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土壤改良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由才(主編)寫的 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 和王敦球(主編)的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市土壤改良劑10/11起開放申請 - 奇摩新聞也說明:台北市民110年度第四季公園處特製土壤改量劑即將開放線上申請囉!北市公園處表示,第四季將於10月11日(一)至10月15日(五),開放480包土壤改良劑提供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科學所出版 。

嘉南藥理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 劉瑞美所指導 洪振愷的 生物炭和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對污染土壤中鎘移動性與植物吸收之影響 (2021),提出土壤改良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物炭、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鎘。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碩士班 張坤森所指導 黃孝綸的 開發淨水污泥轉化為高值化微晶玻璃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淨水污泥、玻璃、助熔劑、微晶玻璃的重點而找出了 土壤改良劑的解答。

最後網站土壤改良剂 - 北京联绿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則補充:土壤改良剂. 执行标准Applicable Standard. 用途. 品质性能. Purpose. Quality and Specification. 了解详情+. 电话:010-62423734. 传真:010-6280077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土壤改良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

為了解決土壤改良劑的問題,作者趙由才(主編) 這樣論述:

全書共分為7章,內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及其區域性收運系統、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與厭氧發酵技術、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環衛管理與靜脈產業園、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技術。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生活垃圾處理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參考書。趙由才,同濟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博導。 1996 年 1 月起任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 同濟大學 , 南京大學 ) 副主任,教授, 1999 年 6 月起被聘為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 1984 年從四川大學化學系畢

業后到北京中關村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1989 年 12 月起在復旦大學化學系作博士后研究, 1991 年 10 月到同濟大學工作至今。在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化、填埋場中礦化垃圾利用原理與技術、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泥填埋技術、危險廢物固化和氧化鋅礦清潔生產與資源利用方面作了創新性研究工作。1993 - 1999 年期間,趙由才教授先后在瑞士 Paul Scherrer 研究院(瑞士國家實驗室)、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工與環境工程系、美國新奧爾良杜蘭大學環境衛生科學系和希臘阿里斯多德大學無機化工實驗室作近 4 年的訪問學者和訪問教授。趙由才 1995 年獲歐盟 Marie-Curie (

瑪麗 - 居里)獎學金,入選國家教育部 ( 教委 ) 跨世紀人才、上海市科技 」 啟明星 」 人才計划和 「 啟明星后 」 人才跟蹤計划,被評為上海市青年教師。擔任《環境污染與防治》、《環境化學》、《環境工程》、《過程工程學報》、《同濟大學學報 - 自然科學版》雜志編委、《蘇州科技學院學報》顧問,華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導、江蘇工業學院、南京化工大學、石油大學(北京)兼職教授,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城市垃圾處理專家委員會專家和中國建設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環境衛生專家組專家、上海市 「 十五 」 期間科技發展重點領域技術預見專家,上海市環衛局科技顧問。主持的《大型灘塗型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與運營

關鍵技術研究》、《大型垃圾填埋場土地綜合利用研究》和《上海市老港填埋場垃圾穩定化工程研究》分別獲上海市 2004 年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 2000 年和 2003 年科技進步三等獎。組織 2004 年 11 月 27-29 日舉行的首屆固體廢物處理技術與工程設計全國學術會議(上海)、 2004 年 10 月 24-27 日舉行的首屆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全國學術會議(上海)和組織了 2000 年 7 月赴瑞士、德國考察的上海市科技代表團,組織或參與組織並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 『 北京 2000’’ 國際水學會化工與石油化工廢物管理國際學術大會、分別在上海市和瑞士舉行的中國 - 瑞士固體廢物研討會以及

2000 年華東地區廢棄物處理學術會議; 7 次參加了在日本、德國、法國等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 6 次參加了在國內舉行的國際會議、 8 次參加中 - 德、中 - 法、中 - 荷雙邊學術會議,並作主題發言;多次接受中央電視台七台、上海電視一台、上海東方衛視、上海東方電台、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和上海《世界科學》雜志采訪,就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作了專題論述;作為專家參加了全國各地 100 多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危險廢物填埋場、生活垃圾焚燒廠的預可、工可和初步設計審查工作和多座城市的城市環境衛生規划、城市環境規划審查工作以及一些環境工程專業設置與評估審查工作。在全國各地的二十幾個大學、企

業和研究院所作過學術報告。他目前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與危險廢物處理與資源化以及貧鋅礦的清潔生產工藝。多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國家 「863」 專題項目 「 生活垃圾填埋場中礦化垃圾的綜合利用技術 」 ,教育部 「 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划 」 項目 「 大型垃圾填埋場封場后垃圾和土地的利用研究 」 , 4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滲濾水中膠粒和微生物的梯度分離與表征 」 、 「 填埋場礦化垃圾生物反應床生物降解性能及其應用研究 」 、 「 垃圾填埋場中的質量與能量平衡過程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 和 「 填埋場穩定化進程與垃圾降解及相互影響的研究 」 ;教育部 「 博士點 」 基金項目 「

穩定化垃圾生物濾床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其應用研究 」 ;多項國家、國際合作項目,如中國 - 瑞士國際合作項目 「 生活垃圾焚燒過程中重金屬的分布與控制技術研究 」 和 「 中國(上海) - 瑞士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技術交流與合作研究 」 ,中國 - 希臘國際合作項目 「 兩國固體廢物和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交流與合作 」 和 「 重金屬廢水處理新技術研究 」 ,中國 - 新加坡合作項目 「 煉鋼廠煙塵處理技術研究 」 等,上海市科委 「 啟明星 」 和 「 啟明星后 」 人才計划項目 「 垃圾焚燒所產生的有害氣體的治理及利用研究 」 和 「 填埋場中垃圾的綜合利用研究 」 ;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 「

礦化垃圾資源化再生循環利用成套技術與工程示范 」 、 「 泔腳厭氧發酵綜合利用成套設備與技術研究 」 以及 「 污泥作為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覆蓋材料的工程應用研究 」 ,多項上海市環衛局項目如 「 上海市老港填埋場垃圾穩定化工程研究 」 、 「 老港垃圾填埋場滲濾水的封閉化處理技術研究 」 、 「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殘渣處理 」 和 「 上海市容環衛管理和行業發展與發達國家城市的比較研究 」 等。發明專利授權 1 項(趙由才等, 一種垃圾填埋場滲濾水的凈化處理方法。授權日期: 2003 年 9 月 3 日,證書號:第 121846 號),在審發明專利申請 2 項(趙由才等,一種礦化垃圾處理畜禽廢水的

方法,申請號: No.03116755.1 ;趙由才等,一種用氧化鋅礦生產高純度金屬鋅的方法,申請號: No.03116754.3 ) 第1章 生活垃圾及其區域性收運系統11.1城市生活垃圾11.1.1城市生活垃圾組分11.1.2分類生活垃圾物流體系21.2農村生活垃圾31.3城市生活垃圾收集41.3.1垃圾收集方式及物流體系41.3.2生活垃圾壓縮收集技術51.3.3集裝箱式垃圾收集技術51.3.4生活垃圾綜合收集技術51.4城市生活垃圾貯存61.4.1分類貯存61.4.2貯存容器71.4.3貯存設施81.4.4貯存容器及設施選址91.5城市生活垃圾轉運技術91.5.1城

市生活垃圾轉運形式101.5.2生活垃圾轉運物流設計101.5.3生活垃圾直接轉運技術131.5.4生活垃圾壓縮轉運技術131.5.5垃圾集裝化水陸聯運技術161.6典型垃圾中轉站及其工藝設備161.6.1水平推入裝箱式垃圾中轉站191.6.2水平裝箱式垃圾中轉站191.6.3豎直裝箱式垃圾中轉站191.7小城鎮生活垃圾區域聯合收運221.7.1小城鎮環境衛生規划221.7.2小城鎮生活垃圾區域聯合處理22習題與思考題24第2章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252.1填埋場建設262.1.1填埋場選址262.1.2填埋場防滲材料272.1.3填埋場水平防滲結構282.2填埋作業及機械設備302.3填埋

場滲瀝液收集342.3.1導流層342.3.2收集溝和多孔收集管352.3.3集水池及提升系統362.3.4調節池372.3.5清污分流392.4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控制402.4.1利於惡臭控制的面積最小化作業面形狀402.4.2小作業面下的精細化作業技術422.4.3基於惡臭控制的膜覆蓋材料比選422.5基於惡臭控制的填埋作業集成技術462.5.1作業面最小化的填埋作業規划462.5.2路基箱與卸料平台鋪設及道路排水技術472.5.3作業面負壓抽吸除臭技術492.6膜下通風除臭技術502.7填埋場惡臭污染控制聯動響應與管理體系512.7.1惡臭污染預警系統512.7.2惡臭污染響應措施5

22.7.3填埋場惡臭污染控制與管理路線圖522.8控制作業暴露面的圍堰作業技術532.9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化532.10填埋場生態恢復植被選擇54習題與思考題55第3章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563.1生活垃圾焚燒設備563.1.1爐排型焚燒爐563.1.2爐排爐種類573.1.3各爐排爐技術比較613.2焚燒爐設計633.3焚燒爐運行643.4焚燒工藝輔助設備653.4.1垃圾貯坑653.4.2垃圾接收設施663.4.3進料系統663.4.4燃燒空氣供應系統673.4.5焚燒灰渣收集系統683.5生活垃圾焚燒廠煙氣683.5.1煙氣中主要污染物683.5.2煙氣污染物控制693.6典型煙氣凈

化工藝703.6.1凈化工藝分類703.6.2凈化工藝流程713.7煙氣凈化系統及設備733.7.1半干法反應塔733.7.2布袋除塵系統743.7.3消石灰、活性炭貯存與噴射系統743.7.4煙氣管道系統753.8焚燒飛灰及其穩定化處理753.8.1典型爐排爐飛灰753.8.2飛灰穩定化處理76習題與思考題79第4章 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與厭氧發酵技術804.1生活垃圾好氧堆肥814.1.1好氧堆肥原理814.1.2好氧堆肥分類844.2生活垃圾好氧堆肥技術854.2.1好氧堆肥工藝流程854.2.2好氧堆肥工藝影響因素874.2.3堆肥腐熟度判定894.3好氧堆肥系統及設備924.3.1條垛式

發酵設備934.3.2筒倉式堆肥發酵倉944.3.3卧式堆肥發酵滾筒954.3.4多層立式堆肥發酵塔964.3.5槽式堆肥系統974.3.6熟化堆肥設備984.4堆肥資源化利用984.4.1土壤改良劑984.4.2土壤生物修復994.4.3作物施肥994.5堆肥的應用發展1004.5.1好氧堆肥與生態衛生廁所1004.5.2好氧堆肥與生物質炭1004.6生活有機垃圾厭氧發酵技術1014.6.1厭氧發酵原理1024.6.2厭氧發酵微生物1024.6.3厭氧發酵工藝1044.6.4厭氧發酵工藝影響因素1054.7典型厭氧發酵設備1074.8沼氣、沼液與沼渣綜合利用1114.8.1沼氣的利用1114

.8.2沼液與沼渣的利用111習題與思考題112第5章 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技術1135.1滲瀝液生物毒性1135.1.1滲瀝液對鯽魚肝臟過氧化氫酶CAT水平的影響1135.1.2滲瀝液對鯽魚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響1155.1.3滲瀝液CODCr值與鯽魚肝臟染毒時間的綜合作用效應評估1165.2填埋場滲瀝液調節池1175.3生活垃圾滲瀝液厭氧生物處理技術1185.3.1上流式厭氧反應器UASB厭氧處理工藝1195.3.2上流式污泥床過濾器UBF厭氧處理工藝1195.4滲瀝液梯度壓力好氧預處理技術1215.4.1梯度壓力好氧預處理工藝流程1215.4.2梯度壓力好氧裝置處理滲瀝液122

5.5礦化垃圾生物反應床滲瀝液預處理技術1275.6生活垃圾滲瀝液膜處理技術1295.7滲瀝液納濾(NF)處理技術1305.8滲瀝液反滲透(RO)深度處理技術1315.9典型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系統1315.10滲瀝液反滲透(RO)濃縮液深度處理技術1335.10.1濃縮液基本特征1335.10.2過硫酸鉀深度氧化技術1345.10.3濃縮液蒸發技術136習題與思考題137第6章 環衛管理與靜脈產業園1386.1我國環衛管理機構1386.2環衛管理對象1406.2.1清掃保潔1406.2.2生活垃圾管理1406.2.3餐廚垃圾管理1416.2.4建築垃圾管理1416.2.5糞便管理1426.2.

6公廁管理1426.2.7環衛數字化管理1436.3靜脈產業園簡介1436.4靜脈產業園的建設與運行1456.5我國靜脈產業園建設的啟示150習題與思考題151第7章 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技術1527.1農村生活垃圾管理1527.1.1農村生活垃圾產生及特性1527.1.2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1537.1.3農村生活垃圾管理與對策1557.2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與轉運1567.2.1生活垃圾收運系統1567.2.2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及管理1577.2.3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1587.2.4生活垃圾收集設施配置優化1617.2.5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站設置1637.3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技術165

7.3.1有機易腐生活垃圾堆肥處理1667.3.2有機質生活垃圾熱解處理技術1667.3.3難降解干廢物與生活污水共處置技術1687.3.4農村生活垃圾中廢塑料清潔提質技術1697.3.5生活垃圾殘渣末端衛生填埋技術169習題與思考題170參考文獻171

生物炭和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對污染土壤中鎘移動性與植物吸收之影響

為了解決土壤改良劑的問題,作者洪振愷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產生不少環境污染問題,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增加,也提高對人體危害風險發生之可能。添加生物炭與植物生長促進根圈細菌(plant-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簡稱PGPR)作為重要的土壤改良劑,利用PGPR之特性與生物炭相互作用增強土壤修復過程,對重金屬污染土壤復育應用具有極大潛力。本研究探討聯合施用生物炭與耐重金屬PGPR對受鎘污染之農田土壤中植物有效性鎘含量與吸收之影響。主要成果分述如下:1.利用熱裂解技術將菱角殼、稻殼和雜木等農業廢棄物轉化成良好生物炭,生物炭之pH值(1:5,生物炭/水)均為鹼性,約為8.35~10.75,其中以菱殼炭之

pH值與EC值較高,約為0.98~5.02 mS/cm,生物炭EC值因質材不同而有所不同。生物炭之孔隙性、比表面積與元素組成不盡相同,以雜木炭的比表面積(173 m^2/g)為最高。2.收集台南地區4處鎘污染土壤的9個植物根圈土壤樣品,篩選出53株耐受20 mg/L鎘之菌株,其中41株菌株具有固氮能力;34株菌株具有溶磷能力;其中13株菌株同時具有固氮、溶磷與IAA產生能力。3.挑選出5株具有4項以上植物促進功能的菌株並完成菌種鑑定;耐鎘菌TA794-9之溶磷能力最佳,培養50小時(菌數達10^8 CFU/mL),即可產生132.9 mg/L的水溶性磷酸鹽;各菌株之IAA產生量介於4.0~29

.9 mg/L,以耐鎘菌TA751-8分泌IAA的能力為最佳。4.在不同稀釋倍率下,TA751-4與TA751-6菌株胞外分泌物有較佳之促進萵苣胚根與胚莖生長作用。5.芥菜盆栽試驗中,施用生物炭對於土壤pH值、EC值與有機質含量有顯著提升作用,單獨接種TA751-6對植體鮮重、乾重與降低植物吸收鎘有顯著效應;施用雜木炭與稻殼炭對植體鮮重、乾重與降低植物吸收鎘有顯著效應;耐鎘菌TA751-6配合生物炭之共同施用時,對提升植物生長與降低植體吸收重金屬之功效較為顯著。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第3版)

為了解決土壤改良劑的問題,作者王敦球(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核心教材之一,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環境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基本內容之六「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教學基本內容」的基本要求編寫而成。本書緊密結合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論證、固體廢物管理、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的實際需求,突出了教材基礎理論的系統性、工程設備與處理處置技術的實用性,體現了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本書共分兩篇、十章,第一篇為總論(一章至三章),包括概論、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系統工程、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論證;第二篇為各論(第四至十章),包括礦業與冶金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電力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化學化工與石

油化工固廢處理工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築垃圾處理工程、農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特殊危險廢物管理與處置。本書是一本集知識性、系統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大學環境保護類本科教材用書和研究生教材參考書,同時也適合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及各企事業單位從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參考。 序第三版前言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一篇 總 論第一章 概論 1.1 固體廢物的概念 1.2 固體廢物的鑒別、來源及分類 1.2.1 固體廢物的鑒別 1.2.2 固體廢物的來源及分類 1.3 固體廢物的污染與控制 1.3.1 固

體廢物的污染途徑 1.3.2 固體廢物的污染危害 1.3.3 固體廢物的污染控制 1.3.4 我國城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現狀 1.4 固體廢物的管理 1.4.1 固體廢物管理的基本原則 1.4.2 控制固體廢物污染的技術政策 1.4.3 固體廢物管理法規與標准體系 1.4.4 我國固體廢物管理制度 主要參考文獻第二章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系統工程 2.1 固體廢物預處理系統工程 2.1.1 固體廢物的收集、運輸 2.1.2 固體廢物的壓實工程 2.1.3

固體廢物的破碎 2.1.4 固體廢物的分選 2.1.5 固體廢物固化 2.2 固體廢物處理資源化技術 2.2.1 固體廢物的焚燒處理 2.2.2 固體廢物的熱解處理 2.2.3 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 2.3 固體廢物處置系統工程 2.3.1 處置的基本要求和分類 2.3.2 固體廢物土地填埋處置工程 2.3.3 淺地層埋藏處置 2.3.4 土地耕作處置 2.3.5 海洋處置 2.3.6 其他處置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第三章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論

證 3.1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概述 3.1.1 項目的概念與特征 3.1.2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建設過程 3.2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 3.2.1 處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階段及步驟 3.2.2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3.3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的財務評價 3.3.1 項目的財務預測 3.3.2 經濟評價方法 3.3.3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不確定性分析 3.4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社會效益評價 3.4.1 社會效益評價 3.4.

2 項目進行決策的准則 3.5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論證案例——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的項目評價 3.5.1 項目的基礎數據 3.5.2 項目財務評價 3.5.3 項目社會環境效益評價 3.6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3.6.1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 3.6.2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說明書)報告大綱 3.7 固體廢物處理工程項目評估 主要參考文獻第二篇 各 論第四章 礦業與冶金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4.1 概述 4.1.1 廢石 4.1.2 尾

礦 4.1.3 有色冶金工業廢渣 4.1.4 黑色冶金工業廢物 4.2 礦山廢石的處理工程 4.2.1 礦山廢石堆積處理 4.2.2 礦山廢石堆覆土造田 4.2.3 礦山廢石直接用作井下充填料 4.3 金屬礦山尾礦處理工程 4.3.1 尾礦中有價金屬的回收利用 4.3.2 尾礦的綜合利用 4.4 煤矸石處理工程 4.4.1 煤矸石的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 4.4.2 煤矸石的綜合處理與利用 4.5 有色冶金工業廢物處理工程 4.5.1 有色冶金工業

固體廢物 4.5.2 有色冶金企業固體廢物的組成特征 4.5.3 有色冶金工業固廢的處理工程 4.5.4 危險有色金屬廢渣的固化處理 4.6 黑色冶金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4.6.1 黑色冶金工業固體廢物的組成特征 4.6.2 黑色冶金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主要參考文獻第五章 電力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5.1 粉煤灰的來源、組成和性質 5.1.1 粉煤灰的來源 5.1.2 粉煤灰的組成 5.1.3 粉煤灰的物理化學特性 5.2 我國粉煤灰的處理利用現狀 5.

2.1 我國粉煤灰的產生量 5.2.2 我國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現狀 5.3 粉煤灰資源化技術 5.3.1 粉煤灰作建築材料 5.3.2 粉煤灰作土建原材料和作填充土 5.3.3 粉煤灰作農業肥料和土壤改良劑 5.3.4 回收工業原料 5.3.5 作環保材料 主要參考文獻第六章 化學化工與石油化工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1 化學工業固體廢物的來源、分類及污染治理現狀 6.1.1 化學工業固體廢物的來源、分類 6.1.2 治理現狀及處理技術 6.2 無機鹽工業固體廢物處理

工程 6.2.1 廢物來源、組成 6.2.2 治理現狀、處理技術 6.3 氯鹼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3.1 廢物來源及組成 6.3.2 治理現狀及處理技術 6.4 磷肥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4.1 廢物來源及組成 6.4.2 治理現狀及處理技術 6.5 氮肥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5.1 廢物來源及組成 6.5.2 治理現狀及處理技術 6.6 純鹼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6.1 廢物來源及組成 6.6.2 治理現狀及處理技術

6.7 硫酸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7.1 廢物來源及組成 6.7.2 治理現狀及處理技術 6.7.3 硫酸燒渣處理工程實例 6.8 石油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8.1 石化工業固廢的來源、分類及污染治理概況 6.8.2 石油煉制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8.3 石油化工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6.8.4 石油化纖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主要參考文獻第七章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 7.1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 7.1.1 垃圾的三成分及物理化學成分 7.1.2

垃圾的熱值 7.1.3 垃圾焚燒過程及影響因素 7.1.4 垃圾焚燒設備 7.1.5 污染控制與防治 7.2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處理工程 7.2.1 基本概念及分類 7.2.2 好氧堆肥技術 7.2.3 厭氧發酵技術 7.2.4 其他堆肥方法 7.2.5 堆肥的效用 7.3 城市生活垃圾熱解處理工程 7.3.1 熱解法的概念 7.3.2 熱解法的分類 7.3.3 熱解原理 7.3.4 影響熱解的主要參數 7.3.5 熱解動力

學模型 7.3.6 常見的熱解設備及工藝 7.4 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化處理工程 7.4.1 廢塑料的綜合利用 7.4.2 廢塑料回收利用及處理技術 7.4.3 廢橡膠的再生利用 7.4.4 廢汽車的回收與處理 7.4.5 廢舊家用電器的回收利用 7.4.6 廢紙再生處理工序與設備 主要參考文獻第八章 建築垃圾處理工程 8.1 建築垃圾概況 8.1.1 城區建築垃圾的組成、分類及其產生量 8.1.2 建築垃圾的環境危害 8.1.3 建築垃圾處理現狀

8.2 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工程 8.2.1 建築垃圾的減量化 8.2.2 建築垃圾的資源化 8.2.3 建築垃圾的處理處置技術 8.3 廢混凝土塊和廢瀝青混凝土塊處理的工程實例 8.3.1 廢混凝土塊的再生利用處理工程 8.3.2 廢瀝青混凝土塊的再生利用處理工程 主要參考文獻第九章 農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9.1 概述 9.1.1 來源、分類及特點 9.1.2 污染和治理情況 9.2 畜禽養殖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9.2.1 簡述 9.2.2 畜禽養

殖業固體廢物處理工程 9.3 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 9.3.1 秸稈還田 9.3.2 秸稈飼料化 9.3.3 生產沼氣 9.3.4 作為生產原料 9.4 農用薄膜污染控制 9.4.1 農用薄膜污染 9.4.2 廢棄農用薄膜處置 9.4.3 農用薄膜污染控制措施 主要參考文獻第十章 特殊危險廢物管理與處置 10.1 危險廢物的來源及其處置概況 10.2 危險廢物的危害 10.2.1 有機組分 10.2.2 無機組分 10.3 危險廢物的分類

10.4 一般危險廢物的處置 10.4.1 醫療廢物管理與處置 10.4.2 石棉廢物的管理與處置概況 10.4.3 廢礦物油的處理處置 10.4.4 多氯聯苯類廢物管理與處置 10.4.5 二惡英類廢物的管理與處理處置 10.5 放射性固體廢物 10.5.1 放射性的基本概念 10.5.2 放射體廢物來源及對人的危害 10.5.3 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 10.5.4 放射性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 主要參考文獻

開發淨水污泥轉化為高值化微晶玻璃之研究

為了解決土壤改良劑的問題,作者黃孝綸 這樣論述:

我國淨水污泥屬公告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R–0909),除作水泥原料添加外,其餘均作紅磚原料再利用。因淨水污泥主成分富含製成玻璃之SiO2,故有待開發淨水污泥之高值化再利用;本研究以淨水污泥摻配廢玻璃、助熔劑、還原劑及成核劑等探討燒製透亮玻璃及微晶玻璃之高值化研究。本研究考量再利用可行性,儘可能提高淨水污泥之使用量,實驗結果顯示在淨水污泥:廢玻璃粉:助熔劑= 10–40%:30–70%:20%配比下,均可燒成玻璃,但隨淨水污泥添加量之增加,熔融玻璃黏度增高且顏色趨暗。其後,針對黏度及透明度問題,進一步探討優選配比,最後40%淨水污泥+ 30%廢玻璃+ 15% Na2CO3 + 15% K2CO

3不僅黏度低且可製成更亮透之黃綠色玻璃,檢測其波長< 400 nm時,透光率< 10%,可阻隔絕大多數紫外光,且折射率(nD)為1.517,已達到一般玻璃基準(1.50)。本研究進一步探討淨水污泥燒製成微晶玻璃,經多次試驗優選配比為淨水污泥:廢玻璃:CaCO3:PACl (多元氯化鋁) :Na2CO3 = 25%:35–40%:15–20%:5%:15%,並額外添加TiO2約2% (成核劑)與活性碳粉0.2% (還原劑),以升溫速率5 °C/min升至1,300 °C持溫2小時後澆注退火形成母玻璃;其後根據TGA/DSC熱分析判斷成核溫度(650 °C)與結晶溫度(935 °C)作為兩階段結晶

熱處理條件,另外再加入燒製環境操作條件探討氣氛對於結晶之影響。玻璃經兩階段熱處理後利用XRD分析可知有矽輝石、透輝石及鈣鐵輝石之生成。透過各項特性分析可知母玻璃成分調整將會影響晶相種類;熱處理時間增加將析出大顆粒且大量之結晶;還原氣氛下會抑制鈣系晶相與鐵於表面成核。本實驗最佳微晶玻璃其密度(2.56 g/cm3)、維氏硬度(997 Hv)與折射率(1.550)皆優於一般玻璃標準,唯熱膨脹係數(100.036 × 10-7/°C)較一般玻璃差,故依其材料特性適用於耐磨建材上之應用。本研究成功驗證淨水污泥轉化為微晶玻璃,開創循環經濟高值化目的。關鍵字:淨水污泥、玻璃、助熔劑、微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