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軍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團軍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英)麥克納布寫的 軍服視覺百科全書 和賀立維的 人體能量學的奧祕:為什麼可以甩出健康的身心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桃園縣大園鄉民陳萬居為軍隊團掘西瓜,損失甚巨也說明:版本:原件來源:承襲保存狀況:良好(1516828)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商周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曾復生所指導 郭振華的 中共國防戰略轉變因素及趨勢之研究(1949-2002年) (2003),提出團軍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防、戰略、國防戰略、軍事戰略。

最後網站中國國防部:中國軍隊代表團出席第15屆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則補充:中國國防部:中國軍隊代表團出席第15屆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 ... 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6月4日率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5屆東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團軍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軍服視覺百科全書

為了解決團軍隊的問題,作者(英)麥克納布 這樣論述:

介紹了從18世紀末到現在的全世界所有著名部隊的軍服,包括了七年戰爭、美國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的軍服,並詳細介紹了每種軍服的原產國、時間、所屬部隊、軍銜、所屬戰場和具體所屬戰役等。《視覺百科書系:軍服視覺百科全書》全彩印刷,配以數百張軍服全彩展示圖,是一本介紹世界軍服的詳盡圖文指南,非常適合軍事愛好者及相關人員閱讀使用。克里斯·麥克納布不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野外生存技術專家,他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武術教練。他出版的專著超過了20部,其中包括《如何求生》——這是一本對軍人和平民在任何環境下都適用的求生技術大百科、《特種部隊的耐久力技術》、《生存急救手冊》等。

在他的家鄉英國威爾士,克里斯向人們傳授他的野外狩獵技術和求生技巧,受到人們的愛戴。 前言18世紀歐洲的軍官和軍士1756—1763年間的七年戰爭1775—1783年間的美國獨立戰爭:法國海軍陸戰隊革命戰爭1789—1914年1792—1802年間戰爭中的法國軍隊1795—1813年間的歐洲步兵(一)1795—1813年間的歐洲步兵(二)1810—1812年間的歐洲騎兵1802—1813年間的海軍部隊1808—1814年間的半島戰爭(一)1808—1814年間的半島戰爭(二)1808—1814年間的半島戰爭(三)1808—1814年間半島戰爭中的騎兵部隊拿破侖戰爭期間的英國步

兵1813—1815年間的法國步兵1813—1815年間的炮兵和運輸部隊1813—1814年間的歐洲戰役軍服和軍旗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1861—1865年間的美國南北戰爭1879年的祖魯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5年間的西線戰場1914年的英國皇家海軍1916—1918年間的西線戰場(一)1916—1918年間的西線戰場(二)德國機槍部隊空軍1914—1917年間的東部和南部戰線日德蘭海戰中的海軍軍官1915—1925年間的地中海、北非和中東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的德國步兵和裝甲部隊1939年的德國軍官1939年的波蘭陸軍1939—1940年間的蘇芬冬季戰爭1939—1940年

間的海戰(一)1939—1940年間的海戰(二)1939—1940年間的海戰(三)1939—1940年間的海戰(四)1940年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法國滑雪部隊1940年的低地國家1940年的法國軍隊(一)1940年的法國軍隊(二)1939—1940年間的德國閃電戰1940年的德國步兵1940年的英國軍隊1940—1942年間的歐洲戰場(一)1940—1942年間的歐洲戰場(二)英國陸軍突擊隊1942年歐洲戰場上的美國軍隊1939年的空戰1939—1941年間的英國皇家空軍(一)1939—1941年間的英國皇家空軍(二)1940年歐洲的空戰(一)1940年歐洲的空戰(二)1940年的德國空軍194

0—1942年間在北非的意大利軍隊1941年在北非的意大利裝甲部隊1942—1943年間在北非的德國軍隊北非戰場上的德國裝甲部隊軍官1940—1943年間在北非的殖民地軍隊(一)1940—1943年間在北非的殖民地軍隊(二)1944年在意大利的法國非洲步兵團北非人小隊1940—1942年間在北非的英國及英聯邦軍隊(一)1940—1942年間在北非的英國及英聯邦軍隊(二)1940—1943年間在北非的英國陸軍1942年在北非的美國軍隊1942年在北非的美國步兵1940—1942年間在北非的空戰(一)1940—1942年間在北非的空戰(二)北非戰場上的德國空軍軍官1937—1939年間的抗日戰爭1

941—1945年間的抗日戰爭1941—1945年間東線戰場上的德國步兵和炮兵(一)1941—1945年間東線戰場上的德國步兵和炮兵(二)1943年的黨衛軍機槍小隊1941—1943年間在東線戰場的德國裝甲兵/裝甲擲彈兵部隊1944年的黨衛軍警衛旗隊裝甲師列兵1943—1944年間的芬蘭軍隊1941—1944年間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軍隊(一)1941—1944年間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軍隊(二)東線戰場上的其他軸心國集團軍隊1944年萊爾裝甲團准下士1940—1945年間的蘇聯紅軍步兵團(一)1940—1945年間的蘇聯紅軍步兵團(二)1940—1945年間的蘇聯紅軍步兵團(三)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役

中的蘇聯機槍手1941—1944年間蘇聯的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蘇聯軍官1940—1944年間蘇聯空軍1941—1944年間在東線戰場上的德國空軍東線戰場上的其他軸心國集團空軍1942—1944年間的蘇聯海軍1940—1943年間在歐洲/大西洋的盟軍海軍(一)1940—1943年間在歐洲/大西洋的盟軍海軍(二)皇家海軍女子服務團1942—1944年間大西洋上的德國海軍1941—1943年間的意大利海軍1941—1943年間在地中海的英國皇家海軍1940—1942年間在地中海的法國和美國海軍1944年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海軍1944—1945年間巴爾干半島國家的軍隊(一)1944—19

45年間巴爾干半島國家的軍隊(二)1940—1945年間巴爾干半島國家的軍隊(三)1944年在南斯拉夫的沙漠遠征軍1943—1944年間在巴爾干半島的德國軍隊1940—1941年間在巴爾干半島的軸心國集團軍隊1941年在克里特島的德國傘兵1940—1944年間的意大利軍隊(一)1940—1944年間的意大利軍隊(二)1943—1944年間在意大利的德國軍隊1943—1945年間在意大利的盟軍部隊(一)1943—1945年間在意大利的盟軍部隊(二)1943—1945年間在意大利的盟軍部隊(三)1941—1942年間的太平洋陸戰(一)1941—1942年間的太平洋陸戰(二)1941年的日本列兵19

43—1945年間的太平洋戰爭(一)1943—1945年間的太平洋戰爭(二)1943—1945年間的太平洋戰爭(三)1945年太平洋戰場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1941—1945年間的太平洋空戰(一)1941—1945年間的太平洋空戰(二)1939—1943年間的日本海軍1942—1943年間的太平洋海戰飛機降落信號官1942—1945年間的緬甸戰場1941—1945年間的東南亞戰場(一)1941—1945年間的東南亞戰場(二)1943—1945年間在歐洲西北部的德國軍隊1944年的希特勒青年團列兵1944年在歐洲西北部的美國游騎兵和空降部隊1944年在阿登高地的美國101空降師士兵1944年在歐洲

西北部的美國/加拿大步兵1944年歐洲西北部的英國陸軍1942—1944年間在歐洲的英國皇家空軍1944年第617中隊的空軍中校1944—1945年間在歐洲的美國陸軍航空隊1944年美國第322轟炸機大隊1942—1944年間的意大利和德國空軍1944—1945年間德國的最后抵抗(一)1944—1945年間德國的最后抵抗(二)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現代戰爭—1945年以后1945—1954年間的印度支那戰場1965—1966年間在婆羅洲的英國空軍特勤組(SAS)1945—20世紀60年代的南亞和東南亞戰場(一)1945—20世紀60年代的南亞和東南亞戰場(二)1947年的希臘內戰1945—198

9年間的蘇聯軍隊(一)1945—1989年間的蘇聯軍隊(二)20世紀80年代的蘇聯海軍陸戰隊1950—1953年間朝鮮戰爭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軍隊1951年朝鮮戰爭中的澳大利亞軍團1950—1953年間朝鮮戰爭中的英國和美國軍隊1951年的格洛斯特團20世紀50年代—80年代間的非洲部隊20世紀60年代—80年代間的非洲雇佣軍20世紀50年代—70年代間的非洲國家軍/殖民軍(一)20世紀50年代—70年代間的非洲國家軍/殖民軍(二)軍服視覺百科全書20世紀70年代—80年代間的羅德西亞/南非軍隊20世紀90年代的南非偵察突擊隊20世紀50年代—70年代間的中東暴亂活動20世紀40年代—50

年代的阿以戰爭1956年在蘇伊士的英國傘兵部隊1967年六日戰爭中的以色列國防軍1967年的以色列國防軍步兵1967年六日戰爭中的阿拉伯軍隊20世紀70年代—90年代的以色列精英部隊20世紀70年代—90年代的阿拉伯和以色列軍隊(一)20世紀70年代—90年代的阿拉伯和以色列軍隊(二)20世紀50年代—80年代間的拉丁美洲反叛軍隊1963—1975年間在越南戰爭中的南/北越軍隊1970年越南南方陸軍1963—1973年間越南戰爭中的美國和盟軍部隊(一)1963—1973年間越南戰爭中的美國和盟軍部隊(二)1975年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游擊隊1965—1971年間的印巴沖突1971年印度陸軍的空降部

隊1960年以后的維和部隊1963年在婆羅洲的印度尼西亞海軍陸戰隊1979—1989年間的阿富汗戰爭1980年在阿富汗的蘇聯陸軍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英國陸軍(一)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英國陸軍(二)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英國陸軍(三)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英國空軍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阿根廷BuzoTactico突擊隊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英國特種部隊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阿根廷海軍陸戰隊1982年馬島戰爭中的英國海軍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間的特種部隊(一)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間的特種部隊(二)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間的英國和美國特種部隊20世紀80年代的空軍特勤組反騷亂突擊隊

20世紀70年代—90年代間的美國警察和國內治安部隊20世紀80年代的安全警察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間的歐洲步兵和空降部隊(一)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間的歐洲步兵和空降部隊(二)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陸軍1980年在北愛爾蘭的英國傘兵部隊20世紀90年代的英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一)20世紀90年代的英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二)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軍隊2006年在巴爾干半島的F—117轟炸機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北美國家部隊1980年的兩伊戰爭1990—1991年間的海灣戰爭21世紀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2009年在伊拉克的爆炸物處理人員

團軍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Roblox #機器磚塊 #軍隊控制模擬器
今天的目標:擴建軍團,擊敗更多怪物吧!

喜歡影片的話不妨點個讚吧 :)
星的粉絲團讚了嗎?:https://goo.gl/CRoKwP
趕快免費訂閱頻道星發片就可以馬上知道囉:https://goo.gl/YaaUQX
直播台網址:https://www.nonolive.com/room/8181236
直播頻道:https://goo.gl/GEI26p
Roblox模擬系列播放清單:https://goo.gl/9B8hfz

遊戲在:https://www.roblox.com/home
遊戲名稱:[✨NEW ZONE] Army Control Simulator
遊戲網站:https://www.roblox.com/games/2206090519/NEW-ZONE-Army-Control-Simulator#!/about
BGM:遊戲背景音樂

中共國防戰略轉變因素及趨勢之研究(1949-2002年)

為了解決團軍隊的問題,作者郭振華 這樣論述:

中共自建政以後,其國防戰略思想隨國際戰略環境與本身國防建軍發展的不同,有著多次重大的轉變,基於國家安全、領土主權的完整,與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地位情況下,其國防戰略思想亦呈現出不同的型態;中共內部人治色彩十分鮮明,整個國防建設、建軍發展,與決策機制的運作、指導,完全因人而異,有關領導人的意識型態、及個人對國際、國內環境變化、主觀認知的差異性,是主導國防戰略最重要的一環。綜觀中共建政以來,其國防戰略思想可以說就是以毛澤東、鄧小平與江澤民三者之思想為指導核心。 毛澤東時期國防戰略以「人民戰爭」戰略思想為核心,在作戰指導上,強調「將優勢入侵之敵,誘入國內深地,等待反攻條件」之持久消

耗的守勢戰略。 鄧小平時期,雖然仍是以人民戰爭為基礎的軍事思想,但為順應戰略環境的改變,調整為「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並結合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禦敵於國門外,成為鄧時期國防戰略思想的主軸。 後冷戰時期,後鄧小平與江澤民時期,中共國防戰略的核心問題,主要是實現國防現代化的目標,注重「質量建設、科技強軍」,強調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主義道路」,整體上以提高人民戰爭威懾力量和實戰能力為主,以確保中國大陸陸界與海洋權益。因此,其國防戰略為追求國家利益、確保國內安定、支援國內經濟建設、及保障國家綜合國力發展的安全戰略。 由於中共的領導人從毛澤東

、鄧小平到江澤民,都是掌握黨、政、軍的大權後,才得以威服四眾、遂行各項政策的決策權。因而本論文企圖透過這三位領導人的意識型態、個人對國際、國內環境變化,主觀認知的差異性以及特定時空的主客觀因素之影響加以探究分析,來發掘中共國防戰略轉變的關鍵因素,以便掌握其動況與未來之變化,俾有所因應。

人體能量學的奧祕:為什麼可以甩出健康的身心靈?

為了解決團軍隊的問題,作者賀立維 這樣論述:

  ★以物理學論證氣的存在,揭開人體能量的奧祕  ★健康的能量治身,自馭的能量治心,智慧的能量治靈   作者為物理碩士、工學博士,曾參與核子科學的研究,認為在能量的領域裡,核能屬於一種巨無霸的能量,若善用它,可以為人類造福,但若濫用它,可以毀滅人類。作者在機緣巧合下與梅門一□流行創辦人李鳳山師父結緣之後,他便開始深思,如何將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與平甩功的力量結合,為平甩功做一些科學上的探討,同時也對氣功與身心靈間進行科學的詮釋。   作者認為生命能量與人體的健康、腦部的思維邏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本書便由力學與人體能量的觀點,以及平甩功的理論基礎,說明什麼是能量?人體能量是如何產生的?為何雙手

甩一甩就會產生能量?進而延伸到一般氣功的道理,說明人體的「氣」、「能量」、「磁場」與「功」的關係,闡釋科學與氣功之間的關聯。   作者將波動、電磁場、信息、量子力學等科學名詞,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及小故事,說明氣與能量在科學上的基礎,以及發揮了何種功能,和這些功能對身心靈又有什麼影響。例如「某人的眼睛會放電」、「他和她不來電」、「心電感應」等,其實就是量子糾纏的效應,只要提高敏感度、擴大共振頻率的作用,就能強化能量的印記與傳輸,增進互動效益。   在本書中,作者也以圍繞著人們的思想、方法、能量、共振以及量子物理的種種互動,來詮釋心想事成的經驗與法則。 本書特色   揭開人體能量的奧祕  為氣提出科

學論證  走入李鳳山平甩功的奇妙世界 作者簡介 賀立維 博士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工學博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博士後訪問學者。   曾任職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美國波音飛機公司,並曾於美國加州富立頓大學(CS Fullerton)、台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高雄師範大學、陽明大學、中央警察大學兼任教職。   現任中國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客座教授,擔任中醫現代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為梅門一□流行養生學苑擔任志工。   賀立維博士的著作「微動理論於中子能量分布行為的研究」,曾獲1981年美國核能學會博碩士論文競

賽能源組首獎以及大會首獎;並得蔣經國總統召見,獲頒績學獎章。   其他著作與培訓課程專題有「人工智慧於電子產品線路與接點檢測的應用」、「智慧型波動理論於高壓管線偵測的應用」、「類神經網路與模糊邏輯於新一代戰機電路設備的檢測」、「綠能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應用」。   賀博士鑽研以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相關產業,包含電力、核能、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等。目前他與「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張榮森教授共同帶領研發團隊,開發人體電磁場LED顯示儀、人體電磁場生命探測儀以及3D雷射脈診儀,以量化方式感受人體電磁場強弱與脈象分析,進而瞭解人體的健康與精神狀態,希望能對醫學研究有所貢獻。 第一章:緣起與梅門結

緣、走進物理的世界、在愛荷華和原子能打交道的日子、核能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在柏克萊的日子、走進行為科學的世界、腦神經細胞是如何發出信息波 第二章:平甩功的科學解釋平甩功與人體能量的關係、平甩時心中的意念、能量的平衡 第三章:人體與宇宙間能量的共鳴由人體發出的能量、人體能量與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的故事、身心靈與物理學、人與人之間的共鳴、生物信息醫學、生物信息的應用、「氣」與生活關係 第四章:氣功的科學觀氣功的派別、氣功的內氣與人體電磁場、人體的電場,磁場與氣場、地球磁場、量子場、氣功的氣場、太極拳的科學分析、 第五章:中醫與氣中醫與科學的結合 第六章:人體間電磁場的互動洗腦存在嗎?、神經感應與共振的

經驗、心電感應與量子纏結效應、心靈傳輸的故事、東西方哲學與科學的統一、會放電的眼睛 第七章:與大自然共舞 山林中修練的功夫、遠紅外線--生命的光線 第八章:正面與負面的能量避開負面的能量、發揮信心潛能的故事結語與致謝衷心的致謝延伸閱讀 推薦序 從核能到人體能量∕張榮森   科技的進展在這幾十年來突飛猛進,由巨觀進入微觀,由微米進入奈米,由機械進入能量,由機電進入MEMS (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由傳統生物學進入分子生物學,由心理學進入認知科學;這一切都導入科學的技術走向生命的研究。   台灣科學之父李國鼎先生,在數十年來任職總統府科技

顧問團的時候,曾敦請數十位世界各國國家科技顧問來台,探討未來百年國家科技走的方向;結論是,機械電子工業之後是光電工業,而後是生命科技。於是李國鼎先生立刻在總統府下成立了「光電小組」,筆者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參與規劃。   這幾十年一路看來,果不其然,世界潮流正是走著這個軌跡,而且無數的各國科學界的精英投入這一個研究熱潮,風起雲湧,越來越盛,而生命的古老謎團也越來越為人類瞭解。本書作者賀博士將他在此研究潮中的經歷以生花妙筆娓娓道來,十分引人。   我與賀博士相識數十年,他是我在大學物理系的學弟。我們畢業後,先後接受政府公費出國進修,我進入了光電領域,他進入了核能的領域。我們曾在同一所研究機構工作,我

擔任光電科學的研發,他從事核能的研發。賀博士離開核能領域後,也投入了光電的領域,目前與我一起指導幾位研究生做光電與傳統醫學的研究。   在這本書裡,賀博士從威力巨大的核能,談到精密的光電科學,進而討論更細微更神奇的人體能量,是難能可貴的事。尤其是將李鳳山師父的平甩功,用科學的角度來描述,分析其間的奧妙,是很好的創意。   在量子力學方面,賀博士用深入淺出的筆法,將它與心電感應作連結,將量子糾纏的原理用在這裡,是很有意思的事。目前國外有一些研究機構,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與應用。   將這本書推薦給對身體能量有興趣的朋友,尤其是對練功有興趣的朋友閱讀,是很有意義的事。我自己長期對練功、打禪、催眠有濃

厚的興趣,也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研究,亦在國際上發表過一些論文。人類在研究複雜的外太空與地球深處能量之際,也應多瞭解自己身體內部能量的奧祕,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書。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生命科學系教授) 自序 能量、氣、身心靈   生活在現代化的社會裡,人們已能夠脫離早年的戰亂、貧困的生活,而活在小康、安定的環境中。在這種小康社會中,人們也逐漸開始注重身心靈品質的提升,希望能活得更健康,活得更快樂,有更好的心靈寄託。   這本書期盼以科學的角度,由人體所發出與接受的能量,闡述現代人的身心靈生活,來探討人體能量與身心靈的關係。這種能量就是一般所稱的「氣」,人類以不同方式所呈現出

來的氣,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氣功就是人體能量表現的具體例子,千百年來氣功已成為人們重要且風行的強身健體活動。藉著氣功的力量,可讓人達到調身、調息與調心的效果,進而推展到抗病延年與開啟潛能的目標。後來流傳的太極拳,更沿襲氣功的精髓,讓人在精、氣、神三方面都能得到鍛鍊與薰陶。   自從與「梅門一□流行養生學苑」認識,並與李鳳山師父結緣以來,對平甩功有了具體的體會。平甩功除了對身體健康有很好的幫助外,對心與靈方面也都有正面的助益。   經多次與李師父交談,彼此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希望將自身在科學領域所學到的知識,為平甩功作出有條理的物理學詮釋,為平甩功做一些力學、能量學等科學依據的探討。

  當與朋友談起平甩功時,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就是「平甩功有科學依據嗎」,而梅門的師兄師姐們也常被問到類似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啟發了我追求這個答案的興趣。   所謂萬物皆有氣,能量與形態各有所不同。我就藉這個機會來探討這種「氣」與「能量」,在科學上的基礎;及它們能夠發揮什麼樣的功能?而這些功能對身心靈的修行又有什麼助益?   平甩功對人體健康上的幫助,在李鳳山師父一系列的作品集裡,已有相當多的實例與見證,這方面的說服力已毋庸置疑。但若能在科學上再做進一步的探討,相信它就更有意義了。這本書就是以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力學與能量的觀點,來談平甩功的科學基礎。同時也延伸出探討其他功夫派別的基礎科學背景,進

而探究大自然能量的道理。   平甩功是以「三分功法、七分心法」為宗旨,三分功法可以健身,七分心法可以提升人們心靈的層次。平甩功對身心靈都有正面的幫助,能使人們生活得更健康、更愉快與更有靈性。   人體的健康與腦部的思維,以及身體中的能量,都是息息相關而密不可分的。這本書開端以平甩功為具體的例子,逐步探討人體的「氣」、「能量」、「磁場」與「功」等等的關係。希望能讓一般練功強身的朋友,瞭解科學中所描述的能量,與氣功界所談論的「氣」之間的相互關係。   這本書所談到的波動、電磁場、信息、量子力學等科學名詞,對一些非物理界的讀者,可能會感到有些深澀,不過我盡可能以簡單易懂的例子與圖表來表達出其中的內涵

。俗語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不用怕」,同樣的,我就以「學會數理化,探討平甩不用怕」來解釋平甩功的內涵。假使牽涉到較深奧的理論,我就儘量用淺顯的語言來表達。   愛因斯坦曾說過:「若要將一件很簡單的事說得很複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若要將一件很複雜的事說得很簡單,則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他又說:「一流的專家,將專業的道理說給普通人聽時,可以讓人聽得懂;二流的專家將專業的道理,說給專業的人聽時,可以讓專業的人聽得懂;三流的專家,將專業的事,說給專業的人聽時,專業的人聽不懂;沒流的專家,將專業的事,說給自己聽時,自己都聽不懂。」這本書我就儘可能說得簡單一點,雖然這好像是件很不簡單的事。   知名的

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博士,在他的「物理學之道--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祕主義」中指出,西方的科學家們,遇到了太多難以解釋的現象,最後還是會回到早期希臘、印度、中國的哲學上。也就是說,東西方的哲學與科學終究會融合在一起,所以在這裡,我也嘗試用一些古人的道理做一些闡述。   朗達.拜恩女士在她的暢銷書《祕密》裡,以圍繞著人們的思想、方法、能量、共振以及量子物理中的種種互動,來詮釋心想事成的經驗與法則。她在書中舉出了許多偉人的思維方法,比如,她以牛頓的萬有引力,來比喻人與人的吸引力法則;她以量子物理學家的觀點,認為宇宙是從思想中出現的;由於量子物理學家的研究和發現,使人們對深不可測的心靈創造力,有了更多的

瞭解。所以在這裡也對《祕密》這本書中所提到有關物理學與量子論的部分,作了一些探討。   以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作為這本書的開場;若我們將某些人放在一間完全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裡,經過幾分鐘後,有些人會感到恐懼,只想立刻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有些人會開始禪坐,同時他們腦中會出現「無」的禪念;突然間,有一道紅光射到房間的白牆上,他們會認為那是一堵紅色的牆壁;忽而紅光變成了藍光,他們會認為牆壁是藍的;然後開始播放一部電影,他們又沉醉在電影情節中。   其實白牆就是白牆,它是由磚塊、石灰與油漆合成的物質。為何說它是白牆,因為在自然光或一般的燈光下,它的反射光經人的視神經解讀與反應,認為它是白色的。若沒有

光線去照它,它存在嗎?若這道牆是由透明的物質組成,無論用什麼光去照,我們都看不到它,它還存在嗎?這個例子可以反映出佛家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物理學中的物質、光譜、心中的恐懼、禪念、電影的情節等等,都能在一個小房間裡呈現出來。科學、哲學、宗教早年是一體的觀念,後來分道揚鑣,最終還是會回到原始的原點。   筆者不揣淺陋,寫下這本有關能量、氣、身心靈與科學相關連的科普書籍,希望不辜負讀者花時間來讀這本書,書中難免有錯誤與不足的地方,尚祈讀者多多指教。 平甩功與人體能量的關係什麼是能量?尤其是由人體所發出的能量是怎麼來的?它與一般人所稱的「氣」又有什麼分別

?西方人在物理學上所用的「能量(Energy)」這個名詞,就是類似於東方人所習慣用的「氣」這個字。表面上好像是差不多的東西,但實際上「氣」遠比「能量」這個名詞更為深奧、更有學問,它是身心靈與真善美的完美又永恆結晶。西方所說的能量,除了「位能」與「動能」以外,還有「熱能」、「電磁能」、「輻射能」、「化學能」、「核能」、「彈性能」、「聲能」、「機械能」、「光能」等等,也就是說「萬物皆有能」。平甩功與物理學的關係平甩功與人體能量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先談談與平甩功比較有關係的力學;大家都知道,一個團隊要有向心力,團隊才能發揮應有的力量。為什麼要強調向心力呢?當然是害怕團體中有人搞派系、或搞分裂、或背後

搞鬼,若我們將之比喻為離心力。這麼一來,領導者就要施出魄力,以向心力來平衡離心力,這個團體才能生存,才能發展。這是大自然最基本的道裡,所以團體的領導者要以向心力來抵消離心力的負面影響,這正是表現領導統御的時機。一個團體或是一團軍隊,必須要有士氣,這個士氣指的就是團隊的向心力,也就是團隊的能量。力學中的向心力與離心力是平衡的,當甩動一顆綁著繩子的小球,甩得愈快,就要花更大的力氣抓住繩子,若手一鬆這顆球就飛出去了。我們以田徑項目的擲鏈球運動來做例子,運動員握著鐵鍊的一端,用最大的力氣,讓鐵鍊另一端的鐵球在空中旋轉,到了足夠的加速度時,就將鐵球甩出去。這項運動就表現出運動員由身體所發出能量轉變成向心

力,由向心力來平衡鐵球因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在最後一剎那,手一鬆,使由旋轉產生的加速度讓鐵球甩得最遠。這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動作,但它包含著物理學中的一些基本定律。以力學的觀點來看,當運動員緊握鏈條時,他的手臂加上鏈條的長度就是所謂的力距,力距越長、鐵球的重量愈重、旋轉的速度愈快,所施的力氣就要愈大。當然還要包含一些技巧,如鏈球飛出去那一剎那的角度,當時的風向與風速,運動員將鐵球甩出去時幾乎也都會大吼一聲。這大吼一聲就是將「氣」釋放出來,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成績。這大吼一聲,雖無法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能增加多少成績,但相信那爆發性的聲勢,應該是一種氣場的力量。再配合肌肉的動作,瞬間釋放出爆炸性的能量,

這幾項因素湊合在一起,就影響了最後的成績。甩鏈球的例子和平甩功有什麼關係呢?這要由角動量、血液與流體力學、血液的波動與共振頻率,來探討平甩功的動作與人體能量的神奇關係。從甩鏈球的例子來看,雙手平甩是一種向心力與離心力的平衡動作。當雙手上下擺動,就像一個鐘擺的搖動,當然它的振幅要比鐘擺大些,又要比甩鏈球小得多。當雙手的手臂向上擺動時,需要一個抬舉的力量,這個力量來自肩膀與手臂肌肉,還有腹肌的配合。當手臂達到與肩部同高時就順勢向下擺動,在往下擺動時由於地心引力的關係,手臂就會加速向下。此時血液也因離心力的作用,會往十指的方向加速流動,達到血液循環到達微血管的順暢效果。所謂十指連心,血液若順利的流到

指尖,又順利流回心臟,表示身體的「氣」都通了。平甩功是有氧運動平甩功是一種典型的有氧運動,所謂有氧運動,就是當運動時身體所獲得的氧氣足夠身體所需;或稱有氧代謝運動,指身體裡面的糖分、脂肪以及蛋白質在氧氣的作用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此時身體內細胞的二磷酸腺苷(ADP)會再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然後由三磷酸腺苷分解後釋放出能量,這個能量就是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因素。由於脂肪需要氧氣才能代謝,所以減肥必須要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同時也可以明顯地提高大腦皮層以及心肺系統的機能,它會促使神經系統保持充沛的活力,使體內產生抗衰老的能力。若您運動後會喘大氣,表示您所得到的氧氣不足身體所需,

要以喘大氣來獲得更多的氧氣才行。所以有些劇烈運動,不見得是養身的運動,有時做完劇烈運動全身痠痛,就是因為肌肉用力時,形成血流的中斷,在缺氧的情況下使得代謝產物無法被血液清除,而堆積在肌肉中,進而刺激到痛覺器官。在此再進一步做個人「大膽的假設」,這些假設的「小心求證」則須更多的證據來證實。一個運動體都有它一定的運動頻率,例如將一顆乒乓球丟在硬地上,它會以一定的頻率連續彈跳。由於球體與地面的摩擦力以及空氣的阻力,它會愈跳愈低,然後逐漸停止。它彈跳的高度就是它的振幅,也就是說它的振幅會愈來愈小,同時它的頻率會愈來愈高。但若將乒乓球放在您手上的球拍上彈跳,您給它適當的力量,它就可維持持續的跳動。平甩功

也是一樣的道理,每甩到五下時,若光只靠上半身的力氣來維持手臂一定的頻率與振福,可能有點吃力。若適時的以下半身的腿力來加把勁,就可以一直輕鬆的持續下去。這裡所說的頻率,就是每秒鐘雙手擺動的次數,振幅就是雙手擺動的高度。物體振動的頻率,可從巨觀的角度看,也可從微觀的角度去看。巨觀指的是以物體整體的觀點來觀察,如將整個人體或整個手臂當作一個物體來看,微觀指的是以物體內部最細微的角度來觀察,就是從人體的細胞、原子核、電子、中子與質子的層次來觀察,這點會在這本書的後續章節裡給讀者介紹。一般而言,手臂大約是身體長度的五分之二左右,若我們的手臂每秒鐘甩動一次,它的頻率就是一個赫茲。若雙手不停的甩動,而雙腳一

直站著不動,一方面會站的不太穩,一方面甩動所產生身體內部的摩擦力與空氣阻力,都要靠上半身的力氣來克服。若膝蓋適時的蹲彈二下,能給手臂一個適當的助力,也讓膝蓋的筋骨活絡。我們再用鐘擺理論來說明,鐘擺愈長,擺動的速度愈慢,傳統古董掛鐘就是以調整擺錘下方的小螺絲,來校正時間的準確性。以身體振動頻率的角度來看,若手臂長度是一,那身體大約是二點五。手臂每甩五下,腿蹲彈二下,正好符合諧波的位置,所以身體感到較為順暢,也不會有不平衡的感覺。我這點解釋,是屬於「大膽的假設」,尚待「小心的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