些不顯眼的角落,它有時像蛇一樣潛潛溜過;有時,被阻擋在土堤外,只讓我們遙

聞幽細的浪濤聲。   就像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裡,那一位東晉太元時的捕魚郎,王萬春向我們暗示,他的人生已經飽飫了,兩岸繁花似錦的桃花源了,此時此刻,他是以一種優遊自在的心情來「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或者說,他以這種心情邀請觀者,進入他藝術世界裡繽紛的桃花源吧!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也常常是最暗藏生機勃發之處,在此支流密佈,河海交會的港口處,許多舟楫即將揚帆啟程,許多奧德賽即將出海冒險。   在此,我們轉換另一套西方的說法,在攻破了藝術的城堡之後,我們的英雄,應該回到家鄉──伊薩卡,還是開始他的浪跡天涯呢?   再一次的航行,事實上,是很疲憊的,因為,你好像已

經擁有許多的榮譽和勳章。未來,你將與獨眼巨人搏鬥,你將用粗壯的繩索,把自己緊緊綁在桅桿上,躲避海妖塞壬,她那充滿挑逗與誘惑,掺了迷藥的歌聲,你將在茫茫的大海上,獨自再一次漂泊十年。   但是,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是如此容易令人乏味,未知的旅程總是充滿著奇異的冒險,不斷地引誘著你,那麼多的珍珠、珊瑚、銷魂香水,在等待著你,所以,我奉勸你──精明能幹的藝術家,永遠不要停留,在緣溪行,探索兩岸明媚的風光之後;還要繼續揚起你的風帆,航向你未知的藝術之旅吧!   讓伊薩卡常在你心中   抵達那裡是你此行的目的   但千萬不要匆促趕路   最好多延長幾年              ───卡瓦菲斯《

伊薩卡島》       留白的靜思 孤寂與救贖 人生如夢亦能踏實的王萬春                                                   文:黎巧倩   初次接觸王萬春的作品,觀者常為他畫中強烈、深沉的孤寂感駐足吸引,甚至被交雜詩意與詭異的意境感到震攝。不免好奇,這位出生宜蘭濱海小鎮的畫家,是位隱士;還是一名看破紅塵的帶髮修行者?   1956年,畫家王萬春生於宜蘭五結鄉的漁村。少時曾受藍清輝與陳忠藏的畫作之觸動,矢志成為畫家。二十九歲那年母親驟逝,造成內心思想上極大的變化;開啟而立之年後的半隱居生活。王萬春深信遠離塵囂能有較多的時空來省思自我,

且必須喚醒「潛藏心靈暗處的脈動」,否則「再長的沈澱也是枉然」。   回首創作數十載,王萬春認為在卅歲後「一種成熟的繪畫樣貌才逐漸地清晰」。八零年代末,曾醉心戲劇拍攝的畫家創作了黑白色調、詩意濃郁的紙墨拼貼「劇場風景」系列,可明顯察覺他未來風格奠立之雛形--渺小人物與動物襯托背景的留白廣闊;而生活常見的物品點綴其中。偌大的空間亦象徵了時間的緩緩流動。畫家猶如「追憶似水年華」的作者普魯斯特,獨自回溯自我人生的同時,也靜觀著旁人的生命點滴。     王萬春早期創作的水彩作品,色調明亮柔和、筆觸細緻。1991年因脊骨損傷而不再繪製水彩畫,改採壓克力或油畫顏料創作。畫風上整體轉變為厚實的筆觸與深沉的色

調,人稱之「冷異畫境」。爾後也開始創作不少充滿怪誕奇想的剪紙作品。   王萬春知名的油畫系列作品「弱不好弄」,取自左傳的典故:「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此系列中,常見「老人臉」的孩童有著成人般的高大身軀。2009年的作品內,巨人般的人物聳立在畫面中央,直擊大地的雷霆預示了恐怖的暴風雨即將來臨。沼澤地四布突起的尖刺,也許是人物行進時留心抬腳的原因。老人樣的孩子還須手持利刃,針對來者不善的烏鴉。肚上那條看似像臍帶的繩索,在爭鬥中不慎已被惡鳥「先將一軍」咬斷了。遠方的天空依舊萬里無雲,有人正在充斥電線桿的「文明之地」,悠閒地施放風箏。相較於前方的爭鬥與蠻荒,氛圍迥異的世界同時

存在、分庭抗禮。原野上有個布條標語,揭露了作品的名稱。王萬春在畫作中常使用「文字與圖片之組合」的表現方式;也是他認同萬物如「陰陽二元」有著相互搭配與平衡之關聯。典故本指有些孩兒從小不愛遊逸嬉鬧;卻可引申為人「生於憂患」的意涵,每個人長成後則須面對人生中不同的挑戰與競爭。童年的單純與快樂是那麼短暫,戰戰兢兢與勞碌一生後才能「死於安樂」。   王萬春的油畫中,天空總是佔據畫面上最多的比例。作品「消失前的紀念」與「海的呼喚」中,亮麗蓬鬆的「捲積雲」即將隨風吹逝,隱含世事之瞬息萬變。「消失前的紀念」裡,身形修長的女性站在一個豎立許多立柱的場景,如一名初訪此地的遊客面對著相機的鏡頭捕捉。是獨自出遊的女

士在異地遙想心事;還是她是個在他人心海中被人幽幽想念的對象?從遠方飄來的漫天雲朵,將會一點一寸地吞沒這天、這地,與她的孤獨身影。此時分佈井然、矗立在荒野中的白色立柱群不禁讓人聯想到紀念碑…。「海的呼喚」裡,男子像在對放生的鳥兒說出祝福的話語;抑或是手中牽引一只翱遊在真正鳥群間的紙鳶。也許他是在幻想,展開雙臂就能和候鳥一樣自在飛翔、自由遷徙。乾涸貧瘠的石地上,卻有一小株植物安靜怡然地生長著。明亮的團雲與晦暗荒蕪的石塊,不知何者才是生命中的「海市蜃樓」?天和地猶如隱喻的「海」一樣廣闊,人生時須轉個心念、親近大自然能讓人的心胸變得更開朗!   迥異於油畫的表現方式與內容,王萬春的剪紙作品多以人物或

怪物為主體,例如極為詭異的氛圍如作品「悲傷之夜」與「鼾」。奇異的情節搭配背景對比鮮豔的用色,觀者好像在看一本無字的神話故事書。「鼾」中的人物,呼聲震天。不知此刻,他的「淺意識」正在上演哪一齣戲;還是他正巧「靈魂出竅」,球狀的靈體俯瞰著睡夢中的自己?「悲傷之夜」中,有著會飛的半圓體、梯子與長翅的紙片人。倒榻的建築物、毛色深重的烏鴉及身纏藤蔓的不完整人物,猶將畫面中的「重量」向下拉扯,置中的白色半圓似乎快要被引爆,跟著建築物蹴然倒下!半身人物木然的表情,好像心已被掏空。明明是綠意盎然的季節,卻只見烏鴉無情的報信與哀傷的氣息。畫作邊緣的白色處,不知是人物的淚滴;還是暗示這事件是記憶猶新的泛黃回憶。人

世無常,有些事情總令人一時難以接受,經過多年仍無法淡忘。   王萬春的作品,許多是對生命的體悟與哲思,難以分辨何者為幻、何者為真。畫面中的留白之處,其弦外之音不禁使人低迴品味。作品中的人物、場景、及日常生活的物件,像在相互對話或是與觀者交談。人物通常代表畫家本身,亦可讓觀者融入個體的生命經驗來體會作品中的場域。人類何其渺小,生命中卻又充滿太多變數與苦痛,與其恣意狂放情緒,不如暫時隱遁山水沉澱--「寧靜」地釋放痛苦,不失為一種撫慰心靈的方式。王萬春多年來即使經歷生活上的種種變動,心中永遠秉持年少時期的夢想--做為一位單純、愛好自然的畫家。

宜蘭濱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00:00 精彩片段 】
【 00:03 南雅社區 】
【 00:05 南雅奇岩 】
【 00:20 九孔繁殖場 】
【 00:40 呆宅 Just stay🏨 】
【 00:50 塭底烤魚🐟 】
【 01:03 將軍茶葉蛋 🥚 】
【 01:23 黑宅 Black House☕️ 】
【 02:45 吳旺欉水果行🥭 】

✅布哥哥の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ce19790902/
🤣開心分享生活大小事
活動活動筋骨
🤪增加生活樂趣
🔌幫生活插電囉

上一集【JUSTSTAY呆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H4n_CyGNY

#布哥哥生活事
#記錄美好生活🤳🏻
#分享生活紀錄🎥
#跟著布哥哥吃喝玩樂趣🕺🏻
#Taiwan #台灣 #宜蘭 #塭底烤魚 #將軍茶葉蛋
#黑宅 #吳旺欉水果行 #Black House #Yilan
#tourism #life #Attractions #Popular

✅布哥哥 𝑭𝒂𝒄𝒆𝒃𝒐𝒐𝒌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ruce19790902/

◈…◈…◈…◈…◈…◈…◈…◈…◈…◈…◈…◈…◈…◈

     【 塭底烤魚🐟】

「塭底烤魚」的老闆原養殖台灣鯛、經營塭底休閒魚場,
因熱炒大獲好評,轉而全職經營餐廳,
因此這裡魚類的品質,可是掛保證的肥美、鮮嫩唷😍。


民宿地址🔎:宜蘭縣礁溪鄉玉龍路二段572號
連絡電話☎:03-988-5097

Facebook瀏覽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WUNDIKU/

◈…◈…◈…◈…◈…◈…◈…◈…◈…◈…◈…◈…◈…◈

     【 將軍茶葉蛋🥚】

用家傳的中藥包加上各式的辣椒滷茶葉蛋,
又香又Q彈,來趟宜蘭要吃的首選。


民宿地址🔎: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一段117號
連絡電話☎:03-987-5588

Facebook瀏覽網址✅:https://zh-t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Food-Stand/%E5%B0%87%E8%BB%8D%E8%8C%B6%E8%91%89%E8%9B%8B-266810380072047/

◈…◈…◈…◈…◈…◈…◈…◈…◈…◈…◈…◈…◈…◈

     【 黑宅咖啡BLACK HOUS 】

一樓是黑宅咖啡,二樓以上是黑宅民宿~
黑宅咖啡有名的是手沖咖啡,選項蠻多的~
如果喜歡的話,也可以買豆子回家,
除了喝咖啡外,也有嚴選進口精釀啤酒。
戶外設有的IG瘋船打卡的盪鞦韆~

民宿地址🔎:宜蘭縣頭城鎮三和路616巷235弄47號
連絡電話☎:03-988-7966

Facebook瀏覽網址✅:https://zh-t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Food-Stand/%E5%B0%87%E8%BB%8D%E8%8C%B6%E8%91%89%E8%9B%8B-266810380072047/

◈…◈…◈…◈…◈…◈…◈…◈…◈…◈…◈…◈…◈…◈

     【 吳旺欉水果行 】

到頭城遊憩的觀光客經過頭城火車站,都不會忘記到車站前的菜市場逛逛,
傳統的鮮魚,黑毛豬肉,新鮮的本地耕種蔬菜,小販的叫賣,都使人回憶起老時光,
但是最後一定要到吳旺欉水果行走一遭,才算畫下句點,
因為他們家水果的新鮮和等級高檔,可是有名的,
吳老闆夫婦入行十幾年,和家人努力以最高檔的水果供應,
幾乎頭城鎮以北遠到大里,還跨界遠到礁溪鄉,很多海產店及餐廳的水果,
都是吳旺欉水果行供應的!
或有人說:是不是比較價廉所以成功打入市場?
但是據內行人指出,是因為他家的貨項充足,等級一級,加上老闆人緣好,
送貨迅速,才是成功的要訣~

民宿地址🔎:宜蘭縣頭城鎮開蘭路160號
連絡電話☎:03-977-5285

瀏覽網址✅:http://039775285.emmm.tw/

#分享生活紀錄🎥
#紀錄生活美好☺
#布哥哥生活事

遊憩型自行車道系統專案計畫執行管理程序之建構

為了解決宜蘭濱海的問題,作者洪文言 這樣論述:

因為環境友善及節省空間的特性,自行車作為一種替代性的交通工具及休閒遊憩的方式,在許多國家中已行之有年。近年來,由於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個人崇尚緩慢節能、健康環保的樂活(LOHAS)哲學,因此,自行車的使用與風氣推展,在回應區域空間角色的發展定位及建構城市的性格上,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台灣地區過去幾年在行政院體委會建構全國自行車路網的政策推動下,大力經費補助各地方政府,致力於自行車道工程施設,欲將全國自行車道路網系統進行連結,各級政府在倡導節能減碳與綠色運輸的政策驅使下,紛紛投入興建自行車道工程,宜蘭縣政府標榜觀光立縣、環保立縣之施政目標,對於縣內自行車道建設推展,不遺餘力。近幾年縣府大力投入

自行車道工程之建設,目前縣內自行車道總長度已達154公里。本研究以宜蘭縣自行車道路網系統之建置過程進行調查、探究,歸納遊憩型自行車道專案計畫執行管理程序之建構,期藉由系統化管理模式,強化自行車路網系統完整性,讓自行車道路網順暢串聯城鄉地區,並與其他交通運輸系統結合,導入有效之管理、行銷計畫,作為行政部門政策推動之參考,相信可以建構出更為完善的自行車遊憩環境。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為了解決宜蘭濱海的問題,作者戴寶村 這樣論述:

「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   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居住在島上的各個不同族群,也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東海岸的卑南族有海祭祭典,蘭嶼島上的達悟人更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台期間,漢人冒險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其冒險、奮鬥、打拚、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台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而一九四九年另一批橫越台灣海峽移入台灣的新住民,則增加了台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就移民歷史特質而言,「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因此

,從海洋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可以發現各族群間的共同點,進而型塑新世代的民族特質,建立新的主體文化與共同價值。 本書特色   1.從海洋誕生的台灣島、駕獨木舟漂流的南島語族、艱險橫渡黑水溝的漢人、大航海時代台灣地位的重要、清代時期的沿岸航運與東西對渡、日治時期的日台航線與南進基地、現代海運的發展與貨櫃船王國的建立,以及全球化下的跨海新住民與縱橫四海的台商,完全從海洋的觀點,闡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在在顯示台灣與海洋的密切關係。   2.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一書的作者戴寶村教授,再次從海洋出發闡述台灣的歷史,但文字更簡潔,脈絡更清晰,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北海岸一個偏遠的散鄉(窮鄉)——三芝鄉,早年初到台北讀書,還被人戲謔地稱作「三枝香」,尤其是當地址寫到「新庄村番社後」時,跟那些住在仁愛路、中正路等的同學相比,總覺得頗為自卑。   後來三芝出了李登輝總統,更有江文也、杜聰明、盧修一等名人,尤其在「脫漢入番」的趨勢下,加上林媽利醫師在他的DNA檢驗報告中註上「父系有非漢人的東南亞血緣」後,從此尋回自信,還以老家「番社後」的地名感到「自慢」。   濱海生長的背景,使得在潮間帶撿拾蚌貝、石滬摸蝦抓魚、牽罟分魚,以及採石花菜換學用品等,都是他年少時代的回憶,而在家中就可約略聽到的浪濤聲,則已成為深層的身心脈動共鳴

。從三芝到台北唸書的必經之地淡水,其山河海交會與豐富的歷史元素,更是讓他印象深刻,也成為走上學術道路的感性動機與理性動力。   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且出版成書的《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奠定他的海洋史研究走向,而博士論文〈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則代表更大空間的開展,至於跨世紀之年的《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玉山社出版)著作,則象徵學海壯航,並獲得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至此,海洋史的研究成為他的學術主航道。   他不確定海洋的壯闊深沉與自由多變,是否影響了他的性格,但可以確定的是,他除了將海洋史作為學術重點之外,並不願意只拘泥於比較單一鑽研的領域,所以也有其他的學術關懷與投入,包

括通史類書籍、區域史、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文化等。   然而,台灣海洋歷史文化始終是他最關注的課題,台灣的海島條件、海洋子民、海洋經貿、海洋文化等是台灣立國的要件,脫陸入海是台灣開闊的生路,他堅信海洋台灣到海洋國家是歷史必然的航向,希望藉由這本《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的出版,讓國人能知海、親海、入海、護海,進而「快樂出航」。

海濱社區參與濕地保育之研究:以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為例

為了解決宜蘭濱海的問題,作者陳佳宜 這樣論述:

現代保護區經營管理的新思維,是除了物種及棲地保育等生態面向外,還需納入政策、經濟與社會面向,做區域性的整體考量;其中,在地社區的參與、權力的分享與利益的共構,更是保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選定「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為研究地點,進行海濱社區參與濕地保育之研究。無尾港水鳥保護區位於宜蘭縣蘇澳鎮,1993年由宜蘭縣政府公告,為全台第一個依「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的水鳥保護區。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及其所孕育的濕地多樣生態,目前面臨的問題包括三個部分:生態環境劣化(水質污染、棲地陸化、底棲生物多樣性低、雁鴨數量減少)、經營管理不足(土地問題未決、經營管理計畫不夠周詳、共管機制不足)、社區互動不佳(保護區的

存廢態度、民間非營利組織間的競合)。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利用舉辦「宜蘭濱海濕地工作坊(workshop)」,成立一個整合性的多向溝通工作平台,透過參與(participatory)的過程,喚醒在地民眾的自覺與意識,以行動去改變現況,實際解決問題。自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共舉辦四次工作坊,在每次工作坊後,有社區螃蟹的環境教育、保護區水域環境監測、義工培訓講座等後續工作展開。此外,透過問卷(questionnaire)、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等結果交叉分析發現,

社區居民有態度由負面轉向正面、態度趨向主動、參與行動的人數增加等方面的轉變,後續也有宜蘭大學的在地研究團隊加入,輔導社區進行培力(empowerment)的工作;受訪者普遍認為工作坊最應改進之處包括:缺乏公部門人員的參與、缺乏地方民眾的參加。因此,在海濱社區能否成功轉型與永續發展的議題上,國家的農漁政策,除了積極進行社區培力外,公部門人員也應建置培力機制,制度面上也應提供權益相關者參與資源管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