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廢除立法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特價商品、必買資訊和推薦清單

另外網站《政治》綠委提案廢除印花稅付委審查也說明:【時報-台北電】行政院在108年原擬取消印花稅徵收,卻引起地方政府反彈,最終未能於立法院屆期內順利三讀,民進黨立委蘇治芬、何志偉等16人近日在本會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財政稅務系 羅正忠所指導 沈怡君的 地方財政與印花稅存廢及轉型之探討 (2019),提出印花稅廢除立法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方財政、印花稅、國稅、直轄市及縣(市)稅、財政收支劃分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 官曉薇所指導 周承佑的 台灣政黨政治下的立法言談-以2012年證所稅論爭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證所稅、證券交易所得稅、立法言談、法與政治、立法研究、法實證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印花稅廢除立法院的解答。

最後網站蘇貞昌:廢印花稅案陷入黨派攻訐現在沒有要推行 - 芋傳媒則補充:行政院去年9 月拍板廢止印花稅,不過立法院至今並未通過廢止案。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說,提出廢止印花稅案陷入黨派攻訐,既然法案屆期不連續,這會期就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印花稅廢除立法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印花稅廢除立法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上個會期,我以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惡意逃稅5億元的犯罪為例,提出質詢。指出依現行法規,這種惡意逃稅的富豪,可能僅需繳納低廉罰金便可安然無事。

除了呼籲財政部應儘速推動《稅捐稽徵法》的修正外,我也自己提出修法草案。然而,行政機關的態度卻十分消極,不斷拖延。對比之下,大老闆倡議廢除印花稅,行政院卻火速送案。

2.本週一質詢我揭露第一金控轄下的租賃公司經理收賄,直到今天,國庫署長還在文過飾非,沒有進行任何處理。

更離譜的是,前次質詢時,金管會顧立雄主委竟然主張金管會管不到金控公司轄下的租賃公司。

其實,過去金管會就曾對金控公司所轄的租賃公司進行專案金檢。今日在我追問下,金管會張傳章副主委才終於坦承,直接打臉顧主委。

3.在同一個造成極大損失的詐貸案中,金管會2016年就曾接獲永豐銀行經理收賄的檢舉。收賄型態從旅遊、吃牛排、植牙、買房子、房屋頭期款與裝潢等,簡直腐敗至極。然而,金管會卻在得知後,態度消極,未追究任何責任。

如此為了個案考量,讓金融監理的標準向下沈淪、更加敗壞。金管會要如何面對廣大辛勤工作、兢兢業業的金融從業人員?

⛔️附註:
2019-11-4 財政委員會【離譜的詐貸搬錢 敗壞的金融監理】
https://reurl.cc/vnpmao

2019-9-21 「張煥禎」條款、財政部版出爐
https://reurl.cc/D1KXoE

2019-8-4 台灣的下一步集思竹科場:「改革貪污腐敗的權貴司法」
https://reurl.cc/XXkjyR

2019-4-11 財政委員會:貫徹租稅正義 別讓權貴玩法
https://reurl.cc/4gaN4V

2019-4-10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提案修法《稅捐稽徵法》,阻絕權貴玩法
https://reurl.cc/EKnQpA

2019-4-7 懂法之人,如何幫權貴玩法?
https://reurl.cc/rYx0O

地方財政與印花稅存廢及轉型之探討

為了解決印花稅廢除立法院的問題,作者沈怡君 這樣論述:

印花稅自民國二十三年制定立法,實施迄今對國庫之財源挹注貢獻良多,然隨著時代轉換、經濟環境變遷、交易型態多元等影響,印花稅在執行上偶有爭議,時常被外界認為不合時宜,歷次賦稅改革皆提出適時廢止印花稅之建議,立法機關亦曾以該稅不合時宜為由提案廢除。依照我國財政收支劃分法之規定,印花稅劃為直轄市及縣(市)稅,其稅收完全歸屬於地方政府,在地方財政困難之情況下,此稅收對地方政府而言,係屬重要。故若廢止印花稅,不但對地方稅收有直接衝擊,同時可能造成地方施政及建設發展之影響,故依照財政收支劃分法第三十八條之一規定,應同時籌妥替代財源,具體指明彌補資金之來源,這對中央及地方財政財源皆非寬裕處境而言,廢止印花稅

與否尚有爭議空間。本論文針對印花稅稅制目前存在哪些缺失與問題?廢止或保留印花稅之意見為何?廢止或保留印花稅之替代方案為何?其他國家對於印花稅之實施是否有我國應可借鏡參考之處?是以探討分析,並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印花稅之稅收逐年穩定成長,且係地方政府重要之財源,目前政府所提出之替代方案採特別統籌分配稅款補助,後續年度則由財政部編列計畫型補助款,但此皆非長久之計,中央應審慎評估,印花稅宜修不宜廢。

台灣政黨政治下的立法言談-以2012年證所稅論爭為例

為了解決印花稅廢除立法院的問題,作者周承佑 這樣論述:

  在台灣,自從1955年第一次就證券交易所得課稅以來,關於證券交易所得稅的課徵就始終是個難解的問題,除了證所稅因其本身的性質,於課徵時需考量稽徵技術、資本市場影響等多種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自1987年解嚴以來,政黨在政策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逐漸增加,使得包含證所稅在內的政策形成與推動、法律制定與施行都不得不面對來自於執政黨或在野黨的壓力,兩者間的競爭更是決定決定了政策或法律的內容與成敗,尤其是在1990年以後,因所得稅法第4條之1的增訂,使得證所稅的復徵必須經過立法程序,而不可避免地進入政黨競爭的戰場。  眾所周知地,法律的制定幾乎無法只因其「應」如何制定就能被如此制定而成,而在民主政

治下更是如此,透過民意代表將社會上的意見帶入法律制定過程,而使得各種不同意見能出現在法律案的討論平台之中,即所謂的「立法言談平台」。然而,因政黨對其所屬黨籍的民意代表實質上具有支配力,至少在特定議題上,政黨會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支配,將民意代表原本所主張的多元意見統合成為代表所屬政黨的單一意見,並與敵對政黨意見相互衝突的二元狀態,亦即本文所稱的「政黨政治下的立法言談平台」。而此一政黨政治對於立法言談平台的影響,在台灣2012年的證所稅課徵論爭更是清晰可見。  本文立基於「立法言談平台」分析架構上,加入台灣政黨政治的要素,重新構築而成「政黨政治下的立法言談平台」分析架構,並同時使用內容分析及論述分析

方法,就台灣2012年1月至7月的立法院公報有關證所稅課徵討論的立法言談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政黨對於法律制定與否及內容處於支配性地位,且對黨籍立委的立法言談造成立場及相關論證語句使用的變化。然而此一變化在執政黨立委和在野黨立委所造成的效果並不完全相同,對於執政黨立委產生包含課徵與否及課徵內容的意見整合效果,但對在野黨立委就證所稅課徵議題本身並未發生明顯作用,而僅整合為「反『執政黨共同立場』的立場」,因此和分析架構「由多元意見整合為二元意見」的假設有著細微的差異,呈現出「由多元意見整合為『議題多元但政治二元』」的狀態。