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讀書咖啡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大稻埕讀書咖啡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芳明寫的 晚秋夜讀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5間「大稻埕咖啡廳」推薦(上)!穿梭古老街區 - 輕旅行也說明:除了民生社區和中山商圈之外,近幾年大稻埕也搖身一變成為文青咖啡廳的聚集地,融合了老街、茶行、老宅的元素,讓坐落在大稻埕的咖啡廳各個充滿特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葉振富所指導 林佩宜的 大稻埕飲食文化研究 (2019),提出大稻埕讀書咖啡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稻埕、酒樓、咖啡廳、小吃、臺灣文學、飲食散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 郭肇立所指導 方思婷的 主體性的缺席:1960年代臺北都市文學與空間 (2012),提出因為有 1960年代、都市文學、現代性、主體性缺席、檢閱臺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稻埕讀書咖啡廳的解答。

最後網站10間大同區必訪文青咖啡廳,書店、文創、老宅近捷運咖啡館則補充:小尾咖啡Tinytail Coffee. 近大稻埕商圈迪化街附近的小尾咖啡,離捷運大橋頭站步行僅3分鐘路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稻埕讀書咖啡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晚秋夜讀

為了解決大稻埕讀書咖啡廳的問題,作者陳芳明 這樣論述:

  歲月無聲走過已然偏斜的星辰,   而閱讀未嘗稍停,   生命有多長,閱讀就有多長。   時隔四年,陳芳明教授再次將夜讀的點滴心得結集成冊。這一次,他將以此為起點,帶領我們一同回首他的來時路。   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書寫、評析,陳芳明教授所作的書序與評論篇章累計超過二十萬字;《晚秋夜讀》不僅僅是他過去四年的讀書筆記,更是他生命軌跡的紀錄。   如今危樓孤燈下那道堅毅傲然的身影,在逐漸延伸迎向人生的晚秋之際,仍一筆一筆嚴謹地以文字梳整著自己的思考與意志。時代的轉折,文化的積疊,新生代的文學聲腔,全都浮躍在他思緒跌宕有致的筆下。   《晚秋夜讀》再一次引領我們來

到陳芳明教授書桌前,感受他對新世代作品的感覺。這本書象徵著悠長閱讀旅路上的一個驛站,同時預告了下一程的長途跋涉。  

大稻埕飲食文化研究

為了解決大稻埕讀書咖啡廳的問題,作者林佩宜 這樣論述:

大稻埕臺北舊城區,曾經是日治時期臺灣人商業活動最熱絡的地區,其中飲食習慣文化隨著政權轉移、風俗文化而變遷,商業活動多而金錢交易熱絡,相對地飲食需求便大增,逐漸形成特殊的飲宴文化,飲食場域空間與料理提供知識分子文學能量,與文學發展有不可切割的關聯性。本論文將以大稻埕區域為範圍,從清末時期以來大量閩南移民帶來的閩南飲食文化談起,論述日治時期酒樓飲宴場域提供臺灣政商官紳交流而產生的大量古典漢詩作品,內容多宴飲場面、詩社集會、文人藝妲唱酬之作。日治中期臺灣知識分子留中或留日,受到新思維、新文化影響,民族意識、民族自決的覺醒,商業經濟重鎮的大稻埕,更是臺灣新文化的發源地,此時江山樓經理人郭秋生成立「南

音」提倡臺灣話文、蓬萊閣經理人陳水田,支持臺灣「風月報」刊行保留臺灣文化,大稻埕酒樓可說是臺灣文學演進的縮影。戰爭期間,受日本飲食西化因素影響,臺北引進咖啡廳成為文化沙龍,結合臺灣料理的山水亭提供文人聚會並成立「啓文社」協助《臺灣文學》雜誌出版;成立厚生演劇會,演出張文環小說改寫而成的《閹雞》一劇,造成轟動。臺灣光復之後隨著國民軍政府來臺的大陸作家以懷鄉主題形成飲食文類之影響,大稻埕沒落舊城區的臺式古早味飲食成為臺籍作家書寫對象,用以懷想臺北舊城區興衰、社會風俗。本論文以時間為縱軸,飲食文化變遷為橫軸,綰合臺灣文學發展,探討飲食場域、料理與文化、文學發展的相互關聯。

主體性的缺席:1960年代臺北都市文學與空間

為了解決大稻埕讀書咖啡廳的問題,作者方思婷 這樣論述:

若說臺灣的主體性是在1970年代開始樹立的,1960年代的思想發展與文學復興,所孕育的土壤是不可忽視的。1960年代的臺灣不論在政府威權或世界霸權的干涉下,禁錮了人們獨立思考與自由發展的機會。然而這樣的限制並不使得臺灣故步不前,反而增添了年輕學子掙脫的渴望,並在奮力一試後於文界開出一朵燦爛的花。 本研究以1960年代的臺灣作為研究背景、臺北作為研究場域,並以文學為主要對象,探討該時代的都市文化;並試圖以班雅明檢閱臺的概念,探討1960年代的臺北都市文化與空間。從文學文本的脈絡中尋找對於時代無聲的反抗,看出無論到何地都無法從內心生根的無奈,以及逃避官方操控對西方體材的擬仿都表現出19

60年代思想和內心的衝突與糾葛。而這些握著筆桿的吶喊者,也在臺北都市的特定空間中成長、壯大,並且形成一條位於都市邊陲的特殊風景線,吸引著更多人前來。 然而臺北都市中的檢閱臺並不能像班雅明一樣只有其一;而是散落在一個區域中的許多點。是漫遊在其中的人們的流動所造就的區域,也是這些漫遊者們筆下的紀實和臨摹造就興盛的文學成果。因為都市並非固定的建物,而是難以捉摸但卻有趣的人群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