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drianRaine寫的 暴力犯罪的大腦檔案:從神經犯罪學探究惡行的生物根源,慎思以治療取代懲罰的未來防治計畫 和李家雯(海蒂)的 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關於成長的疼痛與焦慮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球股市交易時間及指數報價_金融中心 - 鉅亨也說明:國家 時段 當地時間(開盤) 當地時間(收盤) 台北時間(開盤) 台北時間(收盤) 紐西蘭 10:00 17:00 6:00 13:00 澳洲 4~10月; 11~3月 10:00 16:00 07:00; 08:00 13:00; 14:00 日本 上午; 下午 09:00; 12:30 11:30; 15:00 08:00; 11:30 10:30; 14:00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悅知文化所出版 。

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須文蔚所指導 黃翔的 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 (2021),提出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源流論、文類論、作者論、作品論、創作方法與方法論、影響論。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葉宗和所指導 李橙秉的 自然生命之歌-李橙秉水墨創作論述 (2019),提出因為有 自然、生命、現代水墨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全球股市交易時間 - 台新銀行則補充:國家 時段 當地時間; (開盤) 當地時間; (收盤) 台北時間; (開盤) 台北時間; (收盤) 紐西蘭 10:00 17:00 06:00 13:00 澳洲 4~10月; 11~3月 10:00 16:00 07:00; 08:00 13:00; 14:00 日本 上午下午 09:00; 12:30 11:00; 15:00 08:00; 11:30 10:00; 14:0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暴力犯罪的大腦檔案:從神經犯罪學探究惡行的生物根源,慎思以治療取代懲罰的未來防治計畫

為了解決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的問題,作者AdrianRaine 這樣論述:

​  這是所有立法、執法與司法人員都應該看的書!   暴力研究專家從大腦中尋找犯罪的可能性,善用生物社會的鑰匙打開犯罪原因的鎖;   透過改變大腦改變行為,才能預先防範、對症下藥。     罪惡的種子如何遺傳:追求獎賞的多巴胺就像加速油門,穩定情緒的血清素則是生物剎車,負責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基因不正常,從大腦的基因結構到暴力的化學作用僅有一步之遙。     大腦出錯時有多暴力:反社會行為的大腦是由許多失功能的神經系統湊合而成,在很多暴力犯罪中都看到額葉─邊緣系統的不平衡;或因為缺乏前額葉皮質的調節和抑制衝動情緒,或由於邊緣系統的過度活化以致殘忍殺戮。     更可能因為頭殼壞去:大腦結構的

失功能如果來自生命初期的傷害,不管是因為母親懷孕期的不當行為(接觸到酒精、尼古丁、睪固酮、毒品)、分娩併發症、母親拒絕甚至虐待(造成腦傷),都可能造成嬰兒期、童年期和青少年期的神經發展不正常,導致成人暴力犯罪。     環境因素的推波助瀾:缺少鐵、鋅、蛋白質、核黃素和亞米茄三脂肪酸等營養素,卻吃太多甜食,加上過度暴露在鉛、鎘、錳、汞等環境的重金屬中,還有心理健康不良,都是暴力行為的催化劑。     社會生物的交互作用:暴力的生物危險因子??頭部受傷、營養不良及遺傳的反社會基因,如果被其他社會危險因子鼓勵支持??母親的忽略和排斥、遭受虐待與欺凌、極端的貧窮、居住環境惡劣、乏人照顧和缺乏歸屬感,就

會釀成嚴重的後果。     解決之道是以治療取代懲罰,透過改變大腦改變行為!     預防犯罪是防止犯罪的唯一方法,就像維持健康是不生病的唯一方法。善用生物社會的鑰匙打開犯罪原因的鎖,發展出合適的預防、介入方案:比如給予弱勢階層的母親健康常識、教育和支持,提供高風險幼兒充足營養、認知刺激等豐富的生長環境,藉藥物降低罪犯性慾、平息暴力攻擊,甚至從外科手術的去勢法到精神上訓練心智控制大腦。     暴力犯罪是個複雜的行為,每個罪犯背後都有不幸的故事。過去,犯罪學家從社會大環境中尋找犯罪原因,現在,神經學家可以從大腦中尋找犯罪的可能性,知道原因才可以預先防範──融合生物社會學和公共衛生的觀點,也許有

一天,我們可以治癒犯罪。   媒體推薦     《新科學家》雜誌(New Scientist)年度好書(2013)     《自然》《紐約時報書評》《華爾街日報》《今日心理學》《新科學家》《華盛頓獨立書評》《紐約圖書月刊》《精神醫學》《出版家周刊》《書單》《新政治家》……   名人好評     這是有關暴力犯罪和神經生物機制之間,最周詳、最直率不誇大的一本書,非常流暢可讀又提供豐富的資訊。作者沒有譁眾取寵說他找到了犯罪的單一原因或單一的解決方法,這是明智之舉,也讓本書成為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狄馬吉奧(Antonio Damasio),南加大神經科學教授,《笛卡兒的錯誤》(Descartes'

Error)作者     任何時候,當我想知道犯罪的生物機制時,我就去找雷恩教授……這是所有學生、研究者、執業律師和政策制定者都必讀的一本好書。──莫菲特(Terrie Moffitt),杜克大學基因組和計算生物學中心教授     不容錯過……可讀性很高的書,詳細的說明了生物因素如何影響暴力行為。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是讓我看到犯罪和大腦的不可分,如果我們透徹內容並嚴肅看待,將有助犯罪學得以更靠近問題解決之源。──謝爾曼(Lawrence W. Sherman),劍橋大學犯罪學研究院院長     很有教育性同時出乎意料地令人愉快……這本書很容易讀也很有趣,而且閱讀完收穫豐碩。在敏感和具爭議的暴力

行為議題上,針對社會、生物和法律層面提出重要的觀點。──紐曼(Joe P. Newman),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博士/研究者     很值得讀的一本書,使你反思個人和社會對反社會行為的看法。現在是把暴力當作疾病來看待的時候了,哪方面矯治應該擺在懲罰之前?哪方面預防犯罪可能是阻止犯罪的唯一方法?讀這本書,然後你自己下判斷。──法蘭克(Mark S. Frankel),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人權與法律科學責任組主管     根據最新科學證據,雷恩教授提出令人深思的基本問題:大腦功能先天和後天作用的界線在哪裡?──史璜森(Larry W. Swanson),南加大生物科學、神經學和心理學教授

    雷恩教授窮其一生研究之力寫了這本書,對美國社會的暴力問題和政策規劃有很精闢的分析。準備閱讀這本犯罪科學領域,扣人心弦的上乘之作吧!──威爾士(Brandon C. Welsh),東北大學犯罪學教授,《拯救孩子遠離犯罪生活》(Saving Children from a Life of Crime)作者

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日議題:
◆陸委會嚴審陸人來台、陸在台據點 兩岸肅殺升溫?張志軍批嚴審來台走回頭路 蔡政府瘋狂鎖國搞對抗?蔡政府硬起來反擊全面嚴查 不再忍讓?吹哨壯膽?蔡政府祭出嚴審反制斷交 陸委會揮刀揭綠色恐怖?陸委會查商務學術在台據點 斬民間交流扼最後善意?藍委批綠色恐怖 與陸友好商會、社團全都剉咧等?江宜樺批蔡政府恐怖主義 兩岸兵凶戰危惡性循環?蔡英文轟陸正在改變現狀 兩岸硬碰硬推烽火懸崖邊?蔡政府究責中共背後運作害斷交 兩岸打結陷死胡同?

◆蔡政府捐百萬美元給世衛 撒錢買下次WHA門票?蔡英文爆百萬美金原是給布國 金錢外交自己露餡?蔡政府擬以中華民國名義捐出 國際情勢自我感覺良好?蔡英文捐百萬對抗伊波拉病毒 資助世衛打悲情牌?葉金川嘆昔捐款被綠臭罵 蔡英文捐百萬美金沒人吭?陸官媒嗆政治性捐款自取其辱 蔡英文話術抹黑大陸?館長粗口嗆當台灣凱子 綠委回髒話罵垃圾!誰無理?館長怒這是年領900萬立委 說人民心聲竟被罵靠北?蔡英文高喊維護台灣尊嚴 連大門都進不去有何尊嚴?

◆台布斷交總統開心賣玉荷包 外長想要辯解都詞窮?吳釗燮呈報從下午變傍晚 遮掩總統歡笑賣荔枝惹議?吳釗燮:忘了幾點 總統知情斷交還要叫賣玉荷包?23天失2友邦又爆危機 下一個海地、宏都拉斯?網傳宏都拉斯、海地快斷交 陸懲罰台灣示威美國?王毅喊中非全家福誘史瓦帝尼 台灣非洲恐零邦交?吳釗燮:史瓦帝尼不屑陸喊話 邦交穩固?又被矇騙?北京公開喊非洲一個不能少 史瓦帝尼邦交剉咧等?吳釗燮:拉美及加勒比海邦誼穩定 勿道聽塗說?陸環球時報嗆:台灣零邦交不遠了 外交剃光頭?

◆蔡英文撻伐在野黨容忍中共打壓 執政無能卸責在野?蔡英文上火線”四問在野黨” 總統提問搞錯因果?蔡政府上任2年丟4友邦 斷交檢討在野黨黑白混亂?蔡政府搞撕裂還喊團結 忘了黑機關濫權追殺在野黨?馬英九批蔡英文縱容賴揆講台獨 台獨說惹怒中共?吳敦義譏斷交還要稱讚政府很厲害 民進黨秀下限?藍橘回擊有失總統高度 撕裂台灣喊團結如天降黑雨?蔡英文維持現狀變笑話 逼全民接受錯誤兩岸政策?陳水扁批民進黨先團結比較實際 打臉蔡英文斷交罵人?

今日來賓:
前立法委員(民)沈富雄
立法委員(民) 羅致政
立法委員(國) 柯志恩
前行政院發言人 鄭麗文
資深媒體人  唐湘龍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訂閱➔http://bit.ly/2fXdOIH
每週一至週五 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的問題,作者黃翔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題為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The Study of Theories of Reportage in Taiwan),研究範疇為台灣報導文學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理論與批評。研究項目包括理論與批評文章;提出理論批評的重要批評者、時代環境、重大議題、重要事件等。因此本研究將具備兩重框架,一是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文類史體系——包括發展過程中的樣貌;目前的整體呈現;二是形成這個體系的進程——包括分期、特質、影響,以及個別批評者,如何建構、發展出個人的批評體系。本研究試圖架構出一般文學批評、文類批評都適用的源流論、文類論、作者論、作品論、創作方法與方法論,以及影響論。源流論部分,涵蓋了

起源論與流變論。文類論部分,涵蓋了文類論、文類殊別優劣論。作者論,包含作者素質論、養成論,作者的實踐論、個別作家論、作家群論等。作品論,則包括,依文體論、依作者論、依文學史階段論、依文學史流派論、依文學史主題論、依文學史思潮論等。創作方法與方法論,包括報導文學如何寫、不能如何寫的敘事規約。影響論部分,包括影響作者論、影響讀者論、影響社會論,以及影響文類論。本研究嘗試觀察,一路以來的批評者,如何逐漸豐富這個理論體系,如何推進理論批評的發展,也釐清理論與台灣報導文學創作之間的特殊關係。以往的研究者,往往以報導文學缺乏理論,來解釋這個文類發展過程中,遭遇的爭議甚至頓挫,本研究發現,上述分項都是台灣報

導文學理論發展過程中,曾經討論過的重要議題。其實,對報導文學發表過理論的批評者,多達數百人次,而且大多是當時的秀異人才,台灣報導文學真的缺乏理論嗎?這麼多的批評中是否可以構築出體系?在體系的建構過程中是否有所不足、或有所矛盾?在體系化的觀察下,如何重新檢視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價值?都是本研究探討的問題。依照代表性的批評者、流派;還有重要事件;理論特質;理論影響;以及個別批評者如何建構、發展出個人的批評系統,架構為:1930年代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的萌芽——楊逵。1970年代的詮釋與拉鋸——高信疆、《現實的探索》與三場官方文藝座談會。1980年代的體系化與式微說——李瑞騰、林燿德與文訊座談會、鄭明

娳。1990年代的轉折與深化——陳映真、彭家發、須文蔚、兩大報報導文學獎現象。2000年以降的鬆綁與探索——楊素芬、林淇瀁與張堂錡。研究發現包括:一、楊逵的影響應待2001年起論;二、重新評估高信疆的思想底蘊與定位;三、重新檢視《現實的探索》的理論貢獻與內涵;四、重新檢視官方座談會的批評史意義;五、鄭明娳奠定美國新聞學的源流論;六、新新聞學在台灣的「拿來」;七、理論批評與創作的依違;八、想像「理論」的不同路徑等。

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關於成長的疼痛與焦慮

為了解決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的問題,作者李家雯(海蒂) 這樣論述:

「青春該是無限美好,為何我TMD看不到?」 第一本寫給臺灣大學生的心理照顧指南 ★特別收錄:心理師獨家設計21道抗焦慮練習★     你是否曾出現這些想法:   ☑ 高中名列前茅,到大學卻覺得處處不如人?   ☑ 履歷刷好刷滿,生活忙碌充實,為什麼還是好焦慮?   ☑ 延畢或休學,該如何面對「不務正業」人生?   ☑ 很努力跟大家做朋友,卻還是默默成為系邊?   ☑ 渴望當爸媽的乖小孩,但又覺得好累?      有時,放手喘息,才能飛得更高。——致年輕的你,以及曾經年輕的我們     擁有多年校園諮商經驗的海蒂老師,以輕鬆柔和的筆調、傾聽與陪伴的態度,與你聊聊

一夜長大的焦慮、人際的困擾、原生家庭的綑綁、自我的迷失。你的煩惱,絕對不是少年維特的無病呻吟,而是奮力求生最好的證明。     「當你能體悟此刻的狀態只是暫時,就能開始多相信自己一點。   你的生命是屬於你的主場,而你擁有獨一無二的光芒!」   ──李家雯諮商心理師     本書聚焦於#課業、#人際、#家庭、#自我、#未來五大課題,帶你了解焦慮的成因以及心理運作機制,並提供豐富的實用練習圖表,讓你彷彿置身諮商室,和心理師一起拆解、修復自我。最後,帶領你看到自身的無限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真心推薦     ann M./IG圖文創作者

  DKA/厭世廢物   Siang|讀國文好時尚/IG創作者   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狼焉/故事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傅文豪/歷史老師黑米   歐陽立中/爆文寫作教練、暢銷作家   感動專文推薦     「你的心是不是也感覺生病了?」難以傾吐的心事,隨著年紀增長而無法反抗的因素,相信人人都有。在這本書裡我看見了改變的契機。冷靜下來跟著文字思考,剖析那些痛苦後,我們能做的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卡在成為社會人和學生之間的族群迷茫的生存著,想必這時期無數的困惑、無數的妥協,皆是最大的痛苦來源。相信這本書能為你們解惑,讀完後從中獲得面

對苦痛的動力,和尋回自我生命價值的希望。──ann M./IG圖文創作者       「要搭幾點的車?」「要穿什麼衣服?」只要活著,就會迎接各式各樣的煩惱。我知道面對這些煩惱種子,我們都曾徬徨無助,曾獨自流淚,不明不白的把責任推就給世界,所以躊躇,所以厭世。而作者給我們的並不是養分,是鏟子與水壺,讓我們去釐清自己的灌溉方式,以客觀的分析推論,找到裂縫裡的陽光,去生長。活下去吧,來了人間走一遭,就走到底試試吧,我想這是作者期望的,也是作者為了我們而寫下的溫柔。──DKA/厭世廢物       成長過程的茫然、焦慮,被社會期待與主流價值扎傷的心,若是忽視心底的微弱警訊,不經意的在心

中刺痛,疼痛淡去又隱隱浮現,直到你不堪負荷,是我們不願意看見的結果。   作者李家雯老師輕輕淺淺的話語,談著故事、陪伴身處迷霧的學生,一步一步,在受到侷限的生命中,探見沒被察覺的可能性。如果你仍在求學階段勇敢踏著遲疑的步伐,可以在這本書中理清模糊的想法與應該被珍視的思緒。──Siang|讀國文好時尚/IG創作者     勇敢去成為__________的自己,這個空格你會想要填上什麼呢?這個世代很多人在談創業在談斜槓,但卻依然的要求孩子們在課業上有好成績,有好學歷,明明要我們走不一樣的路,卻又同時叫我們遵循著一樣的路徑,做不到的人很挫折,做到的人卻又發現迷失了方向,學生很難當,出了社會

還是痛苦,你在煩惱什麼呢?對於未來你是害怕還是充滿期待呢?也許可以透過這本書來一起想一想。──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如果我們拼命追逐,卻發現目的地其實什麼都沒有,該怎麼辦呢?我想這是很多臺灣學子在升上大學後感受到的迷惘。高中的課表按部就班,一週四十堂平均分配給國英數社自。心理健康與認識自己永遠在課表裡缺席,只要顧好所謂學生本業,剩下的便是你自己的事。以致於後來,我們像牧羊犬身前的羊,忘記自己為什麼定時開始奔跑,又定時回家休息。沒有課表幫忙安排一切的我們,在大學時推開了海蒂老師的諮商大門,希望能從她手上重新領取一份找尋自己的地圖與指南針。──狼焉/故事人     回想

我的大學時代,也充滿迷惘與焦慮。雖說精彩的人生正等著我去闖,但也面臨了各種選擇焦慮,包括同儕、愛情、課業、社團、金錢、職涯......等。我曾在大學時期接受過心理諮商,從心理師那裡更認識自己。作者海蒂老師長期與大學生互動,這本著作肯定對正值轉大人階段的年輕世代,有莫大的助益。──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對於108課綱的學生而言,我們總以為現今的教育改革給了學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但在真正的教學現場中,躊躇不前、徬徨無助、猶豫擔心的情緒卻無時無刻坐落在學生柔軟的心頭。     學生們努力地撰寫自己的「豐功偉業」,最後成了代表自己的華麗履歷——「學習歷程檔案」。但在這些活

動裡,學生們是否真的已全然將目標定矛,並有意識地進行活動的參與?還是我們都在這場升學的角力賽上,為了社會與家長們的期待,而將所有的標籤、勳章急迫地別於自己的胸前?   而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真的想要嗎?   這本書的存在,讓我們得以與我們內心最深層的焦慮與挫折深談。它是個解藥,在現實壓得我們喘不過氣時,讓我們得以在對話與內省中找出自我,持續向前。──傅文豪/歷史老師黑米     這段話你應該不陌生:「好好讀書,考好成績,上好大學,接下來人生就輕鬆多了。」才怪!有多少人用成績籌碼,取得好大學入場券後,才發現人生好難,卻求助無門。李家雯心理師的《你在煩惱什麼呢?》是寫給年輕人的救贖

之書,裡面有著你熟悉的困頓,如有雷同,不是巧合,是你正在面對的人生課題。你不需要假裝堅強,也不必害怕逃避。放心脆弱、允許平凡,家雯的文字會接住你。《你在煩惱什麼呢?》以阿德勒為溫暖後盾,以心理練習為明亮指引,陪伴你走出青春的迷霧。──歐陽立中/爆文寫作教練、暢銷作家   編輯致讀者的話     編這本書的過程中,思緒不斷回到迷惘的大學時期。離開家鄉到台北念書,每天都充滿了令人驚奇的事物,但光鮮亮麗的城市卻讓人感到格格不入。脫離了高中沉重的課業壓力,接踵而來的卻是一個禮拜一百頁的英文指定閱讀,以及無數書面報告與presentation,升學遊戲並未消失,只是換了面貌、改了規則,身在

其中的我們得繼續玩下去。在這裡有很多交友的機會,無數社團與活動等著你參加,但再多的狂歡,也掩蓋不了派對結束後席捲心頭的寂寞;大學自由但疏離的交友型態,放大了身在異鄉孤身一人的寂寥,連自己一個人吃飯都覺得可悲。北漂讀書,拿的是家裡的經濟支援,想法與價值觀卻已悄悄汰舊換新,與家人的矛盾、滿是裂痕的親子關係、自由與管束之間的衝突,經常是壓垮睡眠的夢魘之一。     第一次,除了升學壓力之外,要獨自面對這麼多課題。眼看著自己逐漸變成陌生人,焦慮、厭世、憂鬱心情一下襲來,好多的煩惱潛伏在心底,像在養一頭巨大的獸。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只知道自己正在向下沉;好幾次路過學校心輔中心,卻始終沒有勇氣開口

求助。儘管後來幸運,莫名其妙想通了,沒有走上絕路,也出了社會努力扮演「正常人」,偶爾卻還是會想,如果當時有人輕輕地問一句:「你在煩惱什麼呢?」僅僅一句話、僅僅只是聽我傾訴,或許成長的窒息與疼痛,就能減緩一些吧。     於是,「陪伴與傾聽」,便是這本書想要帶給你的。夾在大人與小孩中間的你,也許有很多煩惱說不出口,又或者是說出口之後被當作無病呻吟。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怎麼了,也想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看到一絲曙光,那我會誠摯地邀請你閱讀這本書。也許你只是暫時迷了路,那就讓這本書成為你的地圖,哪怕花了點時間找到方向,也沒有關係的。

自然生命之歌-李橙秉水墨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台灣下午4點美國幾點的問題,作者李橙秉 這樣論述:

  中國藝術向來強調「自然」的觀念,而水墨畫的創作更是崇尚「得之自然」的美學思想。本研究以自然生命為創作對象,運用現代水墨的創新技法,歌詠大自然的生命動能,關懷大自然正遭逢的人為破壞,反思身為藝術工作者如何呈現自然美學與生態正義的創作形式,讓藝術與生命結合在一起。  本研究於方法學上,利用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圖像研究法等,從生命倫理、宗教學、老莊哲學、身心醫學、生態學之觀點論述自然生命的價值意涵,並從東西方美學觀點探究自然生命創作;其次,以臺灣當代的水墨發展路徑,吸納西方藝術流派之表現形式做一整理;再者,介紹台灣現代水墨畫家在自然生命的創作與成就,及其對本研究之啟發;最後,運用圖像符號、

象徵意涵、色彩應用、筆墨技法與空間構圖等表現,讓主題與情感在創作過程中得以探索與實踐。  本研究以自然生命為主題,發展「生命無常」、「生命困頓」、「生命永恆」三個系列。研究結果發現,從「寫意簡練到微觀寫實的當代水墨表現形式」,有助於融合傳統東方水墨藝術美學與現代西方現代主義美學,深耕臺灣現代水墨的表現形式。從「傳統書寫到數位影像的當代生態美學詮釋」,看到水墨創新思維不僅限於媒材、技法、構圖的實驗,同時亦可加入數位影像的布局,讓生態創作的主題更加豐富生動。從「生命無常到生命永恆的自然生命敘說價值」,體現每一物種的生命價值都是平等,無有尊卑高下之分,都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也從病苦與災難中,找到心靈

轉變的契機,尋求生命當下的永恆。  根據此研究結果,研究者期許未來水墨創作能「趨向大自然生命微觀為視野的創新技法」,並「融合當代藝術形式為構圖的水墨視覺設計」;以建構水墨藝術的生態美學觀,並提升大眾對臺灣自然生態的重視與自然生命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