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創細口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大創細口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avidChin寫的 夢想:世界共同的頻率:DSC總裁David Chin穿越白色巨塔的初衷力 和施順生,許進雄的 文字學家的寫字塾 一寫就懂甲骨文: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集夢坊 和字畝文化所出版 。

玄奘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文幸福所指導 廖建智的 清代茶酒文學之研究 (2011),提出大創細口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詠茶詩、詠茶詞、詠酒詩、詠酒詞、竹枝詞。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呂芳上所指導 皮國立的 「氣」與「細菌」的中國醫療史—民國中醫外感熱病學析論 (2011),提出因為有 中醫、熱病體系、傳染病、醫療史、氣(邪氣)、細菌學、西醫、身體觀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創細口壺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創細口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夢想:世界共同的頻率:DSC總裁David Chin穿越白色巨塔的初衷力

為了解決大創細口壺的問題,作者DavidChin 這樣論述:

在這個全球經濟陷入大規模混亂的動盪時代, 創新商業模式實踐大師David Chin毅然創立DSC夢想實踐家, 決意助人圓夢,實現「懸壺濟世」的初衷。     在白袍實踐家David Chin不忘初心的堅持下,耗費了無數心力,終於創建了一個充滿愛與智慧的能量平台──DSC夢想實踐家社群。DSC平台不同於一般的網路或手機APP平台,它秉持著「感恩的心」,將供應商帶給平台的絕大多數利潤「讓」給用戶,DSC用戶不僅能在平台上賺進大把鈔票,更能藉著DSC的各項分支開始自己的「圓夢計畫」。     ※對自己的「健康」有疑慮?   DSC特闢「回春家族」專欄,只要加入LINE群

,就能輕鬆獲得許多逆齡回春的新知識!     ※嚮往環遊世界的「旅遊」?   無論是去日本的自由行、跟團暢遊紐澳,還是量身訂做的歐美專屬行程,DSC幫你輕鬆搞定!讓你不僅玩得痛快,更把錢花在刀口上!     ※對孩子的「教育」很擔憂?自己也想額外進修?   DSC傾力打造「善墨商學院」及「升學王」兩大專欄,授課範圍從國中小到成人教育應有盡有!     ※讓老饕都忘不了的「美食」!   「DSC聯名卡」讓你用最優惠的價格玩轉王品、千葉、小蒙牛……等知名連鎖美食天堂!     ※施比受更有福!「慈善」為你將這份情傳下去!   「國際青創育成協會」延續

了DSC的「感恩」理念,資助弱勢團體與有志青年擴展屬於他們的一片天。   還有更多專屬於用戶的好康,正等著你來發掘!DSC這個以「共振融合」為標的的社群,更以「共榮共贏」為核心價值,在用戶為DSC奔波曝光的同時,DSC也會將應屬於用戶的資源回饋給用戶。     *讀者專屬好禮   買書+掃碼就送價值2,000元的「原來」本自俱足系列健康講座貳堂!   (活動詳情請見書內作者序末頁)   各界名人聯合重磅推薦     全球八大名師亞洲首席 王晴天   內政部警政署警監督察 吳啟瑞   朝陽科大創業育成經理 徐聖傑   台中國際順風社社長 徐淑麗

  亞洲藝術學會理事長 黃明志   環海法律事務所所長 廖國竣

清代茶酒文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創細口壺的問題,作者廖建智 這樣論述:

「茶為萬病之藥 ,酒為百藥之長 。」茶酒是上天給予我國最獨特的禮物,不只提供飲用及藥用,甚至迸出燦爛輝煌的茶文學與酒文學。在清代飲食文化中,茶酒文化更是扮演貫穿日常生活的詮釋角色。清代茶酒文化,寫下我國茶酒文化史最傲人的歷史新頁,諸如推廣茶館茶藝,挖掘各地名茶名酒;東南沿海地區功夫茶推廣的便利性,更是一大創舉。烏龍茶的外銷,更使我國茶葉在國際上名聞遐邇。清代文人由於嗜茶狂熱和愛酒成痴,掀起創作的熱潮,以茶入詩詞,以酒入詩詞,以茶事酒事描繪故事情節的著作與筆記小說,亦如雨後春筍般的誕生,將茶酒文學掀起最高潮。清代茶酒文學作品,是令人歎為觀止的傑作,舉凡詠茶詩、詠茶詞、詠茶竹枝詞、詠酒詩、詠酒詞

和詠酒竹枝詞是茶酒文學呈現的最佳題材。我國文學史上,有關「茶」「酒」文學的作品,大多扮演著陪襯的地位;縱使有《茶酒論》於敦煌洞窟中出土,亦不過是驚鴻一瞥,因為,與傳統文學觀念有關,總是認為以詠茶詠酒為敘述主體的文章,是來自民間的通俗文學作品。惟清代重視真性情的文人,承襲前朝以前的飲茶品酒,以茶會友,以酒交心的社交活動,並創作膾炙人口的「詠茶」「詠酒」的詩詞作品。在《御製詩》這部專著中,即可一窺清聖祖有關茶詩酒詩的作品,在一國之君的大力提倡下,乃風起雲湧,文人紛紛以創作富有豐富情感的茶酒文學作品,來印證自己的文學實力。迎客以茶,送別以酒,係敘述茶酒待客的兩種場合,茶酒待客的氣氛亦不盡相同。酒因酒

精作用,是喧囂的;茶是茶多酚,是靜雅的;酒是發洩的,茶是內省的。茶使人清醒,酒使人沉醉。飲酒講究酒德,品茶注重茶道、茶藝,係為追求一種藝術,一種境界。在清代二百六十八年的漫長歲月中,茶酒文學在飲食文化中是極為重要的社會生活的展現,更是清人品茗飲酒境界的昇華,值得吾人深入研究和細細品味。

文字學家的寫字塾 一寫就懂甲骨文: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

為了解決大創細口壺的問題,作者施順生,許進雄 這樣論述:

親手寫甲骨文 穿越時空 洞悉古代社會與文化 「文字學家的寫字塾」 正式開始授課!   本書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特別邀請兩位文字學界代表學者,文字學學家 施順生 與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 許進雄 共同教授。   根據「字字有來頭」叢書系統,精選動物、政治、生活、信仰等六大主題中最具代表性且今日仍常用之甲骨文字形,共收錄了120字(含異體字形共180字),並為每字搭配簡明字義和筆順解析圖,帶著我們一起透過一筆一畫的書寫,體會文字創造的結構與意義,認識文字與文化演化的根源,邊寫邊懂甲骨文! 五大特色   ★精選字形   收錄共120字,含異體字形共180個字。   ★輕鬆學寫   精

製筆畫圖例 ,輕鬆跟著寫出甲骨文。   ★全新學習   首創透過實際書寫,領略古文創字智慧。   ★權威審定   甲骨文權威學者審定,對於字的創造與演變,解說最正確。   ★主題分類   選字多元豐富,依主題有系統的學習。 聯名推薦   曾永義 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啟方 前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蕭麗華 佛光大學文學院院長   王基倫 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謝佩芬 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氣」與「細菌」的中國醫療史—民國中醫外感熱病學析論

為了解決大創細口壺的問題,作者皮國立 這樣論述:

緒論:主要談研究動機、名詞界定(如何謂「外感熱病」)和研究回顧。藉著回顧過去醫史的研究,特別著重台灣的醫療史回顧,並試著提出「重層醫史」的角度來試著以多面向的切入視角來談一個特定之主題,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在上下層之間,其中必有交會共同之處,但絕對也有上下相異之處。我們已經強調了「內史」之理論建構的上層,還要看看這些知識如何與下層生活產生連結。甚至像是某類知識,如熱病知識(包括預防、調養的技術)在下層如何被理解與實踐的一些問題。 第二章:主要敘述細菌學普及中國之前,中西醫對熱病面貌的描述。基於翻譯語言和兩者對熱病症狀的描述,其實在近代有著一致性,例如發炎、熱感或「火」的概念。也簡介一下傷

寒和溫病的簡史,以及中西醫對「熱」的身體感一致性。對氣的體認與致病因子描述上的一致性,在治療與預防上,中西醫在民國之前的近代,也有許多類似之處,如用發汗與瀉下法等等。 第三章:本章透過統計與論述相結合,來對民國時期的中醫外感熱病學相關醫籍之出版狀況進行考察,依據傷寒、溫病、瘟疫等三類醫書的出版,先行統計出「民國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表」,而後再加以分析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明瞭當時該學門發展之概況與趨勢。目前,有關該學門的二手研究,多僅止於清朝為止;而近代(1840年開始)至民國後的文獻,尚無人進行統計分析並賦予意義。若論及對中醫產生較大影響或衝擊之理論,類似融入「微生物致病說」這樣顯著

且重要的變化,還是發生於民國時期。除了圍繞著古典醫學理論的再發展外,本文還考察了來自日本漢醫的翻譯醫書之影響、西方醫學衝擊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等幾個面向來加以論述。可以看出以中醫熱病學為主的兩方面學術轉型:對外是與西醫的細菌或傳染病學對話,對內則是傷寒學和溫病學兩個(學)派別的融合,而且傷寒學說也更加的興盛。不過,這份資料內容龐大,況且民國中醫文獻,去今未遠,典籍佚失或難以考證的狀態也較少見,日後仍不排除增補表格內容之必要。故本章只能算是一個初步的嘗試,謹希望能對研究中醫文獻、疾病史,近代中醫史的學者有些微的貢獻。 第四章:近代中國傳統醫學與西醫的交會,產生了許多有意思的醫史課題,

本章藉由梳理一個疾病名稱的轉譯過程與翻譯前後的意涵,配合中國醫學自身的歷史發展背景,來檢視民國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它凸顯了民國時期中醫發展之方向與本身轉型之必要與限度。傷寒,西方名Typhoid fever,以之為例,我們看到了一個新名詞,從中國本土之外的西方與日本傳入,並與中國的古代醫學經典《傷寒論》,以及在清代與之對立的溫病理論,進行一次融合、再解釋的歷程。當時中醫的困難來自:必須面對自身學術內的寒溫論爭與分歧的態勢,又要回應西醫的說法。我們將看到,中醫擁有堅定的古典醫學定義,但西醫的衝擊讓中醫必須去反省原來的疾病定義,中醫們除了梳理任何熱病學內統整、劃畫一的說法,還必須用經典去重

新定義西醫病名的屬性與名稱,最後,中醫並沒有根本地改變古代疾病論述。這段疾病史,可說是中國醫生對疾病解釋權的堅持,也預示了當時中國醫者與古典醫學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 第五章:主要著重民國中醫對細菌學的正面回應,是全本論文篇幅最重的部份。文中探討了細菌學對中國醫學的影響及其重要性,並探討中國醫學的一些回應(如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中國人認識細菌的角度不是「觀察細菌」,而是去觀察人的行為導致細菌滋生的原因,另還涉及了「蟲」的觀察過往。)爭議之一,在於氣候生菌,所以氣候是主因,不是菌,這一點成為中醫反覆論證的重點。人在氣中,因氣而生,治療、疾病的身體觀都存乎於氣化之中。爭議之二:人體的本質

(氣化、機械工具)與醫學檢驗難易、錯誤之爭議問題(戈公振之死)。中醫雖對細菌學產生諸多質疑和抨擊,卻也在這些討論中,發展「創造」出殺菌藥物。中醫界拼命圍繞著這個議題反覆申論,又反而代表著他們對這類議題之重視。菌與毒、瘀血、解毒問題:中醫不拘病原、病名,但已指出發汗、催吐與下(催便)法為針對病者之體質及病人身上之「毒」而立的方法,後來湯本更將「毒」引伸成「菌毒」;或是殺蟲=殺菌。毫無疑問的,中醫當然能夠治療瘟疫。但是能不能治療具近代意義的、經過細菌學洗禮的傳染病,則是民國以來,透過中醫與西方細菌學不斷的對話,重新詮釋、肯定古典醫書中的經驗與治法,而建立起治療的信心,並賦予外感熱病學新的定義。自西

醫細菌學傳入中國之後,中醫就沒有強烈的排拒細菌論,甚至將其納入新課程。中醫從實用的觀點,把細菌在人體內產生的身體變化,用各種「毒」來加以解釋,而對於細菌作為一種生物角色而言,中醫則強調「菌在氣中」,細菌不能脫離空氣、季節、溫度、濕氣等外在客觀因素而生長,進而將細菌學拉至氣論的範疇中,此即近代中西醫氣論與細菌論匯通的歷史模式,也可以說是「再正典化」中的一種具選擇性的「存而不論(西說)」。 第六章:民國初年這段期間,大概是近百年來中西醫衝突、爭論最嚴重的時刻。就實際的歷史來看,中醫在這段期間顯然是區居下風的,但是在言論思想上,反倒可以說是中醫在整個中國歷史中最活潑、多元的一刻。惲鐵憔生在這個

時代,他有與傳染病搏鬥的悲傷過往,人生經驗使他培養了對傳統中醫的深厚感情和掌握西醫新知識的能力、意願,造就了他成為民初中醫歷次運動或言論的重要參與者。中西醫匯通、中醫革新、中醫科學化等議題,皆可由其著作中尋找到蛛絲馬跡,這讓他在民初中醫的學術譜系內佔有重要的地位。國內外皆已有學者對民初中西醫的歷史做過梳理,其中,「一病有一病之源」的說法在民初漸漸受到重視,而中醫自古以來從未發展出實驗方法來研究或觀察細菌,故為西醫所訕笑:病人若找中醫治療將「不知死於何病」(Sean Hsiang-lin Lei, 2003)。本章針對惲鐵憔的學術思想與其對西醫的回應,大多是惲鐵樵個人獨特的見解,也有不少是代表當

時中醫所面臨之問題的縮影,特別是在細菌學與疾病定義這兩個問題的反省上;藉著這些討論,來釐清民初中醫在這兩個層面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及其回應之道,並於這樣的探索歷程中,拼湊出近代中醫對自身學術,特別是疾病經典的語境重構與實際醫療場域上所出現的某些現象之自我反省。 第七章與第八章:主要從日常生活史切入,但也扣緊經典醫書內知識的影響,如何影響一般人判斷疾病與日常養生、防疫的一些舉措。西醫知識並不是沒有影響中醫,從肉食、肉精、維他命等營養品到新式「衛生」商品來看,傳統的禁忌界線確實部分鬆動了(當然我們不能誇大這樣的影響,有些知識是僅是換一種語言呈現,例如補腎與外感病調養的問題)。而且,本章之設計,就

是希望換一種視角來看「現代性」的問題,由於過去研究都是「大城市衛生史觀」,可能過分誇大西方醫學的現代性在整個中國現代史的作用,甚至我們也不清楚,傳統的一些知識如何可能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實行,例如中醫的防疫與家庭照護等等(當然,用這樣的篇幅來探討還是不夠的,只能作為一種經典日用的輔助說明和解釋路徑而已)。也證實了上層(醫者)與理論知識在下層社會有一種很強的實用性連結,以及一種現代「個人」衛生觀可能的日常性實踐。 第九章總結論:主要指出本文之貢獻與侷限,並延伸一些觀察與想法。過去談中醫熱病學史,都只針對大範圍的背景或幾位醫者的貢獻做統括式的論述,學者不知道這個學門有甚麼重要醫書文獻、知識如

何轉型,又如何影響日常生活,研究範圍也多僅止於清末,少論及民國。本文試圖以「重層醫史」的構想來開展「中醫熱病學近代史」,實已彌補某些空白之處。歷史本為解釋過往人物與事件而生,現代中醫至少有兩個傾向,是可以從本文的分析中看出來的,第一是現代中醫仍必須反覆閱讀經典,它不僅是一個既存現象,本文尚證實了它思想形成的近代歷程,與近代中醫的學術性格是息息相關的。過去在近代史各學門的研究者,總是強調「西化」的影響,事實上它也是中國近代史不能逃避的問題;但是,除了西化以外,有沒有一種中國本土脈絡還持續存在著的?答案之一是中醫的經典。另外在正文中,或許也能做為「從周邊看中國」的一種延伸,從日本漢醫的歷史來反觀中

醫在中國近代之發展。我們看到了日本漢醫研究的推波助瀾,實於精神和物質研究上給中醫信心,日本譯名的可參照性,也讓中醫的疾病定義重新洗牌。民國醫者為發展中醫學術而提倡古代經典的復興,不單是指唐代前的醫書,也包括後出溫病派的經典在內,只是兩者有彼消我長的層次關係,而且直到現代,寒溫派的基準都處在不斷重整中;在民初時,《傷寒論》被抬高至新的地位,也為後來擴張至整個中醫內科學研究奠定基礎,後來劉渡舟又稱該書為「中醫之魂」,其來有自。 這也印證了第二條道路,即現代中醫為何如此強調統整、融合寒溫兩派的菁華?中西醫在近代的熱病學論爭,證實寒溫爭論已無用於和西說對抗,必須統整融合出一個新的範疇與學科,此即

近代中醫傳染病學漸漸成型;清代以前,根本沒有外感熱病學這一學門,它是經過近代不斷討論,才逐漸形成一個學科的界線。其次,經過近代的發展歷程後,《傷寒論》又被抬高至一個新的階段,不但是傳染病學內中的一支,也占據了外感熱病學的經典地位。毫無疑問的,中醫當然能夠治療瘟疫。但是確立能治療具近代意義、經細菌學洗禮的傳染病,則是民國以來透過中醫與西方細菌學不斷的對話,重新詮釋、肯定古典醫書中的經驗與治法,而建立信心,並賦予外感熱病學新的定義,此過程見證了中醫文獻「再正典化」的過程,重要醫書在民國時不斷透過反覆刊刻印行,強化中醫熱病知識體系的對內認同。當然,伴隨著這個現象而生的,是一連串的影響,其歷程實決定了

現代中醫的性格。在中醫走向現代化的同時,不自覺的或被各種力量的正、反作用力推向了傳統;中醫的改變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實不變的傳統仍持續著,其學術不是斷裂,而是還具有延續性的意義在內。這個歷程所帶來的影響,至今仍影響著中醫學習的方式。由於「再正典化」的力量非常強,所以也導致了:中醫從吸收細菌論、接受部分理論、論爭,當最後卻放棄「大部分」細菌實驗科學、存而不論,這可以說是一種選擇後又放棄的歷程。它導致現代中醫可以治傳染病,但卻不會找一堆「殺菌藥」,或是用細菌再爭論唯一的病名。 近代中國學術的「西化」已不用多談,這個舊框架將阻擋我們觀看近代中國史的全貌,因為它只有單一視角而已。很多人也許會質疑,

這是不是一種「反科學」的立場?站在歷史研究上,本來就不能只有一種單線論述,就像Dorothy Ko提出的突破五四史觀框架一樣,本文的立場同為: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中醫科不科學(怎麼不完全採用細菌學的視角來質問),或中醫為什麼不科學的「五四史觀」中,我們永遠不會發現中醫在近代的多元文化史以及中醫在當時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可行性,而即便我們探究了受西醫影響的部分,我們也無法得知當日中醫對傳統做了甚麼樣的保護與妥協。何況對多數中國人來說,生活不是科學,而是一種自然的文化土壤,文化與歷史的發展可能、也不會只有單線。「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必以一主題貫穿一段歷史,求其通達。中醫的實驗場域就在特定文化

歷史所構築的個人身體感知與日常生活內。若僅將中醫史視為、或切割成純科學史、內史,就要大失其義了。筆者當初設計「重層醫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專門內史與史家關切之問題上求得一些融會,做為國史,過去的現代史強調中國的現代化,主體只有現代化與西化,而少談古典化;但現在則多呼籲從中國史的或中國中心的脈絡來看歷史。我們要瞭解各個學門的近代轉型,就非深入其中去探索不可。連結至中醫史,若沒有文化的深層關懷,其「出路」何在,恐怕就真的只能是就「內史」而論陳跡了(至少對筆者的主觀而言,感覺不出重大意義,或許這是自己的偏見);就好比拋棄經典的中醫,也不成其為中醫了。從經典的醫書與理論出發的中醫學史,是亦本論文從中

醫角度去理解中醫史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